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與定存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1年4月30日
這篇是幾年前發在ptt的存股觀念分享,現在整理一下,留在這。
我會細分存股與定存股的不同,
[一般存股]我不會計較每年的預期殖利率,著重在個股的未來性比重會較高。
[定存股]則是偏向個股市價嚴重被低估,每年又有如定存般的穩定利息收入,我個人的要求是穩定的利息收入必須至少是銀行定存的三倍以上,然後等待的是個股價值被市場認同提升到該有的水準,但個股的未來性要求可能就沒那麼高。
當然,如果能兼具未來性,穩定殖利率,然後市價又嚴重被低估,那就是極佳的長線投資標的了。
現在,就不再特別去細分存股與定存股了,用一般人的統稱,說[存股]就好了。
首先要先定義好,
什麼路線才是你心中的[存股路線]?
八成以上的人喊著要存股,卻在開始沒多久甚至還沒開始就擔心跑不掉?
不然就是說要存股結果資金卻一次梭哈,然後每天看價位波動擔心受怕,或是買沒幾次買沒幾張,看到有波動,幾毛價差就開始進進出出。
這是選股問題?還是大盤點位問題?從根本上來說,這是一開始的定義跟心理層面就沒有建立好的問題。
選的股票或別人推給你的股票再好,心理層面沒建立好,結果也只會是幾毛的來回而已。
每個人的存股定義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是選中了好股票以後就只買進不再賣出,
主要用意在每年的配息配股,幾檔股票抱到退休抱一輩子傳給下一代都有可能。
有些人可能是追了熱門股票結果套在相對高檔,然後硬凹不停損,就用存股的理由安慰自己,
[反正可以留著明年配股配息阿],
然後一直攤平,運氣好的,攤平成本終於等到一根大紅棒,平均賺到一兩毛的手續費就全出了,存股期就結束了。
更多是一直攤平,攤到沒錢還沒等到一根大紅棒,卻吃了n根黑棒的人。
我心中完美存股的定義是這樣:
[看好個股未來的成長性,在相對低檔市價被低估時,以不花手續費以外多餘的長線額外成本為前提,定期投入資金,等待題材或成長成真或價值回復時一次收割,等待的時間,有價]。
當我看好某一檔個股長線走勢,但是無法準確抓住題材或成長發動或價值回復的時間點,時間可能是幾個月後甚至幾年後,當然我也無法知道個股的絕對低點,我就會以存股的角度來切入:
第一步先用各種參考指標來判斷,目前點位是不是相對低點,最簡單的指標就是技術線圖,再多加一些過濾機制其實就夠了,例如可簡單預估的資產價值。
第二步檢驗我認為是存股最重要的內容,[等待的時間是否有價],這個價是否划算?最簡單的驗證方式就是預期未來幾年的可能殖利率,這部份可以參考個股過往幾年是否有穩定的配股配息政策,通常能維持個四年以上,4%有個銀行定存三倍以上我就能接受,那種超高配息的反而還要注意是否為一次性或刻意目的為之。
第三步設定好存股的週期頻率,每個人狀況不同,雖然判斷是相對低檔,但無法知道絕對低點,所以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平均低檔進場成本是最佳的。
第四步,是否有額外的加碼機制?例如每年領到股息時直接再投入,特殊情況發生時的單筆加碼機制。
第五步實際執行面,買進時不要有手續費以外的成本支出,因為有可能存股期會長達幾年,額外的融資利息絕對不划算,現在一堆人鼓吹的存ETF想法,這在我來看是不划算的,主要在ETF額外的長線內扣成本。
很多人很愛推薦臺灣50ETF存股,我從來都認為要存臺灣50乾脆就存台積電就好了,不用多花額外成本,雖然我不認同台積電目前的位階適合存。
常見的問題:
1.冷門股能不能存?
我過往幾次存股其實都是冷門股,每天成交量幾百張甚至不到百張的都有。
2.冷門股不好進出?
我過往幾次存股,最長有分批進了超過5年,但是出場只花了幾天甚至一天就倒光。因為存股時冷門,出場時通常是題材成真或成長成真被大幅報導的熱門時,出場不難。
3.大盤萬七時能不能存股?
當然可以存,只是還是會回到標的選擇的問題上,我認為存股還是要看個股本身位階,所以大盤位階不會是主要考慮因素,也因為我認為存股是看個股本身,ETF通常是集合體,所以這也是ETF不會是我存股標的的原因之二。
4.存股需不需要停損?
要看每個人對自己存股的定義,那種存一輩子的,當然是越跌越存。
就我自己來講,個股成長或題材已經確定幾乎無法成真或資產價值有異常大量減損時,存它的原因對我來說消失了,砍掉時再痛也要砍。
5.存股的出場機制?
相反的,若是個股的題材跟成長已幾乎實現,或是被低估的市價已幾近回復,那就是一次收割期也不遠了。
畢竟在我自己定義來說,存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等待收割,因為一旦進入收割期,通常也代表股價漲到某一個程度,殖利率已經跟不上來,可以預期未來已經無法維持一定%數,這種時候不收割的話,就不符合我存股基本殖利率要求的邏輯了。存股主要目的之二,也是等待期的殖利率可以直接取代銀行定存這個要件。
avatar-img
22.8K會員
707內容數
格式不限 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 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 瞬息萬變 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1年4月28日 第一篇 首先,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是真心想長期投資鴻海的,按照所謂的不敗策略,追蹤籌碼其實沒啥意義,下面就不用再看下去了。 請先記住我的幾點結論,我之後會以幾篇文章來說明: 一.主導鴻海股價的主角,不是外資群,外資群在鴻海的角色,第一個功能是負責賣出低點,買出高點的被動配角;第二
2021年4月17日 這篇以我前兩年整個存股到停損雄獅的過程,提出一些重點,供目前備受這三檔股票煎熬的同學參考,不涉及對這三檔股票走勢未來的看法。 我是在108年7月趁著長榮航空服員罷工造成當時旅遊業低檔的利空機會(遮住後來的線圖,應該不會有人認為當時是高檔),綜合雄獅109年各項業務的規劃時程,加
2021年3月17日 延續今年2/18的文章。 今天看了一些言論,有感而發。這是個人最後一次在同學會標註鴻海的發言了,一段時間後若再次出場,應該也不會再特別講了,徒惹人厭。 在股市中,除非真的是要抱到死那種投資,誰不是賣完股就拍拍屁股走人?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投資,賣完股也是拍拍屁股走人,跟持有一
2021年2月18日 任何股票的買賣動作,會隨著時間期長短的觀點有不同的評價。 買進動作是這樣,可能今天買了,收盤是漲,所以今天來看,這動作是對的,但是過沒幾天股價跌了,所以用這幾天的投資期來看,這買進動作是錯了,然後時間再拉長個幾個月甚至幾年,股價長期來看是漲的,而且也真持有了這麼長時間,就算單看
每關注一檔個股,我就會先找出這檔個股的[主角],盡量跟著主角進出,講最簡單就是這樣。你只要抓的準主角的動作,或許你進出賺的%數還有可能高過主角本身的%數,因為主角常常額外要承擔帶起勢頭或劃線的成本。 如果你一開始就認錯個股的主角,那你之後有賺到錢,大多時候只是你運氣好,少部份則是真強者,這些強者能貫
2021年4月28日 第一篇 首先,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是真心想長期投資鴻海的,按照所謂的不敗策略,追蹤籌碼其實沒啥意義,下面就不用再看下去了。 請先記住我的幾點結論,我之後會以幾篇文章來說明: 一.主導鴻海股價的主角,不是外資群,外資群在鴻海的角色,第一個功能是負責賣出低點,買出高點的被動配角;第二
2021年4月17日 這篇以我前兩年整個存股到停損雄獅的過程,提出一些重點,供目前備受這三檔股票煎熬的同學參考,不涉及對這三檔股票走勢未來的看法。 我是在108年7月趁著長榮航空服員罷工造成當時旅遊業低檔的利空機會(遮住後來的線圖,應該不會有人認為當時是高檔),綜合雄獅109年各項業務的規劃時程,加
2021年3月17日 延續今年2/18的文章。 今天看了一些言論,有感而發。這是個人最後一次在同學會標註鴻海的發言了,一段時間後若再次出場,應該也不會再特別講了,徒惹人厭。 在股市中,除非真的是要抱到死那種投資,誰不是賣完股就拍拍屁股走人?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投資,賣完股也是拍拍屁股走人,跟持有一
2021年2月18日 任何股票的買賣動作,會隨著時間期長短的觀點有不同的評價。 買進動作是這樣,可能今天買了,收盤是漲,所以今天來看,這動作是對的,但是過沒幾天股價跌了,所以用這幾天的投資期來看,這買進動作是錯了,然後時間再拉長個幾個月甚至幾年,股價長期來看是漲的,而且也真持有了這麼長時間,就算單看
每關注一檔個股,我就會先找出這檔個股的[主角],盡量跟著主角進出,講最簡單就是這樣。你只要抓的準主角的動作,或許你進出賺的%數還有可能高過主角本身的%數,因為主角常常額外要承擔帶起勢頭或劃線的成本。 如果你一開始就認錯個股的主角,那你之後有賺到錢,大多時候只是你運氣好,少部份則是真強者,這些強者能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幾年,台灣的投資風潮中,「存股」成為許多人熱衷的理財方式。許多投資達人透過自己的經驗,推廣存股的優點,強調持續買入好股票、長期持有的策略,最終獲得穩定股息,甚至能夠提早實現財務自由。然而,存股究竟是什麼?如何挑選適合的標的?本文將詳細介紹存股的定義、指標,並推薦2024年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定存股策略以其穩定的被動收入、複利增長和低風險特性,成為投資者實現財富增長的有效手段。選擇消費必需品、公共事業、金融、醫療保健和科技產業中的高質量股票,透過長期持有和股息再投資,能夠帶來穩健的收益和財務保障。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經過了四月的雲霄飛車的上沖下洗之後,在五月的三個交易日雖然都下跌,但是回到了相對的高點 20300。最近大家的煩惱又回到了「高點存股」的問題上了。今天我們可以來看看所謂的高點存股的問題。
Thumbnail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篩選存股標的 個人主要看3個大方向 一、股價是否長期向上成長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將股價週期拉到最長,股價如果能夠長期向上成長 甚至打敗大盤(上圖以卜蜂及0050長期的報酬率做為範例) 那存股族在過去任何一個時間點進場都不用擔心買在最高點 拉長存股時間,過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定存股的定義,包括長期配息穩定、長期殖利率穩定、公司本業營利穩定和公司自由現金流為正等條件。建議當標的物大漲或大跌時,應再次檢視條件並選擇出脫持股,以維持定存股的持股一致性。
Thumbnail
現在愈來愈常聽到『存股』這兩個字,包括像是「利用存股達到財務自由」,或者是「存股最後會變成存骨」,好像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那到底『存股』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此篇文章將告訴你存股的本質以及你到底適不適合存股。
Thumbnail
剛剛跟一位即將進入股市的讀者討論了一下 要如何著手開始存股 他提到了兩個問題 一、資金太少能夠存股嗎 答案絕對是可以的,目前國內很多券商都提供很優惠的手續費 每個月1000、2000存股都非常OK 年輕人千萬不要小看自己本金不多而不投資
不管什麼時候,總是有人問我「現在還能買嗎?」尤其是股市大漲之後,很多人低點沒買,就開始著急,然後就會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我最難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
Thumbnail
新的一年,身邊有一些朋友開始想踏入存股的行列 問我該從何開始,身為個股派的我雖然不太存ETF 不是因為ETF不好,而是我認為存個股比較能達成股息價差兩頭賺的目標,CP值較高 為了讓他們在先在股市裡領息有感,我建議他們可以先從高股息ETF開始 不過現在市面上高股息ETF那麼多檔,該如何選擇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幾年,台灣的投資風潮中,「存股」成為許多人熱衷的理財方式。許多投資達人透過自己的經驗,推廣存股的優點,強調持續買入好股票、長期持有的策略,最終獲得穩定股息,甚至能夠提早實現財務自由。然而,存股究竟是什麼?如何挑選適合的標的?本文將詳細介紹存股的定義、指標,並推薦2024年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定存股策略以其穩定的被動收入、複利增長和低風險特性,成為投資者實現財富增長的有效手段。選擇消費必需品、公共事業、金融、醫療保健和科技產業中的高質量股票,透過長期持有和股息再投資,能夠帶來穩健的收益和財務保障。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經過了四月的雲霄飛車的上沖下洗之後,在五月的三個交易日雖然都下跌,但是回到了相對的高點 20300。最近大家的煩惱又回到了「高點存股」的問題上了。今天我們可以來看看所謂的高點存股的問題。
Thumbnail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篩選存股標的 個人主要看3個大方向 一、股價是否長期向上成長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將股價週期拉到最長,股價如果能夠長期向上成長 甚至打敗大盤(上圖以卜蜂及0050長期的報酬率做為範例) 那存股族在過去任何一個時間點進場都不用擔心買在最高點 拉長存股時間,過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定存股的定義,包括長期配息穩定、長期殖利率穩定、公司本業營利穩定和公司自由現金流為正等條件。建議當標的物大漲或大跌時,應再次檢視條件並選擇出脫持股,以維持定存股的持股一致性。
Thumbnail
現在愈來愈常聽到『存股』這兩個字,包括像是「利用存股達到財務自由」,或者是「存股最後會變成存骨」,好像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那到底『存股』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此篇文章將告訴你存股的本質以及你到底適不適合存股。
Thumbnail
剛剛跟一位即將進入股市的讀者討論了一下 要如何著手開始存股 他提到了兩個問題 一、資金太少能夠存股嗎 答案絕對是可以的,目前國內很多券商都提供很優惠的手續費 每個月1000、2000存股都非常OK 年輕人千萬不要小看自己本金不多而不投資
不管什麼時候,總是有人問我「現在還能買嗎?」尤其是股市大漲之後,很多人低點沒買,就開始著急,然後就會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我最難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
Thumbnail
新的一年,身邊有一些朋友開始想踏入存股的行列 問我該從何開始,身為個股派的我雖然不太存ETF 不是因為ETF不好,而是我認為存個股比較能達成股息價差兩頭賺的目標,CP值較高 為了讓他們在先在股市裡領息有感,我建議他們可以先從高股息ETF開始 不過現在市面上高股息ETF那麼多檔,該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