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2020九月投資備忘錄-從巴菲特買黃金公司談「價值投資」

Photo by on

時間投顧的各位客戶:

本月持股幾乎都維持在90-95%左右,持股本益比約14.52倍,並無太大變化。本月仍獲得正報酬,雖然上個月我們績效落後大盤,但這個月我們就明顯優於大盤,今年以來我們保持大幅領先大盤的趨勢,這表示有時候我們短期績效會落後大盤,而但長期而言,達成長期績效打敗大盤的目標我們深具信心。

從巴菲特買黃金公司談價值投資

上個月八月十四日,根據波克夏向美國證管會(SEC)所提交的報告,我們外人得知巴菲特於第二季買進加拿大的巴里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共2090萬股(佔流通在外股數1.2%),第二季末持股價值約5.64億美金。這個舉動,與今年五月中,波克夏短期內從買進航空股又大舉出清航空股的行為,在投資界都引起不小的熱議。短期內進、出航空,似乎有違外界認定巴菲特的長期持股風格(我們的看法請見「」。同樣的,波克夏買進黃金股,看似與之前巴菲特多次公開不碰黃金的說法,相互違背。
巴菲特過去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或用文字,或親口回應提問時都明白提到絕不會買黃金的投資策略。如今卻是大舉買進黃金開礦公司,是真如平面媒體所言,巴菲特由「抗金」轉為「拜金」是「勇於認錯」嗎?(商業周刋:)
買黃金,與買黃金開採公司的股票,兩者乍看之下,差別不大。但若用「何謂價值投資?」的角度去分析,不難明辨之間的差別。首先,巴菲特這種反黃金的哲學,道理是相當容易理解,主因就是這類資產不具生產力,巴菲特舉例說,今天買進一盎司的黃金,經過一○○年還是一盎司,你唯一賺錢的機會,是出現一個願意用高於當年你的成本價,買走你手中的一盎司的黃金,換句話,你只能被動的等待「救世主」出現,自然勝算就不高了。相對的,價值投資的核心精神,就是買股票就是買一家公司的股權,也就業主(老闆),所以巴菲特才說,買一張股票與收購一家公司的態度是一樣的。握有一家公司股票,是著眼於公司的生產力可以創造出來的企業價值(或內含價值(intrinsic value),具生產力的公司,其企業價值就會隨著時間水漲船高,身為股東則自然因此而受益,若此時有「救世主」願意出高價買走你當初股權,則是錦上添花(價值投資的信徒會認為這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現象)。
然而公司的內含價值(生產力)是取決公司的經營者操守與能力、團隊成員的專業、公司的商業模式、產業的趨勢…等等。(決定內含價值的因子十分模糊與抽象,詳見中“安全邊際的意義”),所以外界看到巴菲特在此時買巴里克黃金公司股票,我們只能推論他預測這家公司的內含價值提昇了,至於是看到什麼信息(比如說,創新的開採技術),讓其改變預測,我們外界就不得而知了!(事實上巴菲特從來沒解釋「如何」決策,五月的買、賣航空也是,可能這正是波克夏的商業機密吧!)
因此,當我們用價值投資的角度切入看這一事件,「買黃金」與「買黃金公司」兩個看似差不多的行為,其實背後所隱含的心理決策流程卻是天壤之別。而上述著名周刊所下「巴菲特拜金,反映的是這些投資大師"勇於認錯"的生存哲學」的徧頗結論,正也反應價值投資看似簡單,卻又容易誤解之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們是一群價值投資的信徒,嘗試以嚴謹的團隊合作方式,實踐此信仰。我們舉著「時間」的大旗,除了闡述我們以長期投資為核心的理念。T、I、M、E,更是我們運作的原則。【一百零九金管投顧新字第031號 投顧代號:DC054600】電話:(02)27755759,地址: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9號13樓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