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2|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台灣無人機現形,能否改寫武統結局

10月17日,台媒《聯合新聞網》獨家報道,台灣中科院的大型無人機研發計劃「騰雲專案」生變,原本預計在近期展示的台產無人機成品,遭中科院以「構型改變」為由,向台國防部申請延長研發期程1年至2年獲准。對此報道,中科院僅以「不評論」三字答覆,顯然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回顧過往,這並非台產無人機的首次折翼。早在2009年至2013年間,中科院便曾獲批新台幣28.7億預算的「長征專案」,著手研發大型無人機。最後雖也完成一架原型機,卻遭台灣空軍以「作戰半徑無法深入江西、廣東沿岸」、「攻擊能力不足」為由拒絕採購,全案最終宣告失敗,原型機也淪為陳展機。彼時國民黨立委林郁方便曾痛批,「長征專案停擺絕對是弊案」,卻被空軍一招「軍事機密,無可回應」四兩撥千斤。
此後中科院「屢敗屢戰」,持續向台立法院遊說,終於又成功獲批四年期的「騰雲專案」,時程由2018年延至2021年,總預算高達新台幣34.5億,名義上由軍備局委託研發3架長滯空無人機與導控設備,實則是讓中科院在「長征專案」的基礎成果上,依台灣空軍的「新要求」加以改良。
在此脈絡下,原本「長征專案」研發的偵蒐型原機,在加購美軍MQ-9「死神」無人機的TPE331型渦槳發動機引擎、大幅修改機尾引擎進氣口與機翼後,成了可加掛飛彈的攻擊型,並於2019年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上公開展示地面測試模型。2020年起,騰雲「二代」無人機開始在台東志航基地周遭試飛,雖曾夜航太平洋超過2小時,卻於2021年2月18日發生墜落意外,險些波及台東市區。
2021年9月,騰雲「二代」無人機從台東移往花蓮佳山基地測評,本預備投入「漢光37」軍事演習,並在完成相關戰術測評後,於2022年開始投產。但如今延期消息外洩,加上中科院過去曾有相關「黑歷史」,即部分專案研發受挫後,即以「改變構型」為由,申請延長驗收,實則是向國外採購成品交差。由此看來,台產無人機的成軍夢,恐怕仍是一場白日夢。
台灣的無人機狂想
而台灣會有這般狂想,主要仍是呼應了軍用無人機的全球崛起,無奈自身科研實力不足,即便嗅覺敏銳,也要因手腳不靈活而慢半拍。
早在冷戰時代,美國便曾開展無人反潛直升機(Drone Anti-Submarine Helicopter,DASH)研發計劃,用以增加對蘇聯潛艇的反制能力;以色列也自1980年代起,長期依賴此技術,於黎巴嫩內戰等區域衝突中,執行偵察、情報收集、跟蹤和通訊等任務。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後,無人機技術開始大規模投入戰場,發展出偵查、打擊一體的新模式,並在往後的利比亞內戰、2020年高加索衝突中扮演重要角色。
由上述發展進程觀之,初代軍用無人機仍以偵察目的為主,20世紀後才逐漸裝備武器,發展出空對地打擊功能,例如美國的RQ-1無人機便裝備了AGM-114地獄火空對地飛彈,台產無人機的發展也大抵遵循以上路線。1990年代起,中科院便著手研發無人載具技術,卻隨即遭遇兩大挑戰。首先,是研發部門的相互競爭。彼時中科院負責航空工程的第一研究所、負責飛行控制的第三研究所分別開展「中翔」、「天隼」兩系列偵查型無人機計劃,導致研發資源過於分散,且專案橫向連結混亂,無法集中統籌資源;第二,台產無人機雖「號稱台產」,卻無法擺脫需向國外採購引擎的致命缺陷,中科院雖曾在2012年宣稱,未來會嘗試用「逆向工程」途徑,實現引擎「台產化」,卻到底功敗垂成。
盤點當今的台產無人機,源於「中翔專案」的銳鳶無人機,有效作業距離僅有60公里,且因其為UHF頻段控導的小無人機,抗干擾能力極差,光是民用信號便足以讓其失控,以致其在服役後連連墜毀,倘若是遭軍用電子戰蓄意攻擊,必將淪為空中待宰羔羊;紅雀微型無人機則是單兵手持式迷你無人機,監控偵查距離不超過8公里,雖可用於台灣本土救災、交通資料收集,卻顯然不敷戰場之用。
另兩款號稱「具攻擊能力」的無人機,也是問題頻頻。此次報道主角騰雲「二代」無人機,如今仍是妾身未明,僅餘「構型改變」四字引人遐想,台灣空軍雖曾規劃要以騰雲無人機為主體,加上購自美國的4架MQ-9攻擊無人機,成立無人機「偵察中隊」,眼看如今態勢,恐也只剩延宕一途;劍翔無人機雖可執行長時間空中警戒,但所謂「攻擊能力」卻是「把無人機當迷你飛彈」,一發現目標便執行自殺式攻擊。故一旦出手必然損耗,若要造成一定殺傷力,必得巨幅量產。
解放軍並非亞美尼亞
但就此脈絡觀之,台灣若在騰雲「二代」無人機遲難問世的窘境下,決心轉向量產劍翔的「自殺式」無人機,是否真能在台海衝突中發揮一定效果?
2020年12月,前美國空軍顧問Eric Chan便曾投書《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建議台灣吸取亞塞拜然以無人機打擊亞美尼亞軍隊的經驗,於台海衝突中使用大規模廉價無人機充當誘餌,既可消耗解放軍飛彈,也可同時配合其他種類無人機,以及聯合海、空戰力壓制解放軍、進行反登陸作戰,甚至攻擊中國境內目標物。
平心而論,若中科院取消其餘無人機計劃,全力量產劍翔這般自殺式攻擊機種,或許能符合上述戰術所需。然而如此假設依舊忽略了某一前提,即台軍不是亞塞拜然,解放軍也不是亞美尼亞。首先,亞塞拜然之所以能用無人機摧毀亞美尼亞諸多軍事單位,關鍵之一,便是所用的攻擊型無人機性能穩定,乃土耳其軍工製造的拜拉克塔爾-TB2(Bayraktar TB2),掛載激光制導火箭、精確制導彈藥,而非劍翔這般「自殺式攻擊」機種;雖說騰雲「二代」無人機也已在2017年的阿布達比防衛展中推出「掛彈版模型」,卻也遭台軍其餘研究單位諷為「唬人機」,指其連實驗室都未建成,便用概念性構想做模型,甚至見諸國際陳展,無疑自欺欺人。依照台灣現下軍工研發能力,要讓騰雲「二代」無人機如美軍現役的MQ-9般掛載飛彈,至少還需10年。
第二,亞美尼亞防空體系乃蘇聯時期留下的傳統裝備,在防範無人機攻擊上力不從心。但以解放軍如今的信息化聯網防空系統、強大的電子抗干擾能力,除非是隱身與飛行性能極強、價格也已逼近有人機等級的少數機種,否則大部分攻擊型無人機皆能被現代防空系統攔截,包含美國以6億美元賣給台灣的4架MQ-9無人機,對上解放軍,其戰場生存時間也僅有幾分種。
如若是劍翔這般強調「自殺式群攻」的低空飛行、慢速、小型無人機,要沿著現代防空系統漏洞,以數量消耗解放軍的防空彈藥、打擊渡海船團,甚至反向攻擊沿岸城市,確也為反武統途徑之一;然而解放軍對此也有特殊反制手段,包括雷射防空系統、高功率微波系統,後者即便面對數百架來襲的慢速小型機群,也能燒毀各機芯片、甚至重置其工作狀態,使機群失能墜毀。
要而論之,台灣若要以無人機進行不對稱作戰,除非自身研發能力極高,能量產穩定攻擊型機種,否則便是要對上防空能力有待加強的敵手。然而上述兩種前提皆非台海現狀,解放軍與台軍的實力之差不止十年軍工,後者要以無人機翻盤,難於上青天。

原文發表於2021/10/20《多維新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