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理薪水,更要理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出社會近10年,卻直到前一份工作在相關產業就職,我才開始明白投資理財的重要性。
想起以前,問到有關「金錢」的事,父母總是用「小孩子管這麼多做什麼」、「長大你就知道了」等言語打發(其實到了30多歲,父母還是用這些話應付我……),當我年紀漸長,卻發現理財真的無法「無師自通」。
試想一下,領到薪水後,你怎麼分配用途的?以往我總是「先花再存」,5號領薪水,10號覺得可以存1萬5,000元,15號想買個東西改存1萬元就好,到了30號,生活拮据,這個月存個5,000元就好……
然後,2年後、當我離開第1份工作時,竟發現存款只有郵局儲蓄險的18萬元——我的薪水到底花去哪裡了?
自此我開始自學理財,但效果不彰;再後來,我進到相關產業,逐漸閱讀一些投資理財書籍,才發現我以前用錯方法,難怪錢都存不下來,也才感受到有人領路的實用性。
如果你也覺得薪水很少,想靠投資多存點錢,建議先回頭觀察一下自己的理財方式——畢竟想要「投資」,得先「理出本金」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賺到的錢,卻存不了錢,到底...錢都去哪兒? 年輕人,初入社會,最是沒有包袱的時段,可為何還是存不了錢? 真的只是因為薪水太少? 年輕的我們,第一次拿到薪水,一定要好好的、大大的犒賞一下自己。 吃喝玩樂,只是小事。 可為了一時之興起,貸款買了一部車,這下,天涯海角任我行。只要放假,開著愛車
自從打定主意要回家投胎做數位人,就決定這是一個正式投資而非度小月,期間的軟 體公司教練紅包學徒薪水全部當做車馬費津貼而非收入,生活正常開銷全由自己投資 補貼。 那到底應該投資自己多少錢,我當時是這樣想的:像我這樣的資深上班族(我是 1994 年開始上班、中間研究所 3 年有兼職工作、到 20
忙忙錄錄 從18、9歲開始工作至今也已經20年了 年輕的時候,在父母的教導洗腦, 總覺得只要努力工作,賺的錢夠花用、沒負債,其實要求的也不多 結了婚買了房子之後,還是覺得,所賺的錢足夠開銷,甚至還能出國小玩一下 但孩子出生之後 慢慢的發覺 賺的錢雖夠,但沒有辦法多存,沒有辦法多花,要開始
Thumbnail
自己開始賺錢以後,才意識到傳統的把錢放銀行已不再是最安全的選擇。在當前高通膨的環境下,僅僅依賴銀行存款可能無法守住財產價值。建議從記帳與存錢開始進行規劃,瞭解自身收入與支出,並有意識地增加可運用的資金進行投資。
Thumbnail
我並不是理財專業背景的人,而且嘗試過的理財方法也很單純,就只有定存、儲蓄險、基金和股票,偏向保守的操作,基金是很年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但或許方法不對時機不對,定期定額反而賠了,而是單筆買的一筆基金曾經小賺而已,後來再也沒有採用。剛出社會的時候,非常省,因為租在台北昂貴的地段,超級超級小的套房....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早年財務困難的經歷,強調提升自身能力和主動收入的重要性。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新技能,作者逐漸提高薪水,並在有餘錢後開始指數化投資。作者認為,早期少量投資效果有限,應該優先提升主動收入,再用較大的資金進行長期投資,才能真正改善生活。希望這些經驗能啟發年輕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務增長之路。
Thumbnail
投資隨記206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1 最重要的金錢觀:建立被動收入系統達成財務自由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就跟一般人一樣,我想到退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存款夠嗎?我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過去法-我過去是否有將收入的一部分好好存起來,有沒有花的太多了,2.未來法-我目前的資產存款是否足夠應付我退休後的生活花費。
Thumbnail
透過改變消費習慣和增加收入來提高儲蓄。強調量入為出,並提倡自主理財,以達到真正的心靈自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賺到的錢,卻存不了錢,到底...錢都去哪兒? 年輕人,初入社會,最是沒有包袱的時段,可為何還是存不了錢? 真的只是因為薪水太少? 年輕的我們,第一次拿到薪水,一定要好好的、大大的犒賞一下自己。 吃喝玩樂,只是小事。 可為了一時之興起,貸款買了一部車,這下,天涯海角任我行。只要放假,開著愛車
自從打定主意要回家投胎做數位人,就決定這是一個正式投資而非度小月,期間的軟 體公司教練紅包學徒薪水全部當做車馬費津貼而非收入,生活正常開銷全由自己投資 補貼。 那到底應該投資自己多少錢,我當時是這樣想的:像我這樣的資深上班族(我是 1994 年開始上班、中間研究所 3 年有兼職工作、到 20
忙忙錄錄 從18、9歲開始工作至今也已經20年了 年輕的時候,在父母的教導洗腦, 總覺得只要努力工作,賺的錢夠花用、沒負債,其實要求的也不多 結了婚買了房子之後,還是覺得,所賺的錢足夠開銷,甚至還能出國小玩一下 但孩子出生之後 慢慢的發覺 賺的錢雖夠,但沒有辦法多存,沒有辦法多花,要開始
Thumbnail
自己開始賺錢以後,才意識到傳統的把錢放銀行已不再是最安全的選擇。在當前高通膨的環境下,僅僅依賴銀行存款可能無法守住財產價值。建議從記帳與存錢開始進行規劃,瞭解自身收入與支出,並有意識地增加可運用的資金進行投資。
Thumbnail
我並不是理財專業背景的人,而且嘗試過的理財方法也很單純,就只有定存、儲蓄險、基金和股票,偏向保守的操作,基金是很年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但或許方法不對時機不對,定期定額反而賠了,而是單筆買的一筆基金曾經小賺而已,後來再也沒有採用。剛出社會的時候,非常省,因為租在台北昂貴的地段,超級超級小的套房....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早年財務困難的經歷,強調提升自身能力和主動收入的重要性。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新技能,作者逐漸提高薪水,並在有餘錢後開始指數化投資。作者認為,早期少量投資效果有限,應該優先提升主動收入,再用較大的資金進行長期投資,才能真正改善生活。希望這些經驗能啟發年輕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務增長之路。
Thumbnail
投資隨記206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1 最重要的金錢觀:建立被動收入系統達成財務自由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就跟一般人一樣,我想到退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存款夠嗎?我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過去法-我過去是否有將收入的一部分好好存起來,有沒有花的太多了,2.未來法-我目前的資產存款是否足夠應付我退休後的生活花費。
Thumbnail
透過改變消費習慣和增加收入來提高儲蓄。強調量入為出,並提倡自主理財,以達到真正的心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