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這個片名很好玩,楚門是Truman,音同True man(真人)。但在這場真人實境秀裡面,誰不是真人?或者說只有楚門最真,其他人只是真人演員罷了(true but not real)。從世界上第一個被企業領養的小孩開始,楚門就喪失了認識這個真實世界的權利,父母親的安排、童年死黨的確立、女朋友的選擇、喜好的決定、環境的影響,凡是有不合導演心意或是會讓楚門脫離掌控那顆不甘平凡愛冒險的心,都會在所有群眾演員的配合下,一一被澆熄。
老師澆熄楚門想航海冒險的心、父親遭遇海難讓楚門對自己、對海產生創傷症候群、安排不上進的死黨每天灌輸自己小鎮最好最棒的想法(全美最棒的夕陽)、連自己的老婆也時不時的讓楚門不要幻想,認清現實,最好笑的部分就在於楚門要去買機票的時候,旅行社上居然貼了一張閃電霹到飛機的海報,這麼不吉利的海報怎麼會出現在販售機票的場合。
但如果仔細看片的話,實際上這些暗示非常的多,也不外乎導演非常有自信的說,如果楚門想走的話,有一點冒險的精神或是觀察力,怎麼會看不出這個虛假的世界,但人們都是想要過安逸的生活,所以楚門就是個容易接受現實、趨於現實的普通人罷了。
但整部片更奇特的部分卻是那些守在電視機前的人,一方面質疑楚門的人生,希望楚門能真正看清謊言,但另一方面卻又因為導演所安排的劇情高潮(如父親再次相遇橋段)而感動落淚。這些在電視前面的觀眾在不知不覺中也如那些實境秀的演員一樣,被電視台所操控了。利用收視率影響觀眾的心情起伏、楚門秀中的商品置入性行銷,不論是在戲裡或是戲外,甚至是在觀賞電影的我們,某個意義上也都是被監控的角色。
這之中唯一的差別或許是導演所說的,在楚門所身處的世界有他的保護,外在世界也充斥著謊言,不比我虛構的小鎮來的真實,而且外在世界的虛偽會真正傷害到楚門,留在小鎮的楚門雖然被謊言所包圍,但卻是眾所矚目、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是不會「真正」受到傷害的。
或許是人性吧!沒有人喜歡被欺騙的感覺,但被騙之後有沒有勇氣去面對真相,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電影用了楚門常與鄰居再見時說的一句話:
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a,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為避免之後我可能見不到你,先祝你午安與晚安作為楚門離開前的謝幕。我們不需要知道楚門未來面對真相後會不會後悔、或是楚門只是從一個較小的謊言監獄,進入到另一個更大的謊言世界。但我們能知道的是楚門已經準備好要面對這個嶄新的世界(無論它是否只是另一個更大虛假世界),因為這句話既是真心、又是客套,因為我真心地祝你安好也同時清楚的知道我們應該也不會再見面。
這也說明了楚門某個意義上就是每天在面對處理這些虛偽的客套,左鄰右舍日複一日的打招呼、欲買保險的雙胞胎、報攤老闆、公司旋轉門的禮讓等等,就算外在世界充滿謊言,但楚門早就練就一身應對虛假的本領,別忘了,他可是保險從業人員(我的意思是他口條很好XD)。
回頭再看這片,就會發現現實實際上早就成為像「楚門的世界」所描繪的相似。網路上曬小孩、曬生活、曬男女朋友隱私等等,我想大家都有經驗,尤其許多誇張的行徑難道不會讓你覺得這些暴露在公眾下的貼文未來要如何收場嗎?你的小孩長大有自我意識後難道不會在意嗎?男女朋友分手後不會在意嗎?更可怕的事並非是刪除貼文就可以解決,因為現在社群媒體都有後台大數據的掌握,網路上的一舉一動早就被監控,連你今天去哪裡、做什麼Google都暸若指掌(之前公車、捷運下車Google就會問你公車塞不塞、捷運擠不擠,連吃個飯都幫你自動標注餐廳,問你好不好吃、該時段人多不多)。
這是不是應證導演的話,每個人都想要當明星,都想要被萬眾矚目的感覺。只是與楚門不同的是,就算是被FB、Google監控,但也是我自己選擇的,是我在知情的情況下去貼文的,我是自願販售我的隱私,我是真正自由的選擇,並非像是電影裡被人所操弄的。真的是這樣嗎?
推薦大家可以去看前陣子Netflix的一部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裡面提到關於現代社群媒體對用戶的掌握程度,像是根據不同人在不同地點用Google輸入相同資料所跳出來的訊息,實際上會因為不同的搜索習慣與居住環境而有所不同;又或是FB針對用戶所選擇出的新聞與廣告來進行不同的推播,或是用戶在迎合喜好為了點擊率等流量,做出行為上的改變,只求有更多點讚或是因為太多人不喜歡而感到憂慮等心情變化。這些現實發生的事情,跟「楚門的世界」所描述的被監控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