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視大河劇「斯卡羅」當中,其擬真的歷史場景還原,亦受到大家的矚目。除了府城、瑯嶠等聚落的樣貌以外,這篇文章,要來介紹洋人建築當中的宗教建築--教會。在原著,蝶妹進了打狗以後,在萬巴德醫師那邊學習醫術,目的是為了學習救人的方法。在當時,有好幾位傳教人員,一邊行醫,一邊傳教,雖然招致漢人的抵抗,但是在這過程當中,無疑地把上帝的使命傳達出去。
淡水禮拜堂,改建於1932年,本文作者攝於2019年
上帝的入口--妻入
這三個教堂都有同一個共通性,那就是「妻入」。「妻」是日語的「山牆面」,「山牆」在建築是指「畫出三角形的那一面」。和日本建築不同的是,西方建築的屋頂不像日本建築這麼複雜,這三個教堂的屋頂在日文都是「切妻造」,也就是兩坡水的屋頂,兩個斜面所組成的最簡單的屋頂。那麼的話,再來就是「平入」和「妻入」的問題了。
來放一張牛津理學堂作為對照組,這一個學校建築很明顯的已經受到漢人建築的影響,入口在平側,有一個迴廊,是早期的陽台殖民地樣式。而平側和妻側有什麼不同呢?
在上圖中,斜著的橫樑是主樑,入口方向和主樑垂直者,為平入(右),入口方向和主樑平行方向者,為妻入(左)。因此,牛津理學堂的入口方向為典型的平入,而三棟教堂的入口方向為典型的妻入。
而馬偕曾經說過,「平入是撒旦的方向」,因此不可能拿來做為教堂入口的方向。而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教堂有集會、聚會的功能,所以本人懷疑,後來的集會堂、公會堂,雖然沒有宗教信仰的功能,但是由於繼承集會、聚會的功能,再加上市民社會的發達,有可能繼承教堂的形式,使用了妻入的入口。
[延伸閱讀] 日本民家史中的妻入與平入 (to be contiuned)
日本技師與宗教建築
到了日治時代,大部分的建築由總督府技師所興建,教堂也不例外。甚至,在上帝的感召之下,日本技師也改信教會,著名的有長尾半平及近藤十郎。而著名的濟南教會由井手薰及森山松之助聯手設計,雖然沒有足夠的史料可以反映他們兩人是教徒,但是當時的營繕課課長,也是森山松之助的同學中榮徹郎,是教會中的活躍人士,也是這次教會興建幕後強力的推手。
近藤十郎最著名的作品是總督府中學校(建國中學)及台北醫院(台大醫院舊館),這兩棟建築都反映了他對台灣建築的看法。而新起街市場(西門紅樓)更是以紅磚牌樓的方式興建,有人說八角樓反映了他的宗教信仰,雖然對照他受洗的年代,而無法如此斷定,但是從他的設計樣式,以及在十字樓採用扶壁柱的樣式,有可能反映了他對天主親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