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身為一個音樂麻瓜,但之前在台中生活非常喜歡到霧峰台灣交響樂團(簡稱:國台交)的大本營欣賞演出,雖然空間不大,但每次去都覺得親切,不管是導聆或是觀眾感覺都像是去看電影一樣輕鬆,話說如果民眾覺得上劇院跟上電影院一樣自在,或許代表了某些素質。總之,可以用非常合理的票價近距離觀賞指揮和樂團的互動,甚至是某幾個固定樂手的一顰一笑,喔不,是一舉一動,是一個音樂門外漢的樂趣,身在台中實在幸福。
前陣子無意間看見臺灣「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百歲冥誕音樂會PLUS國台交的訊息引起了我的好奇!原因是,通常國台交都是配合某某鋼琴家、小提琴家或是知名指揮演奏”外國”的曲子,台灣人的台灣交響曲!!!!還真沒聽過!!那是甚麼?天啊,我感到慚愧,就跟這陣子看楊力州的紀錄片「紅盒子」發現原來布袋戲這麼美,但卻被我大大忽略…。回來音樂會,一開場《三首臺灣民間音樂》就使人驚奇,銅鑼,銅鑼內,竟然出現在交響樂的編制,還有好多認不得的北管大小鼓,總之就是擂鼓喧天,好不熱鬧,真的非常有”中國風”,畢竟郭老還是有經歷過二戰、日殖等等時期的前輩,所受的影響也可以理解。但我想說的是,這樣的編制由交響樂團呈現,的確有別於其他歐洲作曲家的風格,身為一個音樂麻瓜的確會有耳朵適應不良的問題,甚至我聽鋼琴家-葉綠娜都承認-要演奏這種具中國風又甚至是呈現庶民歌仔戲等等的曲調,對於這些勤練歐美曲子的樂手極具考驗。我也觀察樂手們在演出前還是戰戰兢兢,一再反覆溫習;跟聽其他國外知名曲子老神在在的神情果然有差。
有這樣耳目一新的觀賞經驗,其實我心中的感覺是耳朵也是需要訓練的。如果能夠多多聽來自四面八方,特別是代表自己國家、民族的曲風,或許可以有更多情感的啟發也說不定,期待更多具有台味的音樂火花BTW臺灣戲曲中心的場館不錯,停車方便又便宜,旁邊咖啡廳Lutetia 露特西亞價格不貴,表現不俗(好離題阿XD)真的可以多去,我是說戲曲中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