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圖書館、電影圖書館。邊緣宅後花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其實我是實體書派的呀!但是推薦可以免費借閱電子書的線上圖書館原因有二:
  • 一、不是每個人都住在圖書館隔壁啊!但是只要有網路+任一縣市圖書館借閱證,就可以申請帳號,爽爽的在書堆裡打滾了!
  • 二、近年來正在緩慢的執行書的斷捨離,不需要再利用買書獲得滿足感安全感,進度緩慢但還是前進中。電子書借閱,很適合斷捨離人、或是不知道這本書適不適合自己、或是這本書一輩子也許只看一次的情形下,真的再適合不過了!
當然適逢疫情或是特殊時期不好移動亂跑等就更適合用電子書圖書館了喔耶!
列出幾個常用的,因為大家開放借閱的書可能都有點出入,可以交叉搜尋,範圍更大!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平台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平台

公共圖書館區域資源中心電影院

公共圖書館區域資源中心電影院

台灣雲端書庫

台灣雲端書庫

iRead eBooks華藝電子書

iRead eBooks華藝電子書

HyRead ebook 電子書 X 台南市立圖書館

HyRead ebook 電子書 X 台南市立圖書館

udn X 台南市立圖書館

udn X 台南市立圖書館
最後兩個跟各地圖書館合作,所以需要找一下跟當地合作的獨立網頁。
關於借閱額度,反正申請了就會知道,記憶中都很夠用了。
基本上大家也都有app可用,所以使用方式多元可自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36內容數
生活裡的驚喜與精采,打開好奇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午後的陽光,窗外的鳳凰木,我好喜歡這樣的圖書館,那是認真過生活的人、努力充實自己的人、喜歡閱讀的人、正在追夢的人聚集在一個空間中,所散發的氛圍。
Thumbnail
讀書愛好者的福音,除文化部從去年9月開始打開各縣市計次借閱點數上限,各大縣市圖書館原本也有免費借閱次數可供借閱。裡面有非常多種類書籍、雜誌、漫畫可以立即借閱、馬上閱讀。 文化部計次服務使用(計次 10 次,借閱天數 14 天) 使用方式:僅須使用所在地或平常習慣使用的圖書館的借閱證,就可
Thumbnail
拓展閱讀無界,計次借閱無限 READING IS BOUNDLESS, BORROW UNLIMITED E-BOOKS TODAY 喜愛閱讀的朋友們,跟著文章照做,不用跑遍全台,就能輕鬆解鎖 24 縣市公共圖書館電子書借閱服務囉!
Thumbnail
一直以來新北圖書館的帳號都有問題,最近才處理好,發現文化部有和除了台北市以外的圖書館合作,書看到飽的活動「書中自有黃金屋」,雖然知道的晚了些,去年九月就開始了,不過到今年12月,現在才知道的也不晚。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事緣倫敦購買中文實體書的渠道不多,就算金石堂和博客來可以運送到英國也好,動輒就要幾百港元的運費,絕非長遠之計。 思前想後,我不得不承認電子書是我最理想的選擇。首先,我現時書櫃的空間剛剛好,加上之後會再搬屋,我實在不想增添太多書籍。
Thumbnail
由於某些圖書館的計次借閱是每月清零,不借白不借,以前習慣每月月底在圖書館盡情地借書,看不了那麼多文字書便借漫畫和繪本,後來因為有圖書館的計次借閱服務不再設限,我便不再強行在月底大借特借。 然而,習慣畢竟是習慣,昨天還是不自覺地在圖書館看看有沒有什麼想看的書,發現之前追開的兩套漫畫也有新書可借,
Thumbnail
今時今日要獲得資訊,未必一定需要到圖書館,甚麼人還會繼續去圖書館呢?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就見到使用者包括各年齡層,還發現一個有趣的使用圖書方法。也介紹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最喜歡的位置,是一個令人感到舒泰的讀書環境。
Thumbnail
我看電子書,經常會在圖書館借書,有些書因為太多人借閱,必須預約才能借到。 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電子書也需要預約,明明電子書可以無限複製啊,所以下面我將簡單解釋圖書館電子書的預約制度。 解釋之前,先說明一下,我主要借閱的電子書是Hyread電子書,其實偶然也有使用台灣雲端書庫、UDN讀書館和華藝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午後的陽光,窗外的鳳凰木,我好喜歡這樣的圖書館,那是認真過生活的人、努力充實自己的人、喜歡閱讀的人、正在追夢的人聚集在一個空間中,所散發的氛圍。
Thumbnail
讀書愛好者的福音,除文化部從去年9月開始打開各縣市計次借閱點數上限,各大縣市圖書館原本也有免費借閱次數可供借閱。裡面有非常多種類書籍、雜誌、漫畫可以立即借閱、馬上閱讀。 文化部計次服務使用(計次 10 次,借閱天數 14 天) 使用方式:僅須使用所在地或平常習慣使用的圖書館的借閱證,就可
Thumbnail
拓展閱讀無界,計次借閱無限 READING IS BOUNDLESS, BORROW UNLIMITED E-BOOKS TODAY 喜愛閱讀的朋友們,跟著文章照做,不用跑遍全台,就能輕鬆解鎖 24 縣市公共圖書館電子書借閱服務囉!
Thumbnail
一直以來新北圖書館的帳號都有問題,最近才處理好,發現文化部有和除了台北市以外的圖書館合作,書看到飽的活動「書中自有黃金屋」,雖然知道的晚了些,去年九月就開始了,不過到今年12月,現在才知道的也不晚。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事緣倫敦購買中文實體書的渠道不多,就算金石堂和博客來可以運送到英國也好,動輒就要幾百港元的運費,絕非長遠之計。 思前想後,我不得不承認電子書是我最理想的選擇。首先,我現時書櫃的空間剛剛好,加上之後會再搬屋,我實在不想增添太多書籍。
Thumbnail
由於某些圖書館的計次借閱是每月清零,不借白不借,以前習慣每月月底在圖書館盡情地借書,看不了那麼多文字書便借漫畫和繪本,後來因為有圖書館的計次借閱服務不再設限,我便不再強行在月底大借特借。 然而,習慣畢竟是習慣,昨天還是不自覺地在圖書館看看有沒有什麼想看的書,發現之前追開的兩套漫畫也有新書可借,
Thumbnail
今時今日要獲得資訊,未必一定需要到圖書館,甚麼人還會繼續去圖書館呢?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就見到使用者包括各年齡層,還發現一個有趣的使用圖書方法。也介紹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最喜歡的位置,是一個令人感到舒泰的讀書環境。
Thumbnail
我看電子書,經常會在圖書館借書,有些書因為太多人借閱,必須預約才能借到。 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電子書也需要預約,明明電子書可以無限複製啊,所以下面我將簡單解釋圖書館電子書的預約制度。 解釋之前,先說明一下,我主要借閱的電子書是Hyread電子書,其實偶然也有使用台灣雲端書庫、UDN讀書館和華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