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斯卡羅」看建築(二):台灣原住民族的妻入和平入
方格精選

跟著「斯卡羅」看建築(二):台灣原住民族的妻入和平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我寫到西方人的宗教建築--教堂,為什麼都是妻入?翻到林老師上課筆記,他這麼說:

  • 西方人認為平入是撒旦的方向,因此教堂都是妻入。
  • 西方因為磚石結構的關係,桁行(和樑平行的長向方向)開口不容易。因此用拱來堆砌,造成連續拱的構造,變成妻入(從結構而言,是最合理的說法)。
  • 馬偕對於漢人住宅為平入,非常的不習慣(文化論,要查原典才知道)。

最近復刻了一本書叫做《番俗六考》,裡面不知道有沒有收錄建築的篇章?林老師以前台建是直接拿《番俗六考》在上課,那裡面有很多平埔族的住宅。

漢人建築是只有平入的,大概和強烈的中軸線思想有關。而日本的民家則是平入和妻入百花盛開。我在日本的老師的研究之一,就是日本的民家/町家住宅。日本的町家就相當於我們的街屋,也就是西方概念下的shop house。細分的話,日本的町家為前面做生意,後面為住、寢空間,這和他們的都市規劃有關。而日本是平入和妻入都有,而且有一種論調是「妻入先行論」,也就是妻入的形式比較古老的說法。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老師承襲他老師(也就是我師公)的研究,寫京町家的構造發展論文,但是「妻入先行論」的原因,恕弟子無才,我還是不太知道。台灣的平埔族是妻入和平入都有的,洋人在台灣留下了大量的寫真專輯,而日本人在統治台灣了以後,針對包括阿美族的高山族進行《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等的舊慣調查,雖然不包含平埔族,卻對於所謂的「生番」的建築留下記載。其中,最接近平埔族建築形式的阿美族建築,也是竹編牆、茅草葺屋頂、有妻入及平入建築,而瑯嶠附近的原住民族,剛好都是這樣的建築形式,說明了建築形式與地域之間的關連性。

妻入的京都伊根舟屋(網路)

妻入的京都伊根舟屋(網路)

《番社采風圖》裡面的番人建築

《番社采風圖》裡面的番人建築

跟著「斯卡羅」看建築(一):洋人的宗教建築

跟著「斯卡羅」看建築(二):台灣原住民族的妻入和平入

avatar-img
京築居的沙龍
930會員
241內容數
在我們的生活裡面,處處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現在去日本旅遊的人眾多,也有許多漫畫及日劇受到大家的喜愛。 本專欄作者是日語老師,也是文化研究者。從輕鬆有趣的角度,解析日本文化及日語,並且教大家一些日語中的文化內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京築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要討論的不是家樂福,而是家樂福旁邊的「台北市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因為在1920年初期,台灣重新劃分地方自治,包括範圍、首長的權力,都大大的洗牌。台北市警察署原本只有一個,在台北市公會堂處設南署,在大稻埕門戶建北署,傳說,蔣渭水入獄時曾經被關進水牢刑囚,到底是日本時代的產物,還是二二八時代的產物,
在南海路上,前為郵政博物館,後接建國中學、台北植物園,在城南的清幽環繞下,顯得一片地靈人傑。在這個入口,有一棟棕色而三塊水平量體疊砌而成的建築,正是今天要介紹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是昭和營繕課長井手薫的作品。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找到這家,只記得有學生有被我帶來這裡。這邊算是學生和一些知道門路的朋友常常過來,我是喜歡喝老闆手沖,冰的尤其特別。 跟老闆
今天要討論的不是家樂福,而是家樂福旁邊的「台北市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因為在1920年初期,台灣重新劃分地方自治,包括範圍、首長的權力,都大大的洗牌。台北市警察署原本只有一個,在台北市公會堂處設南署,在大稻埕門戶建北署,傳說,蔣渭水入獄時曾經被關進水牢刑囚,到底是日本時代的產物,還是二二八時代的產物,
在南海路上,前為郵政博物館,後接建國中學、台北植物園,在城南的清幽環繞下,顯得一片地靈人傑。在這個入口,有一棟棕色而三塊水平量體疊砌而成的建築,正是今天要介紹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是昭和營繕課長井手薫的作品。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找到這家,只記得有學生有被我帶來這裡。這邊算是學生和一些知道門路的朋友常常過來,我是喜歡喝老闆手沖,冰的尤其特別。 跟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