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Alena Murang《致‧天空》—— 同一片天空下的民族特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幾個十年之間,遠赴台灣發展的大馬音樂人不在少數。從早期的巫啟賢、無印良品,到千禧年之後的梁靜茹、曹格、張棟樑等,直到近幾年的陳勢安、和透過網絡崛起的黃明志等。

raw-image

不一樣的馬來西亞形象

可見作為華語音樂發展中心的這座島嶼,大馬華人的踪影在這裡幾乎不曾缺席。基於語言與文化等族群因素,使得大馬華人在台灣的音樂發展,相較其他國家與族群,擁有一定的優勢。

但來到 2021 年,全球疫情肆虐的籠罩下,台灣出現了異國風情濃厚的旋律。同樣來自大馬,在神秘的音樂彈奏下,來自婆羅洲的阿蓮娜.沐塱(Alena Murang),帶著個人第一張專輯《Sky Songs 致‧天空》,在台灣這塊大馬華人所熟悉的島嶼,詮釋出有別於以往印象的聲音。

raw-image

致天空,還致什麼?

將近半小時長度的創作專輯,阿蓮娜.沐塱揉合了不同曲風的嘗試,讓傳統古調與當代樂器編制出驚艷的聽覺體驗。

專輯一共有八首作品,包括 〈Gitu'an 星辰〉 在內,五首以肯亞語(Kenyah)和加拉畢語(Kelabit)的南島傳統語言創作以外,在〈Warrior Spirit〉與〈Put Burui〉 當中,也呈現了優美的樂曲形式。同時在〈Sunhat Song〉當中,更是以英語演唱,展現了她的多元創作面向及發展潛力。

除了柔美的嗓音,同時散發濃厚藝術氣質的阿蓮娜.沐塱,也相當重視文化在音樂作品當中的意義。其中,她所擅長運用的沙貝琴,更與自身的成長背景有相當緊密的淵源。在歌曲的表現中,同時也承載著個人民族與文化認同的元素,讓她的音樂蘊藏了與眾不同的色彩,為聽著帶來聽覺上的新鮮渲染。

raw-image

阿蓮娜的期待

在專輯封面設計, 阿蓮娜.沐塱手握沙貝琴,挺拔的站姿散發出維納斯般的魅力,在民族味道濃厚的背景映襯下,容易讓人聯想起到去年榮獲「金曲年度最佳專輯」的阿爆,在《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所展現的鮮明形象。

raw-image

而來自赤道國家,卻同樣吟唱著南島語系的阿蓮娜.沐塱,作為「風潮音樂」首度合作的國際藝人,能否同一片 “天空” 底下的台灣,吟唱出大馬的獨特,掀起另一股音樂熱潮,相當令人期待。

-

文字:Tom Phan,經營粉專『有一點唱片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一點唱片故事的沙龍
20會員
22內容數
聽一些台灣音樂,寫一些聆聽心得。
2021/11/15
這一張專輯的出現,不只是大馬音樂的一大驚喜,不只具有引領國際矚目的潛力,也再次證明了好音樂不分語言,而唯一的語言,是音樂。
Thumbnail
2021/11/15
這一張專輯的出現,不只是大馬音樂的一大驚喜,不只具有引領國際矚目的潛力,也再次證明了好音樂不分語言,而唯一的語言,是音樂。
Thumbnail
2021/11/12
必須先聲明,這是一張很難以客觀角度去評論的專輯作品。 作為唯一所有歌曲我都可以跟著吟唱(當然多數時候唱不上去)的音樂人,我對他的愛戴實在難以掩飾。也沒有想掩飾。
Thumbnail
2021/11/12
必須先聲明,這是一張很難以客觀角度去評論的專輯作品。 作為唯一所有歌曲我都可以跟著吟唱(當然多數時候唱不上去)的音樂人,我對他的愛戴實在難以掩飾。也沒有想掩飾。
Thumbnail
2021/08/27
這一張被 Mateo 自喻為「Una historia de Cuba」(一個古巴歷史)的專輯,記錄了他個人透過囚禁的視野,看見了人生另一個機會、另一個地方的生命的故事。並且,也用了聲音和影像,為這一個旅程劃上一個美滿的樣子。
Thumbnail
2021/08/27
這一張被 Mateo 自喻為「Una historia de Cuba」(一個古巴歷史)的專輯,記錄了他個人透過囚禁的視野,看見了人生另一個機會、另一個地方的生命的故事。並且,也用了聲音和影像,為這一個旅程劃上一個美滿的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張專輯的論述,從阿洛身為阿美族的女人島神話出發,乘著風穿越海洋,讓海洋成為連結南島民族的音樂論述,進而貫穿了這幾位女性在當代所面臨的議題,相當壯闊。而這樣的遼闊,不只在專輯概念及論述上,也表現在專輯的完整性和歌曲的精彩程度,相當值得聆聽。重新認識這片海洋,這座島嶼,與族群。
Thumbnail
這張專輯的論述,從阿洛身為阿美族的女人島神話出發,乘著風穿越海洋,讓海洋成為連結南島民族的音樂論述,進而貫穿了這幾位女性在當代所面臨的議題,相當壯闊。而這樣的遼闊,不只在專輯概念及論述上,也表現在專輯的完整性和歌曲的精彩程度,相當值得聆聽。重新認識這片海洋,這座島嶼,與族群。
Thumbnail
聽音樂這件事有很多方面,有的人喜愛某一類音樂,在此一領域深入鑽研,有的人喜愛音樂帶來的聽覺饗宴,在聆聽設備上追求極致,當然也有人如我一般,聽音樂是追求音樂世界的璀璨,也聽旋律和音樂整體氛圍。 當然最近兩三年,蔚藍發現越南流行音樂,竟是如此蓬勃發展著,或許因為曾經是法屬殖民地,越南音樂風格的多樣包容
Thumbnail
聽音樂這件事有很多方面,有的人喜愛某一類音樂,在此一領域深入鑽研,有的人喜愛音樂帶來的聽覺饗宴,在聆聽設備上追求極致,當然也有人如我一般,聽音樂是追求音樂世界的璀璨,也聽旋律和音樂整體氛圍。 當然最近兩三年,蔚藍發現越南流行音樂,竟是如此蓬勃發展著,或許因為曾經是法屬殖民地,越南音樂風格的多樣包容
Thumbnail
以台灣為起點,邁向太平洋諸島;歷時七年,阿洛在歌聲與跳島行旅之間不斷探索、來回修正關於南島認同的思考,從而開啟音樂、甚至跨島電影的想像。 阿洛以 Pangcah(常譯為邦查,阿美族語對阿美族自稱的講法)的身分,透過耆老口傳的神話與音樂人的氣息,回到 祖先走過的古老航路。
Thumbnail
以台灣為起點,邁向太平洋諸島;歷時七年,阿洛在歌聲與跳島行旅之間不斷探索、來回修正關於南島認同的思考,從而開啟音樂、甚至跨島電影的想像。 阿洛以 Pangcah(常譯為邦查,阿美族語對阿美族自稱的講法)的身分,透過耆老口傳的神話與音樂人的氣息,回到 祖先走過的古老航路。
Thumbnail
擁有多重音樂身分的音樂家金玟儀,為了激發自己的創作動能,在 2021 年秋天以「島嶼對話 - 臺馬藝術交流」藝術游擊駐村計畫,進駐馬祖南竿55據點,運用鋼琴及電子樂器,以音符譜寫出島嶼的歷史與風景。金玟儀透過音樂語彙書寫馬祖的點滴,並以青年創作者的角色,分享對於臺灣音樂環境的觀察與願景。
Thumbnail
擁有多重音樂身分的音樂家金玟儀,為了激發自己的創作動能,在 2021 年秋天以「島嶼對話 - 臺馬藝術交流」藝術游擊駐村計畫,進駐馬祖南竿55據點,運用鋼琴及電子樂器,以音符譜寫出島嶼的歷史與風景。金玟儀透過音樂語彙書寫馬祖的點滴,並以青年創作者的角色,分享對於臺灣音樂環境的觀察與願景。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基於語言與文化等族群因素,使得大馬華人在台灣的音樂發展,相較其他國家與族群,擁有一定的優勢。 但來到 2021 年,台灣出現了異國風情濃厚的旋律。同樣來自大馬,來自婆羅洲的阿蓮娜.沐塱(Alena Murang),帶著個人第一張專輯《Sky Songs 致‧天空》彈奏出神秘的音樂。
Thumbnail
基於語言與文化等族群因素,使得大馬華人在台灣的音樂發展,相較其他國家與族群,擁有一定的優勢。 但來到 2021 年,台灣出現了異國風情濃厚的旋律。同樣來自大馬,來自婆羅洲的阿蓮娜.沐塱(Alena Murang),帶著個人第一張專輯《Sky Songs 致‧天空》彈奏出神秘的音樂。
Thumbnail
在流淌著排灣血液的身份下,戴曉君/Sauljaljui(族名:少拉芮)一反樂壇以吉他進行創作的常態,採用學習多年的月琴作為發想,九首排灣語、兩首中文創作曲,迸發出這張穿梭於流行、原住民曲調、拉丁雷鬼、民謠及節奏藍調等,令人無法輕言定義的極致跨界作品。
Thumbnail
在流淌著排灣血液的身份下,戴曉君/Sauljaljui(族名:少拉芮)一反樂壇以吉他進行創作的常態,採用學習多年的月琴作為發想,九首排灣語、兩首中文創作曲,迸發出這張穿梭於流行、原住民曲調、拉丁雷鬼、民謠及節奏藍調等,令人無法輕言定義的極致跨界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