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的眼淚》這齣台劇,是我推薦今年必看的戲劇,當中角色與關係刻劃之深刻,讓我們戲外的觀眾,跟著感同身受。
今天我想要透過劇中角色「徐子伶」和媽媽的母女關係,來談「TA人際溝通分析」當中的「禁止訊息」。
文章當中會包含劇透和暴雷,如果還沒有看過《火神的眼淚》的朋友,建議你先看過之後,再來閱讀這篇文章喔!
禁止訊息
在《TA TODAY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一書中談到:「人們在形成負面的早期決定時,有十二個主要的『禁止訊息』佔了很重要的角色。」
- 不准活
- 不准做你自己
- 不准像個小孩
- 不准長大
- 不准成功
- 不准(做任何事)
- 不准重要
- 不准有歸屬感
- 不准親近
- 不准健康(不准正常)
- 不准思考
- 不准有感覺
這些「禁止訊息」是在我們的小時候,爸媽透過語言或非語言傳遞給我們的,存在於我們的「兒童自我」當中,換句話說,是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
雖然這些禁止訊息來自於「過去」,卻往往被我們寫入「人生腳本」裡,成為我們「現在」待人處事的「潛規則」,進而影響著我們的「未來」。
這類來自於原生家庭、存在於我們兒童自我當中的「禁止訊息」,如果沒有刻意地覺察,很容易會陷入一種負面循環,在各種的人際關係裡,例如:情侶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復刻出相同或類似的禁止訊息,而迎向符合輸家的人生腳本結局。
但還好「生命總會找到出路」,即使原生家庭給予我們許多「禁止訊息」,我們仍然擁有最後的「詮釋權」,也就是說,並不是禁止訊息來決定我們的人生,而是我們自己決定要如何「詮釋」這些訊息,進而型塑自己的人生腳本或生命風格。
透過劇中徐子伶的母女對話,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出有哪些禁止訊息存在於子伶或媽媽的潛意識裡:
妳不吃我也不吃,我們一起餓死好了——「不准健康」
這是在媽媽身上的禁止訊息。在劇情的前幾集,媽媽也曾經撥打119的電話,讓子伶看到救護地址是自己家的時候,感到緊張與恐懼,進而讓媽媽覺得自己是被子伶在意的。
妳現在是怎樣?妳要跟我算總帳是不是?——「不准有感覺」
當子伶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或想法時,媽媽很直覺、慣性地進入「戰爭模式」,也反映出媽媽不准子伶感覺自己的情緒,如果子伶有負面的情緒,媽媽就會用更強烈的負面情緒,試圖壓過子伶。
在這個片段的最後,媽媽甩門離去,就是「不准有感覺」常見的外在行為。
為什麼妳要說那個人不要我們?是因為我是女的?——「不准做你自己」
在劇情裡我們可以推測,媽媽認為如果子伶是男生,或許一切都會不一樣。因此媽媽從子伶小時候,就一直灌輸她有個「弟弟」,而且將媽媽自己認為的不幸,都指向是子伶的錯。
而在劇中設定子伶選擇了一項以男生為主的消防工作,以及剪了一頭短髮,或許也都反映出這項「不准做你自己(女生)」的禁止訊息,是對子伶造成實際上的影響。
妳說我有一個美國常春藤名校,很優秀的弟弟,現在在開飛機。——「不准成功」
媽媽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很窄化的,要名校、要人人稱羨的工作,因此無論子伶換任何的工作,媽媽都不會滿意的。
而劇中子伶為了考隊長而進修,就表示她給予自己另外的「應該訊息」,透過晉陞來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和價值的。
如果我不這麼說,妳會上進嗎?妳會這麼拼嗎?——「不准思考」
媽媽不相信子伶內發的成長動機,而是將孩子是否會成長上進,奠基與他人的比較,這樣的模式傳遞出的是「不准思考」的禁止訊息,透過比較來框限住子伶的思想自由。
不過從劇情看來,子伶選擇了媽媽不同意的消防員工作,看起來是順利地突破了「不准思考」的限制。
妳知道我看了多少的白眼?我受了多少的氣嗎?——「不准像個小孩」
媽媽的委屈、痛苦、無助,若傳達到一個無助的孩子身上,對孩子來說,是完全無法承受之重呀!於是孩子被迫長大、被迫成熟,在內心中卻像是有個無底洞的缺憾。
在劇中子伶和義陽的戀情發展,就像是兩個帶著「不准像個小孩」禁止訊息成人,在彼此看似「幼稚」的互動中,得到療癒。
妳爸只是說好聽的給妳聽,他根本就不要妳!
我當初應該把妳墮胎拿掉的!我根本不應該把妳生下來!不然我現在不會過這種日子!
不是因為妳,我的人生、我的青春、我的事業、我所有對於家庭美滿的生活,通通沒有了!
——「不准活」
為了撰寫這篇文章,反覆看這幾句對白超過十次,每次看到這幾句,聽著媽媽撕心裂肺的怒吼著,我的心都會跟著揪成一團,眼淚也會掉下來。
多麼痛、多麼悲、多麼苦,才會讓媽媽對著孩子說出如此無情的話語?
媽媽不是故意的、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但雙方都受傷了,雙方都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產生了困惑。
我推測子伶會選擇消防員的工作,正是透過拯救他人的生命,來證明自己「值得活」。
妳才是最自私的那一個!——「不准親近」
如此這般的親子對話,最終的結局,通常就是一個人撂下狠話、大力甩門後離開現場。
問題解決了嗎?不但沒有解決,可能還讓彼此的心結更加複雜。
如果我們存在著「不准親近」的禁止訊息,就會在無意識把對方推遠,明明就要靠近了,卻又用言語或行為把對方推開,然後又會暗自垂憐,覺得自己為什麼沒有人愛?沒有人親近?
還好,人類擁有創意和創造力
看完了這篇文章,是否有在自己的身上,發現「禁止訊息」呢?
其實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裡,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禁止訊息。
然而此時回頭去找原因:「都是因為我爸媽給我禁止訊息⋯⋯」;或是把禁止訊息當成原因:「因為我有『不准親近』,所以我人際關係不好⋯⋯」,這兩種反應,不但無效,而且有害。
在《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一書寫道:
父母的禁止訊息並不能使小孩寫出特定的腳本,而是小孩自己決定在接受禁止訊息時要如何反應。
無需責怪原生家庭或父母親,因為他們也不是故意的,而是運用人類獨特的創意,在《阿德勒心理學》稱為「生命的神秘創造力」,來撰寫自己的人生腳本。
當我們覺察到自己身上的禁止訊息或自卑感,我們就擁有了改寫訊息、改變自卑感的「決定權」。
透過這篇文章的分享,是想邀請大家覺察自己有沒有帶著哪些禁止訊息呢?如果有,我們要怎麼改寫訊息呢?我們可以試著給予自己「許可訊息」:
沒關係,我可以⋯⋯
祝福每位朋友,都能在覺察與改寫禁止訊息之後,重新擁有和掌握自己的人生,邁向幸福的生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