方格精選

【深度閱讀】監獄如何成為最安靜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全景敞視監獄裡,「靜默」變得相當重要。獄方人員在送餐的時候,鞋子和餐車都要套上最好的消音設備,因為一旦囚犯聽到了獄方人員的聲音,他就有可能判斷出獄方人員的動向,他也就能夠有一瞬間鬆懈下來,覺得自己不受監視。
普魯斯特是一位非常需要安靜的作家。有一回,他的住家樓上在整修房子,普魯斯特被吵得受不了,就上樓問正在施工的工人:「你們一天有多少薪水?」接著普魯斯特就拿出一樣的錢賄賂這些工人,拜託他們不要施工了。
不只普魯斯特,許多作家都對安靜有特別的要求。例如波特萊爾就曾經說,當他晚上回到家的時候,就是他一整天最舒暢的時候,因為他終於可以待在自己的房間裡,享受片刻的安靜與孤獨。卡夫卡也曾說,他非常想要住在一個安靜、孤獨的旅館房間,好讓他可以自在寫作。
普魯斯特、波特萊爾、卡夫卡,都是生在 19 世紀的歐洲人。這並非偶然,因為 19 世紀的歐洲,恰恰經歷了高速都市化的過程。這幾位作家在接受都市文化滋養的同時,他們的心靈,也都被都市的噪音所騷擾。
20 世紀初的德國哲學家 Max Picard 寫過一本小書(可能也是他最著名的一本書),叫做《沈默的世界》。書裡面 Picard 就指出,「沈默」其實是溝通的根本,但廣播、收音機發明以後,沈默不再可得,現代人也很少有機會沈靜下來,傾聽自己或他人的聲音。
然而,歷史的弔詭與妙處就在這裡。當全世界都在變得吵雜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卻逐漸從吵雜走向靜默。這個地方,就是監獄。
在 18 世紀以前,歐洲和美洲殖民地的監獄,都是非常吵雜的環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時期的監獄,通常都設在城鎮裡面,與住宅區、工商業區並未區隔。有可能你在上菜市場的途中就會經過監獄,並且你還可以透過柵欄看到裡面的慘況 ── 數十名囚犯不分男女擠在狹小的空間,排泄物隨地流淌,有些人不但沒有睡覺用的草蓆,甚至連身上的衣服都沒有。
這些都是故意要讓人看到的。背後的想法,就和「斬首示眾」是一樣的:當你看到犯人們的慘況之後,就會警惕自己,千萬不要犯法。
但有些人卻不這麼想。在倡導美國獨立的同一批思想家當中,有不少人同時也投身了監獄改革。他們這幫人認為,監獄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殺雞儆猴」,而是要讓犯人在獄中改過自新。
怎麼樣讓犯人改過自新?首先,要把監獄蓋在非常偏遠的郊外;其次,要給每一個囚犯單人的隔間;並且,要嚴格禁止犯人講話。這些措施背後的想法,就是希望犯人和社會斷開一切的連結,讓他們忘記原有的身分與社會關係。在獄中,這些囚犯還必須從事木工、製鞋等工作,好幫助他們將來以全新的身分離開監獄。
這樣一種以「改造犯人」為宗旨的監獄,在 19 世紀達到了一個高峰。這時期開始出現一種新型態的監獄,叫「全景敞視監獄」。全景敞視監獄是一種環形的監獄,正中央設有管理員室,方便管理員隨時監控任何一間牢房裡面的囚犯,也讓犯人隨時隨地感到被監視。
在全景敞視監獄裡,「靜默」變得更加重要了。不僅囚犯要靜默,管理員也要靜默,獄方人員在送餐的時候,鞋子和餐車也都要套上最好的消音設備,因為一旦任何一個囚犯聽到了獄方人員的聲音,他就有可能判斷出獄方人員所在的位置,他也就能夠有一瞬間鬆懈下來,覺得自己不被監視。而這樣短暫的鬆懈,是不被全景敞視監獄所允許的。
.
衣櫥裡的讀者 Podcast」第 14 集談到的是「靜默」的社會文化史。如果你想收聽更多內容,歡迎點擊下面的連結:【歷史學】人為什麼追求安靜?靜默的社會史|Silence
或是到 Apple PodcastsSpotifyGoogle PodcastsYouTube 等平台搜尋「衣櫥裡的讀者」。
疫情之下,不宜出門,不如來讀書吧! 每個星期,我會和你分享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辛波絲卡的〈這裡〉一詩我讀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還是會感到震撼。因為經歷過整首詩的想像之旅後,再回到原本的書桌時,我好像已經不可能用原本的眼光看待現實了。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的第六天,巴黎的《革命報》刊出一篇文章,作者形容這六天「像是六個世紀一樣地長」。這種時間感的延展,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意涵。
在 911 事件中失去丈夫的 Breitweiser 夫人曾經陳詞道,雖然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提供了各種原因嘗試說明 911 何以發生,但對她而言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為什麼我的丈夫那天去上班之後,就沒有回來了?」
A女士罹患絕症,即將不久人世,但身旁卻沒人敢告訴她真相。即便如此,A女士還是能感覺到,近幾個月來,所有人都對她特別好。為此她反倒深感苦惱,因為沒有人能夠恰當地將「原因」說出口。
18、19 世紀的人,正是在日復一日的報紙閱讀當中,產生了一種新鮮但深刻的時間感,他們開始意識到,每一天的重要事件,都是由同個地方的讀者同時地(simultaneously)經驗到的。而這正是形塑民族想像最重要的基礎。
當路易十四弄錯了宮廷儀節的時候,這個全法蘭西最有權力的男人,也逃不過被底下的人嘲笑的命運。 「服裝」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用到的日常物品,沒有人不知道服裝是什麼。但其實服裝不只是物品,它更是一套社會性的語法。你穿什麼樣的衣服,就昭示了你的階級、性別、年齡、族群,等等。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認為男人應當是嚴肅的
辛波絲卡的〈這裡〉一詩我讀過無數次了,但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還是會感到震撼。因為經歷過整首詩的想像之旅後,再回到原本的書桌時,我好像已經不可能用原本的眼光看待現實了。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的第六天,巴黎的《革命報》刊出一篇文章,作者形容這六天「像是六個世紀一樣地長」。這種時間感的延展,其實有著深刻的歷史意涵。
在 911 事件中失去丈夫的 Breitweiser 夫人曾經陳詞道,雖然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提供了各種原因嘗試說明 911 何以發生,但對她而言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為什麼我的丈夫那天去上班之後,就沒有回來了?」
A女士罹患絕症,即將不久人世,但身旁卻沒人敢告訴她真相。即便如此,A女士還是能感覺到,近幾個月來,所有人都對她特別好。為此她反倒深感苦惱,因為沒有人能夠恰當地將「原因」說出口。
18、19 世紀的人,正是在日復一日的報紙閱讀當中,產生了一種新鮮但深刻的時間感,他們開始意識到,每一天的重要事件,都是由同個地方的讀者同時地(simultaneously)經驗到的。而這正是形塑民族想像最重要的基礎。
當路易十四弄錯了宮廷儀節的時候,這個全法蘭西最有權力的男人,也逃不過被底下的人嘲笑的命運。 「服裝」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用到的日常物品,沒有人不知道服裝是什麼。但其實服裝不只是物品,它更是一套社會性的語法。你穿什麼樣的衣服,就昭示了你的階級、性別、年齡、族群,等等。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認為男人應當是嚴肅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傳說無人能離開的監獄—瑞莫爾司 日復一日,在暗無天日的牢房裡 有天,你聽到一個聲音: 「想逃出去嗎?你有一次機會, 不過我能確定,成功機率是0⋯⋯」
Thumbnail
有一個古老的王國,叫做夫倫的斯。 在一個幽深的山谷中,一間偌大的監獄矗立。 牢房,一位垂垂老矣的男人孤零零的臥著。 四面牆壁裡一片黑暗,僅有搖晃的吊燈,以微弱的光線照亮一隅。
上一篇說過監房各職級阿Sir,本篇正式講述一所監房內的每天流程。之前在荔枝角收押所大概也有描述,但正式『拍』正後到監獄則有所不同,每天程序由六點半開始…   0630-0700:每所監獄每朝都是六點半叫醒犯人(俗稱叫床),以前是夜班人員熱心地大聲叫喚,但現在則是準六點半響起收音機及亮燈。其實同室
Thumbnail
聽說美國有間實驗室,曾設計一個無聲房間: 一般人如果在裡面待超過45分鐘,會開始失去理智。 那是絕對的安靜。 而獨旅某個程度上,也是安靜的出走。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給你的不是配樂,但還是和聲音有關,你有沒有體驗過完全無聲的感覺?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就有一間實驗室,被認證是世界上最小聲的房間,而且據說進去的人沒辦法待超過45分鐘哦! 聲音的單位是用「分貝(Decibel)」計算,通常20-40分貝是圖書館悄聲說話的音量、40-60分貝是...
Thumbnail
東京地方法院對謀殺案的判例開啟了「完成密室詭計=殺人免罪的護身符」的黃金時代,重新該址改建旅館後朝聖者依然絡繹不絕。本作中的密室都有圖解輔助釐清案發現場,筆者體貼巧思進行人物插科打諢中推進劇情與設伏筆,依舊恪守諾克斯十誡與排除敘述性詭計或逸脫規律做手腳的可能性。
Thumbnail
寂靜地最早出自於觀影囈語的極短篇,描述兵家必爭寫作之地。後來由蜂巢傳播公司製作,維克斯兄弟出資,成為《踏雪尋梅的弟弟》實境秀。
這個時節總是安靜的。 堆積在院子裡的那片白皚似乎能包覆住一切。就連夢中那人的腳步也不帶一點聲響。 他曾試過去追,但現在的他無法站起,更別說奔跑。 又似乎是吵雜的。 最沈默的喧囂,便是一望無際的白,和明明有著溫度,明明得以碰觸,卻早已遠在天邊的那人。 至少對他而言是這樣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傳說無人能離開的監獄—瑞莫爾司 日復一日,在暗無天日的牢房裡 有天,你聽到一個聲音: 「想逃出去嗎?你有一次機會, 不過我能確定,成功機率是0⋯⋯」
Thumbnail
有一個古老的王國,叫做夫倫的斯。 在一個幽深的山谷中,一間偌大的監獄矗立。 牢房,一位垂垂老矣的男人孤零零的臥著。 四面牆壁裡一片黑暗,僅有搖晃的吊燈,以微弱的光線照亮一隅。
上一篇說過監房各職級阿Sir,本篇正式講述一所監房內的每天流程。之前在荔枝角收押所大概也有描述,但正式『拍』正後到監獄則有所不同,每天程序由六點半開始…   0630-0700:每所監獄每朝都是六點半叫醒犯人(俗稱叫床),以前是夜班人員熱心地大聲叫喚,但現在則是準六點半響起收音機及亮燈。其實同室
Thumbnail
聽說美國有間實驗室,曾設計一個無聲房間: 一般人如果在裡面待超過45分鐘,會開始失去理智。 那是絕對的安靜。 而獨旅某個程度上,也是安靜的出走。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給你的不是配樂,但還是和聲音有關,你有沒有體驗過完全無聲的感覺?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就有一間實驗室,被認證是世界上最小聲的房間,而且據說進去的人沒辦法待超過45分鐘哦! 聲音的單位是用「分貝(Decibel)」計算,通常20-40分貝是圖書館悄聲說話的音量、40-60分貝是...
Thumbnail
東京地方法院對謀殺案的判例開啟了「完成密室詭計=殺人免罪的護身符」的黃金時代,重新該址改建旅館後朝聖者依然絡繹不絕。本作中的密室都有圖解輔助釐清案發現場,筆者體貼巧思進行人物插科打諢中推進劇情與設伏筆,依舊恪守諾克斯十誡與排除敘述性詭計或逸脫規律做手腳的可能性。
Thumbnail
寂靜地最早出自於觀影囈語的極短篇,描述兵家必爭寫作之地。後來由蜂巢傳播公司製作,維克斯兄弟出資,成為《踏雪尋梅的弟弟》實境秀。
這個時節總是安靜的。 堆積在院子裡的那片白皚似乎能包覆住一切。就連夢中那人的腳步也不帶一點聲響。 他曾試過去追,但現在的他無法站起,更別說奔跑。 又似乎是吵雜的。 最沈默的喧囂,便是一望無際的白,和明明有著溫度,明明得以碰觸,卻早已遠在天邊的那人。 至少對他而言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