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情四射】不要再迷戀配息了啦,台灣人你真的沒這麼缺錢!

2023/08/2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曾幾何時,台灣人只要是做任何基金的投資,不管是境內、境外、甚至連ETF都要有配息。基金公司「投其所好、順應」投資人的民意,甚有業者推出了月月配的台股ETF,再度掀起熱議。

說真的,對於國內投資人迷戀「配息」這兩個字,早就見怪不怪了。我曾在《基金業的’生’息學(上/下)》有做一些介紹。其實稍有一點理財觀念的人,即使沒念過財金相關科系也能懂得這個道理,很多時候,配息可能用到本金,若是無法填息,那拿回來的息,也就是左手換右手的概念。

《延伸閱讀》

【基情四射】基金業的'生'息學(上)

【基情四射】基金業的'生'息學(下)


簡單的左手換右手,為何還是執迷不悟?

先用股票來做說明。假設你用100元下單買了一張股票,而這家公司配發5元股利給你。你工作很忙,買了以後就忘記這件事,等到半年後刷存摺時看到5000元股利入帳,這才想起來有這筆投資,於是好奇的上網去查股價:

  1. 若股價高於95元,那恭喜你,加計這5000元股利,你帳上還有獲利。假設這時股價是100元,那麼你的獲利是5%;
  2. 若股價低於95元,很抱歉,你這筆10萬元的投資,就算加計已收到的股利,目前帳上還是賠錢!

這個是簡單的股票除息概念,買對標的、會填息的公司,才能讓你賺到錢


月配息基金的淨值是愈配愈低嗎?

同理可證,假設你用10萬元買的是月配息基金,那麼每個月雖是收到配息,但一段時間後,把最新的淨值跟每個月的配發的息值加總,若還比原本買進當日的淨值更低,那麼,你的10萬元投資,根本沒有帶來任何實質獲利,所謂的配息,雖然是每月紮紮實實的入帳,但充其量就只是左手換右手罷了,有一點點像是,從你當初投入的那筆錢中,每月再還你一點點的概念。

請問,這樣子有何意義呢?你究竟是要投資賺錢?還是想要每月有錢花?


配息真的這麼重要嗎?

很多投資人都覺得,啊,太好了,我如果投資一筆錢,未來每個月都會有一些利息進來,可以打造所謂的現金流,像是付房租、房貸、自己的退休生活費、小孩在國外念書的生活費⋯⋯不一而足。

就算不是用來創造現金流,也有更高竿的人把每月配息拿來做套利,用基金配息率與房貸利率間的差距來獲利,或是拿每月配息去做定期定額的投資。

當然我相信大多數的「一般」投資人,本沒那麼厚,或許每月收到的配息就幾百塊(甚至更少),可能只是把配息就放在銀行帳戶裡,或是吃吃喝喝用掉了。

而往往一看到誘人的配息率,不少投資人不明究理,理智線就秒斷線,殊不知,配息率、殖利率、報酬率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啊(這個以後有機會再另文介紹)。


配得愈多,長期績效也受影響

假設你是一個操盤手,今天老闆交給你(A)及(B)兩個債券投資帳戶,而兩個帳戶的投資額度、一開始進場的投資組合一模一樣,唯一的差別就在於(B)帳戶要月月配8%給客戶,而(A)帳戶則是所謂的累積型(所有投資收益再滾入),試問,時間拉長後,那個帳戶的績效會比較好?

  • (A)帳戶把收到所有收益再投入,操盤手可以再拿去投在有潛力的標的上面;
  • (B)帳戶則是每個月都要拿出0.67%的資產還給客戶(0.08÷12=0.0067)。

上面我刻意用極端的例子來說明配息並無利於操作績效。雖然債券利息是按日入帳,但(B)帳戶的操盤手每個月都要把帳戶總資產中一小部分拿出去,考驗現金調度能力,每月配息前若帳上現金不夠,還得被迫賣一點部位,這不用冰雪聰明,也能了解我要講的道理了。

真的,配息是長期績效的一大殺手!若用截至2022年底、美國標準普爾500的價格及總報酬指數的年化報酬,大家就能輕易明瞭兩者的差別了(請注意,是年化報酬喔),真的很驚人吧?

股息再投入才是長期致勝關鍵 (資料來源:NFB;資料日期:2022/12/31)

股息再投入才是長期致勝關鍵 (資料來源:NFB;資料日期:2022/12/31)

表格你可能還感受不出差多大,看了以下這個1960年至2022年的美股報酬率走勢圖,一開始投資1萬美金,有沒有把股息再投入市場,長期績效真的是天差地遠呢!

你看!股息領走花得很開心,但長期績效卻差一大截(資料來源:Hartford Funds;資料日期:2022/12/31)

你看!股息領走花得很開心,但長期績效卻差一大截(資料來源:Hartford Funds;資料日期:2022/12/31)


台灣人你真的沒那麼缺錢!

大家應該都聽過「台灣錢,淹腳目」這個說法。其實是真的。有錢人比比皆是。實力雄厚者,滿街都是。能一口氣拿出幾百萬來投資月配息的基金(不論是股票、債券、多重資產型基金)的人,還真是不少。

即使不是「好野人」,那麼你真的窮到每個月都需要靠配息過活嗎?如果是,那你還真不應該打腫臉充胖子,當初就不該投資,應該先顧好生活,存夠錢後,行有餘力再拿閒錢出來投資才是!

除非你真的真的有每月現金流的需求,要來繳水費、電費、大樓管理費、停車費、房租、房貸,不在乎長期績效可能輸人一截(如前一章節所述),又懶得做功課,那麼月配息基金或許是適合你。


至於其他眾多的小額投資人,切記,總報酬才是投資的王道及金律,能否在投資的過程中拿回一些錢,真的沒那麼重要,投資這條路上,時間是你最好的朋友,而選了月配息基金,理財路上似乎月月有甜頭,表面上看起來每月都有錢入帳,但「時間複利」這四個字就真的離你愈來愈遠了,而且重點是,你根本沒那麼缺錢啊!拿來投資的錢,是你的閒錢不是嗎?

投資之前,請先搞懂自己的需求吧!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及分析,歡迎追蹤本專題或到臉書粉專《JC Talks》一同討論基金業的大小事!

112會員
413內容數
人生50才開始,進入人生下半場,用輕鬆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期待人生下半場能活得精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