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零伍 畢業設計案例分析
前面四篇畢設週記算是面對自己想討論的議題做一些提問及整合,這週調閱了一些以往畢業設計來討論確切我能做甚麼。將以基地分析、使用者、操作手法、空間需求、空間分析、精彩之處與不足之處分析。
以下為畢業設計案例
- 竊竊私語的教堂(淡江,李映萱,2018)
- 孤島放送台-限時旅館(淡江,李念,2020)
- Behind The Scene-後放映所(淡江,連奕堯,2020)
- 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w-寶藏巖信所(淡江,蔡妮可,2021)
《竊竊私語的教堂》
這樣變幻莫測的時代,代表「失真的城市」對於不同人物來說意義各不相同。如寫日記般,真實世界裡的,日記裡的,讀日記的,都是我但都不是完整的我。文字如介面,我們在記憶意與情緒中解構自己,空間也如情緒,那柔軟事件隔著一層層的面紗,觀者因此產生了詮釋與對話。空間是生活的容器,被看不見的變因影響,而你試圖在竊竊私語的教堂裡,找到「最貼近」你的那件事情。
台北市林森北路六條通
城市中帶有個人情感的角色
以前置設計定義最具表現性的角色設定,尋找空間原型,討論情緒或情感對於人的多重詮釋,分析情緒所對應的空間型態,最後將取得的空間原型置入最後的設計,基地原先就富含多元屬性,利用前置設計產生空間原型的設計手段,再加以變形後呈現最後的教堂設計。
教堂
以單棟建築呈現,女演員之家利用方形空間的轉動產生不同面上的開口,讓展現出的生活模式在平面上呈現曲折且多層次的,利用帶狀空間轉折定義出想被觀看與不被觀看的空間,帶到後來的設計,利用此種空間原型,創造更大尺度以城市為基礎的機能。
- 議題的初始操作女演員作為角色的家中三個層次(house of actress/house of women/home of heart)的疊加,並得到能多重詮釋自我的空間類型。
- 很詩意的回應一天很多面向且不想人傾吐的情緒,如何在建築空間中安置,並運用建築操作手法找出如何用多重是講去看待事情的全貌。
- 找到合適的基地,呈現多元面向,且隱藏在城市面貌背後有很多情慾的場所,卻利用教堂如次神聖的機能回應,不去利用二元性的空間對比呈現,反而重新定義了教堂,成為生活情緒的載體。
- 細膩了表現與分析不同情緒下的空間擴張與改變。
- 太過於呈現教堂內在的空間行為,並沒有特別與基地多元的環境結合。
- 平面容易看出走廊的走過與教堂停留的觀看方式,剖面表現上被牆分割過後的空間看不太出空間關係如何回應議題,略為可惜。
《孤島放送台-限時旅館》
限時旅館中,旅客透過自己一日的限時無意中放送著島上一世的現實。在這裡,或許我們無法定義或決定島嶼過去與未來的樣子,但在這當下可以透過新型態的觀察與紀錄方式,揭露一個離台北最近卻又最陌生的地方,並讓將面臨巨大變化的島嶼,能永存於虛擬世界之中,如同一場不斷更新的線上展覽,而策展人是每一個來到島上的旅客。
台灣台北市士林區社子島
遊客 /在現實與虛擬中無法自拔的人
討論的是科技上的真實與虛擬三條邊界在哪,從大尺度的城市邊界到小尺度的建築邊界,經由觀察到的社會現況作為一開始的空間規劃,也在前置設計中,定義角色(沈迷網路的媽媽與熱愛互外活動的爸爸)的住宅,經由前置設計取得的空間原型,將其操作轉化成為塔狀空間,利用水平性的公共空間串連,在空間中呈現的是真實與虛擬交雜的狀態,良好的空間序列,豐富多元的空間,旅館作為離開並且拼貼出的一場展覽。
- 旅館塔狀房間
- 旅館大廳
- 圖書館
- 新型態廚房(結合UBER EATS)
- 馬戲團表演空間
- 室內/戶外劇院
以單棟建築呈現,前置設計利用建築多種手法切割出滿足兩種使用需求的使用者,再利用幾何秩序創造出由塔與圓型劇場/馬戲團結合的旅館,塔狀空間創造出有趣的剖面並且在不同layer上有視線開口與動線的結合,在獨立與開放間產生曖昧的關係,空間上的可能性與變化很強大。
- 與前案例相同運用前置設計,利用設定的特定角色對應的住宅,將議題產生的空間收斂,就不會因為太過於哲學性的議題,而無法進空間討論。
- 前置設計所產生的住宅,已經失去對於建築的秩序與隱私,呈現虛擬的時代,人與建築的空間對話。
- 找尋的基地也同時回應議題,基地為真實與虛擬邊界(ubereats並未到達的城市),找出藏在城市背後的發展脈絡,重新創造旅館與馬戲團的合併機能。
- 將前置設計轉化成塔狀旅館,產生多面向的場景,將不同的layer中疊加劇場空間,在不同層次的空間序列中,都能從新定義活動跟視線的交集,拼貼於旅館中。
- 塔狀的居住空間,雖然能讓開口呈現更多不同高度變化上的面相,但同時也增加居室中的樓梯,且與公共空間的曖昧互動似乎沒有特別表現。
- 僅止於空間上的觀看與被看,似乎不太能呈現虛擬與現實的空間界線。
- 建築創造成為新型態的觀察與記錄方式,這場實驗成果若能經由建築再次呈現,或許更有說服力,而非虛擬線上展覽。
《Behind The Scene-後放映所》
面對打開電影院這個黑盒子後的好奇喪失,是否能透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場所的細微觀察,經驗了由空間構成的 「 凌鏡 」 ( Scope ) 就好像觀看幕後花絮一般,記憶與重新理解被遺落的戲院和後巷 ,如電影《新天堂樂園》中所代表的意涵 : 「要讓電影不只存在於螢幕上,也能投射在空間、城市或每個人的心中。」從對現代影城的質疑出發,再定義集體觀影的場所,最後透過這些影廳,不論是放大一百倍凝視、狹長的窺視或是身體感知,人們以看電影的方式重新認識城市。
台南市中正路一帶(舊電影里區)
居民/遊客
開始先以導演視角研究電影拍攝手法,接著討論電影院空間在歷史上的轉化,在利用這兩者的分析後創造新型態的電影院空間,回應到城市間中對於電影院的意識,分析舊電影里從日治時期產生的影城狀態與改變,置入四棟微型建築,利用前期創作的空間原型與基地上的活動進行結合。
- 市場中的售票亭
- 電影院
- 收集電影海報的圖書館
- 獨立放映所MTV
- 塔狀電影院結合旅館
節點式建築散落在城市中呈現,與城市中殘留的劇院線索或者常民空間連結,利用長型電影院、塔狀電影院、環形電影院作為空間表現,重新塑造新型態的電影院。
- 一開始對於議題的研究,由導演的視角呈現到電影院的空間轉化,深化了對於電影空間需求降低的年代給予新的可能性。
- 將基地上從日治時期擁有眾多影城空間的舊電影里分析,並將原先沒落消逝於城市中的記憶找回,運用影城空間與當地空間結合,讓居民與遊客發現只屬於此的幕後花絮。
- 將封閉的電影空間(黑盒子)開啟,並且將觀看電影的事件,從觀看集體事件改變成為個體觀看,某部分從觀看電影轉譯成為觀看城市。
- 實際上與分析脫節,太過於浪漫的呈現空間經驗,並未理性的面對基地與使用者,或清楚說明播放的電影為何。
- 新的空間型態並未有清楚的分析與說明,導致評圖老師無法清楚理解創造出的空間,需要有機制來進行討論。
- 其中一處的電影院本身集體的觀看集體事件,到最後私人領域公共化,最後又回到集體的觀影狀態空間。
- 每處的電影空間都對未來可能性太多想像,但皆處於片段想像,並未思考城市與建築、建築與人、人與活動之間的關係。
《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w-寶藏巖信所》
我們看待與詮釋事物的方式,其實源自於我們的經驗,我們是誰。
寶藏巖做為實驗對象,這裡的歷史並未停留在過去某個時刻,至今仍然流動著,基地中的shadow形成一種集合原物件型態、環境、時間、記憶、觀看者...等的符號,事物的表象的明面與裡象的影面之間的共時性與相互表達,成為寶藏巖故事與空間的表裡關係,物理的影與現象的影讓人透過走在當下的街道空間裡又同時活在腳本角色裡的重疊感,透過九棟與書信有關的空間,人們得以發現並詮釋這些影子,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文化資產的歷史疊合。而這些影子最後,轉化為一封封的信件,用不同的方式存在著。 建築如果能讓我們注意到城市中隱藏的影子,能否讓人更認識城市,也更認識自己一些呢?
台北市中正區寶藏巖
居民/藝術家/遊客
對於一開始城市研究,利用現象學的角度找尋能放大感官的影子為何?描繪後經譜記整理出metaphor & physical兩種,前者為居民生活的痕跡、基地的歷史遺跡、自我的投射等,後者為光影(真實的美)、某種程度影響人的活動(遮蔭) 透過詮釋這些影子,人們能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文化資產的歷史結合。並在前置設計創造出讓建築成為影,卻也同時能反映你的影的空間。最後基地分析取出的基地使用者(遊客居民),安排郵局作為主要機能將影子轉化成一封封信(但這裡不太能理解,郵局作為空間需求的必要)。
- 寶藏巖信所入口
- 代筆人之家
- 明信片商店
- 咖啡廳
- 信件販賣所
- 匿名郵局
- 燒信煙囪
- 沒送出的信箱
- 時間的塔
以節點式建築散落在聚落中呈現,經由一系列寫信、代筆、寄信、存放到燒信的過程讓人重新認識自己,較為偏向展場的空間,九棟建築中有兩棟為改建,空間一半的呈現都在地下廊道,經由光影轉化的變化呈現環境中的影與自我的影互文,找尋潛伏在我們看到的事物後面的故事。
空間多運用開口的改變形塑出建築量體,產生不同的光與影效果改變了時間維度,非常詩意,但或許空間多流於形式與字面上的闡述,並未將自我真實的影完全利用建築空間呈現與投射。我認為空間經驗必須在無文字輔助時人能感受,才為成功的建築空間製造。
- 起始的研究,來定義shadow為何物,由現象學觀察城市(人們產生居住行為的空間)探討,經由譜記與故事方式產生空間,並將空間原型呈現在設定的空間經驗中。
- 透過影子了解的自己,透過再一層的投射做成較詩意的文字提案,事物的表象的明面與裡象的影面之間的共時性與相互表達,成為寶藏巖故事與空間的表裡關係,物理的影與現象的影讓人透過走在當下的街道空間裡又同時活在腳本角色裡的重疊感,一種兼具空間氛圍與故事感受的刻畫。
- 從影子出發尋找隱藏的故事,實為有趣的設計命題與發展。設計的操作、圖面的呈現均屬上層。然設計作為一種媒介/方法與作為一種故事之間,也許故事更易傳達影子的意涵。
- 透過現象學的探查,理解的關鍵似乎需要利用的身體移動性,而不是根著多處眞實性描繪空間的論點,專注於「空間的日常移動」透過設定的主角移動在光與影,主觀/客觀多重交錯,來產生空間具體化的成果與設計策略也許更清楚?
- 空間描述細膩動人,畫面優雅引人細品,不同觀者在相同空間的感受意義差異性可能無法絕對的統一,只單純限制單一的腳本。
- 郵局機能定義過於直覺。
以上是我認為有替我拉出一條道路的畢業設計作品,還有更多的作品是我雖然有點感覺,但尚未裡清楚脈絡,因此並沒有放上來。
總結
- 都有進行前期的研究,將其內容轉換至前置設計形塑空間原型,在未進入複雜的基地涵構前確認議題如何收斂成為空間,我認為是好的,不容易發散。
- 利用現象學的方法,作為一開始抽象性的議題探查,我認為較容易將其哲學性帶入進城市或空間中討論。
- 前期的空間需求為簡單且容易操作的機能,有界定明確的角色,後期的設計,一開始應該就有先給予想像空間機能,再分析基地現況的空間後,運用前期的空間原型,給予新型態的機能(如案例一的旅館與案例似的郵局)。
- 利用前置設計的操作結果,去找尋符合的設計基地更容易在後來的設計中,重新詮釋。
- 從城市面向有脈絡得去尋找基地,議題再不同尺度下如何回應,以及歷史脈絡有機可循。
- 使用者則利用基地分析後,找出現況上的使用者,產生出的二元對立(遊客與居民)有利於空間表現性。
對我而言,我所期望的議題呈現方法與基地預設條件:
- 議題呈現方法:對於城市現況的研究繼續深入研究,透過現象學的探查,利用的身體移動性「空間的日常移動」具體化的成果與設計策略,利用前置設計將哲學性與抽象性議題收攏。
- 基地預設條件:對於真實與動態影像邊界作為起頭,以大尺度的城市中尋找符合議題的異質空間。希望在基地尋找出一種物件型態、環境、時間、記憶、觀看者的符號疊加。
下一篇案例分析將會分析畢業論文,希望能跳脫本文中畢設常使用的操作邏輯,並發掘最適合的操作模式來呈現這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