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知識圖文的七種形式,找到最適合你的那一種

在說明形式之前,我們先來思考:「為何要注重圖文形式?」

我們處於有史以來資訊最爆炸的時代,這樣的資訊爆炸往後只會越來越多、不會減少,而人的一天仍然只有24小時,意味著我們的注意力越漸稀缺,和大幅產出的數量相比,人們看到的機率是逐漸下降,也因此如何讓讀者第一次看到你的資訊就為你停留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統計,人們只會花3秒鐘判斷要不要繼續看FB一篇新貼文,引發不了人們的興趣與好奇,即便這篇文章上傳到網路上,也和沒上傳的效果一樣,所以企業、創造者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用各種方式吸引人們的注意。
當然,如果是純粹個人興趣、或者增加知識內化而進行輸出,以上都可以不用去管,只要隨心所欲地進行創作輸出即可,但就像前一篇所提到的,許多意想不到的機會,都是經由輸出到網路上產生的能見度所帶來,輸出獲得的正回饋也能提升自信、並使輸出之路長久。
想想,若在一開始輸出之前,先理解如何獲取人們注意力,就能在輸出的同時,也發揮「大聲工作」的效果,反正本來就要創作了,多個效果何樂而不為?這也是為何要分享圖文形式的原因。

說了這麼多,究竟創作形式有分哪些種類?
其實大抵脫不離三種類型:文字、影像、聲音
根據研究,人腦對於視覺處理速度比文字快60,000倍,能夠讓人們在極短時間內判斷獲取資訊,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目前臉書、新聞等有著各式各樣的圖文資訊(這裡說的不是照片,而是經過電腦設計編輯過的圖文)。
我想既然這系列文章主軸在於漫畫知識萃取,這裡我就以圖文創作的形式來做個整理,各有適合的使用情境,大家可以依照自己希望的方式進行輸出,目前市面上七種圖文類型呈現如下:
欸等等,說是七種,怎麼圖裡只有六種?
因為最後那一種就是到處都可見的單篇文章+單張圖片,基本上人人都會也萬用,而優點亦是缺點,人人都會也就顯得不突出特別了。
這裡也補充一下,目前長篇懶人包有兩種形式作為主流
  1. 好看的圖文排版,清楚與美觀並存,如:粉專<圖文不符>。
  2. 一張圖(制式icon)配一句話,其餘留白,適合設計能力較弱或想節省心力的人:如:忘形流。
而我的漫畫知識萃取老實說是受到忘形老師的影響,漫畫知識萃取是用一張手繪圖配一句話,依據文字內容配上手繪漫畫人物、表情以及設計情節,使內容生動有趣,好的設計情節可大幅提高理解度,因此講書、解釋專業概念都很好用,至少漫畫就讓人感到親近
這七種類型應用的地方不太相同,若從專業、萬用、個人三領域做個歸類,就會像這張圖一樣:
有看過劉奕酉老師的全息圖會知道,那專業感之高實在令我佩服,不是說其他方式不專業,這裡專業感指的是可用於商務的意思,全息圖在商務高層會議秀出來是一點也不違和,這點漫畫知識萃取是完全比不上的。
不過光知道這些形式可以運用在哪裡還不夠,前一篇也說了,沒有識別度很容易在這茫茫網海中淹沒,因此依據「一眼就能辨別作者是誰」的識別度,我將這七種圖文形式用「識別度」與「篇幅長短」做個比較分類:
之前雖然有在觀察,不過真的列出來後發現形式還真不少,前面也提到這些形式各有千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即可,有些人可能擔心自己美感不足,不適合圖文創作,其實美感是可以訓練的,只要掌握到幾個要點刻意練習,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配色、構圖都”還可以”的作品。
這裡必須提醒一下,輸出的重點在於內容,圖文只是一種輔助形式,如果只顧著外在形式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內容,不管做的再精美也無法幫助自己內化知識、吸引讀者注意的。
如果你不確定該如何判斷自己適合哪種圖文形式,可以先從使用情境確認自己想做的內容比較適合哪些形式,不過假使你是會畫畫、或不排斥畫畫的朋友,我會非常建議從手繪的形式出發,辨識度很高才有助於讀者記憶

或許你會問:「難道不手繪就沒有辨識度嗎?」
當然還是有,大家會寫是誰製圖、放上小logo或浮水印,但和手繪畫風相形之下就會低很多,即便如此,不手繪還是有其做出差異化的方式,比如說:固定色+模板,如果有在學習或考慮學習懶人包的朋友,應該知道張忘形老師的忘形流簡報、林長揚老師的懶人包簡報:
忘形老師只用黑白兩色、以及固定一句話配一個icon,大家一眼就可看出是忘形老師的作品,即便他的學生或仿效者做出的風格類似,但我們還是可以辨認這就是「忘形流」
文末有忘形老師的社群連結,老師有出書也有教學,有興趣可以看看哦!
而林長揚老師的懶人包則是一律有大面積的綠色+黑色icon+白色留白,多看幾次後也能輕易辨認長揚老師的風格。
文末有長揚老師的社群連結,老師也有教製作懶人包哦!
對我來說,要接觸一個相同的事物起碼5次,才會在心中形成品牌的印象,而且那還是在有特別留意某項事物時,如果沒有特別留意,可能要至少20次才會在我腦中留下印象(金魚腦咩),因此我的漫畫知識萃取除了一句話配一張圖外,人物的配色與畫法、字體大小顏色、主題小標位置等都會一致,不會隨意更改,這告訴我們一件事:
即使大家都用一樣的icon,只要成品呈現方式一致,就會形成個人的獨特風格
最忌諱的就是今天是A配色、明天是B配色、後天再換C配色,模板相同就算了,若連模板都不同,即便每張圖都會註明自己的姓名出處,都無法建立出鮮明的風格、在讀者心中留下印象,白白錯失一次累積品牌印象的機會,個人覺得挺可惜的。

最後幫大家總結,如何四步驟挑選適合自己的圖文創作形式:
  1. 確認自己想做的內容以及預計管道
  2. 從使用情境挑選適合方式
  3. 會手繪的盡量手繪,不會手繪的挑個固定色或版型
  4. 逐步試錯,看哪個形式做起來最順、反饋也最好

是的,大概了解圖文呈現方式的種類後,該思考的不是添購器材或灌繪圖軟體,而是我們要做什麼內容、做給誰看,下一篇【創作產出的閱讀對象與內容】,敬請期待!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個愛心讓我知道,若要贊助我就更歡迎啦哈哈XD
忘形老師臉書:
長揚老師部落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人人斜槓、希望擁有個人品牌的現在,如何獲取注意力已成顯學,許多懂得運用圖文的人們已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你是否看得很是心動?但在那之前,該了解的不只是怎麼畫圖,更要全方位思考萃取知識的形式、對象、方法等,這裡將每周一更,帶你進入圖像知識萃取的殿堂.陪你打造專屬個人風格。 一枝筆與一張圖,我們都有無限可能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