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掉牙的故事-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生的路,前進。腦的思考,前進。有的時候,想往回走,卻已經看不見來時的路口。女人,思考自己將近半百的人生。在這個時候,可以記錄最真實的自己。可以最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選擇與現在的人生和自己。
Imagine something, do something...
<成長>
記憶裡,在母親發病前,有著完美的家。父親,母親,哥哥,和姐姐。從小,她最受疼愛。成長的家,是一個小小的平房。有著操著不同口音的鄰居們。女人,很享受父親的寵。兄姐的照顧。卻在十歲的時候,失去了很多。失去了那個,應該是愛笑愛玩的童年。也許是因為在還沒有成熟的成長階段裡,沒有母愛,剩下的父親,彷彿是她所有的依靠。
雖有姐姐,卻在她青春期最需要人聊天分享的時候出嫁。也有哥哥,卻在國中跟著竹聯幫背景的鄰居學著吸煙,吸毒。剩下的她,最年幼的她,看著母親在女人國小三年級的某天晚上,發作著,發瘋著。精神疾病,跟著母親一生。住院,出院。
某個假日,她跟著父親,姐姐去探病。母親吵著要回家,卻在療養院住了三年。再當某一天,她已經六年級時,父親帶著母親出院了。她唯唯諾諾地看著,那個三年裡進出療養院的母親,懷疑自己,是否還能認得那個記憶中很會做菜的媽媽。父親推著她,快點喊媽媽。她小聲地喊了聲媽。母親的眼神裡,充滿了懷疑。指著她制服上的學號名牌,“妳不是才三年級嗎?”在那個名牌上會秀著年級班級學號的時代,第一個數字代表了年級。從三到六的三年間,她與家人各自經歷了些什麼?接下來的那麼多年,都過了什麼些日子?三年裡,她沒有媽,但是她還有姐姐,還有哥哥,還有父親。也有跟自己要好的鄰居朋友。也算安全地渡過了媽媽不在家的時期。
其實,她看過母親的眼淚。她不懂得是,選擇生病,應該也不是母親自願。她不解,父親也許對母親不夠好,也不夠體貼。其實,母親她,真的很儘力,想要成為一個好妻子,好媽媽。擅長裁縫的母親,親手做了很多色彩豐富的洋裝給她。挑食的她,吃飯都得要爸媽追著餵食的她,從小被寵著。不太識字的母親,為了上小一的女人,親自握著她小小的手,寫字。當作業本被發回來的時候,只得到一個乙下。女人哭著,氣著對媽媽吼著,以後我不要讓妳幫我寫字了。其實,她知道,媽媽很受傷,但是,她當下沒有讓自己說出對不起,只是生氣的瞪著難過,有點紅了眼眶的母親。母親對三個孩子,都很疼愛。當她喊哥哥吃東西,被推出房門時,第一次,女人看見了母親的眼淚。母親站在房間門口,默默地哭著,流淚。女人,走過去,給了母親一個擁抱。
母親發病後,進出療養院的次數已經數不清。唯一次看起來最正常的母親,是女人國小六年級的那一句話。就像曾經很經典的電視劇裡,瘋女十八年般,女人的母親,瘋了三年,失去記憶的三年。沒有人可以得知,那個三年裡,母親經歷了些什麼。終究不得而知。
直到現在,還是會聽見母親的喃喃自語。但值得慶幸的是,有病識感的母親,可以自己理好自己的生活,身為子女的她們,可以稍稍放心,各自有著獨立的生活。雖然,女人,打從心底認為,母親不再是那個慈愛,疼愛她的那個原來的母親。是迷信也好。當母親在被關進療養院之前,曾經離家出走過。當她回家後,煮的菜味道變了。愛吃的東西,也不對了。眼神也不對了。不再是,那個女人曾經熟識的母親。母親的進出療養院,成了女人漸漸習慣的事實。她不再,擁有一個正常的家。所以,她代替母親,在過年的時候,騎著父親的腳踏車,前往市場辦年貨。一趟,兩趟,多少趟不記得了。只知道,少買了父親交待的,就必須再次騎著腳都快要搆不著底的父親的腳踏車去買上,所有欠缺的東西。她沒有機會,也沒有選擇。只能為了,在家中重度憂鬱症的父親,以及吸毒到也快要精神分裂症的哥哥準備食物。她想要自私,她也想要放棄,像姐一樣出嫁,像哥一樣忘我;但是她沒有。她用極高的抗壓力,選擇對抗命定。
在年長的鄰居,吃了零食想要擦手的時候,手伸長了往母親辛苦搓洗的褲子去的時候,無視應該對年長者,還拄著拐杖卻壞心說閒話的人,破口大罵。在哥哥不知道如何退貨的時候,她大聲地斥喝著欺負小兄妹的老闆娘,硬是將真的壞掉的熱水瓶換了一個新的回家。在這樣為家人出氣的習慣裡,成長的她,練就了一個眼神就讓人感到不敢直視的性格。沒有不好。
但,她似乎忘了,那個停留在國小三年級的孩子,始終躲在房裡思考著,媽媽該怎麼辦,爸爸該怎麼辦,家,該怎麼辦的那個孩子的背影。她坐在書桌前,沒有開燈的房間裡。女孩,思考著,怎麼辦?唯一的光線是巷子轉角的那盞路燈,照過房間的毛玻璃窗,那淺淺,帶著灰的光。現在的女人,看著那個小小的背影,想對她說“其實,妳很棒了。妳走到現在,妳沒有長歪。雖然談了很多次失敗的戀愛,結個一次失敗的婚;又如何呢?妳的姐姐嫁的很幸福,妳的哥哥有自己的家庭,也一起照顧著母親。妳因為替母親回診取藥時,問過了醫生,精神疾病是否會遺傳,得到的答案是肯定句後;妳下定決心,這輩子,不會生孩子。大家都說有孩子,一個女的人生才完整。但是,她們沒有問過妳背後的原因。妳背著太多自的秘密,連失戀了也用大笑過著正常的日子。多少個夜裡,妳是痛哭失聲地睡去。孩子啊,妳不是一個人啊。走出那個只有路燈亮光的房裡,是不是發現了,世界,其實還是對妳很好。姐姐,哥哥,母親,在妳獨立自己生活的時候,都表現出了他們的愛。搬家公司將最後的行李搬離哥哥家的時候,妳說了一句,不要太想我哦,一向害羞內向的哥哥,回了一句,我儘量。很簡單的三個字,但是,是愛啊。一週後,姐姐帶著剛出院的母親來到妳的套房裡當第一組客人,也是愛啊。這是家人,才會有的愛啊。所以,不要再一個人,待在那個房間裡了,好多人,都想帶妳出來。離開的,放棄的,給妳回憶的,都是愛啊。出來吧。”
雖然,不再跟家人同住,一個人也會很自在生活的妳,有家人的愛。也三不五時,有些曖昧對象的妳,學會了,接受,愛。因為,曾經是妳給了太多,不知道怎麼接受。連談個戀愛也是,人家給的多了點,妳就會開始,覺得,這些不可能會永遠。失去,永遠是瞬間的事。所以,孩子,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會像那個晚上,改變是瞬間沒有錯,但是,妳有的是最堅強的後盾。
Love conquers all. 深信心中的愛,用愛的視野,感受。原來,受傷的孩子,也會勇敢抬起腳,往光亮的地方走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143內容數
文字的溫度 人心的見解 正與負的人生 年近半百的記錄 記錄一下自己, 從過去,現在,以及將會成為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有一位善知識說,人間最長的路是「想」。一直想,想到中年過了、老年來了,人生的終點也到了,仍然沒有想出一條路。想做一件事,把握時間起而行,光想沒有執行,事情不會有任何改變。 有一個嫁到南部的女人,在每日一次與媽媽的電話中,感覺媽媽精神狀況越來越差,女人帶媽媽就醫,醫生診斷媽媽得到躁鬱症,女人當下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夫家在三年內,已經送走四個人,第一次因為走的是孫子輩,婆婆為了兒子不得不堅強起來,要當兒子的依靠,不能讓兒子倒下,但這次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離開,她徹底崩潰了,她開始想要找個理由,將一切合理化,她想到姑姑嫁出去後,每年過年還是回家上香拜祖先,說是想要拜過世的爸爸媽媽,婆婆無法拒絕,所以每年過年都讓姑姑上
Thumbnail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約莫十年前開始,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父母年華老去,或許這是很多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相信每個人的經歷或多或少有些相似。 與父母的關係好像在自己成家之後斷了音訊,正確來說,我的工作、家務及育兒的時間幾乎是我的全部,現在回想那時候投入在自己的生活,已經有些超過負荷,因而忽略了與原生家庭親人之間情感的連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有一位善知識說,人間最長的路是「想」。一直想,想到中年過了、老年來了,人生的終點也到了,仍然沒有想出一條路。想做一件事,把握時間起而行,光想沒有執行,事情不會有任何改變。 有一個嫁到南部的女人,在每日一次與媽媽的電話中,感覺媽媽精神狀況越來越差,女人帶媽媽就醫,醫生診斷媽媽得到躁鬱症,女人當下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夫家在三年內,已經送走四個人,第一次因為走的是孫子輩,婆婆為了兒子不得不堅強起來,要當兒子的依靠,不能讓兒子倒下,但這次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離開,她徹底崩潰了,她開始想要找個理由,將一切合理化,她想到姑姑嫁出去後,每年過年還是回家上香拜祖先,說是想要拜過世的爸爸媽媽,婆婆無法拒絕,所以每年過年都讓姑姑上
Thumbnail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約莫十年前開始,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父母年華老去,或許這是很多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相信每個人的經歷或多或少有些相似。 與父母的關係好像在自己成家之後斷了音訊,正確來說,我的工作、家務及育兒的時間幾乎是我的全部,現在回想那時候投入在自己的生活,已經有些超過負荷,因而忽略了與原生家庭親人之間情感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