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貓村以外的猴硐

    提到猴硐,除了貓咪,你會想到什麼?
    筆者在一月底時在高中生組成的「點燈煤鄉人」團隊帶領下,深入猴硐,探進礦工的生命,看見更廣闊的風景。初次造訪猴硐的我,第一印象不是貓村,而是猴硐的礦工、礦場與文文化歷史。
    猴硐與煤礦相關的發展景點包括鐵路、拱橋、選煤場、浴場等等,許多遺留至今的地景業已傾頹,但也有一些留存下來並受到或多或少的修建、改造,值得一探。
    圖:作者自攝
    圖:作者自攝

    礦工的工作與日常

    煤礦業大概是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產業。計至1994年,6、7萬名礦工中,一共有6,554名礦工犧牲。1963年以後更規定女生不能下坑,因為常是雙親一起到礦場工作,怕出了意外家裡沒有人能繼續照顧。
    下去工作的時候,大家不見得會開心,因為不見得出得來,工作風險很高。
    東亞煤礦產業通常是在地底下的,不像歐美國家的露天採礦。臺灣的話主要在地下3、400公尺人工挖礦(礦車、捲揚機),那裏沒有光,環境潮濕。而下降100公尺上升3度,溫度也會到達4、50度的高溫,這也是為什麼留下來的照片中,許多礦工是幾乎沒有著衣在工作的。
    這邊的煤層十分稀薄,30公分的薄煤層其實很難挖掘。為我們介紹的礦工提到:當時能源危機時希望德國機師來教怎麼採薄層的煤,但其實連在德國,都是不開採薄層煤的。因為煤層很薄,有時甚至要徒手、蹲著、躺著挖掘,時常的狀況是要維持這樣的姿勢工作6、7個小時,沒有辦法挺直身體。
    鑿岩孔的人容易得矽肺症,坑道開挖前鑿岩挖孔,再用炸藥爆破鑿岩及爆破過程,石灰粉塵飛揚、大量被吸入肺部,而金礦工人更容易得塵肺症,這些是好發於礦工的疾病。他們其實有發放口罩。然而,一句俗語提到「不戴晚點死,現在戴現在死。」,要怎麼辦呢?四五十度的高溫下,長時間勞動工作,又不甚通風的環境中,戴著口罩的確是能如何工作呢?
    在裡頭,自然界的許多都是他們的命運共同體。
    固定在礦坑內的是相思木,它對臺灣煤礦頗富重要性,當相思木在響的時候,就要趕緊逃,相思木的韌性很強、支撐在隧道內不會馬上斷掉,等走道固定了以後才會用鋼鐵支撐。
    礦坑內,老鼠、昆蟲、同伴都像是自己的生命共同體,要留食物給老鼠昆蟲吃,也要適時的觀察他們的反應,因為那很可能反應即將發生的事情,不少礦工都會提到,「你要救人、也會被人家救」,在礦坑內,生死懸命的瞬間有太多。
    猴硐礦工文史館的展品,圖:作者自攝
    「入坑死一個、不入坑死全家」,空間對死亡的壓迫是無形而無所不在的,礦場生活常見的俗語是他們艱辛工作的寫照,然而生計與生命,要如何取捨?

    結語

    筆者很感動也很敬佩「點燈煤鄉人」團隊做了這些努力。
    臺灣的礦業逐漸沒落後,許多礦工的一技之長無處發揮,後來轉而去開鑿雪隧、捷運等,他們是最前線的人,為我們後輩的「奇蹟」與日常,打了一場無聲的經濟戰。他們,值得敬佩與掌聲,更重要的是,值得我們好好銘記、傳諸後世。
    礦工伯伯後來提到,講出這些故事、說出礦工工作的辛苦歷程不是要大家同情,而是要大家知道臺灣的經濟發展史中有這麼一個歷史,不要忘記了。這是個再不注意就會凋零的產業,他們有豐富的地景、記憶、歷史,有熱情的礦工,一做幾十年的人也有,是很驚人的。
    2010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建立,政府復原願景館、整煤場、烘沙室等,但其實在很多內容和復原的狀況中,政府並沒有跟礦工詢問,政府的角色和礦工是比較有距離的。也因此,許多礦工們用自己的力量興建出礦工文史館,記錄下以前的那段時光。
    可行的話,下次拜訪猴硐,別忘了親身感受和走訪與煤礦發展相關的地景,體會更多這個空間的歷史與文化。試著讓起初沒有概念和無法想像的事情具象化。
    有相遇才會有後面的開始。
    猴硐礦工文史館,圖:作者自攝
    責任編輯:卓芸亦 核稿編輯:周永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