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畢設週記03】住宅彈性空間-案例回顧

透天厝-彈性模組
高層住宅-彈性空間

《郊區:半寓》
隨居民空間需求擴建的透天外牆----資料來源《成大建築-109級畢業設計特展》
隨居民空間需求擴建的透天外牆----資料來源《成大建築-109級畢業設計特展》
設計者:陳威竹 / 109級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基地:高雄市大社區 類型:透天式集合住宅
擴建方式----資料來源《成大建築-109級畢業設計特展》
彈性空間操作方式
起初提供給住戶最基本的居住條件和公共空間,在外牆預留鋼構接點,未來擴建交由住戶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發揮。 管道間另外再預留空間,可獨立使用也可以合併,對未來擴充提供更大的彈性。
空間分層也針對家庭規模分類:一樓空間提供社區住戶做賣店使用,二樓是4間單人單元,三樓是兩間小家庭單元,四樓提供整層家庭單元使用。
公共空間:除了頂樓的公共空間提供住戶交流等,住戶各自的小陽台可以視情況作為開放或私人工作陽台使用。
我的想法
我認為作者對於彈性的模組發展方向是比較像提供一個蓋好的房子,毗鄰外牆的部分提供節點能夠長出空間。 有點像是2021普立茲克獎Anne Lacaton和Jean Philippe Vassal翻修法國波爾多大公園社會住宅Cité du Grand Parc的手法,他們也是因原有住戶空間需求增加,所以在原有社宅的外牆再掛上工廠預鑄的陽台,就不需要拆掉重建。
不過和我前幾篇週記的想法有點不同的是,作者的操作方式比較少談到外牆內的彈性變化,藉由這個案例問自己:能不能有更多的「填充」(Infill)延伸進入外牆內部?

屋。宅。家。廠
《屋。宅。家。廠》 ----資料來源《Team 20》
設計者:歐芷毓 / 106級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基地:台中市西屯區(台中市政公園) 類型:展覽空間、高層住宅
《屋。宅。家。廠》 ----資料來源《Team 20》
彈性空間操作方式
作者的操作方式較接近於分離「結構」和「填充」(the separation of support and infill)的概念。 試圖利用可變動選配的次系統模矩,在這棟家屋投射工廠預鑄對宅的想像。建築專業者及非專業者在家宅的建造過程中重新分配洗牌,社會住宅樣品屋在home / house / product 間建立新的定位和角色。(以上為原文)
《屋。宅。家。廠》(已裁切原圖) ----資料來源《Team 20》
我的想法
作者把結構很明顯的表達後,在空間中除了有住宅空間之外,也展示了預鑄住宅的生產過程(?),在買房子時參觀預售屋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模矩選配,並同時看到住宅的生產過程(?),以及住宅完成後如何被使用的樣子。(就像是你去鼎x豐吃小籠包的時候,邊點餐邊看到師傅在做小籠包,還看到隔壁桌的客人吃得一籠接一籠這樣。)
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做為參考的案例,除了模矩化的彈性空間外,兼顧了選配的空間需求(我想像的樣子就像走進BMW的展示中心一樣,旁邊有一個小空間提供客戶和業務討論車輛選配的事情),這樣其實就是一個很真實的住宅從生產到使用的展示。

OPEN BUILDING SYSTEMS NEIGHBORHOOD》
《THE OPEN SYSTEMS NEIGHBORHOOD》----資料來源《Open Building》
設計者:Jan Vader / 2021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基地:荷蘭阿姆斯特丹 類型:高層社會住宅
《THE OPEN SYSTEMS NEIGHBORHOOD》----資料來源《Open Building》
彈性空間操作方式
作者將結構清楚的分區域界定並模組化尺寸之後(上圖左),定義每一個空間的使用期限(例如戶外空間和皮層50年、管道等10年)(上圖右上),最後再加上選配的組合包(上圖右下)也就是所謂的填充(Infill)由居民選擇並組合後,變成是空間多樣的集合住宅。
隨選擇不同有不同空間呈現的住宅----資料來源《Open Building》
我的想法
我覺得這個案例的表現方式是目前我找到最完整的(圖面呈現最完整),作者除了基本的模組定義外,在其他Infill的設計也相對來說比較多,作者也有考慮到構件和構件之間的接合,我覺得這是我之後在做設計時也需要考慮到的一環。
教你牆怎麼拆----資料來源《Open Building》

結論
分析了上述三篇案例後,即便是結構也有多種表現方式,從打開傳統透天架構、提供一個超大跨距、空間的大結構到規規矩矩的定義模組結構,Program也不太一樣。
我認為在考慮設計的時候,我需要在Infill的部分做更多Study,模矩也需要嚴謹的定義,結構方面應該會是比較偏向《OPEN BUILDING SYSTEMS NEIGHBORHOOD》的方式,然後再考慮在集居的模式下,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的關係、居民和居民的相處方式。
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的關係-藤本壯介(L’Arbre Blanc)----資料來源(Architect Magazine)
下一篇可能會來談談Open Building 在真實世界裡的案例,再來清楚的界定空間需求會有那些,然後再來談談幾個基地選擇。
Alejandro Araven-Villa Verde House----資料來源(Archilovers)

阿所以我說那個計畫書呢......?

謝謝大家,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