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本書,證明我所經歷繁盛鹽埕埔的風華年代——專訪《停下來的書店》夏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左起:夏琳與當時在文統書店工作之少女。(夏琳提供)
文字採訪:沈眠
1970年代出生的夏琳,20歲前在旗鼓鹽老城區生活,是道地老鹽埕人,大學北漂,畢業後於《民生報》任職,專責於活動企劃,2003年離職,2004年與夫婿定居桃園。而後懷著對書店的鄉愁,開設南崁小書店,至今8年已有諸多常客支持書店。
1960年代至1980年代,夏琳的家族曾在高雄五福四路上同時有三間書店經營,從小在書店長大的她,親眼體驗了鹽埕埔的繁華與沒落,新作《停下來的書店》即是關於曾經人文薈萃、經濟發達的鹽埕歲月,她所經歷過的在場證據。
童年時期的夏琳。(夏琳提供)

▉熱愛小說世界的江湖情義,在家裡擺香案差點讓媽媽嚇瘋

訪談前,夏琳秀出人生的第一本藏書,書皮業已消失無蹤、金庸所著的《天龍八部》。她笑言:「這是我16歲第一次打工賺到的薪水所買下的第一套作品,對我來說意義非凡。而且我真的是武俠迷,大概國中以後的最大娛樂就是瘋讀武俠小說,舉凡金庸、梁羽生、古龍、還珠樓主等,都讀遍了。我還記得同學們可能都在迷漫畫或言情、愛情小說,彼此分享,就只有我孤零零地在追武俠。」
夏琳母親的床頭櫃,擺有瓊瑤與三毛的整套書。夏琳表示,自己大概小五、小六那兩年短暫迷戀過愛情小說,「但我是屬於很快就從情愛類型文學裡畢業的那一種。國一後,就是讀武俠。我想自己真心愛的是帶有歷史背景的書籍。」
國中嘗試寫過武俠小說、並懷有作家夢的夏琳,愛讀武俠小說,也是因為此一類型帶有許多歷史背景。為何會如此情有獨鍾?夏琳頓了頓,搖頭表示,她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不過呢,或許可以逆推到小時候最感驚奇與震撼的閱讀經驗是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經典讀物吧,彷如對文學世界的第一次大開眼界,從此在夏琳心中留下了無可抹滅的狂熱印象。
夏琳眉飛色舞地說:「我就是很喜歡那種諸多伏筆,然後慢慢收攏,邁向最後大決戰的書種,氣勢磅礡、令人神往啊。其實金庸作品也是這樣,不斷累積各種能量,最後再完全噴發開來,非常淋漓暢快。」
「對了,我因為太愛《三國演義》江湖情義深刻締結的場景,還在房間裡擺起香案仿效一番。我媽媽真的是險些要嚇瘋了,怕我是被附身還是什麼的,後來就大罵我說她還沒有走呢,拜什麼拜!」憶起年少往事的夏琳痛快地大笑著。
五專讀觀光的夏琳,後來考插大,連考了8所大學的歷史系,獨獨成功大學歷史系正取,夏琳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迷茫表情:「其他7間像是文化大學等連備取都沒有哦,卻可以進成大,簡直像是做夢。」
成大同時也是台灣歷史學科的重鎮,夏琳修讀了台灣文學史、台灣美術史之類的課程,她也說起更早之前的體驗,「以台灣為主體的小說,其實早在國一、國二之際就有初窺,當時應該是前衛出版、楊逵寫的《送報伕》,備受撼動,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樣深切立足在我們土地上的小說。」由此也就養成了夏琳在地關懷的人文精神。

▉白色恐怖時期,哪一家書店的老闆沒有被抓過啊

人文書店。(夏琳提供)
爺爺奶奶開設了人文書店,大伯父則是美書書店,爸爸媽媽則是經營文統書店,夏琳家族在鹽埕區佔有一席之地。說起更小時候的事,夏琳的印象是自己總在書堆裡翻滾,有一回不慎摔落,跌斷右手,緊急送去醫院治療。夏琳抬起手,的確手臂處有著一處特別凸起。她心有餘悸地說:「最恐怖的是醫生說,我到10歲,必須重新接續,才能回復正常。我嚇得半死,還好隔幾年,爸爸看我的手也沒有真的歪到哪裡去,就說算了,逃過一劫啊。」
而講到書店回憶,夏琳覺得最有趣的莫過於跟外國人對話,「我英文其實不好,卻不怕跟他們說話,尤其是面對外國人殺價時特別好玩,比如總數1300元,他們想要砍到1000,我就會說啊不行,算1200啦,或最多就只能便宜到1100之類的。那時,有很多這樣的美好記憶呢。」從小就喜歡這種現場的互動,或許夏琳確實蘊含著做生意之魂吧。
夏琳帶來的另外一本書是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即是夏琳爸媽的書店在80年代結束營業她所搶救的書籍,距今已是飛逝的30年時光了,「我們書店主要顧客群是外國人、各國航海工作者等等,賣的也都是為了升等考試如航海工程學之類的外語教科書。中島區有一些翻譯小說,都是厚厚的一大本,譬如我帶來的這一本,還有《亂世佳人》之類的。」
夏琳爸媽的書店在80年代結束營業時,她所搶救的《京華煙雲》。(照片:逗點編輯部)
《京華煙雲》書中留下的計價貼條。(照片:逗點編輯部)
夏琳也點明,以前的書店同時也有出版功能,部分書籍引進後,自行印製、出版和販賣,那是還沒有版權概念的年代,要到1970年代之後台灣開始有智慧財產權的相關法律才漸漸有所改變。
旋即她講及聽長輩說過其他書店同業曾被關過5年,只因為他去香港帶回一本左派簡體書,翻成正體後出版,被人密告說是為匪宣傳,就此鋃鐺入獄。夏琳語氣凝重:「後來聽其他書店前輩說,原來在白色恐怖時期,哪一家書店的老闆沒有被抓過啊!這個不曉得有沒有誇大了,但我爺爺也是哦,我從姑姑那裡讀到他的自傳就簡略寫了一兩句因為誣告被關了百日,但他決口不提,沒有人知道詳情。」
夏琳正色地分析道:「我們家當時也跟普遍的台灣家庭一樣,有對政治噤聲的氣氛。我爸媽會一再告誡我,不要去當社會運動的砲灰。他們知道我個性比較猛烈,很可能沉不住氣就會上街頭衝第一的那種。他們基於愛護的心,當然就希望我別去參與政治。沉默不說才是最安全的,這就是白色恐怖的後遺症。我爺爺奶奶後來移民到美國,或許也是基於當時對政治不安的敏感吧。」
夏琳父母舊照,他們的故事也成為《停下來的書店》中的養分。(夏琳提供)

▉有溫度的故事,在書店現場上演

進入社會,夏琳在《民生報》任職,從事活動企劃,「一轉眼,已經是25年前的事。我大學畢業而已,就有35000的薪水,而且還有交通費呢,每月配給了3800元的油票,年終是六位數哦。」現在的年輕人若要有此待遇,恐怕只是痴人說夢,那真是報業的黃金歲月。夏琳的職務是各種文化、展覽、博物館等合作事宜,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的業務皆由她負責,「這個工作的價值就是讓我寫案子的技術倍數增長,因為自己得讓焦點清楚地浮現在大眾面前,立刻抓住目光讓他們感興趣。」
2003年,夏琳離開待了7年之久的《民生報》,2004年與夫婿定居於桃園南崁,南崁鄰近桃園機場,附近又有工業區,大賣場、航空與物流公司也多,所以有很多工作機會,自然有大量外地人移居進來。夏琳語音微略淒迷:「住久了以後,覺得南崁與故鄉鹽埕頗有相似之處,同樣都是移民集聚之地。但更重要的是我爸媽都辭世了,我就愈發地懷念幼年的記憶,很想要有個心靈寄託的場所,回到小時候熟悉的書店場景裡。」
夏琳研究所時讀藝術管理,攻讀如商業消費研究,開店前仔細做了營運企劃書,理智上知曉開書店是穩賠不賺的,但情感上就是有想要投入的傻勁,成立了南崁小書店。夏琳的眼神極其閃亮:「這個動作也有在為雙親祈福的意念吧。但還是設了停損點哦,如果書店的銀行帳戶低於臨界點就結束營業。」不過一路走來,以家庭及童書為主的社區在地經營模式,獲得了許多常客的支持,且夏琳語氣略帶自豪的表示,有不少知名作家如幾米、吳明益等都來過南崁小書店進行分享。
家族舊照(夏琳提供)
「雖然沒辦法真的賺錢,但至少過得去,可以付房租、水電和人事費用。」夏琳看得頗開。不過,她也坦承,南崁小書店並非兼賣餐飲的複合式經營,只靠賣書根本無法支撐書店營運,因此她結合了自己過往企劃活動的長才,開始做公部門標案及參與企劃獎助徵選。夏琳直率發言:「賣書真的不太能指望啦,但如果能接案,我們也不要多,就只留經費的一成當行政費用,至少書店房租就有著落了。」
開店期間,書店發生的各種情景,也被夏琳記錄下來,寫成臉書文章,譬如一位法國女生將遠在法國的男友網路訂購的長莖玫瑰轉送給書店,或者是某位常客的爸爸親筆製作馬年的春聯,畫上了馬,且塗上金漆,「他知道我們經營不容易,還說了如果撐不下去可以把金漆刮下來去買之類的玩笑話,其實就是在鼓勵我們的意思。這些很有溫度的故事,會在書店現場上演。顧客充滿美麗回饋的言行,讓我非常感動,也會湧生繼續堅持下去的力量。」
其後,夏琳以南崁書店名義出版第一本書《不專心賣書的小書店和它的常客們》,「總共有30則小故事,是寫在臉書上文章的集結,也是關於那些窩心回饋的紀念書。在短短三個月,1300本的印量銷售一空後,覺得這樣就夠了也不再刷,增加庫存量在書店裡滯銷我也會頭很大。」她開玩笑地說。
「南崁小書店會有常客的養成,也許是因為我基本上就是一個親切、可以好好聊天的大嬸吧。而這一點很受媽媽的影響,從小我就挺熟悉必須真誠做生意的狀態。」她一邊說,一邊爽朗地笑著。戲稱南崁小書店、台東的晃晃二手書店與宜蘭的小間書菜是書店裡的大嬸幫,夏琳暢快講著:「作為大嬸的生存之道,讓人覺得溫暖、家常方式的對應,是我們大嬸幫書店很重要的特色啊。」
母親日記中,有些字句也留在《停下來的書店》。(照片拍攝:逗點編輯部)
停下來的書店
作者:夏琳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110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逗點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左起:周定緯(演員)、夏宇童(演員)、叉燒(演員) 《不讀書俱樂部》上演在即,逗點編輯部特地前進排練場,趁著四月下旬的排演空檔,邀請女主角夏宇童擔任記者,與劇中重要演員周定緯、叉燒聊上一回。三個人除了暢談舞台劇的演出趣事,也分享了舞台演出像是一組開關,讓他們打開了不同的人格(!)。讀完之後,別忘了手
左起:周定緯(演員)、夏宇童(演員)、叉燒(演員) 《不讀書俱樂部》上演在即,逗點編輯部特地前進排練場,趁著四月下旬的排演空檔,邀請女主角夏宇童擔任記者,與劇中重要演員周定緯、叉燒聊上一回。三個人除了暢談舞台劇的演出趣事,也分享了舞台演出像是一組開關,讓他們打開了不同的人格(!)。讀完之後,別忘了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愛情如此麻辣》是作家張小嫻於2011年出版的一部小說,描繪了女主角夏如星在失去父親後,接手火鍋店並尋找自我成長的過程。故事透過書信體的形式,展現了她與青梅竹馬李浩山的情感交流,以及與姐妹的相認與支持。此書不僅探討了親情與愛情,還揭示了克服生活挑戰的勇氣與變化,讓讀者深刻體會愛的真諦。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夢見我發現演員楊○琳寫了很多書,特別到書店去找她的書。找不著,詢問店員,發現她還寫了許多教科書,是位才女呢! 我請店員協助我找書,他帶著我在書店走了一圈,連辭典區都去了,也沒找到。 店員感到很抱歉,給了我一個信封,上面有書店的電話。他要我下次可以先電他們找書,就不會白跑一趟了。
回想過去這20年逛書店的日子, 人生從15歲到32歲的這17年,一直受到紀伊國屋書店的照顧。 15歲到18歲這3年,我正就讀屏東高中數理資優班, 週末都會與父母到高雄漢神百貨, 到位於10樓的漢來俱樂部游泳泡三溫暖。 而我每次總泡得差不多後,就先出來, 到漢神百貨
Thumbnail
回憶起童年時期對書籍倚重的故事,林海音女士的「城南舊事」深深烙印在心。書中描述的小英子故事,以小孩的視角看待每個人和事情,對於每個角色都充滿同理和包容。書中以小英子的視角,細膩描述了好幾個人和事。無批判的觀察和對每個人都敞開心胸的態度,縱然書中事實難堪,也讓我們從小英子的眼中,看到了光明和良善。
Thumbnail
《文心》是寫於1930年代初的一本書,書中有三十二篇故事,圍繞着幾位中學老師和學生們的故事,學生們由第一篇剛上國中,到最後一篇國中畢業,作者濃縮了三年的國文課,寫成了這些短篇故事,借此帶出一些中國語文與文化的常識,並用輕鬆的筆調向讀者介紹如何學好國文。
Thumbnail
印象中一開始是注意到她的手作衣服課。曉晴是婚後來到台灣的新疆人,從無到有打造了很有風格的工作室。 後來她與作家貓力開了一家獨立書店非書店,是百年老屋修繕而成。繁體簡體的書都有,選的書讓我很想讀。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愛情如此麻辣》是作家張小嫻於2011年出版的一部小說,描繪了女主角夏如星在失去父親後,接手火鍋店並尋找自我成長的過程。故事透過書信體的形式,展現了她與青梅竹馬李浩山的情感交流,以及與姐妹的相認與支持。此書不僅探討了親情與愛情,還揭示了克服生活挑戰的勇氣與變化,讓讀者深刻體會愛的真諦。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夢見我發現演員楊○琳寫了很多書,特別到書店去找她的書。找不著,詢問店員,發現她還寫了許多教科書,是位才女呢! 我請店員協助我找書,他帶著我在書店走了一圈,連辭典區都去了,也沒找到。 店員感到很抱歉,給了我一個信封,上面有書店的電話。他要我下次可以先電他們找書,就不會白跑一趟了。
回想過去這20年逛書店的日子, 人生從15歲到32歲的這17年,一直受到紀伊國屋書店的照顧。 15歲到18歲這3年,我正就讀屏東高中數理資優班, 週末都會與父母到高雄漢神百貨, 到位於10樓的漢來俱樂部游泳泡三溫暖。 而我每次總泡得差不多後,就先出來, 到漢神百貨
Thumbnail
回憶起童年時期對書籍倚重的故事,林海音女士的「城南舊事」深深烙印在心。書中描述的小英子故事,以小孩的視角看待每個人和事情,對於每個角色都充滿同理和包容。書中以小英子的視角,細膩描述了好幾個人和事。無批判的觀察和對每個人都敞開心胸的態度,縱然書中事實難堪,也讓我們從小英子的眼中,看到了光明和良善。
Thumbnail
《文心》是寫於1930年代初的一本書,書中有三十二篇故事,圍繞着幾位中學老師和學生們的故事,學生們由第一篇剛上國中,到最後一篇國中畢業,作者濃縮了三年的國文課,寫成了這些短篇故事,借此帶出一些中國語文與文化的常識,並用輕鬆的筆調向讀者介紹如何學好國文。
Thumbnail
印象中一開始是注意到她的手作衣服課。曉晴是婚後來到台灣的新疆人,從無到有打造了很有風格的工作室。 後來她與作家貓力開了一家獨立書店非書店,是百年老屋修繕而成。繁體簡體的書都有,選的書讓我很想讀。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