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 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 (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第一次被塩田千春的作品震撼到,並不是展覽,而是一位旅居在日本,從事藝文策展等相關工作的朋友,在臉書上介紹了2019年在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舉辦的塩田千春個展:顫動的靈魂,即將在2021年5月,移師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當下即被此個展的照片所震撼,當然在藝文領域耕耘多年,擅長文字描述的朋友寫的文情並茂的展覽介紹,更加深了吸引力,感謝他拓展並豐富了我的藝文認知邊界。

[展覽簡介]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以柏林為據點、現今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塩田千春舉辦迄今規模最大的個展展覽中以塩田最具代表的空間裝置作品為主體,以鋪天蓋地的紅線或是黑線交纏而成,透過細線千絲萬縷的纏繞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更闡述塩田對於記憶、生死、創傷、夢境的無以名狀

展覽副標名為「顫動的靈魂」,表達出塩田那內心無法言喻的衝擊,而這顫動連Covid-19疫情爆發也無法撼動那前往北美館絡繹不絕的觀展人潮,甚至因疫情嚴峻一度導致展覽暫停,爾後為因應龐大的觀展需求,更將展期往後延了一個半月,可見塩田的作品極具渲染力,能讓人產生共鳴、顫動心弦。

觀展時,深深的感受到塩田試圖將那不在中的存在,如無形的回憶、情緒、幻夢、意識、寂靜等透過作品具象化的體現出來。透過其中的十件作品自我特定的生命經驗被連結並重新喚醒,而塩田這一系列作品想要探討的是生而為人的終極叩問:我們生命中究竟要追求什麼,又要去向何處?


如還沒看過1. 去向何方、2. 成為畫、3. 從DNA到DNA,這3幅作品的介紹與心得分享,可參考展覽 | 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 (上)


[4. 來自DNA的對話]

這雙鞋曾經被穿著去上學、去約會、上班、參加重要的儀式,又或是到處去旅行,它陪伴人們度過生命中不同的場景,即使人已不復在,那痕跡、記憶與情感卻仍存在

對塩田來說,創作〈對話DNA〉這件作品的契機,是大約搬去德國柏林後,數年未曾回日本,回去後發現鞋已不合腳,但不僅是鞋,連和親朋好友的關係似乎也與往昔不一樣了。遠在柏林思鄉的塩田,開始想著什麼是家?這與印象中的家不一樣了,塩田試圖去追溯「記憶」這件事

於是她請大家寄舊鞋子、並附上一段故事,訴說這雙鞋與自己記憶的關聯,有來自婚禮、病房、鋼琴音樂會、跳舞的鞋子乃至高爾夫球鞋等等。

塩田將手寫紙條上的故事,放入鞋中,用紅線串連起彼此,鞋與鞋之間的錯置與偶遇,透過鞋子的旅程、手寫的文字來傳達它與主人的生命故事,紅線的背後意義是個人的記憶,也是關乎於與他人的記憶

女生通常有很多雙鞋,而我也不例外,不同的鞋除了因應不同場合與服裝搭配外,更是承載了記憶與他人的關聯。例如小時候偷穿媽媽的高跟鞋、學生時代第一雙自己在百貨公司買的真皮靴子、走到半路鞋壞了,應急買的鞋等等,這些鞋銘刻著特定的人與事件,陪著我踏過不同的土地與人生場合

〈來自DNA的對話〉,2004,裝置(舊鞋、紅色毛線),日本藝術與科技博物館,克拉科夫,波蘭;2019,數位輸出,照片攝於台北市立美館展場。

〈來自DNA的對話〉,2004,裝置(舊鞋、紅色毛線),日本藝術與科技博物館,克拉科夫,波蘭;2019,數位輸出,照片攝於台北市立美館展場。

[5. 不確定的旅程]

線彼此糾纏、交織、斷裂、拆解。它們總是映照出我內心世界的一角,彷彿在表現人與人之間不同的關係狀態

〈不確定的旅程〉這件作品於2016年第一次展出,300平方公尺空間,坐落著六艘金屬船體,黑色的金屬線條打造出船的輪廓,大量的紅色細線從每艘船的船心湧出,不斷綿延向上,往外擴展,稠密的細線包覆住天花板與牆面,船與船之間藉由紅線而有了交集、連結。

塩田在受訪問時曾提到:「船總是在移動,總是載著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總是在船上,準備出發但不知道確切的去向;我們的生活是一個沒有目的地的旅程,不知道要去哪裡。」,因而此作品主要是強調沒有明確方向的旅行

紅線暗喻血液和微血管,多條紅線彼此盤根錯節、交織、糾纏、斷裂等結構,則如同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羈絆。這些紅線從獨立的船隻中湧現、在空中交會,揭示著在茫茫大海中乘著船隻​​,穿越未知旅程的人們,並非踽踽獨行,而是血脈相連、無論命運會航向何方,能有勇氣共同攜手面對未知旅途的考驗

〈不確定的旅程〉這幅作品,是此次展覽裡最大的創作藝術,至今為止,這觸目驚心、佔滿整個視覺的紅仍讓我記憶猶新倍感衝擊,旅途裡那不安躊躇卻又想前進的忐忑、那孤獨卻又渴望與人連結的情感,皆被一一具象化

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不安與不舒適,卻反而能推進人往前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6. 內與外]

即便在柏林圍牆倒塌三十年後的現在,這個城市仍然持續不斷的蛻變,每天都有不同的面貌
當我凝視著被丟棄在柏林建築工地上的窗戶時,不禁思及東西兩德分開二十八年的歷史,想到這些擁有相同國籍、說著相同語言的居民:他們如何看待柏林的生活,又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度日

塩田於1997年移居柏林,距柏林圍牆拆除已過七年多,但整個城市仍尚有有房舍在改建與修繕。有天塩田無意間看到建築工地的後院堆放著被拆下來的舊窗戶,這些窗大多來自東柏林,她心裡不禁想著,東西柏林明明同屬一個國家,說著相同語言,過去卻被一道牆分開,不僅隔離了彼此的生活,也築起了一道心牆,而如今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的居民又是如何看待對方?

塩田認為建築空間裡的窗戶,像是建築的皮膚,區分了建築的內外,有了這層保護,雖形成了隔閡,卻也讓人感到安全

身為日本人的她,旅居德國多年,長年在日本和德國之間來回移動,藉由來自東柏林的舊窗牆檢視自身那無法簡單分界的歸屬感

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內與外這件作品,是內還是外的界線也隨時更迭異動,常讓人分不清內與外。北漂工作多年的我,也常會分不清是要「返回」高雄,還是要「去」高雄,就像是站在一個空間,既不在內部也不在外部,而是在兩者之間,這邊界看似模糊卻又難以跨越

[7. 時空的反射]

人類肌膚是我們的第一層皮衣物是第二層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人類的居住環境——
那些包圍著我們身體的牆、門、窗,豈不成了我們的第三層皮?

塩田開始在1990年代後期,在作品中使用衣服來代表身體,衣服可視為第二層皮膚、阻隔或保護了人體的內與外,是內在生命與外在身體的延伸,也是他人與自我間的媒介

此一大型鋼架結構,兩件白色洋裝懸掛於空中,沿著對角線用鏡子分隔開,立方體四周用綿密黑線交織覆蓋。

當下觀看時,著實難以辨別看到的是實體洋裝,還是鏡面反射的洋裝,眼見為憑一定為真?看不見就代表不存在?在不同時間與空間的複雜維度下,虛實交織難以分辨

〈時空的反射〉,2018,白洋裝、鏡子、金屬框、Alcantara 黑線,280 x 300 x 400 cm,由 Alcantara S.p.A. 委託製作,照片攝於台北市立美館展場。

〈時空的反射〉,2018,白洋裝、鏡子、金屬框、Alcantara 黑線,280 x 300 x 400 cm,由 Alcantara S.p.A. 委託製作,照片攝於台北市立美館展場。


一個人在生命走到註定的盡頭時,或許就會消融在宇宙之中說不定死亡後並不是化為虛無、遭到遺忘,而是一場消融。從生到死並不意味著滅絕,僅僅只是消融於更為廣闊的無垠。如果是這樣,那就無需畏懼死亡。死與生原是一體之兩面。──塩田千春

[延伸閱讀與參考資料]

  1. 直擊北美館「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塩田千春親解作品概念:關於死亡、生命、記憶、夢境的無以名狀
  2. 回顧年度叫好又叫座「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當文化消費如此廉價,北美館為「高品質」經歷了什麼?
  3.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覽,感動人心深入專訪
  4. 親密的前衛:塩田千春的情感空間(上)
  5. 親密的前衛:塩田千春的情感空間(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ivi Hsu 妳的藝術氣質,可能已經達到我一輩子都到不了的高峰!從文字中,"眼見為憑一定為真?看不見就代表不存在?在不同時間與空間的複雜維度下,虛實交織難以分辨。"更能體驗這個哲理,真的應該讚爆,編輯嚴選X4了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3
Only Two 翁立兔 其實在寫這篇展覽文時,相關文件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對這次展覽的介紹跟語音導覽等,快被我翻爛了(發揮當研究生的精神XD)。其實[時空的反射]這件作品,除了虛實難辨外,也讓我想到鏡中映射出的自己是真實的自我嗎?有好好觀照自己的內心嗎?也是虛實難辨,這當然也是哲學形而上的靈魂拷問了(已暈)雅米 心裡住著小男孩 林燃(創作小說家) 謝謝眾格友的抬愛,有感受到我的用心,我可是把它當論文在寫了😆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8/13
承襲上一篇,這次Vivi Hsu分享的照片,一樣給我壓迫的感覺,不知道塩田千春有什麼樣的人生經歷,作品的方向是這樣一路的糾結?或者只是藝術家精於負面情緒的表達?等下集Vivi Hsu幫格友解惑?謝謝Vivi Hsu線上介紹,要我的話不敢去看現場耶。展場結束有喝飲料喘口氣的點心店嗎?❤️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4
陽台觀察者 陽台大會讀心嗎?沒錯,塩田會創作出這一系列的作品其來有自,下集會為大家解惑:D觀展結束後,完全沒有去買點心或是喝杯飲料來壓壓驚,反而覺得藉由塩田這裝置藝術而讓負面的情緒有了出口,大概是覺得被同理共感了吧!我想觀展感受每個人都不一樣❤️
弱魚先生-avatar-img
2024/08/12
單看那絲絲紅線各綁著一隻鞋子,實在不知何意?但透過闡釋之後,竟在心中升起莫名的悸動──「用紅線串連起彼此,鞋與鞋之間的錯置與偶遇,透過鞋子的旅程、手寫的文字來傳達它與主人的生命故事,紅線的背後意義是個人的記憶,也是關乎於與他人的記憶。」弱魚深深被打動了……………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6
弱魚先生 要打動人心,也要有機會遇到像弱魚大和各位格友這樣願意欣賞這系列文章的有緣人🥰
Nolan Hsu-avatar-img
2024/08/13
真的是震顫...抖,沒想到線搭配隨手可見的生活用品後,可以這麼生動的具現化極度錯綜複雜的生命旅程跟靈魂情感...作者根本是使用線的具現化系念能力者吧...平常沒有看藝術展的習慣, 太感謝Vivi Hsu 分享了...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4
Nolan Hsu 原來你也是北漂仔~當代在中山站附近,貓妝在當代對面,先放張貓妝咖啡廳的貓讓你聞香一下(不是我家的黑胖貓代打噢🤣🤣
來了~超棒的分享🥰🥰🥰
Vivi Hs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4
心裡住著小男孩 沒錯,好歹該拿出重質不重量要有的態度😆🙈
avatar-img
Vivi's Room
122會員
29內容數
腳踩土地,凝視日常,覺察感受當下每一刻的脈動;腳踩貓砂,凝視胖貓,頓悟從養貓的那一刻起,就此晉升有鏟階級。
Vivi's Room的其他內容
2024/09/06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靜默中」、「外在化的身體」、「集聚——找尋目的地」三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2024/09/06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靜默中」、「外在化的身體」、「集聚——找尋目的地」三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2024/07/23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2024/07/23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2024/06/29
這篇文章介紹了大稻埕的文化魅力,包括窩窩藝文空間的特色以及大稻埕碼頭市集的亮點。文章講述了窩窩藝文空間的獨特魅力,店內的港式早午餐和與香港、自由民主、獨立相關的書籍,以及碼頭市集夜景的迷人之處。文中還提到了必訪咖啡廳推薦,以及大稻埕碼頭的現況。
Thumbnail
2024/06/29
這篇文章介紹了大稻埕的文化魅力,包括窩窩藝文空間的特色以及大稻埕碼頭市集的亮點。文章講述了窩窩藝文空間的獨特魅力,店內的港式早午餐和與香港、自由民主、獨立相關的書籍,以及碼頭市集夜景的迷人之處。文中還提到了必訪咖啡廳推薦,以及大稻埕碼頭的現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來自DNA的對話」、「不確定的旅程」、「內與外」與「時空的反射」四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於2021年5月移師北美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來自DNA的對話」、「不確定的旅程」、「內與外」與「時空的反射」四大部分,詳細介紹塩田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從藤本樹手中接過畫筆,押山清高卯足全力,將其作品中的特殊氛圍與荒誕色彩,有過之而無不及地於大銀幕呈現。一陣風捎來,將這部是若草色也是萊姆色的《驀然回首》,自門縫下遞給了前來觀賞此作的每一位觀眾。
Thumbnail
從藤本樹手中接過畫筆,押山清高卯足全力,將其作品中的特殊氛圍與荒誕色彩,有過之而無不及地於大銀幕呈現。一陣風捎來,將這部是若草色也是萊姆色的《驀然回首》,自門縫下遞給了前來觀賞此作的每一位觀眾。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塩田千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將於2021年5月移師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塩田的藝術作品以空間裝置為主,透過細線交纏呈現萬事萬物的連結與複雜性,並探討生死、記憶、創傷、夢境等議題。本篇文章共分為「去向何方?」、「成為畫」和「從DNA到DNA」三大部分,詳細介紹了塩田千春的作品內容和啟發。
Thumbnail
相信平常有在關注藝文界的朋友都應該有耳聞這位日本當代大師「塩田千春」吧!她的創作始終與生命的探討有關,思索著生命究竟在追求什麼?何去何從?尤其在現今科技快速變化、資訊量爆棚的時代,常常在時間洪流中迷失自我。「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以柏林為據點、現今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塩田千春舉辦至今規模最大的個
Thumbnail
相信平常有在關注藝文界的朋友都應該有耳聞這位日本當代大師「塩田千春」吧!她的創作始終與生命的探討有關,思索著生命究竟在追求什麼?何去何從?尤其在現今科技快速變化、資訊量爆棚的時代,常常在時間洪流中迷失自我。「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是以柏林為據點、現今活躍於世界舞台的藝術家塩田千春舉辦至今規模最大的個
Thumbnail
透過本文,探討了小松美羽的藝術創作以及畫作背後的意義,呈現了靈魂的美醜、畫作的演繹與大型燈飾合作的經過。文章剖析了她的成功與熱情,以及藝術對於生活的影響。作者表達了對於藝術的觀賞所感受到的喜悅和衝擊。
Thumbnail
透過本文,探討了小松美羽的藝術創作以及畫作背後的意義,呈現了靈魂的美醜、畫作的演繹與大型燈飾合作的經過。文章剖析了她的成功與熱情,以及藝術對於生活的影響。作者表達了對於藝術的觀賞所感受到的喜悅和衝擊。
Thumbnail
日本藝術家 小松美羽 三度在台舉辦個展 曾寶儀、陳明珠、Mavis瑪菲司、視網膜、小林賢伍 星光環繞共襄盛舉 小松美羽「聖•悟 Sense of Sacredness」 畫作震撼 嘉賓讚嘆藝術靈力 『畫作是活的!』『非常不可思議!』 『像是灌注許多能量在畫作當中,非常強大!』 
Thumbnail
日本藝術家 小松美羽 三度在台舉辦個展 曾寶儀、陳明珠、Mavis瑪菲司、視網膜、小林賢伍 星光環繞共襄盛舉 小松美羽「聖•悟 Sense of Sacredness」 畫作震撼 嘉賓讚嘆藝術靈力 『畫作是活的!』『非常不可思議!』 『像是灌注許多能量在畫作當中,非常強大!』 
Thumbnail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原是柴崎友香的長篇小說,披著愛情的皮,實際上主題如書名一樣意識流,因此它不好改編;文字能在人物表裡自由切換,直指他們內心甚至暴露他們尚未知曉的自己,影像卻不能如此,得靠著布局、線索、氛圍渲染思慮和情感的流動,而故事的主角─泉谷朝子、鳥居麥的心理活動又是那麼隱晦,增加了改編的難度。
Thumbnail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原是柴崎友香的長篇小說,披著愛情的皮,實際上主題如書名一樣意識流,因此它不好改編;文字能在人物表裡自由切換,直指他們內心甚至暴露他們尚未知曉的自己,影像卻不能如此,得靠著布局、線索、氛圍渲染思慮和情感的流動,而故事的主角─泉谷朝子、鳥居麥的心理活動又是那麼隱晦,增加了改編的難度。
Thumbnail
在北美館的「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展覽在10/17結束,雖然有疫情攪局,但是終究是成功舉辦了這次在台北的展覽,相較於許多巡迴展中停辦的城市要幸運許多。 之前透過廣播〈美好生活提案所〉我們錄了一集關於這個展覽的內容,並且稍微比較了該展覽在台北與東京的差異,當中也收錄了塩田千春小姐在台北親自導覽的聲音
Thumbnail
在北美館的「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展覽在10/17結束,雖然有疫情攪局,但是終究是成功舉辦了這次在台北的展覽,相較於許多巡迴展中停辦的城市要幸運許多。 之前透過廣播〈美好生活提案所〉我們錄了一集關於這個展覽的內容,並且稍微比較了該展覽在台北與東京的差異,當中也收錄了塩田千春小姐在台北親自導覽的聲音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寫關於藝術展覽的事情了,但在升三級以前就很想看這個展,剛好這陣子降回二級,臺北市立美術館又再度開放參觀(網路預約制),於是被貓與貓的朋友們一起打包帶去看。(゚∇^d)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寫關於藝術展覽的事情了,但在升三級以前就很想看這個展,剛好這陣子降回二級,臺北市立美術館又再度開放參觀(網路預約制),於是被貓與貓的朋友們一起打包帶去看。(゚∇^d) 
Thumbnail
繼2019年東京森美術館之後,這次臺灣作為「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海外展的首站。很多人都很關心同一個展覽在兩地的展覽方式與內容有何差異?我大概整理了一下,同時帶進我自己的兩地觀看經驗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繼2019年東京森美術館之後,這次臺灣作為「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海外展的首站。很多人都很關心同一個展覽在兩地的展覽方式與內容有何差異?我大概整理了一下,同時帶進我自己的兩地觀看經驗來和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