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橋上的少年》簡體中文版相關資料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空桥上的少年》
蔡伯鑫著


台海出版社∣新浪讀書
2021年7月第1次印刷
這是關於兩個人的故事,也是關於兩個地方的故事。
十七歲的高中生張朋城,一個有著心理困境的少年。
他每天往返於某醫院的青少年日間病房,一個像是學校的地方。這裡每天都有新的病患加入或是離開,但他卻是永恆的「班長」,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想回到學校。
直到他遇見新來的醫師蔡伯鑫。
少年漸漸發現,蔡醫師的心裡似乎也有著某些無從訴說的隱秘恐懼。
來醫院報到前,蔡伯鑫又一次踏上旅程,去了一個與他的生活環境全然不同的地方——一個空氣稀薄的邊境之地。那些曾經明確的答案,竟然產生了動搖。
如果連自己的「出口」都還沒找到,他又該如何幫助同樣困在人生「迷宮」裡的少年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空橋上的少年》是蔡伯鑫醫師的第一本小說創作,大膽打破傳統醫師/患者的距離,透過故事陪伴彼此,讓少年們明瞭自己並不孤單,隨時有人支持,本月《空橋上的少年》下部接續推出,上下兩部全員到齊,全書22萬字由主播顧紘恩獨挑大梁完成,充分展現少年的堅毅。」
「疫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從五月台灣疫情爆發,一個多月來人們的生活迎來各種猝不及防的改變。身為家長,也終於撐過孩子停課不停學的這段期間,即將進入和以往不同的一個暑假。一切都變得不太一樣了——很可能,也包含你那步入青春期、逐漸長大的孩子在內。我們有機會恢復生活的常態嗎?或者該問的是,我們要用什麼…
拒學少年斷尾求生錄《那年十五歲的我》,十幾歲的孩子背起書包、出門上學,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日常,然而根據調查,全臺灣高中約有六成的學校,有拒絕上學的學生。這些拒學的孩子為何考上了高中卻不願意上學了呢?《那年十五歲的我》的導演何婷婷是一位國中老師,同時也是業餘紀錄片工作者的她,隨手帶上攝影機紀錄這位拒學…
你,也有聲音想被聽見嗎? 即日起,只要投稿到此「《空橋上的少年》線上演書場」,就能獲得作者精心設計的2021週年紀念桌曆一份,陪你一路到牛年的最後一天! 【活動方式】 1.投稿類型:讀後感、書評、參與活動的心得,或任何與這本書相關的個人經驗、延伸創作,都很歡迎。以>500字為原則,不限舊文重發或…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真實故事改編,精神科醫師首部直觸人心的長篇小說 獻給在恐懼中徘徊前行的每一個「少年」 「心裡明明覺得可以,就在前面了,就一步的距離而已,但就是做不到。好像有一個黑盒子在那裡,讓人很害怕,可是一旦打開來,裡面很可能什麼都沒有……」 張朋城,一名十七…
▍SoundOn線上讀書會 .「一級讟品」,主持人/導讀人台中阿德 ▍作者專訪 .復興廣播電台「兩岸生活誌」,主持人潘宗華 .正聲廣播電台調頻台「生活補給站」,主持人DJ雷恩 .台北廣播電台「台北晴天崗」,主持人丹萱 .快樂聯播網「星期天溫暖多一點」,主持人蘇禾 .正聲廣播電台雲林台「聽心靈在唱歌…
「《空橋上的少年》是蔡伯鑫醫師的第一本小說創作,大膽打破傳統醫師/患者的距離,透過故事陪伴彼此,讓少年們明瞭自己並不孤單,隨時有人支持,本月《空橋上的少年》下部接續推出,上下兩部全員到齊,全書22萬字由主播顧紘恩獨挑大梁完成,充分展現少年的堅毅。」
「疫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從五月台灣疫情爆發,一個多月來人們的生活迎來各種猝不及防的改變。身為家長,也終於撐過孩子停課不停學的這段期間,即將進入和以往不同的一個暑假。一切都變得不太一樣了——很可能,也包含你那步入青春期、逐漸長大的孩子在內。我們有機會恢復生活的常態嗎?或者該問的是,我們要用什麼…
拒學少年斷尾求生錄《那年十五歲的我》,十幾歲的孩子背起書包、出門上學,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日常,然而根據調查,全臺灣高中約有六成的學校,有拒絕上學的學生。這些拒學的孩子為何考上了高中卻不願意上學了呢?《那年十五歲的我》的導演何婷婷是一位國中老師,同時也是業餘紀錄片工作者的她,隨手帶上攝影機紀錄這位拒學…
你,也有聲音想被聽見嗎? 即日起,只要投稿到此「《空橋上的少年》線上演書場」,就能獲得作者精心設計的2021週年紀念桌曆一份,陪你一路到牛年的最後一天! 【活動方式】 1.投稿類型:讀後感、書評、參與活動的心得,或任何與這本書相關的個人經驗、延伸創作,都很歡迎。以>500字為原則,不限舊文重發或…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真實故事改編,精神科醫師首部直觸人心的長篇小說 獻給在恐懼中徘徊前行的每一個「少年」 「心裡明明覺得可以,就在前面了,就一步的距離而已,但就是做不到。好像有一個黑盒子在那裡,讓人很害怕,可是一旦打開來,裡面很可能什麼都沒有……」 張朋城,一名十七…
▍SoundOn線上讀書會 .「一級讟品」,主持人/導讀人台中阿德 ▍作者專訪 .復興廣播電台「兩岸生活誌」,主持人潘宗華 .正聲廣播電台調頻台「生活補給站」,主持人DJ雷恩 .台北廣播電台「台北晴天崗」,主持人丹萱 .快樂聯播網「星期天溫暖多一點」,主持人蘇禾 .正聲廣播電台雲林台「聽心靈在唱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來探望張嶺傢的伍白封發現了許多驚人的事,之道張嶺傢對於未來的看法,而自己卻是一片迷惘,寫開始思考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對於伍白封而言,這是一個人生中重要的轉捩點
Thumbnail
作者/趙嘉瑞 彰化縣 曾經!在我第一次踏入康復之家的那一天,我的心情是很複雜的,從一個熱鬧的城市,到一個鄉間的村落,屹立在田中央的康復之家,至今以來我已經來到此地18年了。 從一個憂鬱症的患者,到現在轉變成思覺失調,其實我的心裡是很複雜的,也因為這樣我開始把自己的轉變
Thumbnail
從過去穿越回來的伍白封被張盈枋約到學務處,對談的話語中,張盈枋訴說這對過去的想念,警告白封不得再穿越回過去,這一切的一切是被過去的情感束縛,還是即將發生更大的災難
Thumbnail
【中年回看青春的傷】 14到19歲,鍾肇政曾在淡水中學校度過他的青春時代。但畢業多年都不曾回到母校。直到20年後,才舊地重遊。 什麼樣的心情阻擋了他的步履?讓我們隨著《八角塔下》的寫作旅程,回看鍾肇政的少年傷痕與中年負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陳安悠悠醒轉,睜開眼只看到白色天花板,鼻腔裡充斥濃重的藥水味,身上正蓋著印有醫院圖案、字樣的被套。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訴他,這裡是醫院。   晃了晃還有些暈眩的腦袋,他想起自己從陽台往下跳後,就暈了過去。只是他卻忘記自己為什麼要從陽台往下跳。   好像是被什麼追殺,但究竟是什麼?
李鳳棲呆坐許久。 他想起年少時曾經在某科幻雜誌上看過的一個短篇驚悚故事,記憶猶新:一所學校裏,一個少年在操場上縱身一躍時,周圍的一切都陷入靜止,只有他能自由活動,少年在絕對靜止的城市裏一個人孤獨的遊走,只堅持了三天,最終對靜止的世界感到絕望後自殺。 在少年死亡的那一瞬間,靜止的世界又重新運轉。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來探望張嶺傢的伍白封發現了許多驚人的事,之道張嶺傢對於未來的看法,而自己卻是一片迷惘,寫開始思考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對於伍白封而言,這是一個人生中重要的轉捩點
Thumbnail
作者/趙嘉瑞 彰化縣 曾經!在我第一次踏入康復之家的那一天,我的心情是很複雜的,從一個熱鬧的城市,到一個鄉間的村落,屹立在田中央的康復之家,至今以來我已經來到此地18年了。 從一個憂鬱症的患者,到現在轉變成思覺失調,其實我的心裡是很複雜的,也因為這樣我開始把自己的轉變
Thumbnail
從過去穿越回來的伍白封被張盈枋約到學務處,對談的話語中,張盈枋訴說這對過去的想念,警告白封不得再穿越回過去,這一切的一切是被過去的情感束縛,還是即將發生更大的災難
Thumbnail
【中年回看青春的傷】 14到19歲,鍾肇政曾在淡水中學校度過他的青春時代。但畢業多年都不曾回到母校。直到20年後,才舊地重遊。 什麼樣的心情阻擋了他的步履?讓我們隨著《八角塔下》的寫作旅程,回看鍾肇政的少年傷痕與中年負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陳安悠悠醒轉,睜開眼只看到白色天花板,鼻腔裡充斥濃重的藥水味,身上正蓋著印有醫院圖案、字樣的被套。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訴他,這裡是醫院。   晃了晃還有些暈眩的腦袋,他想起自己從陽台往下跳後,就暈了過去。只是他卻忘記自己為什麼要從陽台往下跳。   好像是被什麼追殺,但究竟是什麼?
李鳳棲呆坐許久。 他想起年少時曾經在某科幻雜誌上看過的一個短篇驚悚故事,記憶猶新:一所學校裏,一個少年在操場上縱身一躍時,周圍的一切都陷入靜止,只有他能自由活動,少年在絕對靜止的城市裏一個人孤獨的遊走,只堅持了三天,最終對靜止的世界感到絕望後自殺。 在少年死亡的那一瞬間,靜止的世界又重新運轉。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