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的自由研究:為何日本人愛看篝火?_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主題:為何日本人愛看「焚き火」?
研究動機:不只一次在社群平台看到日本人直播或分享「焚き火」影片,完全被勾起好奇心。
研究方法:Google、Yahoo、Youtube......XDDD
為何日本人喜歡「焚き火」?
「焚き火」的意思是「篝火」,指在空曠地方,藉由木材、樹枝等搭好的木堆或高台,在其中燃點的火堆。
曾在社群媒體看過多次日本人直播或分享篝火的影片,一直有個單純的疑問,為何他們這麼喜歡篝火?這麼說或許有失公允,畢竟沒有所謂的統計數字佐證。不過,由於看過太多不同年齡或領域的人都在關注,真的引起我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
人VS.火
為什麼人們會喜歡燃燒火堆?首先要追溯到人類用火的歷史。根據研究,早在100萬年前~150萬年前的人類就開始用火了,生火可以取暖並作為光源,得以和危險動物保持安全距離,且烹煮過後的食物亦相當美味,基於這些發現與需求逐漸克服了人對火的恐懼。
隨著人類與火的關係演變,火成為了信仰的對象,在許多國家都有舉行燃燒火堆等相關的宗教祭典,而日本最著名的就是盂蘭盆節後在京都舉行的「五山送火」,那是將死者的靈魂送回另一個世界的儀式。
火源,更是撼動人類文明的推手。若沒有火作為光源,古代人無法在生活的漆黑洞穴裡作畫,留下傳世的藝術;亦無法燒製容器,作為承裝的器具,開拓人類的視野。火與人類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
avatar-img
2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悉参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可以選擇不參加這次的節目嗎?」2020年版開錄前,GACKT對工作人員拋出震撼彈。
睡前不小心看到《極限體能王》重播,於是一路看到早上5點。
當我看到這齣戲的角色設定時,立即聯想到2005年的《虎與龍》。
聽唐鳳說話就像在進行一場深度的心靈按摩,即使箇中玄妙無法全然參透,卻能暫時撫平靈魂的皺褶,得到片刻平和。
走路之於河正宇,幾乎等同信仰般的存在;他藉由走路鍛鍊身體、磨練心志,甚至特地安排和同好到步行者天堂—夏威夷—認真走路。
「我可以選擇不參加這次的節目嗎?」2020年版開錄前,GACKT對工作人員拋出震撼彈。
睡前不小心看到《極限體能王》重播,於是一路看到早上5點。
當我看到這齣戲的角色設定時,立即聯想到2005年的《虎與龍》。
聽唐鳳說話就像在進行一場深度的心靈按摩,即使箇中玄妙無法全然參透,卻能暫時撫平靈魂的皺褶,得到片刻平和。
走路之於河正宇,幾乎等同信仰般的存在;他藉由走路鍛鍊身體、磨練心志,甚至特地安排和同好到步行者天堂—夏威夷—認真走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在夏天?一來是農耕時代春秋兩季都忙翻了,晚上沒力氣舉行其他活動,冬天則太冷不適合;二來是歷史因素:花火在日本傳統的目的是為了要「鎮魂」與「慰靈」,也就是超度死者。
Thumbnail
花火文化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1733年,隅田川花火大會誕生,最初是為了驅邪避災和祈求五穀豐登。在夏季,許多花火祭典作為慶祝豐收和安寧的儀式,逐漸成為日本人夏日生活的一部分,花火祭不僅僅是觀賞煙火,更是一個與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時光的機會。人們通常....
裡面述說著台東著名的民俗活動-炸寒單中的肉身寒單的週遭及為何他們選擇當肉身寒單的理由
Thumbnail
那是悠久悠久以前,比猿猴進化為人類還要更加久遠的以前。   曾有一個古老的大陸存於世間。   某日,天上掉落一顆火種,在大陸貧瘠的土壤上奇蹟般地生根發芽。   於是一切就是從小小的根系開始的。   那枚火種不停地向外探索與擴張,長出厚莖與尖刺。   接著——   隨著時光
Thumbnail
火掌教的起源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一切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讓蟲蟲娓娓道來——   營火劈啪作響,炙熱的火光在黑暗中閃爍著,投射出微弱的光暈。我們扎下營,一行人圍坐在營火旁,營火的餘溫溫暖了身心。光影在我們的臉龐上跳動,映照出疲憊而滿足的表情。餐具被擺放在一旁,我們分食著所剩
Thumbnail
靜靜盯著柴火,循序漸進觀察並調節溫度,耐著長時間的專注與對睡眠的抵抗,等待開窯一刻的結果,或驚喜或失落;如此再週而復始……這是一種怎樣的內在動機或使命意志? 從窯口或投柴孔窺探窯內的火紅風景:思緒經由想像延伸進窯爐內,劈哩啪拉的柴火聲中,火舌、飛灰在窯內隨著柴薪、壓力、溫度起伏捲起的炫風,飛揚起落
Thumbnail
火命人以自我、競爭和行動力為特點,注重形象和內在表現。他們以物質為工具來追求精神追求,並通過競爭展現激烈的情緒。在競爭中取得自我滿足後,再滿足大我。這種對抗和行動力的源泉將生育土命人。火命人的能量源於木命,木命對火命具有重要能量。火是無比重要的,這種過程正如太陽是火之精華一樣。接下來我們會講解木命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火的象徵意義,包括毀滅、重生、榮耀和愛情。文章中通過多個古代故事和詩詞,展示了火所觸及的生活、人性和命運的智慧。歷史人物的經歷和火相關的節日都成為了文章的內容,它們向讀者傳遞著對生命、未來和希望的思考。
Thumbnail
我是喜歡篝火的,尤其是一群人在月夜下圍在一起唱歌、跳舞的時候。 同時,我也恐懼著火,那伴隨火焰散落在旁的木樁,肉眼看著就是一陣疼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在夏天?一來是農耕時代春秋兩季都忙翻了,晚上沒力氣舉行其他活動,冬天則太冷不適合;二來是歷史因素:花火在日本傳統的目的是為了要「鎮魂」與「慰靈」,也就是超度死者。
Thumbnail
花火文化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1733年,隅田川花火大會誕生,最初是為了驅邪避災和祈求五穀豐登。在夏季,許多花火祭典作為慶祝豐收和安寧的儀式,逐漸成為日本人夏日生活的一部分,花火祭不僅僅是觀賞煙火,更是一個與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時光的機會。人們通常....
裡面述說著台東著名的民俗活動-炸寒單中的肉身寒單的週遭及為何他們選擇當肉身寒單的理由
Thumbnail
那是悠久悠久以前,比猿猴進化為人類還要更加久遠的以前。   曾有一個古老的大陸存於世間。   某日,天上掉落一顆火種,在大陸貧瘠的土壤上奇蹟般地生根發芽。   於是一切就是從小小的根系開始的。   那枚火種不停地向外探索與擴張,長出厚莖與尖刺。   接著——   隨著時光
Thumbnail
火掌教的起源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一切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讓蟲蟲娓娓道來——   營火劈啪作響,炙熱的火光在黑暗中閃爍著,投射出微弱的光暈。我們扎下營,一行人圍坐在營火旁,營火的餘溫溫暖了身心。光影在我們的臉龐上跳動,映照出疲憊而滿足的表情。餐具被擺放在一旁,我們分食著所剩
Thumbnail
靜靜盯著柴火,循序漸進觀察並調節溫度,耐著長時間的專注與對睡眠的抵抗,等待開窯一刻的結果,或驚喜或失落;如此再週而復始……這是一種怎樣的內在動機或使命意志? 從窯口或投柴孔窺探窯內的火紅風景:思緒經由想像延伸進窯爐內,劈哩啪拉的柴火聲中,火舌、飛灰在窯內隨著柴薪、壓力、溫度起伏捲起的炫風,飛揚起落
Thumbnail
火命人以自我、競爭和行動力為特點,注重形象和內在表現。他們以物質為工具來追求精神追求,並通過競爭展現激烈的情緒。在競爭中取得自我滿足後,再滿足大我。這種對抗和行動力的源泉將生育土命人。火命人的能量源於木命,木命對火命具有重要能量。火是無比重要的,這種過程正如太陽是火之精華一樣。接下來我們會講解木命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火的象徵意義,包括毀滅、重生、榮耀和愛情。文章中通過多個古代故事和詩詞,展示了火所觸及的生活、人性和命運的智慧。歷史人物的經歷和火相關的節日都成為了文章的內容,它們向讀者傳遞著對生命、未來和希望的思考。
Thumbnail
我是喜歡篝火的,尤其是一群人在月夜下圍在一起唱歌、跳舞的時候。 同時,我也恐懼著火,那伴隨火焰散落在旁的木樁,肉眼看著就是一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