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報稅季節來臨-存股族領股利的稅務眉角大小事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5月份是大家皺眉頭的季節,因為辛苦賺到的錢又要報效國家啦!不過為了社會運作順暢,大家還是要誠實納稅,不過如果可以合法的替自己節點税,也可以是一種小確幸 ^^

今天就來聊聊身為小資存股族,有什麼方法可以節省一點稅務的支出呢?

股利課稅方式

合併所得稅申報,固定8.5%可扣抵稅額。

對於絕大部分的存股小資族來說,應該都適用於這個課稅基礎。這個方式就是將領到的股利跟我們的其他所得合併計算,在扣掉免稅額以及一些扣除額(像是薪資扣除額或是儲蓄特別扣除額等等)之後可以得到所得淨額。

而所得淨額所在的區間就會決定我們的課稅稅率級距,一旦知道級距之後,將所得淨額乘上所屬稅率之後再扣掉累進差額就可以得到我們應該要繳的稅。

raw-image

不過因為根據目前稅法,股利的部分可以有著固定8.5%的抵減稅額,所以我們真正要繳的稅還可以再扣掉我們所領股利總額的8.5%,不過可扣抵的稅額有上限8萬元的限制,換句話說只要我們領到的股利在94萬以內,才有這個稅抵免的優惠,超過的部分就沒有抵免的效果。

舉個例子:

小資族小明去年度的薪資收入為50萬元,股利則有10萬元,因此總收入為60萬元。

假設小明的扣除額很單純,只有一般免稅額8萬8,再加上標準扣除額的12萬還有薪資扣除額的20萬,所以所得淨額是60萬-40.8萬=19.2萬。

查閱上方級距團可以知道課稅稅率是5%,所以要繳的稅額為19.2萬x5%=9600元。

不過其中10萬塊的股利收入可以獲得10萬x8.5%=8500的扣除額。

所以實際要繳的税僅為9600-8500=1100元的税。

股利分開計稅,稅率固定為28%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小資族努力工作後,得到很好的升遷機會,一路爬到上位,所得淨額級距來到40%的級距,那麼如果把股利併入所得計算,就需要繳交40%的税。

縱使有8.5%的減免,實際的税率還是超過30%,那麼就可以考慮採用將股利的收入獨立於其他所得之外,個別用28%的税率來計算應繳稅額。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我們所在的級距是30%,那麼雖然看似30%的稅率是高於分開計算的28%稅率,但是因為併入一般所得計算的這種方式,會有8.5%的抵免,所以等效的税率還是會低於分開計算的28%税率。

40%的稅率距離一般上班族實在太遠了,所以身為小資族的我們,基本上只要知道股利併入所得計算,然後有著8.5%扣掉稅額的這個基本觀念就可以囉

別忘了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raw-image

為了補全民健康保險的財政缺口,政府在102年針對六大類的收入徵收額外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而跟廣大股民最相關的就是單次股利發放如果大於或等於兩萬塊,就要被課固定稅率的部分來當作健保的財源。而二代健保的稅率從今年2021年開始由1.91%上調到2.11%

而這邊的單次股利大於兩萬塊門檻的課稅門檻是同時將現金股利跟股票股利加總而得的

現金股利比較沒有問題,要注意的是股票股利的計算是以固定面額10元來計算,跟這檔股票的市價是多少元沒有關係。

舉個例子:

小明持有10張勳仔股,而勳仔企業在5月1號發放現金股息1元,股票股息1元。

因此小明可以拿到現金的部分是10(張)x 1000(1000股)x 1 (一元現金股利)= 一萬元。

而股票股利的部分,股票股息1元,可以算出股票股息的課稅稅額為10 (張)x 1000(股)x 1 (一元股票股利)= 一萬元。

要注意的是,如果勳仔企業當前的股票市價是一百元。則一元的股票股利,代表10張的股票除權下來我們可以多一張股票,假設順利填權,這邊拿到的股票股利換算的現金是十萬元,實際上是高於課稅計算基礎的一萬元。

所以當股票市值大於十塊的時候,以二代健保節稅的角度來看,領股票股利會有比較好的節稅效果

扣繳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仍然要申報所得

這邊還有需要注意一點,如果我們持有股票的單次配息超過兩萬塊的門檻,配發股息的公司會直接先扣繳健保補充保費之後才會將餘額發給股東,不過我們在申報股息的收入,仍然要把已扣繳的補充保費給算進去

例子:小明收到勳仔企業配發的兩萬塊現金股利,因為大於等於兩萬塊,所以配發的時候,勳仔企業直接扣除20000×0.0211=422元的補充保費,所以實際上僅有19578元的款項會匯入戶頭。

不過在申報所得的時候,我們仍然會要用兩萬塊來申報所得而不能用19548元來申報。

究竟要不要參加除權息呢?



raw-image

以所得稅的角度來看,如果所得級距在5%之內,參加除權息,可以獲得8.5%的扣掉稅額,除了等效領到的股利免稅之外,還可以減免其他收入的稅額,基本上都還是建議可以參加除權息。

不過隨著收入提升,所得級距進到更高的級距,要考慮的就比較多,原則上就是參與殖利率越高的股票除權息,稅的成本越高,則可以考慮在除權息前賣出,就不需要繳稅,因為目前台灣對於資本利得是沒有課稅的

Ex: 假設勳仔企業股票殖利率是8%,而小明屬於20%税率族群,那麼如果參與配息,稅的成本為8x(20-8.5)=0.92%。

如果勳仔企業殖利率是3%,則稅的成本為3x(20-8.5)=0.345%。

如果我們想節稅,打算棄權息。除權息前賣出,除權息後在買回。則一賣一買我們會需要付一次證交税(0.3%賣出的時候付)還有兩次的交易手續費(0.1425%,買跟賣都需要付),考慮一些券商的手續費折讓,我們大致上以0.5%當作一買一賣的交易成本

則以0.5%當作棄權息再買回的成本來看,低殖利率的除權息基本上有沒有參加成本都差不多,不過對於高殖利率個股的除權息,就有可能發生棄權息再買回的成本還低於稅務的成本,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棄權息。

心得:

其實必須說,當前的稅法制度,對於薪資水準比較高的存股族不是這麼友善,因為目前股息的可扣抵稅額是固定的8.5%,基本上只要高過12%的級距,則基本上領到的股息都要繳稅。

領到的股息如果股價沒辦法順利填權息,基本上除了股價上的虧損還要被課稅,如果超過兩萬元還有另外課徵的健保補充費,所以成本其實都墊高不少。

其實在前幾年兩稅合一制度下,每擋股票的可扣抵稅額是不一樣的,通常科技類股因為有一些政府稅務獎勵的措施,所以本身營業稅就比較低,所以對應投資人申報的可扣抵稅額就比較少。

不過一些傳產類股因為沒有稅務上的獎勵,本來營業所得繳的稅就比較多,如此以來,這些企業所配發的股息,投資人可以申報減免個人所得稅的可扣抵稅額幅度就比較多,如果高過個人所得稅的級距,則可以得到額外的節稅效益。

不過政府為了開拓財源,先將扣抵稅額減半,再接著就取消兩稅合一,直接將股利併入所得稅。如此一來,過往存傳產類股擁有比較高的可抵扣稅額的優勢就不見了,這或多或少會影響存股熱門股的板塊轉移,過去擁有高殖利率但是可扣抵稅額較低的科技股,就也因此成為存股族的新寵。

不過對於年輕的存股族,勳仔建議大家可以先不用花太多時間在想要怎麼節稅,還是先一步一腳印一點一滴累積資產,等到資產到達一定規模在來考慮這些稅制上的眉眉角角,因為當資產還小的時候,這些税其實真的金額差異都不高,不用花費這麼多心力在閃股票的除權息時間,而應該專注本業,持續擴大本業收入並持續買進核心的定存股,在用複利把自己的小金雞養成大金雞

不過以分散風險的角度,我們本來就可以將存股標的分散在不同的個股上,如果我們能夠稍微花時間在每次股息政策公布的時候,細算是否單一隻個股的股利會大於等於兩萬元,我們就可以微調持股比例來節省補充保費的部分,對於小資族來說也算是個合法節稅的小確幸。

當然也可以像勳仔一樣,覺得能夠繳少少的稅,來幫助社會上其他人也是不錯的方式,就不用理會每次股息政策的變化,只要專注在本業,持續累積存股的資產就可以囉。

本文同步刊載於勳仔的理財小角落,歡迎加入>>勳仔的理財小角落 FB專頁<<,接收最新的理財文章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勳仔的沙龍
109會員
82內容數
勳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股市大跌怎麼辦?相信這是現在美股跟台股投資人最想問的問題! 指數投資的投資人,在史詩級大跌下,虧損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減少虧損,盡力保全資產,撐過這段風暴呢? 這篇文章介紹4個利用期權做台股指數投資可以拿來運用的小訣竅,讓我們更有勇氣跟底氣面對可能來的史詩級風暴
Thumbnail
2025/04/05
股市大跌怎麼辦?相信這是現在美股跟台股投資人最想問的問題! 指數投資的投資人,在史詩級大跌下,虧損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減少虧損,盡力保全資產,撐過這段風暴呢? 這篇文章介紹4個利用期權做台股指數投資可以拿來運用的小訣竅,讓我們更有勇氣跟底氣面對可能來的史詩級風暴
Thumbnail
2025/01/11
本文分享勳仔利用「指數節稅多元收益投資法」創造獲利的技巧,主要透過賣出週選擇權及轉倉策略 (rolling) 來提升績效。文中詳細說明垂直轉倉、水平轉倉及對角轉倉三種技巧,並以實際例子說明如何在不同市場狀況下運用這些策略,藉以增加權利金收入,提升整體投資報酬。
Thumbnail
2025/01/11
本文分享勳仔利用「指數節稅多元收益投資法」創造獲利的技巧,主要透過賣出週選擇權及轉倉策略 (rolling) 來提升績效。文中詳細說明垂直轉倉、水平轉倉及對角轉倉三種技巧,並以實際例子說明如何在不同市場狀況下運用這些策略,藉以增加權利金收入,提升整體投資報酬。
Thumbnail
2024/12/28
縱使我們知道指數投資長期向上,但是過往經驗,總是會經歷過幾段系統性風險而大幅下挫的區間,那麼究竟我們不管這個短期的波動,持續定期定額,持續買進指數好呢?還是先把錢存下來,等到黑天鵝事件來臨,大盤崩盤在大筆投入買進指數好呢? 持續買進 vs. 逢低買進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2024/12/28
縱使我們知道指數投資長期向上,但是過往經驗,總是會經歷過幾段系統性風險而大幅下挫的區間,那麼究竟我們不管這個短期的波動,持續定期定額,持續買進指數好呢?還是先把錢存下來,等到黑天鵝事件來臨,大盤崩盤在大筆投入買進指數好呢? 持續買進 vs. 逢低買進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要探討,領股息有什麼好處? 領到股息,代表現金增加! 也可以產生稅務上的優惠!
Thumbnail
這篇要探討,領股息有什麼好處? 領到股息,代表現金增加! 也可以產生稅務上的優惠!
Thumbnail
文摘: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存股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單身人士在稅務上似乎沒有太多優勢,可能需要負擔更多的稅金。我們介紹了今年2023年的免稅額和扣除額,以及如何根據所得級距計算稅金。對於存股或基金投資的人來說,領取利息時可能會面臨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利息雖然不算作收入,但在政
Thumbnail
文摘: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存股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單身人士在稅務上似乎沒有太多優勢,可能需要負擔更多的稅金。我們介紹了今年2023年的免稅額和扣除額,以及如何根據所得級距計算稅金。對於存股或基金投資的人來說,領取利息時可能會面臨所得級距上限的問題。利息雖然不算作收入,但在政
Thumbnail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54C營利所得】股利的8.5%可抵應納稅額,上限為8萬元。可抵稅額若大於應納稅額,可以退稅喔🤩
Thumbnail
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54C營利所得】股利的8.5%可抵應納稅額,上限為8萬元。可抵稅額若大於應納稅額,可以退稅喔🤩
Thumbnail
快到五月份的報稅季節了,雖然繳稅是好國民應該盡的義務,不過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還是繳的很心痛! 這篇文章就讓勳仔統整一下過去介紹過的節稅方式,讓初來乍到的朋友可以參考更多的合法節稅方式吧
Thumbnail
快到五月份的報稅季節了,雖然繳稅是好國民應該盡的義務,不過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還是繳的很心痛! 這篇文章就讓勳仔統整一下過去介紹過的節稅方式,讓初來乍到的朋友可以參考更多的合法節稅方式吧
Thumbnail
報稅季即將來了,試算稅額總是讓你心驚驚,荷包大縮水嗎?不用擔心,今天就要來教小資族也能輕鬆節稅。只要選對標的,不只節稅還能讓你存上一筆。那就來看看免稅額、各股利所得的級距,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小技巧。 免稅額度調整 首先要知道如何節省稅,我們就要知道今年對於小資族來說基本的免稅額和扣除額是多少,
Thumbnail
報稅季即將來了,試算稅額總是讓你心驚驚,荷包大縮水嗎?不用擔心,今天就要來教小資族也能輕鬆節稅。只要選對標的,不只節稅還能讓你存上一筆。那就來看看免稅額、各股利所得的級距,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小技巧。 免稅額度調整 首先要知道如何節省稅,我們就要知道今年對於小資族來說基本的免稅額和扣除額是多少,
Thumbnail
存股族的綜合所得稅如何計算。
Thumbnail
存股族的綜合所得稅如何計算。
Thumbnail
今天在Line社群中分享給大家一個雲端試算表(記事本群貼18),自己算股息跟所得級距,可以自己配看看,一般固定薪資的上班族很難短期改變得級距,但是股息可以自己決定要領多少。調成一個最適合的比例就好。基本上股息到一個金額後,應繳所得稅金額,上升幅度就會變小。 一共2個範例 1.單身+列舉扣除額
Thumbnail
今天在Line社群中分享給大家一個雲端試算表(記事本群貼18),自己算股息跟所得級距,可以自己配看看,一般固定薪資的上班族很難短期改變得級距,但是股息可以自己決定要領多少。調成一個最適合的比例就好。基本上股息到一個金額後,應繳所得稅金額,上升幅度就會變小。 一共2個範例 1.單身+列舉扣除額
Thumbnail
前言: 這一篇文章從4月20日打好草稿,為何現在才發表?因為我的健康出現一些狀況,導致我無法有足夠的心力寫文章,雖然已經有一點晚了,但我仍然想發表此篇文章,有些事情看似越簡單卻越困難,例如:長期存股。 一、小資族存股的好處: 二、存股的本質: 三、分派股利三種方式: 四、常見三種殖利率計算方式
Thumbnail
前言: 這一篇文章從4月20日打好草稿,為何現在才發表?因為我的健康出現一些狀況,導致我無法有足夠的心力寫文章,雖然已經有一點晚了,但我仍然想發表此篇文章,有些事情看似越簡單卻越困難,例如:長期存股。 一、小資族存股的好處: 二、存股的本質: 三、分派股利三種方式: 四、常見三種殖利率計算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