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芻後再慢讀|澳洲家族史詩巨作——《克雷的橋》|向《偷書賊》作者馬格斯.朱薩克致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親愛的潘妮洛普:
我心中想像妳在去維也納的路上讀這封信的模樣,我要先說,別回頭、別回來,我不會歡迎妳回家,我只會把妳推開。我想妳現在應該很清楚,妳還有另一種人生,有另一種生活方式。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
《克雷的橋》
一直很喜歡偷書賊這部小說,除了買書、買電影版DVD,還在多年前的幾場閱讀志工培訓課程分享此書。引頸期盼多年,作者馬格斯.朱薩克終於又完成一部充滿傷痛、修復與和解的家族史詩鉅作《克雷的橋》
平裝版
為了向喜愛的作家致敬,亳不遲疑買了精裝版。

書名的隱喻


朱薩克在序言中提到,寫這本書的靈感第一次出現在他20歲那年(25年前),當時他出外散步,在心中看見一個正在建橋的男孩,為他取名為「克雷頓(Clayton)」。幾個月以後,他又決定將書名改為《克雷的橋》,這樣的改變為他的靈感注入全新深度的意義與情感。
怎麼說呢?原來,從英文的角度來看,克雷」這個字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克雷頓的暱稱,另一個則是黏土是一種可以用來蓋房子、製作陶器和雕塑的材料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雙關隱喻,尤其看到朱薩克這樣寫著:
「建材的材料中也包括了他自己,他將自己的整個人生鑄進橋中。」
忍不住在心裡向自己的人生提問:
如果每個人都在建造一座橋樑,那麼,我是為了什麼建橋?這座橋又通往何處?
Photo by Michael Denning on Unsplash

新移民背景成就動人故事


因為母親在納粹二戰時期的慕尼黑,親眼目賭了人類的暴行與人性的高貴,《偷書賊》的故事才得以成形;而這本《克雷的橋》,角色的原型也來自朱薩克的岳父岳母艱苦而美好的移民歲月
如果只讀第一章,可能會被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粗暴野蠻氣息所矇騙,事實上,當你繼續往下讀就會發現,朱薩克企圖運用他獨特的說故事節奏,透過不斷交錯、跨時空的兩條敘述線,來突顯小說中那位獨自從波蘭鐵幕的潮溼曠野逃亡至澳洲的母親潘妮洛普,那堅毅的身影和剛強的信念,成了這部小說的核心。
Photo by Erwan Hesry on Unsplash

太陽也是另一個隱喻


第二章的幾段描述特別精采:
「她來時拎著一只手提箱,以有利的眼神注視一切。

這裡刺眼的光線令她震驚。
這座城市——
野蠻又蒼白。

太陽簡直是野蠻人,是徜徉天空的海盜。它搶劫了、它掠奪,它什麼都要染指,從最高聳的混凝土,到水面上最小的泡泡。

在她之前待過的國家,在東方集團之中,太陽像是某種玩具或小擺飾。在那遙遠的國度,天氣要陰要雨、要下冰雹或下雪,都由集團控制,跟那顆偶爾露臉的可笑小黃球無關。溫暖的天氣不常,即使是最最乾燥的下午,依然有下雨的可能,毛毛細雨任意濡濕雙腳。此時,共產主義歐洲正在慢慢走下坡。
⋯⋯⋯⋯
她忘不了降落此地時感受到的驚慌與恐懼。
Photo by Daoudi Aissa on Unsplash
這段文字描述了一個18歳的女孩即將迎向自由、展開新移民生活的不安和恐懼。作者這樣形容:
「飛往遙遠的南方,模樣有點像是直接飛向太陽。」
為了讓女兒潘妮洛普成功「飛向太陽」,父親從她小時候就讓她學琴,為的就是以參加維也納音樂盛事的名義,把她送去奧地利的難民營,再飛往另一個自由的國度,然後叫她永遠別回來。

一位父親用盡心力為女兒的逃亡鋪路,成了這部鉅作的故事起點,這讓從小學音樂只為了培養興趣和心性的我為之震憾!大時代的家庭悲歡聚散,也讓人動容不已。

Photo by Geert Pieters on Unsplash

後記


如果仔細閱讀博客來的評鑑,會發現這本書評價十分兩極,不是一顆星,就是四到五顆星!😂看不下去的人,大都覺得這本的敘事手法和《偷書賊》差異太大、太跳躍而有些不知所云。而極度推崇的讀者則是被朱薩克筆下描述的家族史詩感動而心甘情願重讀幾回。
至於我呢?實在很難評價這本書,只能說,整個閱讀歷程就像拿著放大鏡,不斷的檢視自己複雜的心理狀態,彷彿,身為讀者的我,也成了故事裡的一部分。
這讓我想起《守護書的貓》這部小說裡的幾段文字:
「閱讀不光只會感到愉快或是興奮。有時也會一行一行細細品味,同樣的文章一再反覆回頭看,抱頭苦思,進度緩慢。經歷過這番苦思的結果,眼界會豁然開朗。就像走完漫長的登山路線後,前方突然出現開闊的視野一般。」

「閱讀當中,也有痛苦的閱讀。」

「愉快的閱讀固然也不錯,但如果是愉快的登山路線,能看到的景致也有限。雖說道路險峻,但絕不能責怪山林。喘著氣,一步一步走上山頂,這也是一種登山的樂趣。」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需要先反芻再繼續慢讀的史詩巨作,喜歡「冒險」的人不妨試著攀登朱薩克的這座文字山吧!
馬格斯.朱薩克的書都很厚重,但他獨有的敘事節奏卻讓人忍不住跳進文字裡,於是,讀者也成了故事裡的一部分。

博客來書籍內容簡介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故事裡總有一座橋,這座橋,就是家人。
  
鄧巴家的男孩沒有母親,也不需要父親。
 
母親的病逝雖在他們心中留下傷痛,父親的離家卻讓兄弟羈絆更加堅強。但在他們以為人生也許就是如此時,父親突然回到家,提出令人不解的要求:他希望五人跟他去蓋一座橋。五兄弟中,只有克雷願意答應。其餘四人不明白這座橋有何意義,也不懂他為什麼背叛兄弟情誼。但從好久以前克雷就知道:他就是那座橋,只有他,能修復這個家庭受的一切創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一位城市累人在夾縫中閱讀的心得&喜歡的書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喜多川泰擅長透過特殊的故事背景設定和人物對話,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跟著角色的經歷,不斷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從而領悟到一些再平凡不過卻極為重要的人生智慧。再加上他的小說幾乎都很平易近人,非常適合在零碎時間或通勤時閱讀,難怪會被列為日本中學生必讀的課外讀物。
推薦一套好讀、後座力強的日本小說—《在咖啡冷掉之前》三部曲。從多年前接觸台灣作家朱少麟的首部創作—《傷心咖啡店之歌》,就讓我難以克制地愛上像這樣以「咖啡店」為故事背景的題材。
是因為有年紀了嗎?(笑) 似乎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接觸和「愛情」有關的作品了⋯⋯ ❤️真心話❤️~能打動熟女的愛情小說其實並不多,再加上看到這本書的封底以粗黑體寫著: 「只實際見過三次面的人,早已認定對方就是一生中的最愛。」更讓人懷疑,所謂的「成人世界」,真的存在如此奮不顧身的愛嗎?
《蜜蜂與遠雷》以日本「芳江國際鋼琴大賽」為舞台,深刻描繪四位極具特色、成長於不同生活背景的參賽者,如何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試煉、彼此激勵,最終理解了自己和音樂的關係,感受到生命祝福的一段重要旅程。
喜多川泰擅長透過特殊的故事背景設定和人物對話,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跟著角色的經歷,不斷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從而領悟到一些再平凡不過卻極為重要的人生智慧。再加上他的小說幾乎都很平易近人,非常適合在零碎時間或通勤時閱讀,難怪會被列為日本中學生必讀的課外讀物。
推薦一套好讀、後座力強的日本小說—《在咖啡冷掉之前》三部曲。從多年前接觸台灣作家朱少麟的首部創作—《傷心咖啡店之歌》,就讓我難以克制地愛上像這樣以「咖啡店」為故事背景的題材。
是因為有年紀了嗎?(笑) 似乎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接觸和「愛情」有關的作品了⋯⋯ ❤️真心話❤️~能打動熟女的愛情小說其實並不多,再加上看到這本書的封底以粗黑體寫著: 「只實際見過三次面的人,早已認定對方就是一生中的最愛。」更讓人懷疑,所謂的「成人世界」,真的存在如此奮不顧身的愛嗎?
《蜜蜂與遠雷》以日本「芳江國際鋼琴大賽」為舞台,深刻描繪四位極具特色、成長於不同生活背景的參賽者,如何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試煉、彼此激勵,最終理解了自己和音樂的關係,感受到生命祝福的一段重要旅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4/07/19 樹影 你達達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意外, 你決定暫時歇歇伸伸腿。 踏著穩定的跫音朝向那扇門扉走去。 也許你敲敲門, 我開門爲你奉上一杯茶; 你喝茶了,道謝,去往你的歸處。 也許你敲敲門, 我只開一道門縫給你一杯茶, 你道謝,喝茶,然後徑直走了。 只是
Thumbnail
潔西卡(德汪達·懷斯 飾演)從小就想像力豐富, 幻想出許多冒險故事,父親讚美她有成為作家的天份。 但從她在牆面畫了一扇藍色小門後,潔西卡開始作惡夢, 被惡靈糾纏,陷入恐懼深淵,不得不選擇逃離這個家。 成年後的潔西卡成為童書繪本作家, 跟馬克西(湯姆·佩恩 飾演)結婚後,決定搬回老家。 年
Thumbnail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Thumbnail
大家還好嗎? 不斷的餘震讓我分不清是地震還頭暈了, 還是寫了讀書心得跟大家分享。 今天聊的繪本是《愛是什麼?》, 作者是麥克.巴奈特, 知名的「形狀三部曲」和《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都來自他和雍・卡拉森, 每次看到「麥克.巴奈特」這個名字, 就開始期待會是本怎樣「出
Thumbnail
這本小說講的是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故事,小說分成兩條線進行,一條線是在亞歷桑那州,一個缺水小鎮上的女人諾拉,她的丈夫出門買水,遲遲未歸,留下她與孩子苦苦守著家,另一條線則是孤兒盧里,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於是盧里開始流浪,兩條線看似無關,一直到小說的結尾,兩人才以一種魔幻的方式相遇。
Thumbnail
意外的相遇,深刻的思念。 讀完小說《麥迪遜之橋》後,聯想到自己的故事。那段即使短暫,卻深深影響我的從今之後,這是場難以忘懷的靈魂交流。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異鄉人》是我對卡繆的第一次認識,講述了母親的死以及荒謬的審判。卡繆對於存在主義以及荒謬的想法非常有趣,反思這本穿越時代來的價值觀與邏輯問題,審視自身和環境,有如醍醐灌頂。
Thumbnail
有想像過孩子們的圖畫集中隱藏的無窮秘密嗎?一個隱形的幻想朋友、一個詭異神秘的大宅、一個溫馨愉快的家庭、連帶著七十多幅童稚塗鴉,讓眾人進入迷離徜恍的超現實世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4/07/19 樹影 你達達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意外, 你決定暫時歇歇伸伸腿。 踏著穩定的跫音朝向那扇門扉走去。 也許你敲敲門, 我開門爲你奉上一杯茶; 你喝茶了,道謝,去往你的歸處。 也許你敲敲門, 我只開一道門縫給你一杯茶, 你道謝,喝茶,然後徑直走了。 只是
Thumbnail
潔西卡(德汪達·懷斯 飾演)從小就想像力豐富, 幻想出許多冒險故事,父親讚美她有成為作家的天份。 但從她在牆面畫了一扇藍色小門後,潔西卡開始作惡夢, 被惡靈糾纏,陷入恐懼深淵,不得不選擇逃離這個家。 成年後的潔西卡成為童書繪本作家, 跟馬克西(湯姆·佩恩 飾演)結婚後,決定搬回老家。 年
Thumbnail
我知道所有被視為斬釘截鐵的,必定得略去千瘡百孔的襯裡,我也相信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讀田威寧的《彼岸》 從未想過和缺席生命中三十多年的母親再見面:「明明早就結束了,卻缺乏真正的句號。」 我想起平路《坦露的心》,同樣在某一刻突然發現了瘡疤底下的秘密,像
Thumbnail
大家還好嗎? 不斷的餘震讓我分不清是地震還頭暈了, 還是寫了讀書心得跟大家分享。 今天聊的繪本是《愛是什麼?》, 作者是麥克.巴奈特, 知名的「形狀三部曲」和《聖誕老公公是怎麼鑽進煙囪的?》 都來自他和雍・卡拉森, 每次看到「麥克.巴奈特」這個名字, 就開始期待會是本怎樣「出
Thumbnail
這本小說講的是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故事,小說分成兩條線進行,一條線是在亞歷桑那州,一個缺水小鎮上的女人諾拉,她的丈夫出門買水,遲遲未歸,留下她與孩子苦苦守著家,另一條線則是孤兒盧里,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於是盧里開始流浪,兩條線看似無關,一直到小說的結尾,兩人才以一種魔幻的方式相遇。
Thumbnail
意外的相遇,深刻的思念。 讀完小說《麥迪遜之橋》後,聯想到自己的故事。那段即使短暫,卻深深影響我的從今之後,這是場難以忘懷的靈魂交流。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異鄉人》是我對卡繆的第一次認識,講述了母親的死以及荒謬的審判。卡繆對於存在主義以及荒謬的想法非常有趣,反思這本穿越時代來的價值觀與邏輯問題,審視自身和環境,有如醍醐灌頂。
Thumbnail
有想像過孩子們的圖畫集中隱藏的無窮秘密嗎?一個隱形的幻想朋友、一個詭異神秘的大宅、一個溫馨愉快的家庭、連帶著七十多幅童稚塗鴉,讓眾人進入迷離徜恍的超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