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風雨的夏末午後有感

越過風雨的夏末午後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攝於台北 承德路

攝於台北 承德路

下午在台北街頭騎著車
不像是颱風過境的樣子
且如往常
是個平凡再平凡不過的午後

午後有些陽光探出頭來
街上人們似乎帶著幾分慵懶
於是我也不自覺地散漫了起來
遊走在都市間的內外節奏
又比往常慢上了一些

時不時有些微風吹過
除了能清晰聽見
行道樹葉的摩擦聲
還蓋過了有時會嫌惡的
車水馬龍聲
陽光穿過了雲層
並透過各種反射與折射
灑進了我的視線
頓時之間
令我微微笑了一下

於是我決定
再度試圖抓住夏天的尾巴
藉由此刻天氣所挾帶的
溫度
濕度
亮度
並盡我所能感受到的一切
盡情享受
這當下的所有


按傳統季節的時間劃分來說
也已算正式進入了秋季
但以台灣的氣候
以及溫室效應的發展程度來說
我認為將現在定義為夏季的尾聲
應還算合理
甚至
還有些牽強的空間吧


不知是我的錯覺
還是太過沈浸於安逸的氛圍裡
感覺近期而言
每每準備有颱風要撲向台灣時
好像都會在接近時來個急轉彎
大多不會正式登陸
並以擦邊經過為主
沒有造成太多災害
頂多帶來大量雨水

不經讓我腦補
台灣這地方
好像被某股無形力量
默默守護並祝福著
若從目前全球疫情發展的程度來看
似乎也是如此

我也打從心底覺得
台灣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avatar-img
灰綠的沙龍
4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灰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的日子對我來說 有著起伏不定的震盪 倒也不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 或許只是因為那些埋藏已久 無意忽略的情緒開始翻攪了 至於開始翻攪的原因 我覺得只是因為 時候到了 時候到要開始面對 時候到要開始處理 時候到要開始放下 不過在經歷這段翻攪的過程當中 我也適應和這些情緒的存在
不知不覺 過了一個年頭多沒更新了 還是持續有在寫作的 只不過是以手寫為主 這一年多來發生了許多變化 也在變化中不停地調整自己 我想 最大的改變莫過於 看待當下的方式 以及對它的掌握度 也更加意識到 只有當下 是真實存在的 還有試著 只用感受 感受一切事物 拋開大腦的慣性框架 隨想各種角度之可能性
曾經 發生在青春的那些事裡 總有 深刻難忘的回憶片段 關於那些回憶 有 年少輕狂的叛逆 無能為力的沮喪 也有 天真爛漫的純粹
張雨生,出生於1966年6月7日的台灣澎湖,是一位影響台灣歌壇甚鉅的知名已故創作歌手。他除了擁有獨特的高吭嗓音外,音樂類型也非常多元豐富,搖滾、R&B、民謠、爵士、古典、POP,都是他曾嘗試過的元素。他曾為多名音樂人擔綱過專輯製作人,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歌手張惠妹了。也曾自製兼演出音樂舞台劇..
我的經典書目是《湖濱散記》 偶然之際,看見了從《方格子》寄來的信件通知,點進去後發現是一則關於書評的徵件活動,雖然看到的當下還不確定是否要寫,但也不經令我開始思量若要寫,該寫哪一本? 正當我腦海逐漸浮現《湖濱散記》這本書時,我看到信件的末端寫著:「整個世界都是我們想像力的畫布。」
最近的日子對我來說 有著起伏不定的震盪 倒也不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 或許只是因為那些埋藏已久 無意忽略的情緒開始翻攪了 至於開始翻攪的原因 我覺得只是因為 時候到了 時候到要開始面對 時候到要開始處理 時候到要開始放下 不過在經歷這段翻攪的過程當中 我也適應和這些情緒的存在
不知不覺 過了一個年頭多沒更新了 還是持續有在寫作的 只不過是以手寫為主 這一年多來發生了許多變化 也在變化中不停地調整自己 我想 最大的改變莫過於 看待當下的方式 以及對它的掌握度 也更加意識到 只有當下 是真實存在的 還有試著 只用感受 感受一切事物 拋開大腦的慣性框架 隨想各種角度之可能性
曾經 發生在青春的那些事裡 總有 深刻難忘的回憶片段 關於那些回憶 有 年少輕狂的叛逆 無能為力的沮喪 也有 天真爛漫的純粹
張雨生,出生於1966年6月7日的台灣澎湖,是一位影響台灣歌壇甚鉅的知名已故創作歌手。他除了擁有獨特的高吭嗓音外,音樂類型也非常多元豐富,搖滾、R&B、民謠、爵士、古典、POP,都是他曾嘗試過的元素。他曾為多名音樂人擔綱過專輯製作人,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歌手張惠妹了。也曾自製兼演出音樂舞台劇..
我的經典書目是《湖濱散記》 偶然之際,看見了從《方格子》寄來的信件通知,點進去後發現是一則關於書評的徵件活動,雖然看到的當下還不確定是否要寫,但也不經令我開始思量若要寫,該寫哪一本? 正當我腦海逐漸浮現《湖濱散記》這本書時,我看到信件的末端寫著:「整個世界都是我們想像力的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