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20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日本1-18│洞爺水畔

01 盛夏冷雨
住札幌的這間旅館有附早餐,是件很棒的事。連續兩天一早起來就可以享受免費的麵包和咖啡,對比前一個星期的舟車勞頓,真的簡單很多。吃著奶油塗得歪七扭八的吐司,再配個柳橙汁、味噌汁(日文的味噌湯漢字寫成「味噌汁」)─真是享受!不凡的日子過久了,會發現平凡其實也可以很滿足。
這天的計畫是室蘭本線一日遊,主要景點是洞爺湖。由於北方空氣帶來濕冷的雨天,我們一口氣砍了北舟岡與伊達紋別兩個景點,直接來到洞爺。
原定停留的北舟岡,因天候不佳而作罷。
原定停留的北舟岡,因天候不佳而作罷。
北海道的緯度大約北緯四十度,與歐洲相比並不高,但位於歐亞大陸東邊、太平洋西側的關係,受到親潮(屬於寒流的洋流)影響,並沒有歐洲那麼溫暖。以前在地理或地球科學課本上看到的圖文,如今可以用自己的五感去體會,感覺非常奇妙。即使是在八月初的盛夏時節,北海道的氣溫還是說降就降。前幾天還有攝氏二十多度的根室,在這天氣溫下殺到個位數,天氣有雨。室蘭本線穿越北海道西南部,天氣相對來說沒那麼惡劣。不過,看著普通車窗外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海浪、不間斷的雨絲─待日後天氣晴朗,一定要到頗有臺灣南迴線多良站風情的北舟岡走走。

02 洞爺水畔
JR洞爺站位於海邊,知名的觀光景點洞爺湖則在山上,中間還需要搭乘一段不便宜的觀光巴士。似乎因為不是旺季且天候不佳的關係,從巴士到洞爺湖的遊客不多,正好讓我們悠哉地坐在舒適的座椅上,眺望窗外景色。這段蜿蜒向上的山路給人的感覺很像台北的陽明山,而這裡還真的是有名的火山地質教室。
洞爺巴士站的站體很巨大,是典型的方正水泥建築,並不吸引人。在遊客稀少、天候不佳的此刻看起來,有種被遺棄的感覺。怪物電影中全世界只剩下主角等人的場景,大概就是這副模樣吧?
洞爺湖的玄關,巨大的巴士站兼遊客中心。
從巴士站所在的山坡沿著柏油路往下走,即可來到洞爺湖畔。洞爺湖畔給人的感覺,就像臺灣沒落的觀光區,也像是精簡版的日月潭。從湖畔的步道與旅館、湖中的大船,可見此地仍是個觀光景點;空蕩蕩的街道、數量不怎麼多的餐廳,卻也說明這裡的固定遊客人數並不是太多。
我們在一家非常平凡、菜單上沒有照片的食堂吃了中餐。在這樣的店喝著超鹹的醬油拉麵湯底,再度體驗到真正日式拉麵的重口味。看看隔壁桌的日本遊客留下一大碗湯,就知道這口味連日本人都受不了。來到日本,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並非專為觀光客打造的門面,而是闖入日本日常生活的每個瞬間。
吃完午餐,在湖畔的足湯休息。我們五人獨享著這座景觀絕佳的足湯,沒有其他遊客打擾。看著烏雲籠罩的洞爺湖,其他人決定提前離開洞爺,衝去室蘭走走。看看手錶,雖然還有時間,但每增加一個景點,就會分散每個地點的停留時間,更會消耗不少體力。東奔西跑十餘天之後,我想悠哉悠哉才是此刻的王道。於是我與其他人道別,相約回札幌的特急列車。終於只剩我一個人。一個人與幾個人的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此刻因為沒有其他遊客在,我是真正的一個人,面對整座洞爺湖。像要和自己的內心對話嗎?像這樣的機會可是稍縱即逝。
洞爺湖畔一景,很有臺灣景點的氣氛。
一個人慢慢散步,享受洞爺湖畔的悠閒自在。我看到湖畔的銅像,在風中顯得有些孤寂。我看到數年前工業國G8會議的紀念碑,以及已經褪色的各國旗幟。看看上面註解來此與會的各國元首,有好幾位已經痛失政權,逐漸被歷史遺忘。就以地主國日本來說,近幾年一年一首相的更迭是其中最不穩定的。遊客中心內還有G8資料館,看到要收門票就打消主意。一旁還有圖書室,開放給一般遊客進入。這麼說來,這還是我第一次進到日本的圖書館。雖然只是地方的小圖書館,看到書架上充滿書籍的空間還是令人興奮。書本曾是人類傳遞知識的媒介,也是永久保存知識的唯一手段。在電腦與網路普及、資訊數位化之後,紙本的意義從實用轉為感覺─翻開書本不是為了獲取資訊,而是因為翻書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有這樣想法的人,放眼世界應該就是在紙本出版極度發達的日本最多吧!
洞爺湖周遭的群山有不少是火山,因此這裡的主要保存價值就在火山地質活動。想想離自己家不遠的大屯火山群也有類似的資源,再度覺得台北真是得天獨厚。無須搭乘新幹線,也無須穿越漫長的海底隧道,只要一班公車,台北人就能看到圍著硫磺的噴氣口。

03 鹹味與甜味
搭乘巴士下山回到JR洞爺站附近,去百公尺外的海邊走走。這裡的沙灘是黑色的,有種童年在高雄旗津、西子灣戲水留下的記憶。站在消波塊上看著浪花,美景使人忘卻一切煩憂─忽然間,隨身包背帶上的扣環鬆脫,原來靠扣環固定的塑膠袋掉落在消波塊旁的沙灘上。跳下消波塊想撿起,卻有一陣海浪湧來,將一切打濕。濕了。從兩隻鞋子、襪子到塑膠袋裡的耳機與寶特瓶全都沾滿海水與沙子。兩腳冰涼的觸感與剛剛在足湯那溫熱舒服的感覺,真是天壤之別。
海邊的清洗處,本趟旅行的最大救星。
狼狽地走向車站方向,立刻發現一個清洗處。看來這裡的海灘真的有開放戲水,才會在岸上設立這個彷彿及時雨、雪中碳的設施。在消耗了不少自來水、閒逛時間以及身上全部的袖珍包面紙之後,總算把災情控制到可以繼續旅行的程度。穿著還有點濕的鞋襪、帶著還卡著一堆黑砂的耳機,回到JR洞爺站。這固然是個尷尬的經驗,更可說是本次日本之程最驚險脫線的演出,卻也成為最難忘的回憶。日後,每穿上那雙帶我走遍日本的慢跑鞋,或者戴上那副耳機,那座簡易清洗處總是在心頭浮現。彷彿可以聽見洞爺的海浪聲─仔細一看,耳機縫隙裡好像還卡著幾粒黑色的沙子呢!
在回程特急抵達前,把握時間到隔壁超市買了一公升裝176円的十勝鮮乳(相較之下,500毫升裝的寶特瓶奶茶原價大概就直逼150円了,超市比較便宜還是破百。)。由於時間急迫,幾乎是拿了就走,甚至沒注意到結帳時櫃檯歐巴桑到底說了什麼。我猜大概是要把條碼貼起來吧?說到北海道的特產,除了要價高昂的海產,就是各種酪農業製品了。地理課又學過了─酪農業常常發展於距離大都會不算太遠,但土地成本相對低廉的地區。北海道之於全日本,完全符合這樣的敘述。北海道的牛奶真的便宜又好喝─如果下次有機會到北海道,一定要再喝喝十勝鮮乳!
十勝牛乳搭配柴油特急。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搭上回札幌的特急北斗11号,在座位上脫掉還沒乾的鞋襪、一邊闊氣喝著一公升紙盒裝牛奶的樣子,看在鄰座乘客眼裡大概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吧。換作是我在臺灣的自強號上看到一個脫掉鞋襪的人直接喝著一瓶1250毫升的林鳳營鮮乳,我也會投以異樣的眼光。不過,就原諒我吧。北海道實在是個夢幻的地方,要用非日常的方式來享受。話說回來,一人喝一公升果然還是太超過了點。下次找別個人平分吧!

04 札幌,尋寶之夜
日落前回到札幌,再度是個人自由時間。趁著天色還亮,前往車站後站不遠處的北海道大學,看看北海道第一學府的樣子。校園內樹木蓊鬱的感覺有點類似清大或輔大,腳踏車亂停的程度則是直逼台大。學校當然立了「駐輪禁止(禁止停放腳踏車)」的告示牌,尤其是在校門外的巷子更是長篇大論寫著不要妨礙附近居民,然而就像大力執法前的舟山路口一樣,貪圖方便的學生們還是把腳踏車塞到滿滿的。
眼前所有的腳踏車都是違規停放的!
除了腳踏車風景,當時正好有學生在校園內的草地上準備烤肉─這種景象倒是台大沒看過的風景。在旁邊虎視眈眈的烏鴉群們,更是日本常見但臺灣沒有的特色。比較完校園內的一景一物,會發現台日兩地連大學校園的相似度都不低。當然,兩地的大學生少有機會交流,是有些可惜。
日本的烏鴉比鴿子還常見。
日落之後前往車站旁的紀伊國屋書店尋寶,體驗日本出版業的發達。雖然書店內部裝潢配置乍看之下和誠品旗艦店差不多,但出版品的品質與種類實在很吸引人。究竟是多麼熱愛閱讀的民族才能支撐起這麼龐大的出版生態系呢?看到臺灣的書店一間間倒閉、誠品旗艦店的書店面積節節敗退、書店內的書架持續減少、日漸空曠─真的很羨慕日本,提供愛讀書的人相當棒的環境。
吸引人的書實在太多了─如果說SOGO忠孝館的淳久堂(註:2021年現在是在明曜百貨了)是一家小食堂,那紀伊國屋札幌店絕對堪稱是五星級大飯店。首先吸引我的是日本語能力試驗的相關書籍。日文學習的書籍在臺灣當然也很多,但日文的日文學習出版品就不是那麼齊全。因此,雖然價格高的有點驚人,還是在VISA的威能之下買入手。想買的書當然還很多,但就等到歸國前在福岡再買吧!背著一堆書從北海道旅行到九州實在吃不消。
除了紙本,日本的出版業似乎也逐漸正視電子書的趨勢,在紀伊國屋店內擺出SONY和TOSHIBA的電子書閱讀器。以現在一張microSD記憶卡能夠存64GB的資料來推算,一整櫃的紙本內容要隨身帶著走根本不是問題。雖然少了手指翻動書本的觸感,但能夠少砍些做紙漿的樹、省些家裡的空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嗎?當然,前提是大家還願意看書才行。小遊戲或多媒體的誘惑對於電車上的通勤族們來說,實在是替代書(無論是紙本書或電子書)的打發時間聖品啊。
在札幌的最後一頓晚餐,選擇站前地下街的吉野家鰻丼。鰻魚在臺灣實在不是平價餐廳會有的食材,但是在日本,就連定位為平價餐廳的吉野家也能吃到這樣的好料。換算下來,一碗普通大小的鰻丼相當於新台幣250元。這樣的價格貴嗎?對日本人來說,一小時的打工時薪夠吃一客鰻丼再買一瓶寶特瓶飲料了。
吉野家熱騰騰、香噴噴的鰻魚蓋飯。

05 跨夜急行
逛完札幌站前地下街,進站回到月台。這天,搭著來時夜車「急行浜茄子」反方向往南,凌晨三點多抵達函館,因為是折返是車站的關係在此反向運轉,有些乘客還真的起來反轉座椅,再繼續回到夢鄉。我們在睡夢中告別了北海道,越過津輕海峽下的青函隧道,於隔日早晨六時不到抵達本州北端的玄關新青森。從這裡搭乘新幹線,三小時半以內就能抵達東京。
十五天的日本鐵道之旅裡,北海道就佔了六天。回憶這六天來的點點滴滴,總算了解為何這麼多臺灣人特地來這裡旅行。除了富良野壯觀的花海、札幌熱鬧的商店街、小樽典雅的運河倉庫,真正讓人想一來再來的還是那些穿越綠意鄉間的鐵道路線。沒有雙線的繁忙、沒有電氣化的緊張,有的只是單節柴油車以數十年不變的節奏,維繫路線上居民們的生活。或許以經濟效益來看,把所有的居民集中到大都市才是正確的選擇,面對高齡少子化,日本政府也真有此打算。然而,鄉村擁有都市無論如何都模仿不來的魅力。政府可以在東京都內打造出上野公園,卻不可能複製出一座釧路溼原。如果我是丹頂鶴,我一定選擇自然棲息地而非動物園,作為一生的居所。
北海道道廳前宣傳北海道新幹線確定動工的看板。平成27年是2015年,預定從新青森通至新函館(後正式定名為新函館北斗,通車時間是2016年3月)。
隨著北海道新幹線開通,北海道的易達性增加,或許將不再那麼神祕。到時候,如果根室本線、釧網本線、宗谷本線仍然健在的話,一定會吸引更多旅人前往體驗吧。
到時候,記得留一個座位給我喔!
(待續)
這是《螢幕旅行》專題的第一趟旅行,我們正在第12天的尾聲。
希望你會繼續這趟旅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