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多麼艱苦,都要全力以赴?」
這是觀看電影後最大的感受。
這是一套關於「輸在起跑線上」的故事。
飾演「蘇媽」的吳君如說:
「近年人人都在講『贏在起跑線』,這套電影反而想講一個『輸在起跑線』的故事。一條起跑線這麼多個選手,總有人一開始落後,如何追上去不是更精彩?」
導演尹志文:
「其實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困難,我們需要透過這些困難和改變,去變得更好,尋找一個更好的未來。」
===
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是2021年,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香港傳記運動劇情片。故事講述香港殘奧徑賽金牌得主蘇樺偉「偉仔」,與其媽媽「蘇媽」的母子關係和奮鬥事蹟。此套電影自8月上映至今已進入第6周,票房已破2400萬元;更於第18屆西班牙巴塞隆拿《亞洲夏日電影節》競賽單元中,榮獲「最佳電影」的獎項。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校長、副校長及班主任們,在星期六的早上,帶領學生及家長,到戲院包場觀賞這套電影。電影觀賞後,校方邀請我們的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為孩子舉辦反思座談會,從不同角度切入,細味當中更深層次的生命信息。
以下將從六個生命教育的角度,反思「為何多麼艱苦,都要全力以赴」的意義所在。
===
A. 電影簡介
- 1981年,蘇樺偉出生時出現黃疸,其後因黃疸上腦令腦部受損,經搶救後雖然保住性命,但身體已受到嚴重傷害,全身出現痙攣、腦痲痺及嚴重弱聽等問
- 蘇媽在危急關頭堅持搶救偉仔。奇蹟就在蘇媽的堅持下發生,偉仔不單逐漸長大,在蘇媽的訓練下學會了走路,還被發掘出跑步的天賦偉仔由少年時代開始加入殘障人士田徑隊,隨著兩母子一起的奮鬥,其後成為香港家傳戶曉的「神奇小子」
- 例子:在1996年夏季殘奧為香港帶來歷史性的第一金
- 例子:在2008年夏季殘奧拿到中國主場的第一面金牌,更刷新了「男子二百米」的世界紀錄
- 偉仔成年後更攀上運動員生涯上的高峰,他的眼睛從沒離開看台上那位一生支持他的母親
===
B. 電影反思
一、關於「不同階段的夢想」
偉仔在不同階段,對「夢想」的理解及追求也似乎有點不一樣。
電影其中一幕是少年時候的偉仔,看到一班殘障運動員在跑道上練跑時,忍不住加入一起奔跑。當所有運動員在到達終點線便停下來時,只有他一個人繼續在跑道上奔跑。媽媽叫停他說:「阿偉,跑完啦!」偉仔依舊繼續跑下去,臉上展現了前所未見,燦爛而愉快的笑容。
他是為了甚麼原因而跑?是為了衝線嗎?是為了跑贏別人嗎?是為了表現自己嗎?究竟他是為了甚麼原因而跑?單純喜歡跑步,在跑步中找到快樂、幸福感及進步,大概就是偉仔少年時候的最大「夢想」。而他亦沒忘記贏取每一面金牌的初衷:為了補償出嫁時沒有金器的媽媽,讓她終於可以「穿金戴銀」。
此外,在電影中,導演為了突顯殘障運動員每月只有3000元微薄的津貼,生活上困難重重,甚至可能要放棄運動員的身份時,於是虛構了偉仔不做「運動員」,改做「速遞員」幫補家計這一幕。在這一幕中,偉仔看著電視新聞報道有關2008年北京奧運的消息。那一刻的他,流著淚趕吃早餐,準備出門派送貨物。他這時候是否已放棄當初的「夢想」?
蘇媽心痛偉仔為了家計而不做運動員,於是決定為他找尋一些拍廣告的機會,期望以「金錢」換「時間」,短時期拍廣告賺外快,為他爭取練習的時間,預備北京殘奧的比賽。暫停了多時練習,偉仔再落場練習已不復當年勇。這時候的他,雖然可以繼續在跑道上跑步,但他快樂嗎?他的夢想,與少年時候的他,有哪裡不一樣?或許,不單盡情地奔跑,一直超越自己,突破自己的界限,可能就是偉仔成年後其中一個主要的追求方向。
二、關於「艱苦與全力以赴」
電影主題曲〈神奇之路〉其中一句:
「為何多麼艱苦,都要全力以赴?」
不只偉仔,電影內外,還有很多一直在艱苦中打轉,但仍全力以赴的人。孩子說,還有蘇媽、教練、火車東、傻強、阿雞等。
艱苦地找人投資這套電影足足10年的尹志文導演、〈神奇之路〉演唱者柳應廷 (Mirror其中一位成員Jer),一直艱苦地追尋歌唱的夢想,也是在「艱苦」中,也「全力以赴」的人。
這些人,到底是為了甚麼原因,如此「艱苦」,都要「全力以赴」?你又是為了甚麼原因而如此「艱苦」,都要「全力以赴」?
三、關於「神奇」
偉仔「行得比人慢,但跑得比人快」,一次又一次在殘奧賽事中獲取佳績,被稱為「神奇小子」。他的「神奇」之處在哪?是因為賽事成績嗎?是因為登上世界舞台嗎?是因為光宗耀祖嗎?你對他的「神奇」有甚麼解讀?
電影內外,同樣也有很多「神奇」的人。沒有這些人,也不會成就這一套動人的電影。你看見哪些「神奇」的人?
四、關於「一的手勢」
偉仔在每次比賽結束後,只要獲取第一、冠軍的結果時,都會高舉「一」的手勢。你認為這個手勢有甚麼意思?
在主流文化中,「一」這個手勢,與獲勝有關:第一名、冠軍、贏家。或許,「一」還有更深層的意義。跟孩子分享,要找尋「一」背後,未必立刻被看見的意義。這個「一」的意義,可能比單單「第一」的結果,更有助一己的成長。
以下有至少三個,在偉仔身上,看見「一」的意義:
一心一意:全情投入地做自己熱愛的事
(每當偉仔盡力地練習時,「一」也會出現:那份專注的「一心一意」,「一」直在跑道上奔馳)
最後一次:視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為最後的一次
(運動員有其職業「壽命」,當到達某年齡層,體力下滑,盛年不再。偉仔在教練及蘇媽「嚟緊可能冇機會再跑」的提醒下,視每次賽事為「最後一次」的機會,因為可能是「最後一次」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所以每次都全力以赴)
一點一滴: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
(在2008年的北京殘奧會上,偉仔在男子200米中,打破自己的最佳紀錄,更刷下了最佳的世界紀錄。這是他「一點一滴」,一直努力、用對方法的奮戰成果。)
只有蘇樺偉可以超越蘇樺偉。
同時,亦只有你自己,可以超越你自己。
五、關於「Zero及Hero」
電影的英文劇名是「Zero to Hero」。「Zero」與「Hero」之間有甚麼關係?因果關係?並列關係?沒有關係?你認為偉仔甚麼時候是「Zero」,甚麼時候是「Hero」?
偉仔說:
「我知我起步慢,但呢個就係點解我要繼續去衝、繼續去追嘅原因,同我條命一樣,我就係要喺後面追上嚟!」
蘇媽說:
「輸喺起跑線唔緊要,最緊要係知道終點喺邊。」
六、關於「現實」
電影中有一位運動員的經理人Victor,專門為運動員提供廣告拍攝的機會。他主張在運動員「當紅」時,應盡量找尋一些商業機會,為自己退役作準備,這是保障運動員的重要綢繆。
在現實中,假如有一些「夢想」可能會影響「生計」,是否應向「現實」妥協,甚至屈服?怎樣界定哪些「夢想」較有「價值」?這通常是指是哪方面的「價值」?哪方面的「價值」會比較一面倒?為甚麼?
在香港當運動員、殘奧運動員的「夢想」有價值嗎?社會上對一些「夢想」的支持及配套足夠嗎?我們可以怎樣支持一些主流上看來沒甚「價值」,但卻是我們的家人、學生、有心人熱切追求,會令他們感到幸福的「夢想」?
「落後未落敗/大步行下去/有耐力後來居上/才算天賦」〈神奇之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免費索取方法
我們把以上六個思考角度,製作了一份免費的教材,供老師及家長與孩子,深度討論此電影背後的信息。
老師可運用級本、班本形式進行,不必全部作討論,可選取對孩子成長階段較重要的部份作主軸;家長亦可挑選一些自己也有感而發的角度,展開親子對談時光。
讓我們不用急於給予判斷及答案,積極聆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的世界,陪伴他們走得更遠,走得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