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火塘|年度小結與回顧預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今天是今年的第330天,距離年終還剩下35天。今天也是今年之內最後一次和大家火塘相聚。下週起,我們要從原住民族的角度來回顧這多事的一年。同一時間也不忘記向冬天倒數:距離冬至還有25天。

火塘」是原住民世界裡一個特殊的場域。人們在火塘邊煮食,談話,傳承故事和知識,塑造人格與觀點。今年元旦起,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這個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那個世界並不抽象,只要始終記得回歸到生活的本身,所謂的文化就不會太難理解。

火塘代表部落,是安身立命的象徵,是一個穩定的存在。除了火塘,這一年來我們也試圖在每一次文字相聚的時候,讓大家感受到人與環境的連結。今天多數人生活在鋼筋混凝土玻璃帷幕的叢林,對自然的感受可能很淡,但我們數算每一天,追隨分點與至點,和大家共同迎接季節,送別季節。我們曾在火塘邊談到過原住民世界循環往復的儀式,而這「循環往復」的特性所呼應的正是主宰一切的自然規律。

回顧這一年火塘邊談到的話題,其中有一個我們反覆重申,只是不見得每次都點明說破的要點,那就是「原住民的文化並不稀奇另類」。長久以來,外界傾向以獵奇眼光看待原住民世界,為原住民文化披上浪漫的外衣,以西方宗教的「神聖」概念來解釋原住民的「禁忌」,等等。或許這也算是一種理解的捷徑,但捷徑終究是歧途,到頭來外界和原住民並沒有多少良性互動,唯有誤解愈來愈是根深蒂固。

從明年開始,我們會在火塘邊加入更多這類的話題思考,也會儘量加入台灣本土的例子,希望大家準時收看,在那之前,我們先回顧今年年初兩個重要的火塘話題。這兩個話題是其他所有話題的基礎,歡迎較晚才加入火塘的朋友前往一觀。


原住民世界的邏輯,和當前全球化世界的主流邏輯,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當然,這兩者都不是均質的整體,在此只是基於行文方便,以略嫌粗糙的方式做概略性指涉),這一點認識可能很多人都有,卻往往難以說清具體內容。這就是我們今年元旦第一次火塘聚會的話題:觀點差異


「觀點差異」的話題從復活節島巨石像展開,舉例從太平洋到西非和南美,最後回到台灣本土,聚焦在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這也是台灣原住民最被誤解的領域。火塘話題從這裡轉向「儀式」,並以台灣本土的例子作為說明。

在四週的時間裡,火塘話題被「儀式」所佔據,這是因為儀式構成原住民世界的規範外觀,不理解儀式的意義,也就很難理解原住民世界何以如此。這一點對於認識原住民非常重要,因此在年度回顧時,我們列出這四篇文章,供有興趣的朋友揣摩:

▍儀式是原住民世界的真假判準


▍儀式具有循環往復的特性


▍儀式不只是儀式,更是規範的外衣


▍儀式不是一次性的活動,在每次實踐時發生效力



▍原獨預告

下週起我們為大家回顧這一年來原住民世界的大事和話題,也歡迎大家溫習去年的年度回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2021/11/04
大家都忽略了,原住民在自己的祖傳土地上安居樂業,本來是理所當然,就算原住民不加入拯救地球的行列,或者加入了但無能為力,難道就不能保有傳統領域嗎?
Thumbnail
2021/11/04
大家都忽略了,原住民在自己的祖傳土地上安居樂業,本來是理所當然,就算原住民不加入拯救地球的行列,或者加入了但無能為力,難道就不能保有傳統領域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原民現今生存的寫照,包括祖先留給後人的傳統領域、生活習俗,除了樂天知命的態度,遵循敬天的祭典儀式,不忘文化傳承。面對現實不斷的衝擊,當退無可退的時候,團結站出來爭取權益的目的不只是為自己,還有後代的子子孫孫 ...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原民現今生存的寫照,包括祖先留給後人的傳統領域、生活習俗,除了樂天知命的態度,遵循敬天的祭典儀式,不忘文化傳承。面對現實不斷的衝擊,當退無可退的時候,團結站出來爭取權益的目的不只是為自己,還有後代的子子孫孫 ...
Thumbnail
原住民族領域裡之所以環境破壞程度較低,是因為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只從周遭取用生存所必需,對環境只造成底線的擾動,這個大方向才是現代科學和工業文明所應當思考。若我們的文明世界依舊沉溺於開發與經濟成長的迷夢,維護環境、保育生態恐怕終究淪為空談。
Thumbnail
原住民族領域裡之所以環境破壞程度較低,是因為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只從周遭取用生存所必需,對環境只造成底線的擾動,這個大方向才是現代科學和工業文明所應當思考。若我們的文明世界依舊沉溺於開發與經濟成長的迷夢,維護環境、保育生態恐怕終究淪為空談。
Thumbnail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我們大概都可以同意,差異很大的雙方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都有不滿或不安,任何一方都沒有必要對這種人之常情過度苛求。然而若有一方始終用自己的想像來替代現實,並以假的現實來支持不友善甚至敵意的政策,那就不能責怪他方的憤怒了。
Thumbnail
我們大概都可以同意,差異很大的雙方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都有不滿或不安,任何一方都沒有必要對這種人之常情過度苛求。然而若有一方始終用自己的想像來替代現實,並以假的現實來支持不友善甚至敵意的政策,那就不能責怪他方的憤怒了。
Thumbnail
原運者經常在對手的文化和邏輯內作戰,這一點是所有原運者都必須認清的現實,如果不認清這一點的話,在在許多議題上都會不自覺的落入陷阱。對於非原住民來說,了解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為太多人不知道原住民已經被迫使用對手的邏輯來玩對手的遊戲,還以為原住民佔了國家的便宜。
Thumbnail
原運者經常在對手的文化和邏輯內作戰,這一點是所有原運者都必須認清的現實,如果不認清這一點的話,在在許多議題上都會不自覺的落入陷阱。對於非原住民來說,了解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為太多人不知道原住民已經被迫使用對手的邏輯來玩對手的遊戲,還以為原住民佔了國家的便宜。
Thumbnail
原住民藝術家往往無法將作品與原住民族的訴求切割開來,這訴說著原住民「生活在問題中」的現實:賴以維繫生活與文化的土地被鯨吞蠶食;語言與重要祭儀瀕危;政治上面臨不是邊緣化就是附屬化的困境,進退兩難;為了在主流社會爭得一角舞台,不得不有所妥協和犧牲,結果往往兩面不是人,等等。
Thumbnail
原住民藝術家往往無法將作品與原住民族的訴求切割開來,這訴說著原住民「生活在問題中」的現實:賴以維繫生活與文化的土地被鯨吞蠶食;語言與重要祭儀瀕危;政治上面臨不是邊緣化就是附屬化的困境,進退兩難;為了在主流社會爭得一角舞台,不得不有所妥協和犧牲,結果往往兩面不是人,等等。
Thumbnail
原住民透過「儀式」而將資源的取用整合進入社會生活的其他面向,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而在現代國家的制度下,資源取用的活動是以比部落活動大得多的規模在進行。國家的行政和法律有類於部落內的儀式規範,但那是一種權利與權力的主張,缺少一種人依附於土地的倫理觀,才會經常性的往失控的方向發展。
Thumbnail
原住民透過「儀式」而將資源的取用整合進入社會生活的其他面向,形成一個穩固的整體。而在現代國家的制度下,資源取用的活動是以比部落活動大得多的規模在進行。國家的行政和法律有類於部落內的儀式規範,但那是一種權利與權力的主張,缺少一種人依附於土地的倫理觀,才會經常性的往失控的方向發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