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危機就是轉機?轉念的開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有沒有轉過念,或是有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正在轉念。我覺得轉念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回想起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轉念。
老實說我覺得轉念,並不只是用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以自己的例子來說,第一次有深刻的感覺是在小時候,便與大家來分享這段過程,以及從以前到現在我所體會到的感受。

相信不論是以前的或是現在的小孩,或是您本身自己是家長,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就是小孩在學校或是親戚之中,認識了新的同學或朋友。會去討論說當時自己可能喜歡什麼,哪些好玩的,就想要自己擁有,目的可能是跟同學炫耀,或是跟朋友分享。
多采多姿的玩具世界中,充滿著許多誘惑與渴望。
記得當時是小學時期,好像有出什麼新的玩具,但我想不起來。然而我爸媽鼓勵我們的方式,其中一部分就是可以買玩具。大家可能知道,商人要賺錢,一定會出很多新產品,或是有很多不同系列的周邊等。記得那時可能想要買不同的玩具,但爸媽說不行,堅持了很久,還是沒有辦法買,就在那邊哭鬧。
最後因為僵持不下,因為我好像說沒有買就不回家之類的。其實我現在覺得當時爸媽作的真對,就是把我自己留在哪裡,自己就回家了!
雖然說,可能對現在大部分的管教而言,這或許不是一個好方式,但卻讓我有了深刻的感受。
記得在哭了一陣子後自己停下來,可能情緒過去了,接著就在旁邊冷靜了一下。當下想了很多,像是如果不能買,那我就自己存錢買。還有爸媽都回去了,我也是可以自己走回家啊!因為平常上課,如果爸媽沒有辦法來載,就走路回家,或是假日會跟朋友在外面騎腳踏車晃晃,因此對路還算熟悉,也沒有想到可能家人會回來找之類的,所以我真的最後決定自己走回家。
記得好像走了三十到四十分鐘才到家,回到家剛好爸要出來載我,發現我已經在門口了,他們也滿驚訝的。話說路程時間是後來爸媽跟我說的,不然當時怎麼可能有心情自己看時間。後來我也沒特別跟他們說什麼,是長大後,爸媽有提到,我才說當時的感受。
人需要遇到許多不如意,才能從中學習如何調適自己

這段故事我能記到現在,可能對自己而言是很深刻的感受,當然後來也有其他事,像因為以前的網路很不穩,就是撥接的那種,而且某電信常常斷線,可能在玩遊戲時就玩得很不耐煩,有一次我很生氣地跟爸媽吵說又不能連了,是不是可以去網咖。但我們家在這部份很嚴格,其實我到現在都沒有去過,雖然現在也不會特別想去。所以當然那個時間我就不能玩了,就跑到房間自己生悶氣,中間想了其實爸媽也不能控制網路,我也不能控制,只能順其自然了,好像過了半天後,就自己去找其他事做了。
這些幾乎都是在我國中以前的時候發生,說了這幾段親身經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比較能夠體會,也或者自己有過相同經驗呢?
網路連線方便,雖然增加我們的便利,但還是無法提升自己對自我的連接
其實現在回頭分析,我們往往會有個習慣,常常會把一些事當作習以為常,而當這些事變成自己沒有辦法控制的事時,就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或心情,反而變得讓自己在當下是沒有辦法控制。

像是爸媽要買玩具給我們當作鼓勵,我可能潛意識就當作都可以買,如果不買就是不行。還有網路的連線都應該要很正常,不正常是不對的,但沒有想到以前都沒網路。或是大家如果已經習慣便利超商的便捷,當自己在沒有這些超商的地方就會覺得沒辦法適應。
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當下先稍作冷靜後就可以發現,有沒有可能您把每件事都當作理所當然的存在,也或許您在意的可能不是當時需要的。
舉幾個例子,如果有一個朋友對您很好,可能會借東西,或是常常協助您。但突然您遇到某次困難,他說不能幫了。當然可能他自己有困難或不方便,您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可能會問他怎麼了,也或許您覺得他不好,嚴重一點就可能絕交了。
可是其實自己要思考,是不是太習慣有朋友的協助。可能朋友自己有其他的困難,您或許可以反過來幫忙。也或者,既然朋友都幫我這麼多了,應該在這些過程中要學會自己處理,讓自己成長,而不能單純只覺得是朋友的問題。
或是像遇到客戶,可能初次聊天後覺得這一定是好客戶,結果就很直接地答應了。但後續可能討論不愉快,甚至解約。就會認為都是對方不對,或是自己可能不適合這個工作。當然如果真的是對方沒有按照合約就是另當別論,不過客戶本來就是百百種,像是每個人喜歡吃的不一樣,假如我做甜的,但客戶要辣的,這就沒辦法控制了。
但反過來想,會不會因為這次的過程,自己多學會了如何跟客戶討論,如果不適合,就可以提前取消。也或者是願意改變方式來增加自身的經驗,來幫助下次的成果是好的。
這些經歷的問題產生背後,其實都是轉念的開始。
自己是否清楚原本的目的,否則可能因當下的問題迷失了方向

回到我開頭的一句話,其實轉念不一定是在有危機時才會產生。因為看任何事情不只有一種角度,只是需要轉個方向來面對。
以自身的感受來說,轉念比較像是如果遇到可能不如意,或是當下沒辦法解決的情況產生,這時若可以將自己轉作為旁觀者,來看這件事情的核心是什麼,或是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因為這時分析完,除了可以將頭腦冷靜,並且不會一直卡在自己的死胡同之中。反而通常就會有新的可能性,或是不同方式的產生,來協助您完成當下的事。
當然轉念確實真的不容易,不會每個狀況都能正向面對。但轉多了經驗就豐富,可以轉變得比較快,雖然遇到時多少還是會有一些情緒,不過可以逐漸地理性的去看事情。
很感謝當時爸媽堅持對我的嚴厲,管教方式可能剛好適合我的個性,也因此讓我有了深刻的體悟,以及對自己的人生有了很重大的改變。
然而每個人所面對的都是自己,當每次需要轉念的時機到來時,能不能適時地調整並坦然面對,進而處之泰然呢?
如何看世界,決定權都在自己

謝謝您願意給我您寶貴的時間來觀看!
如果有任何想要更加了解我的朋友,後續可能會有不同的視角,來說明不同的面貌,也都歡迎可以與我討論或分享給我您曾經也遇過的事!
FB粉專:吳宗彥Link-yen
IG創作記事:wu_tsung_yen
WIX個人網站:Wu,Tsung-Yen
工作室FB粉專:心藝十三生活創藝
avatar-img
3會員
21內容數
自身是「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的負責人,簡稱為藝術工作者,自己目前還持續學習當中,而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或感受到新的體悟。 因此希望藉由文字的傳達,將探索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感動,用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也很歡迎各位朋友的提問或討論,讓彼此都能更加成長。 主題:「藝術」、「教育」、「心理」、「休閒」、「生活」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重新檢視哪些是在你成長過程中覺得被虧待的部份。不論事情的大小,只要是你在意的統統把它寫下來。 現在的你已經長大了,有足夠的能力重新將那個「空缺」填滿。 也許是小時候兄弟姊妹才有的玩具。若現在的你還想擁有,那就花錢為自己買一個吧! 也許是你在完成大人交辦的任務後,等待的那句謝謝。 那就替自己創造一個任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該從我最早的童年記憶開始說起,還是從我十五歲那年呢?
Thumbnail
發生什麼事: 回憶起小時候有一幕是去逛夜市的時候,看到很想要的玩具,嚷著想要爸爸媽媽買給我,但卻得到一句:我們家沒錢買,雖然當時沒有太大的反應,卻在心中種下小小的種子 當下的感覺: 被拒絕了很難過,讓我感覺我好像不被愛了,很失望,也帶出了我不值得擁有的感覺 現在長大,知道了 拒絕的是這件事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對著父母大聲說出的夢想嗎?還記得那晚面對自己的興趣與課業的抉擇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改變了主意?又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尋找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 透過實際上街訪問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暸解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也領悟到如何面對轉變的調適以及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Thumbnail
我從以前就不是很喜歡我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某方面的心靈陰影,每次父母來看我,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來訊問我事情,成年後,我都不以為意,我都只是隨口回回,這幾年開始有保持距離後,這種態度變得越來越嚴重,很多事情本身都不是我的問題,往往都會先怪罪然後一番責問審問,他們爽了之後才會爽快的離開。 一
Thumbnail
重新檢視哪些是在你成長過程中覺得被虧待的部份。不論事情的大小,只要是你在意的統統把它寫下來。 現在的你已經長大了,有足夠的能力重新將那個「空缺」填滿。 也許是小時候兄弟姊妹才有的玩具。若現在的你還想擁有,那就花錢為自己買一個吧! 也許是你在完成大人交辦的任務後,等待的那句謝謝。 那就替自己創造一個任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該從我最早的童年記憶開始說起,還是從我十五歲那年呢?
Thumbnail
發生什麼事: 回憶起小時候有一幕是去逛夜市的時候,看到很想要的玩具,嚷著想要爸爸媽媽買給我,但卻得到一句:我們家沒錢買,雖然當時沒有太大的反應,卻在心中種下小小的種子 當下的感覺: 被拒絕了很難過,讓我感覺我好像不被愛了,很失望,也帶出了我不值得擁有的感覺 現在長大,知道了 拒絕的是這件事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對著父母大聲說出的夢想嗎?還記得那晚面對自己的興趣與課業的抉擇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改變了主意?又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尋找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 透過實際上街訪問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暸解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也領悟到如何面對轉變的調適以及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Thumbnail
我從以前就不是很喜歡我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某方面的心靈陰影,每次父母來看我,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來訊問我事情,成年後,我都不以為意,我都只是隨口回回,這幾年開始有保持距離後,這種態度變得越來越嚴重,很多事情本身都不是我的問題,往往都會先怪罪然後一番責問審問,他們爽了之後才會爽快的離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