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的芝麻綠豆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久休復出,賣木瓜的大姐問我老公去哪了,又說我老公‘’識貨‘’,每次來見到木瓜有洞都會買下來,因為被鳥吃過的水果通常是最甜的,木瓜姐跟鄰居賣菜的小聲講又大聲笑,在猜猜畫畫我要說啥,還慫恿我買了這個。又真的很甜啊。

話說米先生經常向友人抱怨,自從我入門以後,市場的人都稱呼他為 " the husband of Chinese boudi" (那華人嫂嫂的老公),然後說很妒忌在買菜時,人家都在問候他老婆好嗎,而不是問候他好嗎。但看來老公去買菜的這段日子,短短時間已經把這群阿姐俘虜回來。

就是這天,我第一次光顧的牛奶店,那大姐又跟我說:我知道誰是你老公,然後手摸一下自己下巴示意他有大鬍子。當下就是笑翻了腰。

就是這些菜市場的芝麻綠豆事,拼湊出我在加爾各答的生活相冊,就好像以前在老電影裡看到的小畫面一樣。所以雖然是好芝麻綠豆,還是很想記下來。


因為家裡沒冰箱,菜都不能多買。買一人份量的菜不容易,還好先禮貌地問買半公斤是否可以用同樣算法,大多數菜販都說可以,幸運地想買的都買到小份,菠蘿還有小的。只花了45盧比(約4.5港元)就搞定了。

因為家裡沒冰箱,菜都不能多買。買一人份量的菜不容易,還好先禮貌地問買半公斤是否可以用同樣算法,大多數菜販都說可以,幸運地想買的都買到小份,菠蘿還有小的。只花了45盧比(約4.5港元)就搞定了。









Dada Boudi 。印度布迪的生活點滴
Instagram @dadaboudi0205


關於烹調飲食的隨筆,有時會寫一點簡易食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半年沒有在印度生活,回來後調節了沒多久,想不到的是,奶奶突然說想要離開一下這個她住了四十年的家,想試試到瓦拉納西那邊住。奶奶沒有很詳細解釋為何要到那裡,聽聞過瓦拉納西有最後的居所之稱,很多老人家都想在那邊終老,因為他們深信那邊是通往解脫的門路,如果在那裡過世,會得到終極的自由。
不是喜歡鯨,而是這大海之母的溫婉,無盡的生命力與活躍。 生命應該像這樣。
在Varanasi 就算是沒錢都不愁吃的,因為有至少兩間廟宇(Annapurna和Shree Kashi Viswanath) 提供免費的Prasadam(聖食)予大眾,由廟宇廚房準備,所以食物上桌都是滿滿正能量。
因為印度籍的丈夫比較外向,喜歡四處走動,所以我就多了機會跟他一起遊歷。在印度到處跑,住宿方面我們現在一般都不會先預訂,因為很多時到最後計劃都會改變,所以大多是在最後才走訪附近的旅店。起初我們都是找小型的酒店,但後來覺得麻煩的原因是,原來有好多賓館小酒店雖然價錢相宜,但物業契約有寫明外國人不能住,所以
半年沒有在印度生活,回來後調節了沒多久,想不到的是,奶奶突然說想要離開一下這個她住了四十年的家,想試試到瓦拉納西那邊住。奶奶沒有很詳細解釋為何要到那裡,聽聞過瓦拉納西有最後的居所之稱,很多老人家都想在那邊終老,因為他們深信那邊是通往解脫的門路,如果在那裡過世,會得到終極的自由。
不是喜歡鯨,而是這大海之母的溫婉,無盡的生命力與活躍。 生命應該像這樣。
在Varanasi 就算是沒錢都不愁吃的,因為有至少兩間廟宇(Annapurna和Shree Kashi Viswanath) 提供免費的Prasadam(聖食)予大眾,由廟宇廚房準備,所以食物上桌都是滿滿正能量。
因為印度籍的丈夫比較外向,喜歡四處走動,所以我就多了機會跟他一起遊歷。在印度到處跑,住宿方面我們現在一般都不會先預訂,因為很多時到最後計劃都會改變,所以大多是在最後才走訪附近的旅店。起初我們都是找小型的酒店,但後來覺得麻煩的原因是,原來有好多賓館小酒店雖然價錢相宜,但物業契約有寫明外國人不能住,所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日帶阿母逛個市場採買,看到這大豆苗上市了,難免搶個幾包。 可結帳時一瞧,可高尚價呢,瞬間慫了,又偷偷塞了兩包回去。這給老母看了,說,想吃就買啊,怎? 我說,等等吧,再過點時間,價錢該會友善多點。 . 午餐迫不亟待下鍋。 這菜不用怎料理,洗過後一個冷爆香鍋,水、油、開火,菜下鍋,花手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來高雄賣菜的阿伯,他專賣三種自種的菜,展現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與對生活的堅持。儘管經常穿梭於屏東與鳳山之間,他仍然樂觀面對艱辛的務農生活。文章中描述了他的辛勤工作,以及在困難中不忘保持生活的熱情,反映出臺灣農民的堅韌精神。
Thumbnail
作者在商場中探索各種食物和商品,並分享了他們的體驗和感受。從對海鮮沙拉的失望,到對窩夫的喜愛,再到對燈具的欣賞,這是一次充滿起伏的市場探索之旅。
Thumbnail
在超市中發現各種商品,包括價格昂貴的蝶豆花和香茅茶,以及最終購買的穀物片。同時,面對扶手梯的恐懼,並在美食廣場嘗試了一款不滿意的薑汁豆腐花。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那天與附近鄰居閒聊,鄰居太太提到「叫我兒子去買一把蔥,買回來卻是一捆韭菜。」我聽了在心裡竊笑,「真是驢啊!」
Thumbnail
女兒問:周末有要出門嗎?我說:不然吃過早餐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吧。平常一家三口都是以外食餵養為主,即便我在家有大把的時間,只是沒有廚藝的我只能選擇當老外,最多於早餐準備些煎蛋、炒蛋、蔥油餅,簡易外速出餐的我還行。今天心血來潮想讓女兒去看傳統市場的交易,也讓她認識買菜不是只有全聯、家樂福。
Thumbnail
星期六早上,小慧前往市場買菜,與退休的榮叔不期而遇。榮叔是公公的同學及鄰居,一個熱愛工作的人,退休後到把自家種的菜拿去市場販售。後來,榮叔的菜攤多了新成員,林小姐。她又是誰呢?
Thumbnail
小時候聽阿母講過一個故事,有點誇張,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個人摘了很多茼蒿回去給妻子煮,心想今天應該可以吃得飽飽的,沒想到餐桌上的菜只剩一點點。 他以為是妻子把菜偷吃掉,氣到想打人,所以茼蒿又名「打某菜」,「某」是妻子的台語。 很多蔬菜都是煮過以後會「縮水」,100公克重的生菜很大一
Thumbnail
木瓜的故事   二十幾年前,住台南縣新市鄉大社村的大舅舅開始種網室木瓜。大舅舅種的木瓜外觀漂亮又好吃,那時候連外公種在庭院的絲(菜)瓜也大又長又好吃。   有次我問外公怎樣才能把絲瓜種這麼好?   外公很得意的說,他都是偷拿舅舅種木瓜的牛奶肥來澆他的菜瓜,所以才會長這麼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日帶阿母逛個市場採買,看到這大豆苗上市了,難免搶個幾包。 可結帳時一瞧,可高尚價呢,瞬間慫了,又偷偷塞了兩包回去。這給老母看了,說,想吃就買啊,怎? 我說,等等吧,再過點時間,價錢該會友善多點。 . 午餐迫不亟待下鍋。 這菜不用怎料理,洗過後一個冷爆香鍋,水、油、開火,菜下鍋,花手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來高雄賣菜的阿伯,他專賣三種自種的菜,展現出對土地的深厚情感與對生活的堅持。儘管經常穿梭於屏東與鳳山之間,他仍然樂觀面對艱辛的務農生活。文章中描述了他的辛勤工作,以及在困難中不忘保持生活的熱情,反映出臺灣農民的堅韌精神。
Thumbnail
作者在商場中探索各種食物和商品,並分享了他們的體驗和感受。從對海鮮沙拉的失望,到對窩夫的喜愛,再到對燈具的欣賞,這是一次充滿起伏的市場探索之旅。
Thumbnail
在超市中發現各種商品,包括價格昂貴的蝶豆花和香茅茶,以及最終購買的穀物片。同時,面對扶手梯的恐懼,並在美食廣場嘗試了一款不滿意的薑汁豆腐花。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那天與附近鄰居閒聊,鄰居太太提到「叫我兒子去買一把蔥,買回來卻是一捆韭菜。」我聽了在心裡竊笑,「真是驢啊!」
Thumbnail
女兒問:周末有要出門嗎?我說:不然吃過早餐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吧。平常一家三口都是以外食餵養為主,即便我在家有大把的時間,只是沒有廚藝的我只能選擇當老外,最多於早餐準備些煎蛋、炒蛋、蔥油餅,簡易外速出餐的我還行。今天心血來潮想讓女兒去看傳統市場的交易,也讓她認識買菜不是只有全聯、家樂福。
Thumbnail
星期六早上,小慧前往市場買菜,與退休的榮叔不期而遇。榮叔是公公的同學及鄰居,一個熱愛工作的人,退休後到把自家種的菜拿去市場販售。後來,榮叔的菜攤多了新成員,林小姐。她又是誰呢?
Thumbnail
小時候聽阿母講過一個故事,有點誇張,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個人摘了很多茼蒿回去給妻子煮,心想今天應該可以吃得飽飽的,沒想到餐桌上的菜只剩一點點。 他以為是妻子把菜偷吃掉,氣到想打人,所以茼蒿又名「打某菜」,「某」是妻子的台語。 很多蔬菜都是煮過以後會「縮水」,100公克重的生菜很大一
Thumbnail
木瓜的故事   二十幾年前,住台南縣新市鄉大社村的大舅舅開始種網室木瓜。大舅舅種的木瓜外觀漂亮又好吃,那時候連外公種在庭院的絲(菜)瓜也大又長又好吃。   有次我問外公怎樣才能把絲瓜種這麼好?   外公很得意的說,他都是偷拿舅舅種木瓜的牛奶肥來澆他的菜瓜,所以才會長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