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去中心化金融(DeFi) 以及流動性挖礦賺取被動收入的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問世至今,已經引領許多新型態的金融模式,尤其是所謂的去中心化金融。這些雨後春筍般的新應用,主要都墊基於虛擬貨幣的核心技術,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區塊鏈"技術,或是有人稱作分散式帳本技術。
雖然現在幣圈玩家人數呈現指數型快速成長,不過還是有許多傳統型的投資朋友對於加密貨幣斥之以鼻,還是認為這些是炒作出來的商品,不具有投資價值。不過其實這些新科技正在悄悄的改變全世界,投資人不一定真的要跳進場參與這場革命,不過吸收一些新知也是不錯。
今天就讓我們簡單認識這些正夯的「新東西」還有它們又怎麼替我們製造被動收入呢?

區塊鏈技術

所謂區塊鏈技術,他的本質就如同它的另一個名稱-分散式帳本。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傳統上,我們操作銀行的轉帳,就是在網路銀行點擊一下,然後我在這家銀行的資料庫裡面紀錄的餘額就會減少並且記錄我轉出多少金額給其他人,因為記帳本就是存在這家銀行的資料庫裡面。
區塊鏈技術,是帳本分散在很多網路的節點上,每一個節點都會有一本記載內容一樣的帳本,會去紀錄一段時間內發生過的所有交易資訊
至於什麼叫區塊呢?概念很簡單,就是一段時間的交易資訊量達到一定的量之後,我們就把這些交易資訊打包起來,封箱起來就稱做一個區塊
至於為什麼要叫區塊「鏈」呢?因為這些被打包的區塊是有順序性的,被打包的這個區塊會產生一個驗明正身的簽名檔,而這個簽名檔會跟前面已經串好區塊的簽名檔有關,所以一定要去串接在原來就已經串接好的鏈上,順序要是對的,才能驗明當前區塊的正身
(區塊鏈示意圖)
至於這樣的技術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個是每個交易的資訊都被抄寫在節點上的帳本中,所以有人想竄改某筆交易內容,就要把網路節點上的所有帳本都竄改一次,難度非常高,否則只有一台節點內容跟別人不一樣,這樣的資訊內容,會被整個網路其他節點給否決,變成沒有效力。
再來,因為想竄改某筆交易內容,就會動到這筆交易被打包的那個區塊的簽名檔,而這個簽名檔連帶會影響串接在他後面的區塊的簽名檔,因此如果要竄改交易內容,不能只偷改那筆交易所屬的區塊,還要把後面的區塊也都給改過,這個更是天方夜譚。
所以區塊鏈的技術核心,提供的是一種分散式紀錄資訊的方法,而且不可能有人可以隨便竄改資訊內容的一種資訊技術。
虛擬貨幣正是基於這樣的基礎所發展出來的應用,不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跟不可竄改性,其實才是真正廣泛應用在其他領域的核心

傳統的比特幣挖礦是什麼

(圖片來源: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連結:Pexels)
前面有提到每個區塊打包之後,會根據所有資訊內容來產生一個簽名檔,而這個簽名檔其實是一道數學題的答案。
而這道數學題的命題就是這個區塊內各式各樣的資訊所組成,每個網路的節點看到這個區塊都可以決定是否幫忙解題,而這邊的解題其實就是不斷的try and error,直到我這個答案可以讓這道數學題的輸出達到預先定義的標準內,就算完成
因為網路節點去參與解題的過程會需要消耗電腦的算力也就是電力,所以是有成本的,沒有誘因的狀況下,不會有人願意去幫忙解題,那整個區塊鏈機制就無法正常運作。
因此比特幣就特別設計特殊機制,只要第一個解題成功的節點,經過其他節點驗證答案無誤,除了可以拿到這個區塊內的交易手續費之外,還可以額外收到多派發的比特幣來提高誘因
這個提供算力來獲取比特幣的流程,就跟傳統礦工付出勞力寄望挖到鑽石的觀念很像,所以就有人稱這樣的流程叫做虛擬幣挖礦,而貢獻算力的人就叫做礦工。

去中心化金融(DeFi)

前面我們了解加密貨幣的底層技術核心,其實就是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帳本跟不可竄改性。
這樣的技術本質,恰巧非常適合應用在所謂的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
傳統我們的金融體系,舉凡股票交易,外匯交易,或是借貸業務甚至是彩券的投注業務等等,通通都有所謂集中處理的單位,負責造市跟規則制定的部分,這個概念就是中心化金融
中心化金融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在我們生活許久,不過這樣的模式因為權利高度集中於少數機構,如果這個機構出現意外,那麼整個使用者的資產都會收到影響,因為資產是這些中心化機構所擔保的
而且因為權利集中,金融活動所產生的利益也集中在這些機構手中,普通民眾頂多藉由持有這些中心化機構的股票來分享利益。
而去中心化金融的提倡者,就是希望改變現有金融體系的缺點。透過分散式的架構,讓紀錄每個人資產的資料庫抄寫在非常多的節點上,所以可以減低單一機構遭到駭客攻擊或是倒閉而導致資產損失的風險
另外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直接參與到去中心化金融獲取收益的方式,而不會讓利益把持在少數機構手中,進而達到普惠金融的目標。

流動性挖礦是什麼

鋪陳了這麼多,終於要講到今天真正的主題,流動性挖礦了。
我們一樣把這個新穎的名詞分開來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流動性是什麼。
傳統中心化的金融單位,他們所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造市,主要的目的就是極大可能的促進買方跟賣方的交易能夠成交,這樣才能有良好的使用者體驗跟較小的交易滑移價差,而評價造市商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流動性充不充足。流動性不夠,可能會導致想交易的一方沒辦法很快的完成交易,或是必須要用對自己較差的價格完成交易,因為沒有保持隨時有足量承接交易對另一方的交易掛單,這會大大影響用戶端的黏著度跟信賴度。
而在去中心化金融領域,沒有了中央集權的造市商,取而代之的是用一些固定演算法來自動造市的自動造市商(Automated Market Makers,AMM)。雖然這些自動造市演算法是公開透明的,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動造市協議,同樣也需要有夠大夠廣的資金池儲備,才能讓在這個資金池中交易的人,因為有較佳的流動性,所以可以擁有有比較小的滑移價差。
(圖片來源: Pexels)
為了鼓勵大家一起把資金池的儲備量給充好充滿,因此設計了獎勵機制。貢獻自己手上資產到資金池的人,可以共同分享透過這個資金池進行交易的所有手續費用。
而雖然手續費的收益已經不錯,有些去中心化金融項目成立初期,為了快速建立夠深夠廣的資金池,或是講的直白一點,就是快速圈錢(哈)。除了手續費收入之外,還會額外給予這些流動性提供者額外的平台發行代幣,來當作額外的報酬
這些額外拿到的平台代幣,有些是真正有價值擔保的,可以獲取額外的分潤,有些僅僅具有平台的治理權,本身沒有額外的利潤分潤。不過當平台夠具規模跟前景性,就算只有治理權,也會在市場創造代幣價值。
這些平台發行的代幣往往也會在各大交易所上架交易進而創造出市值,替這些流動性提供者帶來額外的報酬。
這樣的獲利模式,是不是跟傳統比特幣挖礦的礦工,貢獻算力來取得比特幣代幣很像,只是流動性提供者是透過質押自己手上持有的虛擬貨幣資產來提供流動性,藉此來獲得平台發的代幣作為額外的激勵,也因此這就被稱為流動性挖礦。

後記:

這篇主要想先藉由簡介區塊鏈技術的來龍去脈,再到去中心化金融跟流動性挖礦名稱的由來,幫助投資朋友可以快速了解這些新技術的迷人所在。其實也是想先破除部分傳統型投資人認為所有虛擬貨幣相關的投資都是詐騙的迷思。
後續勳仔還會持續針對怎麼利用DeFi項目來賺取被動收入的部分,撰寫文章來幫助新入幣圈,或是想多增加一些被動收管道的朋友們。敬請期待!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僅就公開資訊進行主觀分析,僅供投資朋友參考,不應當做投資依據,投資朋友仍然需要根據自身風險承擔能力作為投資判斷,盈虧自負。
本文同步刊載於勳仔的理財小角落,歡迎加入>>勳仔的理財小角落 FB專頁<<,接收最新的理財文章資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5會員
8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勳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區塊鏈技術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一種創新技術,它以分散式、去中心化的方式儲存和驗證數據,從而實現安全、透明的數字交易。區塊鏈的演進過程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重大進展,不僅影響了金融領域,還擴展到了多個行業。
Thumbnail
區塊鏈的深度技術往往被忽視,大多數人只關注投機炒幣。導致一個常見誤解:似乎操作加密貨幣非透過中心化交易所不可,讓「去中心化」淪為炒作的假象。 支付服務與金融交易是截然不同的需求 支付服務與金融交易滿足了完全不同的市場需求。事實上,透過中心化交易所應用程序購買比特幣、以太幣或期貨合約等金融衍生
Thumbnail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新模式,為用戶提供包括借貸、交易、流動性提供等功能。本文對於 DeFi 中常見的金融操作類型、協議類型、資產類型、收益與利率、風險與管理、投資與回報、去中心化管理等方面進行解讀,涵蓋了相關詞彙及其功能。
Thumbnail
區塊鏈有什麼特色? 所有交易(操作資訊)紀錄會儲存在各個節點,因此具有公開性 每個節點遵守一套共識機制,基於這套機制來信任讀取的數據 透過密碼學演算法確保交易紀錄無法被串改 不會有資料中心遭受攻擊導致系統癱瘓問題 可能會對使用者喪失隱私 區塊鏈如何運作的? 節點主要可以被區分為兩種類型
Thumbnail
■區塊鏈技術發明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區塊鏈起源於2008年的一篇網路論文「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交易系統」,作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至今沒人知道他到底是何方神聖,這篇論文概述了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統,並透過加密技術實現這樣的系統。    
Thumbnail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透過點對點(P2P)運行的網路,這個網路由分散式節點組成,可以把它想成是共享的數據庫,也就是分散式帳本(DLT),分散式帳本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帳本,儲存著網路上進行的所有交易。 中心化帳本:也稱為集中式帳本,由一個中心化的機構去做驗證、記帳、訂立規則。
Thumbnail
區塊鏈原理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分散式帳本技術,它基於加密學和分散式計算的原理,通過將數據以區塊的形式連接在一起,形成鏈條。每個區塊包含一定時間內的多筆交易記錄,並使用密碼學哈希函數與前一個區塊相連,這種連接保證了數據的不可篡改性。 2. 區塊鏈的基本結構 2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區塊鏈技術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一種創新技術,它以分散式、去中心化的方式儲存和驗證數據,從而實現安全、透明的數字交易。區塊鏈的演進過程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重大進展,不僅影響了金融領域,還擴展到了多個行業。
Thumbnail
區塊鏈的深度技術往往被忽視,大多數人只關注投機炒幣。導致一個常見誤解:似乎操作加密貨幣非透過中心化交易所不可,讓「去中心化」淪為炒作的假象。 支付服務與金融交易是截然不同的需求 支付服務與金融交易滿足了完全不同的市場需求。事實上,透過中心化交易所應用程序購買比特幣、以太幣或期貨合約等金融衍生
Thumbnail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新模式,為用戶提供包括借貸、交易、流動性提供等功能。本文對於 DeFi 中常見的金融操作類型、協議類型、資產類型、收益與利率、風險與管理、投資與回報、去中心化管理等方面進行解讀,涵蓋了相關詞彙及其功能。
Thumbnail
區塊鏈有什麼特色? 所有交易(操作資訊)紀錄會儲存在各個節點,因此具有公開性 每個節點遵守一套共識機制,基於這套機制來信任讀取的數據 透過密碼學演算法確保交易紀錄無法被串改 不會有資料中心遭受攻擊導致系統癱瘓問題 可能會對使用者喪失隱私 區塊鏈如何運作的? 節點主要可以被區分為兩種類型
Thumbnail
■區塊鏈技術發明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區塊鏈起源於2008年的一篇網路論文「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交易系統」,作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至今沒人知道他到底是何方神聖,這篇論文概述了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統,並透過加密技術實現這樣的系統。    
Thumbnail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透過點對點(P2P)運行的網路,這個網路由分散式節點組成,可以把它想成是共享的數據庫,也就是分散式帳本(DLT),分散式帳本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帳本,儲存著網路上進行的所有交易。 中心化帳本:也稱為集中式帳本,由一個中心化的機構去做驗證、記帳、訂立規則。
Thumbnail
區塊鏈原理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分散式帳本技術,它基於加密學和分散式計算的原理,通過將數據以區塊的形式連接在一起,形成鏈條。每個區塊包含一定時間內的多筆交易記錄,並使用密碼學哈希函數與前一個區塊相連,這種連接保證了數據的不可篡改性。 2. 區塊鏈的基本結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