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軀體與靈魂、消逝與存在、對立互斥或一體兩面,這些一直是古今往來許多藝術家與思想家持續探討的議題,有幸可以走進塩田千春女士設計與打造的場景裡,親身感受藝術家想要表達的體悟:
我的靈魂與身體同在。靈魂是否也將在我的身體死去之後消逝?靈魂可以挨著我的心多久?自從病魔復返,這兩年我一面構思展覽,一面用盡全力掙扎求生...
首先,這是應該要算是一篇炫耀文(欸),因為自從台灣疫情警戒升級之後,展覽場館有嚴格的留容限制人數,而像奈良美智與塩田千春這些國際上有口皆碑的藝術家,他們的展覽一票難求的程度自然而然變得難上加難,但總之經過幾回合雙週一次的瘋狂預約,我終於搶到名額,『要感謝的人太多那就謝天吧』。
從入口進去的第一個作品是〈去向何方〉,如果搭配導覽App的簡介就會知道:船的形狀象徵移動(有方向性,由船頭定義)或旅程,單一條線象徵關聯而一大堆線則可延伸象徵了形成結界,紅線黑線白線也各有進一步的意涵。此外,由於塩田千春的創作語彙相當穩定,在後續的作品如果能意識到這些設定,相對更容易進入狀況。
接著有一整個迴廊從塩田千春讀幼稚園的畫作開始,透過小型雕塑、照片或影片介紹至今為止的重要創作理念與作品,最值得注意的事件應該是塩田千春大學時期就發現油畫不足以表達自己所思所想,以至於後來大多透過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來「發聲」。除了App中的導覽,各區字板上也有相當重要的補充,可以讓我這種門外漢更容易進入狀況。這區中我最喜歡的是〈Similarity類似性〉:
乍看之下,三度空間中交纏的黑線與地面上的紅漆痕跡卻以「類似性」作為標題未免也太奇怪,畢竟,在「人為拉出凌亂難解的黑線」與「自然滴落有跡可循的紅漆」之間明明充滿差異的對比: - 空間(3D)vs.平面(2D), - 裝置vs.繪畫, - 線材vs.油漆, - 黑vs.紅, - 線vs.點, - 人為vs.自然, - 凌亂vs.循跡,
怎麼看也「不像」,但從線頭滴落到地面的油漆痕跡正是一種投影觀念的具象例子,而我的理工腦很能接受從投影或餘弦來測量相似程度(具體而言應該是similarity measure, projection similarity, cosine similarity等關鍵字所引發的聯想)。此外,二度平面可以視為三度空間的投影,黑色紅色即使在光譜上位置有異但都是可見光,線材vs.油漆或者人為vs.自然等屬性也各自根據某種測量標準才能分類,而能夠放在一起測量的本身就暗示了類似性。作品簡介中提到的宇宙秩序也很有意思,地面上的紅漆滴痕是由上方看似凌亂的黑線造成的,從地面滴痕也能回朔空間中的黑線,我的解讀是:當我們能夠針對一個靜態切片/結果回推其過程,能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即為「秩序」。
發表於2016年的〈不安的旅程〉應該是近年最容易在媒體看到的作品,或許是早有浮光掠影的印象,又或者因為我在行前有看過台北市立美術館發布的導覽,我進入展間時並不像有些受到密集恐懼所苦的朋友感到有壓力或恐懼等負面感覺,反而覺得很喜歡這樣如幻似夢的場景,引起腦中諸多聯想,例如因為紅線也可以詮釋為微血管,所以在〈不安的旅程〉的場景裡也彷彿觀眾如《工作細胞》在身體裡遊走。或者也可能想到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裡,觀眾的身體縮小而開啟一段奇幻旅程。此外,燈光與紅色毛線黑色船體的整體搭配,一方面在顏色與物件都相對單純,但另一方面,拉直且相互交纏的諸多紅線更是既切割空間又形成結界,具有一眼難以解析的複雜性。
回到作品本身,我們可以看到象徵移動或旅程的船,以及生命間之連結的紅線。若從船開始觀察,可以想成紅線是從船體向天空的方向延展出去,然後不同條紅線彼此交錯、打結、轉向,因此象徵了旅程的不確定性。若一條紅線象徵一個生命,則我們觀眾正是站立在不同生命互相遇見、互相拉扯、互相激盪的具象化現場。不確定性是我們不安的來源,但不確定也表示可能性。
線與不確定的組合也讓我有一些數理方面的聯想,第一個例子是稱為「Ghost Leg 畫鬼腳」的小遊戲:
又例如「小世界網路」:
塩田千春的創作概念裡,衣服可視為第二層皮膚,而建築(牆、窗戶)則是第三層,而無論是衣服或窗戶,都可能有過往使用者存在的痕跡,即使目前看不到。這觀念在此次僅有照片展出的作品〈
Memory of Skin〉中最明顯,這與塩田千春長期關心的「不存的存在」有關。
不過在〈時空的反射〉裡,我還有另一個觀察:眼見為憑的認知卻不一定符合真實。如果在現場慢慢地繞著〈時空的反射〉走一圈,會發現對角線有一面鏡子,所以鏡子裡可以看到洋裝與自己,此時大腦的認知應該是從自己與鏡中的自己(鏡像)直覺認定兩件洋裝一件為實物一件為鏡像,但是如果走到其他位置會發現那是一面單向鏡而且其後方確實有另一件一模一樣的洋裝,此時第二件洋裝可以說是觀眾以為不存的存在。認知與事實的差距說來人人都知道,但要自己確實感受到這件事卻不容易,不得讚嘆藝術家的巧思!
〈內與外〉是另一件同時與「第n層皮膚」、「不存的存在」兩個概念有關的作品。何謂內何謂外?如何定義?由誰定義?我覺得這件作品的寓意相對之下算是易懂,不過如果要繼續探討,還有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分離與合併的歷史可以再了解,甚至可以繼續思考:同文同種的「同」能否精確又具體加以定義?同文同種就必須同一個國家嗎?......
最初於2002年發表的〈靜默中〉與藝術家自己的兒時經驗有關,雖然這件作品充滿黑線與燒焦痕跡,但我走進這個展區時,對於塩田千春利用交纏的黑線把燒焦烏煙同時定格化與具象化感到滿滿的佩服。原本功能正常為人類所彈奏的鋼琴在祝融之災後毀損的這件事,顯然也跟「不存的存在」有關,而毀損的椅子與燒焦的鋼琴在觀眾席與演奏席上都空無一人的情況下對視,理論上會有一股寂寥之感,不過因為展覽太熱門一直都有看展的觀眾經過或駐足,這部分大概只能透過自己想像了。
我個人覺得黑線所張開的網子比紅色更能呈現「結界」的感覺,尤其如果看展時有在稍早的展區看過影片〈
During Sleep睡著的時候〉的片段,應該會更容易對於交纏的黑線象徵結界或夢靨/夢境更有感覺。
《顫動的靈魂》這個大主題是在2019年森美術館首次展出,在獲知要展出的那一兩天,塩田千春也被醫生告知癌症復發,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喜與悲交錯而來,心情該會非常複雜。於是藝術家有下列兩件作品:
我覺得〈外在化的身體〉與〈繫著微小的記憶〉雖然都是藝術家癌症復發的感想,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悲觀樂觀交融,不過〈繫著微小的記憶〉給人的感覺還是相對比較正面一些。〈外在化的身體〉擺在地上的正是塩田千春自己肢體的翻銅,上方紅色的皮革則從較為完整一片逐漸被分割成網狀,彷彿肢體也是往下碎落的結果,令人聯想到經過外科手術與化療後身體支離破碎的感覺,但是整體的紅色調也似乎暗示著:在身體碎裂的同時,仍有一定程度的生命力,仍有多線希望。
〈繫著微小的記憶〉則是藝術家自己收藏著的小模型小玩具等,透過分組擺放與紅線/黑線相連來呈現塩田千春的記憶。我們當然無法窺看藝術家的完整記憶,但是地板上直接攤開的眾多物品,彷彿變形的跑馬燈——打破時間軸先後順序改成佈滿在空間中。從這觀點雖然也是有點感傷,但如果細看,例如照片中鋼琴與椅子是以紅線相連,且鋼琴與椅子都不像〈靜默中〉那樣是燒焦或毀損的樣子,而是看起來功能正常的樣子,則或許我們可以猜測創作的當下塩田千春女士的心情應該還算樂觀。
在還沒看過導覽之前,我會以為這一堆抖動的行李箱才是〈不安的旅程〉,結果它的名稱是〈集聚—找尋目的地〉。從天花板下垂的紅線依然象徵著生命間的連結,其中有部分行李箱裝有馬達會輕微抖動,象徵了對於旅程的興奮或不安。
從照片的這個角度觀察的話,會感覺行李流動的方向似乎有兩個,象徵每個旅客的目的地與原因各不相同,例如旅行、逃難等。在現場感受震動造成的光影變化、聲音、體感等彷彿自己也將搭機出發了。導覽會提醒在角落的地面還有三個行李箱,觀察其中存放的物品也很有趣,請勿錯過。
總結而言,〈靜默中〉、〈外在化的身體〉、〈繫著微小的記憶〉等至於癌症復發後差不多時間做出來的〈外在化的身體〉〈繫著微小的記憶〉則同時包含了藝術家本人負面與正面的情緒,例如身體支離破碎的不安,但上方的紅色皮革網子又象徵生命連結的存在,又例如小飾品小玩具充滿自己使用過的記憶所以自己絕非一無所有,甚至是希望好好活著繼續創作繼續佈展。展區裡除了劇場佈景設計那區不能拍照,另外還有一區是塩田千春因癌症復發而對靈魂更有興趣,因此去訪問了一些大約跟他女兒同齡孩子並剪輯成紀錄影片。看這些孩子們表達自己對靈魂的想法,非常有趣。
參考連結
- 台北市立美術館互動式導覽:線上探索裝置作品。
-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導覽:Youtube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