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焦慮情境,你有共鳴嗎!

10個焦慮情境,你有共鳴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綱
這篇是講關於讓內向的人感到焦慮的情境
會提到我自己的經驗、感想,以及如何看待
正向力量的內容。

最近在某個podcast聽到一個統計訊息
讓內向的人感到焦慮的十個情況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整理出來的~
從網友討論出讓內向的人感到焦慮的十個情況
(結尾會放相關資訊及連結,供大家參考)

10.和別人一起搭電梯
9.尾牙才藝表演
8.參與團康聯誼
7.被點名回答問題
6.進行面試或口試
5.受到全場矚目
4,到櫃檯點餐
3.需要自我介紹
2.面對面打招呼
1.上台報告提案
《靜靜的日常》。拍攝:作者

《靜靜的日常》。拍攝:作者



因為我原始的個性,就是很典型的內向性格,所以對於這十個情況,每一個都點頭如搗蒜般地有共鳴!

每一個情況都是血淋淋在我生活中經歷過的,原本打算針對每一個情境,分享我實際的經歷,以及怎麼調適,怎麼看待!
然而開始寫第一個情境時,就不知不覺寫了很多!
哇~我想,那我就跟大家分享一個情境就好了~
大家對哪些情境有共鳴的話,也可以一起分享喔~)

好~故事開始⋯


和別人一起搭電梯

經歷 /

因為我家住公寓,每天我都要被電梯直送~
每次按電梯,最有壓力的時刻就是電梯門打開的那一瞬間!
總會因為得知裡面有沒有人之後,決定心情是否緊繃或放鬆。

然而~
我覺得壓力最大的情況是,電梯裡只有我和另外一個人“⋯
在確認裡面情況,一直到走進電梯按樓層,那不到3秒鐘的時間裡,內心就已排出了好幾個要如何演出的SOP,也就是內心小劇場!
哇~那短短3秒,急速運轉的大腦,不曉得死了多少無數腦細胞了!
而在這關鍵3秒鐘裡,如果突然有其他人也搭上,我就像得到救贖一般,鬆了好大一口氣!
一旦裡面有第三個,甚至更多人,這樣我就可以放心地不用將內心小劇場實地演出了!譬如打招呼、硬是聊個幾句之類的⋯
因為在電梯裡的每個人都是如此,大家都做一樣的事,一樣的舉止,彷彿就可以合理化我的存在一般!

也會有另一種情況~
有時候我在等電梯時,已經知道有人在電梯裡了,我會為了避開跟裡面的人搭電梯(絕對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先不按電梯鈕,寧可花時間等電梯將人送出去後,我再按鈕⋯就希望這個電梯是專屬於我的那種心情一樣~
聽起來很蠢,但可見內向的人,有那種時時需要面對強大敵人的心理負擔!
其實也是不容易,也很了不起呀!


《心情電梯》拍攝:作者

《心情電梯》拍攝:作者



怎麼辦 /

那怎麼調適呢?
其實很簡單,不用做任何調整,只要按照原本的方式就可以~
也不需要特別和這一份壓力、不安感對抗,反而試著輕鬆看待(我知道這一句是屁話⋯)

專注在自己搭電梯之後要做的那一件事~

因為搭電梯本身只是一個代步工具,會讓你需要面對搭電梯而去做的事情,想必對你一定很有意義(就算沒有意義,那一定也是需要你去做的一件事吧~),當然也可能是你期待的事~
可能是突然想到樓下附近的飲料店,買一杯冰涼涼的珍珠鮮奶茶;也可能是要去警衛室領取那⋯自己網購等了三天的3C產品、Nike的新款運動褲等等⋯


體會 /

其實~
幸福、輕鬆,都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呼吸、一個轉身的視線、一個擦身而過的景色中⋯

而我們往往都太專注於目標的達成,而錯過自己的生活~

生活是有過程的,如果只是專注在結果、目的,那就跟機器人被創造出來一樣,不是嗎?

生活有很多我們可以感受的~
我覺得首先要去接納自己原本的自然感受,壓力、不安等等的情緒,因為這些感受是真實的自己,代表著你很努力在生活,願意承擔這些所謂負面的情緒。
進一步思考,問問內在的自己,為什麼你即便不想,卻還是願意去面對呢?背後的原因為何?
這是屬於你的價值,你會藉著這些內心的反覆摩擦,而變得更有力量,更多經驗值,因為這是外向的人,可能無法經歷的,便沒有這樣的養分,而你有!


看見自己/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生活中的難題/
而大多人都只願意將自己好的一面呈現給他人/
其實,背後也一定有他的辛苦和他的故事/
而你在經歷的,是你自己的辛苦和你的故事/


從他人的完美呈現,去看到自己美好的那個部分





資訊


我的連結


avatar-img
勝利卷的沙龍
2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勝利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到一篇報導,擷取一本書裡的內容,談到關於內向外向⋯ 探討了內在自我,於是寫了一點感想和觀點,分享給大家! 今天一早,看到了一篇文章,擷取自一本書的內容~ 裡面一段講得很好~ 「外向與內向是一個光譜,就和世上許多事物一樣,中間存在著無限排列組合的可能⋯」 小時候的教育,總是教我們對事物的定義二分法
某一刻的心情,因為一個景象、一個事件、一個人物,觸發我將感受,貼在時間的紙面上;三份情境,簡單呈現,不押期限,和大家分享。 看著雨,就覺得下一幕是海 心 住在北海岸的漁港/ 一推開前方的高樓/ 眼前/ 一片汪洋大海/ 滲入了我微弱的視線/ 身座落城市/ 心在港邊/ 夢到工作
沒有扛起別人的情緒,就沒有重擔需要讓自己放下 這篇內容是關於我跟別人互動後,我的體會跟觀點,我覺得是有療癒作用的文章,分享給讀者們。 人與人互動,一來一往間,有時候會遇到別人對我們的回應是不友善、負面的⋯ 當下的感受也會不好,會錯愕、生氣、委屈、受傷⋯ 我覺得很正常,也允許自己接受當下的感受
看到一篇報導,擷取一本書裡的內容,談到關於內向外向⋯ 探討了內在自我,於是寫了一點感想和觀點,分享給大家! 今天一早,看到了一篇文章,擷取自一本書的內容~ 裡面一段講得很好~ 「外向與內向是一個光譜,就和世上許多事物一樣,中間存在著無限排列組合的可能⋯」 小時候的教育,總是教我們對事物的定義二分法
某一刻的心情,因為一個景象、一個事件、一個人物,觸發我將感受,貼在時間的紙面上;三份情境,簡單呈現,不押期限,和大家分享。 看著雨,就覺得下一幕是海 心 住在北海岸的漁港/ 一推開前方的高樓/ 眼前/ 一片汪洋大海/ 滲入了我微弱的視線/ 身座落城市/ 心在港邊/ 夢到工作
沒有扛起別人的情緒,就沒有重擔需要讓自己放下 這篇內容是關於我跟別人互動後,我的體會跟觀點,我覺得是有療癒作用的文章,分享給讀者們。 人與人互動,一來一往間,有時候會遇到別人對我們的回應是不友善、負面的⋯ 當下的感受也會不好,會錯愕、生氣、委屈、受傷⋯ 我覺得很正常,也允許自己接受當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