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現階段的我」不愛配息。
這個觀念可能跟很多人不同,因為台灣投資人超愛配息,任何金融商品只要加上「高股息」,總是特別誘人。例如這兩個台灣投資人最喜歡的商品,我一一來破解,你就知道哪裡怪怪:
1. #股票配息:如果有支100元的股票,配息(現金股利)10元,大家通常趨之若鶩。
而配息後,股價會變成90元,如果沒有填息,是不賺錢的啊,只是你自己的錢退到你口袋而已。
但是,但是,但是…
這10元
#股票配息會納入你當年所得。
你的錢拿去投資(先被收交易稅和手續費),然後再退還給你,卻要計入你的當年所得,合理嗎?
這時候股民會說,如果股票填息,漲回100元,這個股息就是賺到的了!
如果股票就是會漲10元,那我寧可股票從100漲到110,然後賣掉賺10元!
差別在哪?
2. #高收益債券基金:高收益債券基金,通常標榜美元配息7-9%,但這類型商品一定會有標語「配息來源可能來自本金」。
你可記得當時申購基金的時候,是要付手續費的? 你錢給他的時候,要付手續費,然後他再把錢你的錢還給你?合理嗎?
---
但以上這些都不是我反對配息的真正理由。
最關鍵的原因是,我現在仍在「資產累積階段」,就不該追求配息這件事!
投資會分兩階段,
第一階段「資產累積階段」,
跟第二階段「資產提領階段」。
資產累積階段可以想成是在你的「資產池」中養魚,透過放入魚苗(小錢),以及細心的照護(謹慎投資),來讓魚長大,甚至生出更多小魚苗。
等到池塘的魚夠多夠肥美,而且生生不息了,就可以放心進入收割期(退休後-資產提領階段),再慢慢把當時養的魚,抓來吃。
---
但如果在資產累積階段,就開始一邊領利息,很像你把池塘中剛生出來的小魚抓來吃,甚至有些是你自己剛放進去的魚苗,根本還沒讓它來得及長大。
抓出來的小魚,刺多肉少,不好吃也吃不飽,還浪費了牠長成肥美大魚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再這麼吃下去,池塘中的魚以後可能不夠你吃一輩子。
---
投資必須持續參與市場,才能享受複利效果,即使不得已收到配息,也請記得持續投入,而不是花掉。
真的遇到臨時缺錢的時候,去賣幾張股票,也可以湊出錢來應急。因此比起關注「配息多寡」,更重要的是去關注「總資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