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連續殖民的島嶼哀歌——何時天光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說到台語歌,大家現在還有在聽嗎?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查找資料時看到隱晦的暗示,暗示這些歌曲都反映了時代背景下的人民哀歌。
不久後,相關的書就一本本從宇宙被召喚而來^^

我最喜歡的台語歌是:<雨夜花>
在日治時期,由 #鄧雨賢 作曲、#周添旺 作詞、#純純 主唱的這首歌,不僅在發表時傳唱不絕,後來在皇民化運動如火如荼時亦被改編為軍歌;在國民政府來台後因「去日本化」而遭禁,但台語歌曲逐漸復甦時再度捲土重來;近年在台灣大紅的遊戲《#返校》,其中關卡亦選用 #雨夜花 作為解謎道具。

一首歌在台灣纏纏綿綿了數十年,有人只聞其名,有人僅聞此聲,有人不知作曲譜詞主唱者誰,有人從來不知這首歌的存在。
這首歌的魅力何在?背後故事又是什麼?
就讓我們這週好好地來聽一聽吧!

#陳培豐#歌唱台灣

跟我想像中不同,這是一本紮紮實實的出版研究論文;好處是能在系統化梳理下,快速建立台語流行歌曲的近代史。

在讀這本書前,提供原汁原味的品賞連結
#台灣音聲一百年(https://audio.nmth.gov.tw/audio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聽聽,這些因為很多有心人才蒐集起來的活歷史,也讓這些「心聲」免於湮滅在長槍與刺刀中。

|日治:留聲機、閨怨、教化

從日本盛行的留聲機,開啟了台語流行歌曲的時代。
日本本土的「新民謠運動」是用簡單詩詞描繪各地自然與文化,吹進台灣的風也讓「 OO進行曲」成為描繪地景的觀光振興名物。
但這時期蔚為流行的仍是內容偏向「情愛」,具有「閨怨」屬性的抒情小曲。
歌手多為藝旦與歌仔戲班出身,創作者亦多與傳統戲班淵源甚深,歌曲的「轉音/顫音」形式也在在地化的市場需求下固定了下來。

#鄧雨賢代表作即為「四/月/望/雨」(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身為#古輪美亞唱片的專屬作曲家,推出的作品均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同為一時之選的作曲家尚有#蘇桐#陳秋霖#姚讚福,代表作分別為:
<雙雁影>、<白牡丹>、<心酸酸>。
這些暢銷金曲普遍的主題,都是著眼於女性的幽怨。

以<雨夜花>為例:
「雨夜花 雨夜花 受風雨吹落地
無人看見每日怨嗟 花謝落土不再回
雨無情 雨無情 無想阮的前途
並無看顧軟弱心性 乎阮前途失光明

雨水滴 雨水滴 引阮入受難池
怎樣乎阮離葉離枝 永遠無人通看見

花落土 花落土 有誰人通看顧
無情風雨誤阮前途 花蕊若落要如何」

日本殖民下的台灣仍是以農業發展為主,佃戶無力供養的女兒,要嘛成為寄人籬下的養女,要嘛成為任人搓揉的「媳婦仔」,或者賣到高級料理店成為陪酒賣色的藝旦酌婦藝娼。
即使是上流階級的大戶人家,女兒纏足或作為婚姻籌碼,活動範圍亦不脱於居所方圓。
就像雨夜裡的花朵,只能仰賴他人的恩露,才能有望天明的希望。

日本政府無意培育工業人才,從事農業的人口約70%,在良好的社會建設基礎下,勞動力是穩定地存在於「牢籠」中,毋需遠遷亦可溫飽。
從事抗日的知識份子對於歌曲創作,停留於啟蒙明智的「教化」;利用流行的歌曲改編為軍歌,也是「皇民化運動」提高大和意識的工具。

整體來說,「閨怨」不只指空間上的封閉性,也是整體環境的凝滯,台灣由上而下不分男女所感受到的殖民無奈或是父權控制,也讓這類的歌曲傳誦不絕。

|國民政府來台:邊緣、失語、布袋戲

日治時期的唱片多於日本錄製,戰況吃緊後飽受盟軍轟炸,流行歌曲面對硬體的「消失」也彷彿跟著人間蒸發。
日治時的作詞者#李臨秋在寫下<補破網>後,消失於樂壇;為<雨夜花>譜詞的#周添旺與妻子歌手#愛愛戰後組織唱片公司,卻因為盜版而黯然收場。
整個唱片產業的從業人員,陸續遭受228、#國語化運動、戒嚴時期,有的慘死、有的噤聲、有的失業,歌曲創作或時有停禁、或因為語言障礙而「失語」。

能配合新政府語言政策與愛好的作曲作詞家,有的家境殷實能留學習得西洋音樂,如#許石#楊三郎;有的接觸教會系統的音樂學習,如#張邱東松

這時期的歌曲內容多為「失戀」或「苦戀」,透射出同胞政府並未如預期善待台灣人。
依舊是二等公民,財產時常莫須有地扣押充公,學識無用武之地因需優厚外省人,婚姻常有外省人的騙財騙色⋯⋯在一連串的土地政策下,大量農民被迫離鄉背井,以流動式的勞力兼差,應付不合理的租稅。

於是翻借自日本的港歌,應勢而起。

<補破網>、<安平追想曲>的離別、外出打拼、有去無回、思念故鄉美好,就成了集體意識的出口。
吸收日本股旅演歌的唱腔,形成「亦臺亦日」的美學,除了是共有的工業化社會失業困頓背景,亦有寄託淪為邊緣人的悲痛。

當70年代黃俊雄的《雲州大儒俠》一時轟動全台,家家戶戶準時守候;這些角色們出場的布袋戲歌曲,再度為台語歌注入活水。
這些遊走於法律邊緣的「俠客」,或者淪落紅塵性格鮮明的「女俠」,在這些改編自西洋日本或者舊時流行曲的搭配歌曲,成為了社會底層的烏托邦。
這些人在現實的「殘缺」,卻能在「忠義」的招牌下,領著「異能」懲奸除惡,為整個族群進行弱者自力救濟的「救贖」。

直至今日,台語歌曲的意涵、歌手與創作者的意識,都有待大眾賦予定義。
雖是學術性質濃厚的一本書,但內容卻濃縮了台灣社會面對的問題與解套,以「台語歌曲」作為一次次的自問自答。

不知道大家最拿手的台語歌是哪一首呢?
有沒有想過喜歡的理由是什麼呢?

如果大家對這系列還感興趣,那我們就下回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ㄓˊ感書店的沙龍
5會員
58內容數
個人書評為主,因私人因素離開教育界後,期許提供新課綱下國文教育的多元選書,成為體制外的教育助力。 著重議題討論與台灣文學,若有講座研習或課程設計,歡迎留言或來信討論^^
2022/06/08
「也許人與人的遇合只宜茶宜香,因它們都短暫乾淨,彷彿是進行消毒,把情欲殺得只剩一縷碧煙;或者情感也只宜入一盆篆香,拓時全心全意,燒時芳香薰人,然一切都會成灰,心灰也是灰,那是完全燃燒後的空無。」 因為習茶而讀書,我們因為茶而生緣結客。
Thumbnail
2022/06/08
「也許人與人的遇合只宜茶宜香,因它們都短暫乾淨,彷彿是進行消毒,把情欲殺得只剩一縷碧煙;或者情感也只宜入一盆篆香,拓時全心全意,燒時芳香薰人,然一切都會成灰,心灰也是灰,那是完全燃燒後的空無。」 因為習茶而讀書,我們因為茶而生緣結客。
Thumbnail
2022/05/25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25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18
學了茶,當然也要來讀讀跟茶有關的書。 起心動念其實是讀《#茶金歲月》時,主角提到紅茶沒落影響了姜家家業,雖寥寥一句,我卻充滿疑問: 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原本好好的卻走壞了,究竟是運氣太壞還是經營不善的託辭? 後來得知 衛城出版 的這本: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Thumbnail
2022/05/18
學了茶,當然也要來讀讀跟茶有關的書。 起心動念其實是讀《#茶金歲月》時,主角提到紅茶沒落影響了姜家家業,雖寥寥一句,我卻充滿疑問: 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原本好好的卻走壞了,究竟是運氣太壞還是經營不善的託辭? 後來得知 衛城出版 的這本: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獨夜無伴守燈下 春風對面吹...」,這首由鄧雨賢所作,從日治時期便流傳至今的台灣民謠《望春風》,想必旋律一響,大家都能有所感觸。而這一首個,從來就不只是個過時的時代經典,而是隨著時代演進,同樣的歌名,卻衍生出不一樣的旋律與意義。
Thumbnail
獨夜無伴守燈下 春風對面吹...」,這首由鄧雨賢所作,從日治時期便流傳至今的台灣民謠《望春風》,想必旋律一響,大家都能有所感觸。而這一首個,從來就不只是個過時的時代經典,而是隨著時代演進,同樣的歌名,卻衍生出不一樣的旋律與意義。
Thumbnail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文夏的歌,便是那熱熱鬧鬧的「世俗」,勾連、反映、煽動著千萬百姓的情感。
Thumbnail
文夏的歌,便是那熱熱鬧鬧的「世俗」,勾連、反映、煽動著千萬百姓的情感。
Thumbnail
終於看到一本關於台語歌的專書了。雖然它是一本論文,不過作者文筆很好,各類概念信手捻來,將台語歌曲跟台灣近現代史做了很有系統的整合,讀來甚有韻味。
Thumbnail
終於看到一本關於台語歌的專書了。雖然它是一本論文,不過作者文筆很好,各類概念信手捻來,將台語歌曲跟台灣近現代史做了很有系統的整合,讀來甚有韻味。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有一就有二,再來一篇,《月光光》是閩粵客三個族群共同的童謠記憶,最早的福州版本更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常袞所作,是福州現存最古老的民間歌謠。現行有數十種版本,有人擷取前兩句,「月光光,秀才郎」。再衍化,創作,這首客語流行曲是由臺灣屏東萬巒四縣腔(南四縣腔)客家人的客語流行音樂創作女歌手邱幸儀新唱的版本,
Thumbnail
有一就有二,再來一篇,《月光光》是閩粵客三個族群共同的童謠記憶,最早的福州版本更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常袞所作,是福州現存最古老的民間歌謠。現行有數十種版本,有人擷取前兩句,「月光光,秀才郎」。再衍化,創作,這首客語流行曲是由臺灣屏東萬巒四縣腔(南四縣腔)客家人的客語流行音樂創作女歌手邱幸儀新唱的版本,
Thumbnail
基於徵文題目「為臺灣唱一首歌」而寫的文,由滅火器樂團創作的「晚安台灣」,是一首能在我心中激起千層浪,但也能從中得到力量的歌曲。
Thumbnail
基於徵文題目「為臺灣唱一首歌」而寫的文,由滅火器樂團創作的「晚安台灣」,是一首能在我心中激起千層浪,但也能從中得到力量的歌曲。
Thumbnail
台九線上無盡的稻浪,搭配金色的陽光,風一陣一陣吹來。騎車馳騁在台九線上的我,根本就是《風之谷》女主角啊!這個時候的背景音樂怎麼可以少了王宏恩的《布谷拉夫》?他的第一張專輯百聽不膩,而且布農族語發音相對簡單,跟著哼兩句是沒問題的。一起來,布谷拉夫、布谷拉夫。
Thumbnail
台九線上無盡的稻浪,搭配金色的陽光,風一陣一陣吹來。騎車馳騁在台九線上的我,根本就是《風之谷》女主角啊!這個時候的背景音樂怎麼可以少了王宏恩的《布谷拉夫》?他的第一張專輯百聽不膩,而且布農族語發音相對簡單,跟著哼兩句是沒問題的。一起來,布谷拉夫、布谷拉夫。
Thumbnail
我們《返校》要從上的音樂課並不是歌曲遭禁,因為那就沒有音樂了,重點在於雖然台灣經歷了長達38年又56天的戒嚴時期,這些歌曲被官方禁聲了將近四十載,兩代人的校園、廣播、電視都聽不到這些歌,然而台灣人並沒有把這些曲子遺忘...
Thumbnail
我們《返校》要從上的音樂課並不是歌曲遭禁,因為那就沒有音樂了,重點在於雖然台灣經歷了長達38年又56天的戒嚴時期,這些歌曲被官方禁聲了將近四十載,兩代人的校園、廣播、電視都聽不到這些歌,然而台灣人並沒有把這些曲子遺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