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茶具有哪些分類?你知道嗎?

    1.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於清代,主要產於福建福州。福州產的漆器茶具色彩斑斕,有寶石閃光、金瑪瑙、釉金絲、仿古瓷、雕刻填充、高雕、嵌銀等。
    提取精製天然漆樹汁,摻入所需色素,製成華麗奪目的裝置,是我們祖先的發明之一。福州產的漆器茶具色彩斑斕,有寶石微光、金瑪瑙、釉面金絲、古瓷、雕刻填充、高雕鑲銀等。特別是經過了紅金砂、黑花等新工藝的創造,更加美麗動人。
    2.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稱之為琉璃或琉璃,是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礦物。用這種材料製成的茶具給人一種色澤鮮豔的感覺。雖然中國的玻璃製造技術起步較早,但直到唐代,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加和西方玻璃器皿的不斷引進,中國才開始製造玻璃茶具。六曆茶具始於唐代,是當時一件珍貴的東西。
    唐代元真曾寫詩歌頌琉璃,說琉璃“有冰之色,無塵之分”。如果你看不到大象宴,你就看不到玉人。難怪在唐代,法門塔佛骨舍利供奉時,泡茶杯茶具也被列入祭祀物品。在現代,玻璃器皿有了很大的發展。玻璃是透明的,有光澤的,塑膠的,用途廣泛。
    在用玻璃泡茶時,可以將茶湯的鮮豔色澤、茶葉的柔嫩、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運動、茶葉的逐漸展開等全景盡收眼底,可以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特別是沖泡各類名茶,茶具組晶瑩剔透,杯中霧氣繚繞,綠意清澈,芽葉朵朵,婀娜多姿,賞心悅目,別具一格,且酒杯價廉物美,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玻璃器皿的缺點是容易破碎,比陶瓷更熱。
    3.金屬茶具
    金屬器皿是指用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成的器皿。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日用器皿之一。早在西元前18世紀至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前1500年,青銅器就被廣泛使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鍍金茶具是唐代西宗皇帝供奉的稀有金屬寶物茶具。然而,自宋代以來,古人對金屬有不同的看法茶具。
    特別是從明代開始,隨著茶葉的革新,飲茶方式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包括銀器在內的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製成的茶具。人們認為用它們在沸水中泡茶會使“茶味扭曲”,因此很少有人用它們。然而,用金屬製成的茶葉貯藏用具,如錫瓶、錫罐等,並不少見。
    這是因為金屬茶具比紙、竹、木、瓷、陶等具有更好的氣密性,且具有更好的防潮、防光性能,更有利於散落茶葉的保存。因此,用鐵皮做的茶葉貯藏用具在今天仍然很流行。錫罐多為小口長頸,蓋為圓柱形,相對密封,防潮、抗氧化、防光、防臭效果好。唐代,故宮喝古竹茶和金沙泉時,用銀瓶盛水,直接送到長安。主要原因是不易折斷,但成本昂貴,普通人無法使用。
    4.搪瓷茶具
    琺瑯茶具以其耐久性、新穎設計、重量輕和耐腐蝕性而聞名。它起源於古埃及,後來傳到歐洲。明朝景泰年間,中國創造了琺瑯鑲嵌工藝景泰藍茶具。本世紀初,我國開始生產搪瓷茶具,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
    在眾多琺瑯茶具中,潔白、細膩、明亮,堪稱仿瓷茶杯;用網孔裝飾或用網孔著色,層次分明,有很強的網孔茶杯藝術感;鼓形茶杯和蝴蝶形茶杯,造型輕巧,造型獨特;具有保溫功能、攜帶方便的茶杯,以及擺放茶壺、茶杯的彩色琺瑯茶盤,受到許多茶人的歡迎。
    但琺瑯茶具傳熱快,容易燙手,放在茶几上,會燙到桌子,再加上“價值低”,所以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適合居家招待。
    5.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飲茶在中國逐漸普及,但飲茶的範圍很廣。當時的飲茶器除陶瓷器外,多為竹木製品。魯豫在《茶經》四器中所列的28種(茶具種)多為竹木製品。這種茶茶具來源廣泛,生產方便,對茶葉無污染,對人體無危害。因此,自古以來就受到茶人的歡迎。
    但缺點是不能長期使用,不能長期保存,失去文物價值。然而,到了清代,四川出現了一種竹編織品茶具推薦。它不僅是一種手工藝品,而且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主要品種有茶杯、茶杯、茶託、茶壺、茶盤等,多為成套製作。
    竹編茶具由內筒和外筒組成。內胎主要是陶瓷茶具。外管由選定的仿射新菖蒲製成。經劈裂、開、揉、勻等工序,製成毛絨般厚的軟竹絲。烘烤染色後,根據茶具內管的形狀和尺寸編織鑲嵌,使其整體茶具。這茶具,不僅色彩和諧,美觀大方,還能保護內胎,減少損壞;同時,茶不易熱,且具有豐富的藝術欣賞價值。因此,大多數人購買竹子茶具,而不是在使用中,而是集中在家具和收藏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