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最後一集,最大的亮點與哭點是陳嘉玲與母親的互動。
1、與陳嘉玲吵架/去臺北面試,收行李
因為陳母「一直念」,陳嘉玲覺得厭煩,最後演變成母女吵架。
這裡很家常,幾乎是我這一輩的阿嬤、媽媽日常。長大後,才知道「一直念」的背後隱藏著濃濃的「愛」,只是這種方式,會讓子女兒孫輩厭煩。
陳嘉玲之所以感到厭煩,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媽媽說的:「你自己不想去臺北,不要牽拖到我這裡!」雖然陳嘉玲當下反駁,但後來證明:媽媽是最瞭解女兒的!
為什麼陳嘉玲會這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對別人一下子戳中自己要害時,會開啟「自我防衛機制」,也就是「先否定」,這樣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再者,與自己越親密的人,我們越能誠實展現自己(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覺得:「無論我怎麼鬧,你都不會丟棄我」),於是,我們就這樣爆炸了。
從這裡我們就知道:陳嘉玲母親是很瞭解女兒的--應該跟很多人的媽媽一樣。
2、回憶裡的母愛/上大學後半夜錄影片
然後,劇情回溯陳嘉玲考上大學後,與母親的爭吵--母親希望女兒念臺南師範,偏偏女兒報考臺北西班牙語文學系。
白天,陳嘉玲父親積極找家人錄製影片,傳遞家人的愛與祝福,進而交代北上應該注意的事情,母親卻一直拒絕拍攝。
直到夜深人靜,全家睡下的時候,母親才默默準備一箱東西,並錄製影片交代細節,最後偷偷流淚。
白天裝成不在意的模樣,晚上卻現出原形,這其實是與親人吵架最真實的寫照。
跟在意的人吵架(特別是親人)後,我們常礙於「面子」,表面上裝成不在意(因為面子),但私底下關懷備至(因為真心)!戲劇之所以透過白天黑夜呈現,或許有這樣的結構意義:
白天-別人看得到-外在-表面-裝模作樣
黑夜-別人看不到-內心-真心-真實呈現
3、與陳嘉玲和解/回臺南老家,煮雞湯
這一段,透過家常料理--雞湯呈現,簡直完美。
首先,陳嘉玲回家看到父母曬恩愛。然後,陳嘉玲才若無其事地走到廚房說自己餓了,想吃東西。「雞湯」從夫妻之間甜蜜的「愛情」象徵,隨即被賦予母女之間濃厚的「親情」意義。
接著,陳嘉玲問媽媽什麼時候知道弟弟陳嘉明是同性戀(詳見下一節xD),最後才進入和解過程。
母親先問他為什麼回家,陳嘉玲不直接回答,反問母親:「我回家你開心嗎?」母親:「你開心我就開心」陳又問:「你會對我失望嗎?」母親:「你不會我就不會。」
我超愛這四句簡短的對話!
(1)母女都沒有直接回應,都拐著彎問/答對方。我猜想,這是多數人心理覺得「間接」比「直接」好,而且比較不會害羞的關係。
(2)母親的回應表現「只要子女好,我就好」的傳統長輩心理,跟我家長輩一模一樣!
最後,母女和解。
還有一個小細節是:母女和解後,母轉頭關火,偷偷擦眼淚害怕女兒看到;這一幕也很值得玩味,真的好細膩--很多長輩真的會怕在兒女面前流眼淚。
4、對陳嘉明的愛/母女對話的側面呈現
接著要講我覺得很精彩的另一個片段:母親偷看陳嘉明日記,才知道他是同性戀後的心情轉折。
(1)這裡運用「側面烘托」手法,透過與陳嘉玲的「對話」表現對陳嘉明的愛。這樣間接的手法,比直接演出來更有想像力,後勁更大!觀眾可以透過前面劇情營造的母親形象,自行腦補母親對兒子濃厚的愛。
(2)得知兒子是同性戀後,母親從「害怕」、「不知所措」,後來得到外在資源幫助後,「瞭解」並「同理」兒子的心情,最後「接受」事實。這個過程十分細膩,堪稱經典。
(3)同性戀容易感到「孤單」,是因為他們常被當成「異類」(很多同志文學作品名稱都有這樣的趨勢,比如:《孽子》、《惡女書》、《荒人手記》、《鱷魚手記》),所以他們「不敢說」;而這段對話剛好「接住/同理」同性戀的「孤單」心理。
===
最後,我想延伸一下陳嘉玲父親對陳嘉明CP的接受。
最後一集後面,陳嘉明在媽媽幫忙下,帶男友佑仔回家吃飯。我們知道,在華人世界裡,一起「吃飯」是情感聯繫的重要方式(比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五個故事,就有不同的「吃飯」場景,各自營造出不一樣的氛圍)。
最值得談的是父親緊握佑仔的手,而且維持好一段時間。
從陳嘉明父親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似乎有點懷疑、不放心,但為了兒子不得不接受的感覺。這裡好難用文字表示,這個眼神太強大(飾演陳父的陳竹昇,在另一個片段{女兒在宣傳車上與父親道歉,然後大但說出「我愛你」那段}的眼神流轉也很強大,不愧是戲精)!
而父親之所以有這種反應,應該跟華人社會父親的威武、權力等陽剛形象有關。
===
總之,《俗女養成記》真的超讚!真心期待這部戲獲得金鐘獎各大獎項!
我也很想寫陳嘉明跟父親相處的關係,但還沒找到切入點xD。下次來寫《那一天》項豪廷父親與母親的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