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裡紅帶蓋纏枝蓮大鳳紋壺|文濤開箱:第三講

2024/04/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次的主題提及我們一般小民的生活日常,有句古詩說得好:「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我們生活佔了相當大一部份,自然用的茶具也在歷史中逐漸完備不曾含糊過。

此次開箱的是一支茶壺,和第一講的玉堂春瓶不一樣,這支茶壺來的時候就配了一個錦匣,雖然我不太清楚是當時老爸要做生意配的還是本來藏家就配好的XD

打開盒子拿出茶壺,茶壺的外觀乍看之下和現在我們泡茶的茶壺有點類似,但仔細看又好像有些地方不太一樣,沒錯!是壺蓋的部分。和現在因為放茶葉入內而切合壺口的蓋不同,功能完全就是只為了蓋住壺口而存在;在打開蓋兒,蓋下的壺口小不拉嘰的,要不是上頭還有殘留未擦拭乾淨(嚴格來說是洗不乾淨了)的茶垢,這茶壺還真讓人懷疑是否真可以拿來裝茶。


然後實際上,中國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會泡茶的,中國喝茶最早的文獻記載始於西漢,然而真正開始有較系統化的制度和習慣則是從唐代開始,然而由於古時候生火困難,就更別提熱水取得之容易,另外,為求方便運送,早期多為茶磚(餅茶),長途運送的過程中難免受潮發霉,因此早期飲茶無論是泡(淹)茶還是煮茶,多佐以調味料以降低食物中毒的風險(但估計當時喝完茶大拉特拉應該是常態),直到陸羽提倡煎茶,才開始將飲茶工序精緻化,推向另一個新的境界。

首先是提出了對茶香的鑑賞,將餅茶蒸炙至發香在碾碎篩選茶末,說穿了也還是利用高溫殺菌除霉的概念,但至少比煮茶那種大而化的作法雅緻不少,另外最玄乎的莫過於對初沸煮茶,二沸鹽調,三沸點茶育華那種明明應該要是熱到要焦躁卻苦中作樂的風雅描述,大大昇華了這種為不拉肚子煮茶煮到天花地老的苦悶,也進一步建立品茶的文化基礎。

而到了宋代,雅士不甘於僅盯著茶鍋,於是開始點茶,甚至發展出一套自成體系的鬥茶文化,簡單來說,就是和現在日本的茶道很像,用煮沸的水沖泡茶末,再用茶筅(音同顯,本字即竹掃把的意思)打散茶末,產生茶沫,飲茶之餘還可以跟隔桌小夥伴討論誰打的泡沫的比較好看;這種文化也帶動了大量茶盞的需求,同時將飲茶文化逐步發展到對茶具講究的不歸路。


到南宋元代以降,燒陶和燒瓷的技術也日益進步,同時人們也開始思索如何走到哪泡到哪,因此研發各式各項的茶壺,飲茶法以這次的主角來說他的型式比較接近半月壺,但上頭卻又保留宋代梅瓶的蓋兒,瓶口口徑也維持梅瓶那種小口,要知道即便是與永樂、宣德類似的的器型,蓋兒下面也早已是能放進茶葉的大口,所以估計這壺嚴格來說是滷壺,還真不能拿來泡茶,但從其略微福態的外觀仍是不難想像當時主人究竟是對隨時有茶(也有可能是酒)有多大的渴望。

儘管功能限縮,但仍還是從口沿的茶漬、把流兩端的龜裂及底部的火石紅,還有加上放大鏡才看得到的菜瓜布刮痕看得出來一家子世世代代對此物的重視,雖然很難去追尋具體此壺的製造時間,但依器型來看元明機率偏高,以釉裡紅發色和底足工藝來看會比較接近元末,但總結來說尚無定論。

回到物件本身,茶壺壺身上的圖紋採釉上彩構圖,而且是紅釉,是為釉裡紅也;釉裡紅以氧化銅作為釉料,上面在淋上一層透明釉,氧化銅在初始燒窯過程會先氧化,直到攝氏1300度左右時會進入還原程序,呈現銅元素的原本色澤紅色;然而因為氧化銅本身不是很穩度的化合物,經常會因為窯溫、釉料成分、溫溼度等不可控因素導致品質之不一定,也因此有豬肝、豇豆、寶石不同紅色種類之分,甚至在窯溫過高瞬間冷卻出爐時亦導致釉面發生開片現象。而這壺的成色雖不是最頂,但至少還是紅色,偶有發現幾點黑點,但這不太算小瑕疵;唯一比較讓人殘念的應該是拙樸的繪工,真心覺得叫個六歲孩童畫可能都贏他,儘管如此,整體來說筆法仍算流暢,而把手的竹節和壺蓋的蝴蝶別有一番趣味。

另外,講個有趣的是古有武則天因夢做出鳳鳴壺,倒酒時其聲婉轉如鳳凰出谷,自此鳳鳴壺變成好壺的代名詞,而瞧這壺上的鳳凰大展雙翅,不曉得當初製作該壺的工匠是否也有此意,但由於沒有拿過該壺到過茶,不得而知,但從其沒有拭去的茶漬來看,估計該壺應該甚得人緣,就算沒有鳳鳴,腹內有茗,隨時可以溫來喝的踏實感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1會員
18內容數
目前這裡暫時堆一些小說存稿,之後有在考慮一些開箱文或是拍攝心得之類的文章。 小說-我居然是神明大人嗎? 日記-隨拍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