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的管理員(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常說的「這條山路」,大家習慣稱呼這裡「六張犁示範公墓區」,雖說是公墓,但其實這裡多是私人土地。可能因為早期軍隊駐紮在此,加上政軍背景雄厚的錢姓家族,從上海來到台灣,在六張犁開啟了台北市第一座殯儀館「極樂殯儀館」。所以大多人以為這裡由公家單位管理,直到現在我仍常接到電話詢問,請問台北市民買塔位有折扣嗎?或是因為不服我們對停車位的管理及安排,怒斥威脅要去電1922告發我們,實在令我們又氣又想笑!聽說我們辦公室也是早期阿兵哥駐守此地的破工寮,後來慢慢才蓋起磚房,有了現在的模樣。
我們隔壁的林阿姨,是這山區和我們最親近的墓區管理人。她看著我們老闆從小來幫忙,到接手靈骨塔事業,直到現在界退休年紀,像自己兒子一樣親,愛屋及烏,當然也就對我們都很好。我們都管叫她林阿姨,但其實林姓是她丈夫,也就是林叔叔的姓,我還真不曉得林阿姨姓什麼?更遑論知道她的名字了。早期女性嫁雞隨雞,自己姓什麼不重要,我只知道林阿姨在坪林山區長大,在那物質貧乏的山區,女孩子沒機會念什麼書,早早便離家工作賺錢,年輕時的林阿姨便在這墓區工作,是「極樂殯儀館」錢家人的雇傭,打掃、洗墓、貼磁磚...什麼事都做,也慢慢習得了造墓的技能。
林阿姨做著做著,後來也把丈夫林叔叔找來一起做,慢慢地自立門戶,管理越來越多墓地,生意最好時甚至請了幾個工人。早期只有土葬,有人往生就需要造墓,蓋ㄧ座墓園,就像是蓋房子的縮小版,拌水泥、砌磚、貼磁磚、還要會種樹,林阿姨的工寮裡有各式我沒見過的工具,生性儉樸的她什麼都捨不得丟,好些工具特別有歷史感,還有那扇早已斑駁的紅色檜木門,若在她的工寮辦個掃墓人工具展,肯定有看頭!但當然這純是我的幻想,大家都覺得那工寮再不整理,只能算是垃圾間了。
小時候沒機會念書的林阿姨,總是很自卑自己不太識字,她最常掛在嘴邊「我什麼都不會,你們好厲害。」但其實林阿姨手上管理了上百門墓地,若沒幾把刷子怎麼搞定這麼多客戶?林阿姨的好脾氣在這山上也是出了名了,從沒聽說她跟誰結怨,反而有時林叔叔得罪了客人,還好有林阿姨幫忙安撫善後。不過林阿姨從不居功,在她的世界裡,丈夫是天,孩子是地,在這天地之間唯獨沒有自己。每天跟著丈夫日出而作,日落回到家還得張羅一家大小的晚餐,你若到他們家作客,直到大家都吃飽了,林阿姨還在廚房炒菜,深怕大家吃不飽。對了,林阿姨的廚藝特好,動不動炒了花枝、蝦、滷豬蹄、野生竹筍來祭大夥兒的五臟廟,把我們每個人養得肥滋滋,然後說她不知道要做什麼給我們吃。林阿姨就是這麼一個多禮、盡責、習慣犧牲自己,手能拌攪水泥也能拿鍋鏟,擁有多項才能卻不自知的傳統女性。
二年前林阿姨的一片天,也就是牽手一輩子以為會一直牽手下去的林叔叔,不幸得了口腔癌,開刀化療前後還不超過一年,癌細胞很快攻城掠地宣布戰勝。少了林叔叔的林阿姨,生活頓時少了一半,甚至更多。若真要嚴格細數林阿姨”不會”什麼?我覺得林阿姨最吃虧的便是不會騎車又不會開車!那難道不會坐大眾運輸工具嗎?台北交通工具已經是應有盡有了!只能說太習慣被載來載去,把自己行動能力依附在別人身上,除了交通工具的問題,如今還有要去哪?要約誰一起去?都是大哉問。上了年紀要重新學習新的生活方式,除非有特大的勇氣。而勇氣,並不會憑空長出,若從來沒看見自己,又怎麼會理解自己需要勇氣,勇氣又該去哪裡尋呢?
林叔叔往生後的牌位,就先暫厝我們寺廟,這山區是他最熟悉的地方。而林阿姨的生活只剩下初一、十五上山來拜飯,換由兒子載她上山。每次林阿姨上山來祭拜,看著林叔叔的照片就忍不住想哭,我們都希望她有空就多來山上,畢竟這裡是他們工作了一輩子的地方,他們總是習慣一大早六點就到山上東弄西忙,說是忙工作,但除了打掃墓園,很多時候也在空地種菜養花、泡茶聊八卦或和鄰居玩小牌,工作與生活早已密不可分。但如今已七十歲的她,要怎麼上山?兒媳都孝順,希望媽媽可以退休休息了,但不上山,要做什麼呢?往昔習慣幾十年的生活已然不在,我看得出林阿姨的眼淚裡,除了有對林叔叔的不捨,也有對自己此後人生,該何去何從的落寞。
林叔叔過世後,兒子怕林阿姨孤單,和老婆商量搬回家住。除了陪伴母親,也載媽媽一起上山打掃。他辭了上市電子公司的工作,接手父母辛苦一輩子的勞力工作,他說錢少賺點,陪陪媽媽,生活可以輕鬆點。不過人生不同階段都有課題,在這接手與陪伴之間,也是母與子的關係重新摸索,對失去老伴的母親來說,人生到了七十歲還要換工作夥伴,實在很難適應;對兒子來說,七十歲的母親為何不待家裡享清福就好,放手讓下一代人來做有那麼難?二人為了這間有四十年悠久歷史的工寮,該不該重新整理,爭執了快二年,如今總算動工。早生了繡有歷史感的工具,ㄧ件件的被清出,斑駁的紅色檜木門被拆卸,每清出ㄧ件,林阿姨就會在旁叨念、阻止,「萬ㄧ以後用得到...」、「什麼都清掉以後怎麼做事...」、「這是以前XXX送我的」母子倆一邊吵架,被挖出來的寶貝/垃圾也越來越多,爭到臉紅脖子粗時,我們便充當和事佬,勸林阿姨息怒,是啊!原來看似溫柔傳統的林阿姨,脾氣還挺執拗,母子兩人要共事,我看還需要ㄧ段磨合期,但這樣真挺好的,連大殿裡的菩薩也在微笑,當上天關起了ㄧ道門,也必定幫你開了另ㄧ扇窗,只是你看見那扇窗了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結束經營「旅人書房」後,我成了靈骨塔管理員。人生,是一齣齣不同戲碼交織而成,我在不同角色間轉換身分,尋求人生的意義。角色轉換間有時華麗有時踉蹌。而最終,我們都得從自己的人生退場。面對人生的退場,我們也許害怕、也許抗拒、也或許無所適從,希望靈骨塔裡的小故事,能讓我們更貼近生命所帶來的種種課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管理員們早在幾個月前,就陸續整理各自負責的墓園,除草、修剪樹木、洗墓等,一切就緒,等待家屬來掃墓。有禮貌有信用的家屬,一到墓區便打電話給固定清潔的管理員,相約定點繳費,謝謝他們一年的辛勞。有些賴皮的家屬,若沒看到管理員,便當作沒這回事,上完香燒完金紙,拍拍屁股走人,好像經過一整年..
        無常是生命的本質。只是當我們擁有一切時,很難想像失去的滋味。
        身為"廟婆",我最困擾的就是祭拜後吃不完的供品。當然有部分是客人好意留下與我們分享。有部分是拜完自己都不想吃,直接遺留現場讓我們處理。尤其一到拜拜的旺季,成堆不知如何處理的供品之多,讓我大開眼界
       M還很年輕,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慟,比起做子女送走年邁父母,更令人難以割捨。每次她來我總會和她聊聊。尤其當有次她交代我們,若是有其他家人來祭拜M,希望我們不要透露”她常來”的訊息,我明白她心裡面的痛,需要一個出口
Z先生約莫六十歲,他對待母親的孝心,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等級,至少截至我目前的人生,若要頒發孝德牌坊,非他莫屬。母親過世後,他秉持著傳統喪禮習俗,每月初一、十五一定上山拜飯。拜飯習俗是拜一年,但他實在太思念母親了,每個月固定上山二次的行程,直到現在已超過二年,卻還不想結束
告別是我工作的日常,在適合火化進塔的吉日,我們等待著被化成灰,封骨罐裡的往生者上山,引領親人做最後告別,以及接下來祭拜種種習俗。 告別式通常會選擇通書上記載適合火化的吉日,告別式後,至親的人陪伴往生者,直接往火葬場,火葬場等候室的螢幕
        管理員們早在幾個月前,就陸續整理各自負責的墓園,除草、修剪樹木、洗墓等,一切就緒,等待家屬來掃墓。有禮貌有信用的家屬,一到墓區便打電話給固定清潔的管理員,相約定點繳費,謝謝他們一年的辛勞。有些賴皮的家屬,若沒看到管理員,便當作沒這回事,上完香燒完金紙,拍拍屁股走人,好像經過一整年..
        無常是生命的本質。只是當我們擁有一切時,很難想像失去的滋味。
        身為"廟婆",我最困擾的就是祭拜後吃不完的供品。當然有部分是客人好意留下與我們分享。有部分是拜完自己都不想吃,直接遺留現場讓我們處理。尤其一到拜拜的旺季,成堆不知如何處理的供品之多,讓我大開眼界
       M還很年輕,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慟,比起做子女送走年邁父母,更令人難以割捨。每次她來我總會和她聊聊。尤其當有次她交代我們,若是有其他家人來祭拜M,希望我們不要透露”她常來”的訊息,我明白她心裡面的痛,需要一個出口
Z先生約莫六十歲,他對待母親的孝心,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等級,至少截至我目前的人生,若要頒發孝德牌坊,非他莫屬。母親過世後,他秉持著傳統喪禮習俗,每月初一、十五一定上山拜飯。拜飯習俗是拜一年,但他實在太思念母親了,每個月固定上山二次的行程,直到現在已超過二年,卻還不想結束
告別是我工作的日常,在適合火化進塔的吉日,我們等待著被化成灰,封骨罐裡的往生者上山,引領親人做最後告別,以及接下來祭拜種種習俗。 告別式通常會選擇通書上記載適合火化的吉日,告別式後,至親的人陪伴往生者,直接往火葬場,火葬場等候室的螢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林口贊天宮,為地方大廟,主神為天上聖母,但其起源卻可追溯到一名叫做李福埊的螺陽人,根據該廟沿革記載,李福埊為人正直耿介,生前即受鄉里景仰,1840年去世,鄉里為之立碑並祭祀,並尊稱舍人公。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小蓮開始了她的社區專護探訪工作已經有好幾個月⋯⋯⋯開門的是一個不修邊幅的老者,臉容憔悴但眼睛銳利,他狐疑地打量著來訪者,小蓮友善的簡單自我介紹之後,老者沒有什麼回應,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令小蓮本來的熱情冷卻一大截,但她還是本著專業精神⋯⋯⋯
我阿婆去5年月去世,直到最近舅父阿姨才處理完她遺產的事宜,總括而言,我分到了一萬元。 我希望我死前沒有剩下很多遺產,該花的就花光光,雙腳一伸,拜拜。 然後,我的仆街大姐升職了,升高一級會管理我現在這個和另一個部門,二姐代任她原有的職務。然後又跟我說,要我努力做到27年3月,到時會給我安排升職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嗯,不是我。」園丁哥哥說。「你知道乾洗店家的女兒吧?沒事喜歡提著籃子裡的狗在市場晃來晃去的那個?」園丁哥哥沒好氣地問。「嗯,白天有跟香芸姊姊聊了一下,我有恢復一些兒時記憶,她念幼兒園時坐我旁邊。」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林口贊天宮,為地方大廟,主神為天上聖母,但其起源卻可追溯到一名叫做李福埊的螺陽人,根據該廟沿革記載,李福埊為人正直耿介,生前即受鄉里景仰,1840年去世,鄉里為之立碑並祭祀,並尊稱舍人公。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小蓮開始了她的社區專護探訪工作已經有好幾個月⋯⋯⋯開門的是一個不修邊幅的老者,臉容憔悴但眼睛銳利,他狐疑地打量著來訪者,小蓮友善的簡單自我介紹之後,老者沒有什麼回應,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令小蓮本來的熱情冷卻一大截,但她還是本著專業精神⋯⋯⋯
我阿婆去5年月去世,直到最近舅父阿姨才處理完她遺產的事宜,總括而言,我分到了一萬元。 我希望我死前沒有剩下很多遺產,該花的就花光光,雙腳一伸,拜拜。 然後,我的仆街大姐升職了,升高一級會管理我現在這個和另一個部門,二姐代任她原有的職務。然後又跟我說,要我努力做到27年3月,到時會給我安排升職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嗯,不是我。」園丁哥哥說。「你知道乾洗店家的女兒吧?沒事喜歡提著籃子裡的狗在市場晃來晃去的那個?」園丁哥哥沒好氣地問。「嗯,白天有跟香芸姊姊聊了一下,我有恢復一些兒時記憶,她念幼兒園時坐我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