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Miss You,是錯過還是思念。
其實這部電影敘述的方式並沒有非常的複雜,劇情也非常的簡單,男女主角之間沒有甚麼可歌可泣的愛情,也沒有甚麼死纏爛打狗血情節,有的只是「錯過了,沒法再從頭」的遺憾了。兩個不幸的人在一起,原本是想要過得更幸福,但幸福背後所追求的目的對兩人來說卻大不相同。從相識、相戀到相愛,最後分手,過去了整整10年。但這10年是甚麼?10年可以把人硬生生的從天真爛漫轉化為拘謹成熟,可以把衝動內化成克制,可以把乾柴烈火變為相敬如冰(賓),我們在愛情的世界到底想要甚麼?我們最後究竟要的是不是愛情?還是只有生活上的富裕就好,人與人的感情生活、親情之間的平衡、心中懷抱的夢想、現實的殘酷等等,是不是真的等到我們甚麼都有了的時候,就是會沒有了「我們」。
本片的敘述大致有三條主線,一是男主角「林見清」的成長發跡史,我們看到一個被迫從男孩成長到男人的過程,但最後仍不成熟,或是即將要成熟的男人。二是女主角「方小曉」的落葉歸根史,從一個浮萍飄飄蕩蕩的尋找依靠開始,最後還是決定回到家鄉,還是一個人無依無靠的,或者說總算可能有了心靈寄託的方式,夠了,可以回去了的女子。三就是主角的父親(幾乎可算是兩個主角的父親)在每次過年的時候所說的話,與最後給小曉的一封信。
首先我們來談談見清,他是本片的主角,也是本片戲分最多,琢磨最多的角色,我們幾乎可以看到他的成長歷程,從小時後一片遊戲「命令與征服」(終極動員令系列)的影響,此後便沉浸在遊戲的世界之中了。念書專業遊戲相關科系、創業夢想跟遊戲有關、打發時間打遊戲、跟女網友聊天也在遊戲、最後真正的發跡也離不開遊戲,遊戲就是他的生活,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可以天馬行空幻想的自主世界。
但別忘了,遊戲與現實最大的不同就是,遊戲有開始也有結束,你玩的時候就開始,不玩的時候就結束,甚至於你玩不好的時候,可以讀檔重還甚至不玩都可以,但是現實不行。現實有的時候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回不去了,沒有讀檔、沒有重來,甚至不能不玩。
從第一次見清回家過年所提到的「沒黏豆包那裡算過年」到「誰還吃黏豆包」,甚至是罵出「守著這破餐館」這些話。見清一開始是想要衣錦還鄉,但在現實的殘酷與妥協之下,好不容易在北京扎了根,買了個大房子,要將自己老父跟小曉一同接過去住,但他卻忘記自己在煙火盛開時所許下的願望,是要衣錦還鄉。當年那個打腫臉充胖子的他,如今雖然有了錢,但卻還是拉不下臉,低不下身段,覺得有錢了,甚麼都有了,卻不曾真的懂過小曉想要的是甚麼?「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說的是心甘情願的付出,而不是死皮賴臉的祈求。遊戲看似他的夢想,但他卻將遊戲當做手段,發達的錢買了大房子,就是認為這個可以填補一切的傷口。
「伊恩找凱莉」有多少句對不起後悔、錯過的話形成彈幕,但在見清這裡我們卻看不到。多少的如果都是質問為什麼小曉不能多堅持一點,多付出一點,多體諒他一點,多給他一點時間。一句 I Miss You 見清是思念小曉,但對小曉來說卻是錯過了,面對已經有了新家庭的見清當然是錯過了,回不去了,再怎麼想都不用想了,已經不可能了。
小曉在這裡就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電影對她的關注並不多,他的生活略提、家庭略提,基本上她出現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是與見清有關。她之所以在北京生活就是因為家鄉的未來一目了然,「我總得闖過、試過後真的不行我才心甘情願回家找個人生小孩過一生」。但可惜命運多舛,遇到的男人不是關鍵時刻不挺自己,就是有了老婆孩子,而唯一遇到一個宣稱願意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卻在最後沒有上車的勇氣。但她還是願意等,願意回見清家過年。
還記得第一次回自己家的時候,小曉說了「總得找理由回家過年」 ,就算三姑六婆催結婚催生,但畢竟「落葉歸根」 ,即使母親遠在他鄉,家中僅剩老父遺照,但那就是她唯一剩下的牽掛,在北京無依無靠的她隨便的找人談感情,就是因為沒有依靠,每年趕車回家過節就是謹守著那一點點的根。終於在見清的家中找到一點依靠,每年回見清老家的時光,其實就是小曉一直以來想找的家,可惜見清不懂。他總是不知道小曉說的哪句話是真的,那句話是假的,或許「如果你當時上車,我就跟你一輩子」這句話是真的吧!可惜見清沒有勇氣上車,他最後在重逢的時候才明白,小曉無依無靠,過的很苦,「她」的伊恩並沒有找到凱莉。
但「伊恩找不著凱莉」,世界就是黑白,看不見色彩的。可是為什麼影片最後伊恩找到了凱莉,世界回復色彩,但見清與小曉卻沒有在一起呢?因為找到小曉的不是見清,是父親的那一封信。那封將小曉當作家人的信,說明了不管妳們發生甚麼事情,累了,就回家吧!因為家人才是妳永遠的依靠,這個依靠才是讓小曉覺得自己可以回家了,房間裡堆滿了寄回瑤江鎮的打包的家當,手裡握著一張想著家鄉的車票,終於在這一刻,有人懂了,我的世界終於不是無依無靠、不是黑白的,是彩色的了。可惜,一樣來不及了。
父親在本片的戲份最少,但卻是最重要的角色,沒有之一。 每年過年回家的轉變,從大夥過年到孤單一人都不忘給心中掛念的孩子煮個好的,就算最後眼睛不好,也還是不忘那蒸了兩屜的黏豆包,一籠要還給孩子們。對他來說,見清跟小曉都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雖然不說自己過的苦,但其實做父母的哪裡不知道?孩子窮在北京沒出人頭地,沒回家過年,說自己吃火鍋吃的好了,做父親自己知道,也跟孩子們說大夥過年夜可熱鬧了,但都是不想讓對方擔心,其實老父每年的過年人越來越少,最後剩下一人孤零零的在家,守著一畝三分地,等著孩子歸來,就這吃一頓飯,蒸一籠黏豆包。
很多的時候就是一個錯過、一個來不及、一個後悔。但人生不就是如此,不是你說開始就開始,也不是你說能重來就重來。父親想著見清成熟一點,卻不料是因為沒有了小曉才成熟,但沒了小曉的見清就成熟了嗎?或許是時間逼他成熟吧!最後才決定放下小曉,寄給了父親給小曉的信。父親雖然眼瞎,但心中卻看的明,心裡念的是收到信的小曉能知道,有個人在家等她,她不是無依無靠。可惜見清沒有把信給小曉,但現實就是這樣,沒有重來的機會,沒有見清跟小曉說的那麼多的如果,或許只能是「如果沒有如果」吧!
P.S.如果對劉若英的感情生活有了解的粉絲,會有更多的感觸(點到為止)。
P.P.S劇中黑白、彩色的片段特別有趣,但其實是因為兩位演員實在太年輕,即使上了老妝也無法有那種經歷多年的感受,所以利用黑白、彩色色調來調和,但也讓整體劇情故事更有韻味,相輔相成。
P.P.P.S 附上好聽的主題曲,陳奕迅跟田馥甄都各自有一首,但私心比較喜歡Eason的《我們》,另一個也不錯聽喔!
VIDEO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