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1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大漢天威-昭宣操盤手:丙吉】

或作邴吉。 丙吉在漢武帝時代,就是廷尉監那麼大的官。 廷尉監是廷尉的副手,分左右,秩千石。 薪水不怎麼高,但職權上相當於台灣的警政署長了。 台灣沒有警察廳喔。 後來因為各種曲折離奇,丙吉拯救了漢武帝的皇曾孫:劉病已。 也就是漢宣帝。 這段故事主要在【前科犯也能當天子】的篇章,這裡不重提。 不過我必須修正一件事:丙吉未必就是張安世的下屬。 「後吉為車騎將軍軍市令,遷大將軍長史,霍光甚重之,入為光祿大夫給事中。」 如果按時間段來看,丙吉在漢昭帝即位大赦天下後,帶走劉病已交給史家,就轉為新職務的話…… 他可以先是金日磾的車騎軍市令。 張安世是在金日磾過世四年後,才受封車騎的。 中間看起來沒有其他人擔任。 如為金日磾下屬,在老闆過世後,被霍光吸收的順理成章度也是一整個爆增。 畢竟霍光沒事去張安世幕府挖角也很怪。 幕府長史是一個非常高端的角色。 三國時代,諸葛亮因為身兼丞相與漢中統帥二職,所以有增設留府長史,作為輔佐劉禪用。 諸葛亮用過的長史,基本上就是他準備好的接班人。 比較知名的包括:馬謖、蔣琬、楊儀。 漢代幕府的長史,相當於州郡的主簿。 都是主官底下第一人。 霍光不只重用丙吉,更是信賴有佳,放入了宮中為光祿大夫給事中。 光祿大夫說過很多次了,當時是類似侍中,可以進入皇帝內宮(包含后宮)議事的親信。 給事中是一種加官,也是可以進出禁中的權責。 不同的是,給事中是可以長時間停留,陪伴皇帝,近乎宦官行動權的加職。 光祿大夫給事中,可以說是皇帝的佐為了。 丙吉在擔任大將軍長史時,給霍光推薦了蕭望之。 升上光祿大夫後,則是曾經給了被貶至揚州的魏相一個秘密訊息。 魏相當時基本上就是得罪了霍光,但丙吉卻說:「朝廷已深知弱翁行治,方且大用矣。願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 弱翁是魏相的表字。 是霍光想起用魏相不好意思說? 還是漢昭帝想要重用這個得罪過霍光,卻在河南有著廣大民意基礎的男人? 另方面,在霍光誅殺上官桀一派後,蕭望之也得罪了這個大將軍。 大將軍心裡不開心,但是大將軍不說。 事情單純的表現在蕭望之升遷無望。 後來,漢昭帝過世了。 丙吉並未參與廢劉賀計劃,但在劉賀遭廢後,丙吉上書霍光。 「我看你們討論了很久,都是在親王列侯身上打轉,沒有想到民間的部分。漢武帝有個掖庭養大的曾孫劉病已,我看他已經十八九歲,學問跟人品都不錯,不如先把他找來考校考校?」 定策廢帝的人,皆封列侯。 建議迎漢宣帝的丙吉,則只領了個關內侯。 漢宣帝貌似一點都不記得,小時候是丙吉救他一命。 但沒關係,看上去,丙吉仍然是光祿大夫給事中。 而不久之後,丙吉的好朋友魏相就回到朝廷了。 在漢昭帝末年,魏相已經一步步的回到河南太守的位置。 入朝時,是先徵為大司農,後遷御史大夫。 事實上,漢宣帝即位一個月的時候,丞相就做了一個交替。 當時補上的御史大夫並非魏相,而是左馮翊田廣明。 田廣明一輩子起起伏伏,善治盜賊。 原本只要蹲久一點,丞相就是他的了。 但史上最衰的田廣明同學,居然帶兵出征,而且在前線被舉發後自殺身亡。 這邊御史大夫剛死,丞相突然也死了。 風雲突變中,韋賢老先生臨危受命,直接上去當丞相。 一年前才因為大司農田延年自殺而入朝的魏相,這次又補上了御史大夫。 兩次遞補,都是因著霍光的親信有罪自殺。 世事就是如此之巧呢~~~~ 而成為御史大夫的魏相,又徵召了蕭望之。 不久,將蕭望之派入大行之下。 大行就是大鴻臚,主掌歸化的的蠻夷。是漢武帝改的名字。 也是從漢武帝手上,建立了「大鴻臚→御史大夫→丞相」這條飛黃騰達之路。 車千秋,商丘成,不太順遂的田廣明,跟韋賢老先生,都是走同一個模式。 基本上,三輔跟九卿升為御史大夫,都是可以的。 但漢武後期開始,大鴻臚的次數特別多。 或許也是因為漢武帝開啟了的對外戰爭,增加了大鴻臚的重要性吧。 地節二年三月,霍光過世。 三年正月,廢丞相韋賢。 四月,立皇太子,並立丙吉為太子太傅。 六月,魏相升為丞相,丙吉轉御史大夫。 這中間發生什麼? 霍光過世後,漢宣帝幫魏相增加了「給事中」,開始正式進行拔除霍家的動作。 由於御史大夫是監察職,做這些調度會比較低調。 一旦讓魏相轉正當丞相,想要拔人就得大張旗鼓的上書下詔了。 「宣帝善之,詔(魏)相給事中,皆從其議。霍氏殺許后之謀始得上聞。乃罷其三侯,令就第,親屬皆出補吏。」 所以當魏相升為丞相,丙吉轉御史大夫的時候,很多事情基本上就已經塵埃落定了。 丙吉從頭到尾沒有出現在昭宣跟霍氏鬥爭的舞台上。 但沒有他,就沒有魏相入朝。 沒有他,就沒有漢宣帝。 一直到霍氏覆滅後,漢宣帝才知道丙吉是自己的大恩人。 一切的時機都是那~~~麼剛好。 怎麼知道的呢? 當時掖庭有一個宮婢「則」,叫她在民間的丈夫上書,說自己有「阿保之功」。 到底時間點是什麼?又為什麼不找長官又自己不上,要找民間的老公(可能是前夫)。 先說,丙吉受恩是元康三年三月詔。 一年前的元康二年五月,漢宣帝下詔:「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甚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在令前者,赦之。」 師爺給你翻譯一下,這就是漢宣帝改名字為「詢」。 因為以前太多民間上書寫到病啊已啊的,全都犯諱,這次改個名,順便赦免大家了。 那不要想說,喔,原來漢代百姓可以隨便上書給政府啊好開明。 劉邦時代,曾經發生過老百姓們示威遊行,針對蕭何上書的事情。 後來可再也沒出現過。 但漢昭帝開啟了一個「問民疾苦」的機制。 所謂的百姓上書,應該是指這個部分。 「問民疾苦」並非常置,不過地節四年九月,漢宣帝重啟了一次。 「朕惟百姓失職不贍,遣使者循行郡國問民所疾苦。」 「則」的老公上書,應該就是這時候。 離霍家覆滅約兩個月。 審到這篇文,上面就要掖庭令去問問「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則」說,丙吉大人知道這件事。 那掖庭令就把「則」帶去見丙吉。 丙吉表示認識,對則說:「妳曾經因為沒有謹慎對待皇曾孫受罰,怎麼還敢誇口自己有功?真正有功的是渭城胡組、淮陽徵卿二人啊。」 於是丙吉就自己幫漢宣帝當年的兩個奶媽寫了「共養勞苦狀」。 漢宣帝看完,要丙吉去把兩位奶媽找出來,但她們都已過世,只能賞賜她們的後代。 而「則」這個二百五,免為庶人,賞錢十萬(也是不少了)。 漢宣帝親自詢問了丙吉跟則,終於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十分讚賞,決定封丙吉為侯。 好啦,世界上像「則」這麼貪心又愚蠢的人,也是有的。 像丙吉胡組徵卿這麼淡然的人,也是有的。 五年後,魏相過世,丙吉就登上了丞相大位。 丙吉這個人非常寬大,跟漢宣帝的本性相符,但其實跟神爵年間的酷吏政策,不符。 有趣的是,隨著丙吉執政,漢宣帝第一道詔令就是全國小公務員,一律加薪。 連帶被鄙視的黃霸同學,又再次得到了賞賜。 丞相對皇帝的影響真的很大喔。 丙吉有多寬大呢?他的府中如果有人犯錯,丙吉一定不會告發,只是叫那個人去休長假(開除啦)。 有人說他這樣不好,丙吉表示:「三公府中的官員有前科(案吏),我覺得很丟臉。」 這時候的三公是指丞相、大司馬跟御史大夫。 丙吉之後的三公引為慣例,不會再讓案吏進入幕府任職。 還有一次,丙吉當上丞相之後,他的駕駛官很喜歡喝酒。 酒駕出事?不是。 駕駛官吐了一車而已。 「醉歐丞相車上。」 (我第一眼還以為他把老丞相揍了一頓呢) 丞相府的官員知道了,打算驅逐這個人(老大說不能留案底嘛),但丙吉表示:「因為酒醉誤事被開除,他出去會找不到工作的。只是把車子弄髒,你忍一忍吧。」 當時的駕駛官,當然不是看駕照,而是看這個人駕馭馬匹的能力。 這個人來自邊疆,本是上好的騎士。 之後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驛騎持赤白囊奔馳,立刻跟了上去。 我們駕駛官對於邊疆軍事也是略知一二三四五,了解到事情的嚴重性,隨即回轉稟報丙吉丞相。 丙吉聽了他的建議,馬上開始佈署挑選能夠迎戰的人選名單。 才準備好,皇上的聖旨就來叫丙吉去開會了。 會議上丙吉從容應對,而御史大夫卻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丙吉期間有兩個御史大夫,先蕭望之,後黃霸。 這個可憐蛋,我看是黃霸的機會高一點。 不過宣帝記對應,倒是沒有什麼入侵記錄。 又有一次,丙吉出門碰到鄉民聚眾鬥毆,死傷橫道。 但老阿吉裝作沒看到就過去了。 繼續往前,不久看到有人在追牛。 老阿吉看牛氣喘如牛,就停下來叫人去問:「你追牛追多遠了?」 隨行官員覺得實在太奇怪了,後來就常常私下議論。 丙吉聽到後說:「鬥毆有地方官處置,關我屁事。這時候剛入春,牛喘成那個鬼樣子,如果追逐的距離沒有很遠,表示氣候異常。」 「你們不知道,天災異相是三公在扛嗎?」 不讀史記也看個三國志嘛。 五鳳三年春,丙吉病重。 漢宣帝親自來探望他,問之後誰可以取代。 老阿吉先是謙讓不答,後來被逼問之下才說:「西河太守杜延年、廷尉于定國、太僕陳萬年,這三個人都比我優秀,可以的。」 黃霸表示:你各位當我塑膠的? 後來漢宣帝確實就是讓這三個人輪番上陣無誤。 三月,丙吉過世。 丙吉過世沒多久,他的兒子丙顯就因為犯罪,被降級為關內侯。 直到漢宣帝也走了,才有一個名叫伍尊的士人上書,詳細說明了當年丙吉如何撫養漢宣帝,對抗漢武帝的使者云云。 按伍尊的說法,其實當年「則」上書事件,他就已經把事情寫下呈報,但被丙吉刪去。 此時復提,主要因為丙顯貪贓千萬被捕,即將行刑。 而在伍尊的陳情之下,丙顯終以免官削邑了事。 這個動人的故事,班固偏偏在前面記了一條:丙吉早就預感丙顯是個敗家子。 到底是丙吉施恩不望報? 還是偷偷留一手錦囊妙計拯救家族? 都可以,都是答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丙吉心裡的秘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