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何NBA不再重視籃板卡位?:戰術103

灰狼總教練Chris Finch於2021訓練營採訪時的發言:NBA籃板卡位已死。乍聽之下好像違反了已知的籃球常識,但該論述是正確的。(update: Oct 2021)

數據上籃板卡位每季顯著減少

籃板卡位(Boxouts)定義:有身體接觸、明顯壓制對手,並成功阻止敵隊取得籃板。換句話說,籃板卡位與籃球動作中的設立掩護(Screen)是不同的,不要混為一談。
20-21賽季的籃板卡位次數,相較於開始做統計的17-18賽季衰退了近七成
20-21賽季的籃板卡位次數,相較於開始做統計的17-18賽季衰退了近七成
是的,籃板卡位急速衰退、無接觸籃板比例增加就是NBA的現在進行式。

籃板卡位每季顯著減少的原因

  1. NBA逐年提升的三分投射與logo shot比重,令籃板落點更為分散 籃板卡位雖然遏止了對手爭搶籃板,但同時也會將自己侷限於周圍三呎且難以起跳。也因此在一對一對抗下,籃板卡位無用功的機率提升了。 球員當然可以卡住身邊對手、製造多搶少的籃板優勢,但目前的籃板球更多是衝搶型態。若相對距離沒有抓好,防守者更可能的是賠上一次阻礙移動犯規。
  2. 阻止早快攻節奏的退防策略,成為NBA防守顯學 近年無接觸籃板比例增加的主因。現代防守中,教練會要求球員果斷放棄落位較遠的進攻籃板,及早回到自家半場,以防守對手的快速推進。

潮流下的反向思考

Chris Finch講完NBA籃板卡位已死的下一句話是:所以現在是發起進攻籃板爭搶的好時機。進攻籃板數據面的歸納與建議,可以參考之前已發表的文章。
實務上關於進攻籃板球,除了透過戰術落位設計去讓機動型長人施展外,有些球隊也會讓運動力高或籃板球判斷特別靈敏的無球球員,在合適情境時負責籃板球衝搶。
這些箭頭球員爭搶失敗是常態,因此後續干擾敵隊持球者推進的動作執行更為重要。不管是堵住傳球路徑還是緊貼持球者,只要能造成對手數秒的停滯,便能讓對方的推進攻勢從快攻降至早攻、早攻降至半場陣地戰,大幅降低下個回合的命中率期望值。
這些讓多數觀眾球迷覺得煩躁,看似無效、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影響球權歸屬的干擾,正是球隊想要增加二次進攻機會、但又不犧牲防守的配套措施。

延伸閱讀

傳統中鋒式微的原因

五個對抗籃板卡位的策略技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