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100 從發文字數可以看見時代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遙想以前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問題,基本上聽到的回答大概一次發文約3000~5000字左右,當然也有一萬多字的大長篇,那種滑鼠滾輪拉不到底的感覺真棒。
  不過那個時候很流行網文,而且一次看都可以看很久,再加上專注力很夠(?),一整篇洋洋灑灑地看下來還意猶未盡,而且當時讀者多,所以聊天室以及作品互動都比起現在還要熱絡。
  就算是人氣比較少的作家,會客室偶爾也會有一些客人來訪,所以比較不會寂寞。
  當時,我也因為寫作而認識許多朋友,那時候每天互相串門子也挺開心,但總有一些人加入也有人退出,網友來來去去的,最後似乎誰也沒留下,回頭看,只剩下我還在努力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不知不覺中,一個章節的篇幅大概變成3000字左右,而且偶爾會有一些會畫圖的作者給自家作品加上插圖。
  當時覺得這種圖文並茂的文章挺有趣的,而且這類型的文章因為作者格外用心,所以得到的互動率自然會更高,只是沒想到這在之後會變成一種趨勢,越來越多人使用圖像來當文字輔助。
  還記得最早的時候,小說平台好像也沒有封面這種東西,後來漸漸出現書封的需求,甚至較有餘裕的人會花錢請繪師來繪製封面,漂亮精緻的封面自然更能吸引讀者的注意,之後大家更加追求封面的精美。
  隨著時間演進,一次更新的平均字數變低到讓我感到訝異的程度。
  因為之後有好大段時間,我專注於實體出版,沒有去管線上經營的部分,自然就沒有特別去研究線上平台一次更新字數的變化。
  之前我個人認為,普遍一個章節應該是2000~3000左右,我自己也是一路這樣連載,可是後來到了新平台,和經營者聊天之後,我才發現根據他的觀察,現在一個章節最適當的字數居然掉到800~1500字左右。
  而且如果一次更新超過1500字的話,讀者就很容易失去耐心,更新的時候比起字多,不如勤更。
  沒想到在專門看文章的平台也出現了這樣的侷限,這讓我相當驚訝,但仔細想想,現在的平台介面也越來越視覺化,封面的搶眼度也越來越重要,有時候插圖不僅成了噱頭,更是成了獎勵讀者互動的最佳獎品,例如多少喜歡、多少書籤多一更之類的。
  也越來越多專放小說平台的網站,開始開放添加圖片的系統,看來圖片勢不可擋。
  圖像讓人一目了然,比起需要細嚼慢嚥的文字更容易在第一時間奪人目光吧,有越來越多的圖文作品出現,想必也是未來的趨勢吧。
  後來也開始開啟一些新項目,鼓勵圖文作家,甚至漫畫家進駐。
  有時候會想,按照這樣的發展,會不會哪天也會開放直播或影片祝典,其實已經有些平台支援可以放YT影片了,還有開放朗讀作品的系統,雖然是大家都認識的google姊姊。
  嗯~~~真令人好奇未來會怎麼發展X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7會員
280內容數
商業實體出版30餘冊的小說家鬱兔,以幽默的筆法,記錄自己在業界的所見所聞與心得,希望能給予同行或心人一些想法與方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鬱兔的金幣窩 的其他內容
  雖然我不是出版社的選稿人,但是身為被選稿的撰稿人(?),也有和一些出版社合作或談話的經驗,還是有些東西能分享的。   在輕小說這塊領域上,我自己遇過的,除了最傳統的「投稿」(這部分,以後再獨立談談),還有以下這幾種類型: 1.三審制   就是有三層的審稿,要過三關才能算過稿喔~   不過我也遇過
  還記得我國小的時候,之所以會想要寫小說,就是因為看了很多,腦海裡面時常浮現一些自己覺得很美好或很酷的劇情,覺得自己好像也可以試著寫寫看。   國小國中時寫的作品,大多都是為了想寫出某個場景或是劇情,才動手寫,但並沒有什麼特別用心去規劃,或是為這個動筆的故事多想一些設定等等,再加上想法太多,對於新
       前天從作家朋友那邊得知,台南又有一家老牌書店收起來了。   相信這樣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以前陪著我們的書本年代已經漸漸退色,逐漸被3C產品給取代。當然每一種創作方式都各有特色,但現代現在比起坐下來細細品閱,影音互動的刺激更加具有魅力,且更為直覺性,在無形之中也改變人們的習慣與口味。
  首先不免俗套的一定是先來個自我介紹,例如什麼血型星座生辰八字──(並不需要),總而言之是向在座的各位簡單介紹我的筆名,擅長的風格等等,還有目前在業界上的成績之類的,先讓他們覺得花三十分鐘聽一下台上這個人講話不會是浪費時間XD   接著就是講自己出道的故事……不過遭遇的困難基本上都是簡單帶過,可以
  時間回轉到多年以前,當我還是個小屁孩的時候。   印象中好像是小學三、四年級左右吧,當時班上同學們討論的不是動畫,就是漫畫,當時因為3C產品還不是那麼普及,不像現在大家的娛樂大宗基本上就是手機遊戲或追劇。   當時我的興趣之一就是跑圖書館,曾經立志要在暑假裡把一整個書架的書都讀完,但是後來發現不
  相信大家應該都應該耳聞過,炒得沸沸揚揚的電子書的消息。   不外乎就是書市的蕭條,再加上電子載具的崛起,而且對於出版與自出版者而言,少了「印出來」這個動作,就少了印刷與庫存成本,也不用擔心再製的部分。   重點是,傳統小說實體書如果委託給出版社,最多也只能得到營利的15%(這還是少數中的少數)
  雖然我不是出版社的選稿人,但是身為被選稿的撰稿人(?),也有和一些出版社合作或談話的經驗,還是有些東西能分享的。   在輕小說這塊領域上,我自己遇過的,除了最傳統的「投稿」(這部分,以後再獨立談談),還有以下這幾種類型: 1.三審制   就是有三層的審稿,要過三關才能算過稿喔~   不過我也遇過
  還記得我國小的時候,之所以會想要寫小說,就是因為看了很多,腦海裡面時常浮現一些自己覺得很美好或很酷的劇情,覺得自己好像也可以試著寫寫看。   國小國中時寫的作品,大多都是為了想寫出某個場景或是劇情,才動手寫,但並沒有什麼特別用心去規劃,或是為這個動筆的故事多想一些設定等等,再加上想法太多,對於新
       前天從作家朋友那邊得知,台南又有一家老牌書店收起來了。   相信這樣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以前陪著我們的書本年代已經漸漸退色,逐漸被3C產品給取代。當然每一種創作方式都各有特色,但現代現在比起坐下來細細品閱,影音互動的刺激更加具有魅力,且更為直覺性,在無形之中也改變人們的習慣與口味。
  首先不免俗套的一定是先來個自我介紹,例如什麼血型星座生辰八字──(並不需要),總而言之是向在座的各位簡單介紹我的筆名,擅長的風格等等,還有目前在業界上的成績之類的,先讓他們覺得花三十分鐘聽一下台上這個人講話不會是浪費時間XD   接著就是講自己出道的故事……不過遭遇的困難基本上都是簡單帶過,可以
  時間回轉到多年以前,當我還是個小屁孩的時候。   印象中好像是小學三、四年級左右吧,當時班上同學們討論的不是動畫,就是漫畫,當時因為3C產品還不是那麼普及,不像現在大家的娛樂大宗基本上就是手機遊戲或追劇。   當時我的興趣之一就是跑圖書館,曾經立志要在暑假裡把一整個書架的書都讀完,但是後來發現不
  相信大家應該都應該耳聞過,炒得沸沸揚揚的電子書的消息。   不外乎就是書市的蕭條,再加上電子載具的崛起,而且對於出版與自出版者而言,少了「印出來」這個動作,就少了印刷與庫存成本,也不用擔心再製的部分。   重點是,傳統小說實體書如果委託給出版社,最多也只能得到營利的15%(這還是少數中的少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透過持續寫作,作者分享了從100篇文章到200篇的寫作心得,並提及以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心情隨筆為主題,呼籲作家寫作前應先追求正能量,避免流量卻充滿負能量的煽動型文章。
Thumbnail
如果你是才開始寫小說的新朋友,我會覺得這個問題不應該困擾你。因為新朋友還在摸索階段,要去控制字數相對困難,與其為了控制字數讓章節不完整,不如順順的寫。那如果是已經開始創作一陣子的老朋友,章節字數應該怎麼分?
日前,與一位作家朋友通話(我戲稱這是我們的編輯會議)談及隨筆作家轉向小說家必須克服的難題。我們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首先,對每日能產出2000字的作家而言,他們沒有寫不出來的苦惱,反而要清醒地詰問自己:你的2000字產出是同義反覆或簡單重複呢?又或者還未自覺地從隨筆的寫法過渡到真正的小說的世界?其次,
前幾天很多人在方格子討論一篇文要多少字比較好,結論是一篇文1500字上下。 或許對於部落格文章來說,這個字數的確比較容易留得住人,但我對於這個字數是否適合小說抱持著懷疑...
Thumbnail
基於網路平臺對作者的內容更新規定的觀察,對於故事起承轉合是否因為字數限制而受限,進一步探討作者控制故事內容的問題。
Thumbnail
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流量高不代表訪客投入度(engagement)就高。
Thumbnail
  寫作也是一樣的,一部作品的字數影響層面極廣。像是我可以透過這部作品傳達什麼:一剎那的諷刺與詼諧,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人類本質的書寫與探討,或是好幾名主角的六十年人生。我需要準備什麼素材:一瞬間的靈感,幾小時的編排,好幾本論文,田野調查,或者使用整段人生釐清自己的理念與想法......
Thumbnail
  不少人知道我在寫小說,哪怕一個人跟我不是特別熟,連一句話都沒有講過,可能都會因為課堂上的自我介紹和上台分享,碰巧知道縱光這個人喜歡寫小說。再早點認識我的人,甚至還會知道我曾經非常想成為職業作家(不將全職作家納入生涯規劃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絮絮叨叨的blog時代之後,不知不覺把寫作的習慣留給了手帳本。 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讀文字的人比例嚴重下降,認真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少⋯⋯讀圖時代早已是昨日黃花,視頻時代甚至也說不上了,可怕的短視頻統領著普羅大眾的時間,碎片化了一切,包括很多人的腦子⋯⋯ 可是還是喜歡寫字啊。而且在網絡平台的發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透過持續寫作,作者分享了從100篇文章到200篇的寫作心得,並提及以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心情隨筆為主題,呼籲作家寫作前應先追求正能量,避免流量卻充滿負能量的煽動型文章。
Thumbnail
如果你是才開始寫小說的新朋友,我會覺得這個問題不應該困擾你。因為新朋友還在摸索階段,要去控制字數相對困難,與其為了控制字數讓章節不完整,不如順順的寫。那如果是已經開始創作一陣子的老朋友,章節字數應該怎麼分?
日前,與一位作家朋友通話(我戲稱這是我們的編輯會議)談及隨筆作家轉向小說家必須克服的難題。我們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首先,對每日能產出2000字的作家而言,他們沒有寫不出來的苦惱,反而要清醒地詰問自己:你的2000字產出是同義反覆或簡單重複呢?又或者還未自覺地從隨筆的寫法過渡到真正的小說的世界?其次,
前幾天很多人在方格子討論一篇文要多少字比較好,結論是一篇文1500字上下。 或許對於部落格文章來說,這個字數的確比較容易留得住人,但我對於這個字數是否適合小說抱持著懷疑...
Thumbnail
基於網路平臺對作者的內容更新規定的觀察,對於故事起承轉合是否因為字數限制而受限,進一步探討作者控制故事內容的問題。
Thumbnail
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流量高不代表訪客投入度(engagement)就高。
Thumbnail
  寫作也是一樣的,一部作品的字數影響層面極廣。像是我可以透過這部作品傳達什麼:一剎那的諷刺與詼諧,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人類本質的書寫與探討,或是好幾名主角的六十年人生。我需要準備什麼素材:一瞬間的靈感,幾小時的編排,好幾本論文,田野調查,或者使用整段人生釐清自己的理念與想法......
Thumbnail
  不少人知道我在寫小說,哪怕一個人跟我不是特別熟,連一句話都沒有講過,可能都會因為課堂上的自我介紹和上台分享,碰巧知道縱光這個人喜歡寫小說。再早點認識我的人,甚至還會知道我曾經非常想成為職業作家(不將全職作家納入生涯規劃又是另一段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