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雋永系列EP5_《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夢想遙不可及,何以無懼前行?

電影海報(圖片來源:https://reurl.cc/ogN1aV)
電影海報(圖片來源:https://reurl.cc/ogN1aV)
2004年由巴西名導華特.薩勒斯(Walter Salles)所執導的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改編自南美革命家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的同名回憶錄,近期重新上映,再次引發人們對這位浪漫傳奇人物的好奇與懷想。
電影上映之初影評反應兩極,有人說電影成功地刻畫了一場「詩意」的壯遊,但亦有聲音批判角色的詮釋過度美化了這位馬克思主義者……畢竟切.格瓦拉的形象飽受爭議,電影的誕生自然免不了掀起一場意識形態的論戰。
若僅回到欣賞經典的純粹,華特.薩勒斯的敘事手法獨樹一幟,其公路電影的風格更已成為同類影片的典範,此片從人物刻畫、角色對白到場景運鏡,華特.薩勒斯巧妙地為這段旅程增添無上風情,成就耐人尋味的史詩級巨作,而跟隨電影腳步踏上南美洲神秘之境的觀眾,也隨之一頭栽進切.格瓦拉的宏偉夢想中。
現實旅途中的切.格瓦拉(圖片來源:https://reurl.cc/O02YAv)
1952年,即將從醫學院畢業的切.格瓦拉,與大他7歲的好友阿爾貝托,啟動倉庫裡破舊的摩托車,展開繞行南美大陸的驚奇之旅。
阮囊羞澀的兩人扛著行李,從阿根廷橫跨智利,再北返至祕魯,途中他們自詡為「大無畏」的坐騎,不堪長途跋涉成了廢鐵,兩人的未竟之路只得以雙腳徒步前行,靠著體力和意志力行過拉丁美洲的千山萬水,完成這項令人屏息的征途。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W3e0LZ)
影片中呈現的拉美風光美不勝收,兩個旅人置身於大山大海中,顯得格外滄桑孤寂,宛如被現實遺棄的浪子,游移到世界邊境;從繁華的都市來到人煙罕至的荒原,所見所聞與想像有極大的落差:恬靜的鄉野不見純樸的農家,只有被商人壓榨的貧民;一望無際的沙漠,也非牛仔馳騁的競技場,而是一張張孤寂陰鬱的面孔,在生死之間掙扎……礦場烏黑惡劣的環境恰似煉獄、應是孕育綠洲的泱泱大河卻成阻隔痲瘋病患的惡水,老城人文風采不再,僅剩廢墟殘瓦追憶著失落的文明。
正是這樣意想不到的身心刺激,使得一生養尊處優的切.格瓦拉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體認到資本主義的刻薄寡恩,如黑洞般將一切資源蠶食鯨吞,讓生命和希望的活路也近乎蕩然無存了。隨著劇情不斷推移、旅程持續進展,太陽每日依舊升起,烏雲卻籠罩著大地,百姓活在暗無天日的世界,只能任由貧富差距和階級對立不斷地擴大與蔓延。主人翁從天真爛漫逐漸轉變為惆悵哀傷的眼神,道盡對民族的情感和土地的熱愛,被現實活生生摧殘的悲涼。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ogN89v)
這趟旅程,並非夢想的實踐,更多的是壯志未酬,也因此開啟了切.格瓦拉的人生志業,奠定以「革命」解放貧苦的宏願。
本片通篇洋溢著浪漫的韻味,詩意的畫面與情感、意想不到的奇人軼事,並非杜撰,而是切.格瓦拉的真實經歷和純然感動,透過純潔的心靈和深刻的筆觸,引領觀者油然生出驚嘆和敬畏。
鏡頭的視角帶著觀眾品嘗最美的景色、最苦的真實,本該滿心期盼的饗宴,卻揭開了悲苦的面紗,隨著角色的心情漸漸沉重,萌生與作品所要傳達意念的共感。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YOMYjD)
電影的尾聲,阿爾貝托選擇留在委內瑞拉當醫生,切.格瓦拉則背離當初的職業道路;七年後,兩好友再次相聚,這時的切.格瓦拉已經成功推翻古巴的親美政權,邀請當初的旅伴,共耘這塊新生之地。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不單只是部公路電影,透過兩位年輕人狼狽且緩慢的腳步,體察現世的不公與無情,然而憤青的濟世熱情,又如何能翻轉一切?
不過又正如切.格瓦拉自己在書中寫道「這不是個英雄事蹟的故事,也不是憤世嫉俗的見聞,至少當初沒有這個目的。這不過是對兩條平行線、兩個凝聚著共同夢想與希望的生命,所記錄下的這段經歷。」電影同樣很單純地聚焦在旅程當下,沒有過多的政治意圖、思想渲染,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遊歷,賦予觀後無窮的深思。
攤開地圖,凝視虛擬的座標,心中醞釀著一訪該地的嚮往,來段異國邂逅,收集說不完的點點滴滴,好多年輕人們對旅行的渴望,不外是這樣的青春印象,又何能把玩票性質的青澀,轉為對不公不義的抗爭?
我們又是否也有過那樣的熱情?滿腔雄心,對看不慣的失衡、受不了的制度,有股必須要杜絕根除的意志?那又是什麼時候,熄滅了心中的火光?
先不論切.格瓦拉的功過,為自己的信仰無懼前行是多麼困難?人很容易悲從中來,但有如此高的行動力與果決執行的勇氣,實在世間少有。
切.格瓦拉從小患有氣喘,曾多次發作險些奪命,儘管身體狀況不適合長征,克服難關的意志卻很頑強,片末他為了和亞馬遜河對岸的病友們共同慶祝生日,不畏發病的可能,夜半游泳渡河,這就是切.格瓦拉,一意孤行地奔向目標,正如他義無反顧地走向革命道路一樣。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為觀眾帶來126分鐘的魔幻時光,二位主人翁即使跳上老舊不堪的摩托車,依然精力無限、熱血滿檔,全力駛向新奇未知的道路,雖時而為角色的衝動感到疑惑,時而又為眼前的不公不義感到忿忿不平;這趟摩托車之旅,似乎掏空了他的過去,再注入了新的使命,穿梭在多數人靈魂被抽離的大陸上,這位充滿理想的熱血青年,將會帶給所有人不一樣的眼界。
這就是一部不帶有色彩的作品,跟隨著那個年少的切.格瓦拉,來趟青春不悔的征途,回歸到充滿理想的自己,暫忘所有顧忌。
經歷過《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後,致在迷茫十字路口上、處於低落的氛圍中、惶惶不知終日的你,可能是找回動力,或是得到啟發、求得慰藉,若因此確立了生涯目標,就能興致高昂地邁向那片應許之地。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xGY95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