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電子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兩天嘗試買了 readmoo 平台上的電子書,是用 app 方式下載,沒有買額外的閱讀器。
第一本書是《萬能店員》,這部超商發展史與萬能店員的第一現場根本是我自己成長的記憶之一。但驚奇地發現一本資訊量極為豐富的書居然可以很快就看完了。後來與這本書編輯晏甄聊過,她說她看電子書也速度變快,可能是因為電子書字大的緣故,沒想到她也是跟我一樣。
不過因為電子書因為統一使用者介面的關係,沒有保持原來書本排版的方式,無法看出原來辛苦排版的版型,像是圖表、照片的位置,書與書之間也感覺很像,這是比較可惜的,加上封面已經不是那麼重要,比較像是脱了華麗外衣的人,變成赤裸裸的身軀,只以文字示人。
但字型大小可控是最大的好處,讓人專心在文字上面,而且中斷可以輕易再回到中斷點繼續,不需要夾書籤、放書籤,還可以平板手機快速接續閱讀,加上平常螢幕文字閱讀速度也快,或許這是速度變快的主因吧。
第二本書是《武漢封城日記》,邊看邊覺得自己過去兩個多月沒有留下一些紀錄是有點可惜的事情,雖然臉書某種程度已經變成自己的紀錄本,但總是不夠好,應該試試用更系統化的方式紀錄自己的照片與文字才對。
不過,電子書是方便沒錯,但是還是實體書本比較有感,對將老未老的我反而變成是種兩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睡不著的夜晚,就是思緒碎念的時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做書不難,嘴砲和抱怨很簡單,把抱怨和嘴砲的時間拿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學更多「把工作變快」的能力,那工作就不會成為一件自己一輩子是該死社畜的罪!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的人,並讓人尊重自己的專業,你會更喜歡工作這件事。(對,作者不專業的就不要指手畫腳了。把做書交給專業的人。)
Thumbnail
原來自2019年購入電子書閱讀器,我總共讀了60本實作類電子書。真的意想不到。 自小一直讀文學類書籍,到2019年起,便投進實作書懷抱,補足生活的其他面向。 總結這5年的實作書,對我的生活起了重大助益:
Thumbnail
我留職停薪3年後,於110年準備回職復薪之際,有感於一直滑手機看社群媒體太過虛度光陰,想趁著通勤單趟近50分鐘的時間,能多閱讀書籍,藉此提升自我。但是,揹著一本書又太重、太不方便,所以動了購買閱讀器的念頭。
Thumbnail
早期,在我出紙本書的年代,已經開始有人在講電子書的事情了,不過當時的我並沒有很在意。一來,對它不夠熟悉;再來,當時網路還是撥接的年代,誰會在網路上看書?我心底打很大的問號。隔了這麼多年,隨著網路的躍升、軟硬體設備的改善,加上各家平台興起,「電子書」不再只是網路上看的書,還有閱讀器的誕生。
Thumbnail
這本我在一年前就被推薦,加入圖書館的待看清單,那時(其實現在也是)我手上預約的書已額滿,根本排不進預約 (一個人只能預約10本,一本書只20個人預約),心裡有默默的想不知要什麼時候才看得到了。今年在電子書社團又被推薦一次,而且還加入文化部計次活動,真的讓人沒有理由說不,果然電子書只會讓人愈看愈多書。
Thumbnail
用閱讀器看書讓我的閱讀速度大爆發,雖然過年前已經累積了一些看到一半的書,但目前為止電子書的閱讀速度還是偏快,讓我相信我可以一年讀 250本書! (笑)
Thumbnail
書總是讀不完,自己買的,圖書館借的,儘管待讀清單長長的,但遇到有興趣的書,還是先買為敬。 我的電子書大多在讀墨購買,雖然我的第一部閱讀器是Kindle,但實在沒什麼中文書可以買,後來丈夫送我第一代Mooink小六,我才開始投進中文電子書海,買買買,從此不用憂慮書籍擺放問題,有興趣就買。 後來
Thumbnail
話說新的一年剛開始一個星期,讀到很多作者總結過去一年讀過的書。所以我就接觸到很多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過去十二月我讀到的書都是以個人成長為主,要花時間思考和消化,有時接收不到作者的意思,我腦中的思考列車還要多繞幾圈才明白。所以如果遇到一個未讀的篇章內容很長的話,都想暫時不去開始。就在讀到頭昏腦脹之際,
Thumbnail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做書不難,嘴砲和抱怨很簡單,把抱怨和嘴砲的時間拿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學更多「把工作變快」的能力,那工作就不會成為一件自己一輩子是該死社畜的罪!把自己變成一個專業的人,並讓人尊重自己的專業,你會更喜歡工作這件事。(對,作者不專業的就不要指手畫腳了。把做書交給專業的人。)
Thumbnail
原來自2019年購入電子書閱讀器,我總共讀了60本實作類電子書。真的意想不到。 自小一直讀文學類書籍,到2019年起,便投進實作書懷抱,補足生活的其他面向。 總結這5年的實作書,對我的生活起了重大助益:
Thumbnail
我留職停薪3年後,於110年準備回職復薪之際,有感於一直滑手機看社群媒體太過虛度光陰,想趁著通勤單趟近50分鐘的時間,能多閱讀書籍,藉此提升自我。但是,揹著一本書又太重、太不方便,所以動了購買閱讀器的念頭。
Thumbnail
早期,在我出紙本書的年代,已經開始有人在講電子書的事情了,不過當時的我並沒有很在意。一來,對它不夠熟悉;再來,當時網路還是撥接的年代,誰會在網路上看書?我心底打很大的問號。隔了這麼多年,隨著網路的躍升、軟硬體設備的改善,加上各家平台興起,「電子書」不再只是網路上看的書,還有閱讀器的誕生。
Thumbnail
這本我在一年前就被推薦,加入圖書館的待看清單,那時(其實現在也是)我手上預約的書已額滿,根本排不進預約 (一個人只能預約10本,一本書只20個人預約),心裡有默默的想不知要什麼時候才看得到了。今年在電子書社團又被推薦一次,而且還加入文化部計次活動,真的讓人沒有理由說不,果然電子書只會讓人愈看愈多書。
Thumbnail
用閱讀器看書讓我的閱讀速度大爆發,雖然過年前已經累積了一些看到一半的書,但目前為止電子書的閱讀速度還是偏快,讓我相信我可以一年讀 250本書! (笑)
Thumbnail
書總是讀不完,自己買的,圖書館借的,儘管待讀清單長長的,但遇到有興趣的書,還是先買為敬。 我的電子書大多在讀墨購買,雖然我的第一部閱讀器是Kindle,但實在沒什麼中文書可以買,後來丈夫送我第一代Mooink小六,我才開始投進中文電子書海,買買買,從此不用憂慮書籍擺放問題,有興趣就買。 後來
Thumbnail
話說新的一年剛開始一個星期,讀到很多作者總結過去一年讀過的書。所以我就接觸到很多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過去十二月我讀到的書都是以個人成長為主,要花時間思考和消化,有時接收不到作者的意思,我腦中的思考列車還要多繞幾圈才明白。所以如果遇到一個未讀的篇章內容很長的話,都想暫時不去開始。就在讀到頭昏腦脹之際,
Thumbnail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