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知識圖文的七種形式,找到最適合你的那一種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說明形式之前,我們先來思考:「為何要注重圖文形式?」

我們處於有史以來資訊最爆炸的時代,這樣的資訊爆炸往後只會越來越多、不會減少,而人的一天仍然只有24小時,意味著我們的注意力越漸稀缺,和大幅產出的數量相比,人們看到的機率是逐漸下降,也因此如何讓讀者第一次看到你的資訊就為你停留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統計,人們只會花3秒鐘判斷要不要繼續看FB一篇新貼文,引發不了人們的興趣與好奇,即便這篇文章上傳到網路上,也和沒上傳的效果一樣,所以企業、創造者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用各種方式吸引人們的注意。
當然,如果是純粹個人興趣、或者增加知識內化而進行輸出,以上都可以不用去管,只要隨心所欲地進行創作輸出即可,但就像前一篇所提到的,許多意想不到的機會,都是經由輸出到網路上產生的能見度所帶來,輸出獲得的正回饋也能提升自信、並使輸出之路長久。
想想,若在一開始輸出之前,先理解如何獲取人們注意力,就能在輸出的同時,也發揮「大聲工作」的效果,反正本來就要創作了,多個效果何樂而不為?這也是為何要分享圖文形式的原因。

說了這麼多,究竟創作形式有分哪些種類?

其實大抵脫不離三種類型:文字、影像、聲音
根據研究,人腦對於視覺處理速度比文字快60,000倍,能夠讓人們在極短時間內判斷獲取資訊,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目前臉書、新聞等有著各式各樣的圖文資訊(這裡說的不是照片,而是經過電腦設計編輯過的圖文)。
我想既然這系列文章主軸在於漫畫知識萃取,這裡我就以圖文創作的形式來做個整理,各有適合的使用情境,大家可以依照自己希望的方式進行輸出,目前市面上七種圖文類型呈現如下:
欸等等,說是七種,怎麼圖裡只有六種?
因為最後那一種就是到處都可見的單篇文章+單張圖片,基本上人人都會也萬用,而優點亦是缺點,人人都會也就顯得不突出特別了。
這裡也補充一下,目前長篇懶人包有兩種形式作為主流
  1. 好看的圖文排版,清楚與美觀並存,如:粉專<圖文不符>。
  2. 一張圖(制式icon)配一句話,其餘留白,適合設計能力較弱或想節省心力的人:如:忘形流。
而我的漫畫知識萃取老實說是受到忘形老師的影響,漫畫知識萃取是用一張手繪圖配一句話,依據文字內容配上手繪漫畫人物、表情以及設計情節,使內容生動有趣,好的設計情節可大幅提高理解度,因此講書、解釋專業概念都很好用,至少漫畫就讓人感到親近
這七種類型應用的地方不太相同,若從專業、萬用、個人三領域做個歸類,就會像這張圖一樣:
有看過劉奕酉老師的全息圖會知道,那專業感之高實在令我佩服,不是說其他方式不專業,這裡專業感指的是可用於商務的意思,全息圖在商務高層會議秀出來是一點也不違和,這點漫畫知識萃取是完全比不上的。
不過光知道這些形式可以運用在哪裡還不夠,前一篇也說了,沒有識別度很容易在這茫茫網海中淹沒,因此依據「一眼就能辨別作者是誰」的識別度,我將這七種圖文形式用「識別度」與「篇幅長短」做個比較分類:
之前雖然有在觀察,不過真的列出來後發現形式還真不少,前面也提到這些形式各有千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即可,有些人可能擔心自己美感不足,不適合圖文創作,其實美感是可以訓練的,只要掌握到幾個要點刻意練習,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配色、構圖都”還可以”的作品。
這裡必須提醒一下,輸出的重點在於內容,圖文只是一種輔助形式,如果只顧著外在形式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內容,不管做的再精美也無法幫助自己內化知識、吸引讀者注意的。
如果你不確定該如何判斷自己適合哪種圖文形式,可以先從使用情境確認自己想做的內容比較適合哪些形式,不過假使你是會畫畫、或不排斥畫畫的朋友,我會非常建議從手繪的形式出發,辨識度很高才有助於讀者記憶

或許你會問:「難道不手繪就沒有辨識度嗎?」

當然還是有,大家會寫是誰製圖、放上小logo或浮水印,但和手繪畫風相形之下就會低很多,即便如此,不手繪還是有其做出差異化的方式,比如說:固定色+模板,如果有在學習或考慮學習懶人包的朋友,應該知道張忘形老師的忘形流簡報、林長揚老師的懶人包簡報:
忘形老師只用黑白兩色、以及固定一句話配一個icon,大家一眼就可看出是忘形老師的作品,即便他的學生或仿效者做出的風格類似,但我們還是可以辨認這就是「忘形流」
文末有忘形老師的社群連結,老師有出書也有教學,有興趣可以看看哦!
而林長揚老師的懶人包則是一律有大面積的綠色+黑色icon+白色留白,多看幾次後也能輕易辨認長揚老師的風格。
文末有長揚老師的社群連結,老師也有教製作懶人包哦!
對我來說,要接觸一個相同的事物起碼5次,才會在心中形成品牌的印象,而且那還是在有特別留意某項事物時,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可能要至少20次才會在我腦中留下印象(金魚腦咩),因此我的漫畫知識萃取除了一句話配一張圖外,人物的配色與畫法、字體大小顏色、主題小標位置等都會一致,不會隨意更改,這告訴我們一件事:
即使大家都用一樣的icon,只要成品呈現方式一致,就會形成個人的獨特風格
最忌諱的就是今天是A配色、明天是B配色、後天再換C配色,模板相同就算了,若連模板都不同,即便每張圖都會註明自己的姓名出處,都無法建立出鮮明的風格、在讀者心中留下印象,白白錯失一次累積品牌印象的機會,個人覺得挺可惜的。

最後幫大家總結,如何四步驟挑選適合自己的圖文創作形式:

  1. 確認自己想做的內容以及預計管道
  2. 從使用情境挑選適合方式
  3. 會手繪的盡量手繪,不會手繪的挑個固定色或版型
  4. 逐步試錯,看哪個形式做起來最順、反饋也最好

是的,大概了解圖文呈現方式的種類後,該思考的不是添購器材或灌繪圖軟體,而是我們要做什麼內容、做給誰看,下一篇【創作產出的閱讀對象與內容】,敬請期待!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個愛心讓我知道,若要贊助我就更歡迎啦哈哈XD
忘形老師臉書:
長揚老師部落格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5會員
57內容數
用手繪漫畫型態分享知識心得,每次只講一本書的其中一章節,挑起你對書籍的興趣,一三五更新,和我一起踏入書中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沛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開始漫畫知識簡報隔日更後,我開始逐漸受到周遭人的關注,從他們的反饋裡面,我發現到原來輸出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做的事,大家對於我的第一個讚美,通常都是:「哇!你好有毅力/行動力啊!」 我不禁想著,雖然恆常進行畫圖輸出的確需要毅力,但不固定頻率、或是純文字的輸出,是很需要毅力的事情嗎?我想其實不是
自從開始漫畫知識簡報隔日更後,我開始逐漸受到周遭人的關注,從他們的反饋裡面,我發現到原來輸出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做的事,大家對於我的第一個讚美,通常都是:「哇!你好有毅力/行動力啊!」 我不禁想著,雖然恆常進行畫圖輸出的確需要毅力,但不固定頻率、或是純文字的輸出,是很需要毅力的事情嗎?我想其實不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各位伙伴早安,上回分享如何圖解具體資訊 今天來談談抽象的概念、理論等訊息要如何圖解吧~ 這也是我覺得是視覺筆記最有價值且可以發揮的地方   相比具體資訊,抽象資訊不但沒有標準答案(就算有,也不代表每個人的理解相同),因此具像化的難度與意義就更高了,而用畫圖表達抽象概念有三個主要目的,依據目的
Thumbnail
寫完上一篇我個人的圖像學習後,大腦突然冒出了更多東西。 前幾篇提到我要創作時,很重視文思泉湧的「感覺」。但具體說這個「感覺」到底是什麼 ? 對我而言,那是指我的大腦會有一個「畫面」。 當我想到一個主題,我的腦中會有一幅畫。
Thumbnail
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文字工作者。在資訊狂轟濫炸的每一天,內容創作與文案寫作的需求與日俱增,但兩者的界線卻日漸模糊。 究竟內容創作者和文案寫手有何不同?本文將深入剖析兩者的差異,並提供實用建議,助你寫出更具影響力的作品。 「內容行銷的成功,不只取決於內容的品質,更在於文案的魅力。」
神速時短的第一階段是「開示 Output」。 開示階段聚焦的是,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之前, 我們應該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的思考與表達,要Output, 才能把初步的想法精煉,得到更成熟的版本。 就拿寫作來說。
Thumbnail
或者沒有談投入更強的因為的文字創作來說是所有裡面的所有創作的最單純的一種只需要一支筆或是一個鍵盤或是一個人講一段話就能上香你所要 表達的那種其實也就是一篇文章這個這件事全世界每個人每天隨時隨地都在做創作表達自己的意思則是由的表達是作為溝通的用途的一句話兩句話就帶過去的 但又的時候則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思
Thumbnail
六、圖像式思考、圖像式演說很好用 跟提筆寫作一樣,演說前要立大綱,只是,這大綱是用文字敘述還是以圖像呈現? 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一幅圖像能記得的內容,絕對比一篇文字多。把要講述的大綱用一幅幅圖像記在腦海裡,還可以在心理圖像中配上關鍵詞,就能讓人侃侃而談。依照心理圖像的放大縮小、自動生成遠、中、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草圖不只是紙上畫畫,它可以運用各種媒材和活動來展現概念,目的是快速獲得證據,證明設計概念的可行性,推進設計的演進。我們先快速展現設計概念,驗證它的可行性,才能避免後續花費太多成本在旁技末節上。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在網路普及的世代下,如何成為一個內容創造者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本文分享了撰寫部落格文章的不同方向與技巧,包括日記/紀錄類型、知識分享/教學文章類型以及好書及好片推薦的撰寫訣竅。
Thumbnail
各位伙伴早安,上回分享如何圖解具體資訊 今天來談談抽象的概念、理論等訊息要如何圖解吧~ 這也是我覺得是視覺筆記最有價值且可以發揮的地方   相比具體資訊,抽象資訊不但沒有標準答案(就算有,也不代表每個人的理解相同),因此具像化的難度與意義就更高了,而用畫圖表達抽象概念有三個主要目的,依據目的
Thumbnail
寫完上一篇我個人的圖像學習後,大腦突然冒出了更多東西。 前幾篇提到我要創作時,很重視文思泉湧的「感覺」。但具體說這個「感覺」到底是什麼 ? 對我而言,那是指我的大腦會有一個「畫面」。 當我想到一個主題,我的腦中會有一幅畫。
Thumbnail
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文字工作者。在資訊狂轟濫炸的每一天,內容創作與文案寫作的需求與日俱增,但兩者的界線卻日漸模糊。 究竟內容創作者和文案寫手有何不同?本文將深入剖析兩者的差異,並提供實用建議,助你寫出更具影響力的作品。 「內容行銷的成功,不只取決於內容的品質,更在於文案的魅力。」
神速時短的第一階段是「開示 Output」。 開示階段聚焦的是,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之前, 我們應該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的思考與表達,要Output, 才能把初步的想法精煉,得到更成熟的版本。 就拿寫作來說。
Thumbnail
或者沒有談投入更強的因為的文字創作來說是所有裡面的所有創作的最單純的一種只需要一支筆或是一個鍵盤或是一個人講一段話就能上香你所要 表達的那種其實也就是一篇文章這個這件事全世界每個人每天隨時隨地都在做創作表達自己的意思則是由的表達是作為溝通的用途的一句話兩句話就帶過去的 但又的時候則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思
Thumbnail
六、圖像式思考、圖像式演說很好用 跟提筆寫作一樣,演說前要立大綱,只是,這大綱是用文字敘述還是以圖像呈現? 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一幅圖像能記得的內容,絕對比一篇文字多。把要講述的大綱用一幅幅圖像記在腦海裡,還可以在心理圖像中配上關鍵詞,就能讓人侃侃而談。依照心理圖像的放大縮小、自動生成遠、中、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草圖不只是紙上畫畫,它可以運用各種媒材和活動來展現概念,目的是快速獲得證據,證明設計概念的可行性,推進設計的演進。我們先快速展現設計概念,驗證它的可行性,才能避免後續花費太多成本在旁技末節上。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在網路普及的世代下,如何成為一個內容創造者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本文分享了撰寫部落格文章的不同方向與技巧,包括日記/紀錄類型、知識分享/教學文章類型以及好書及好片推薦的撰寫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