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十月十六日 天氣:晴——大迎新採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當天進行採訪工作的新聞部成員

當天進行採訪工作的新聞部成員

採訪/撰文:黃之妤、承揚、蔡岳助

「因為疫情的緣故」這句話似乎成為這一年半來我們常用的起手式。

在上法律系大一必修課民法總則時,聰富教授也說過:「COVID-19幫你們創造了很特別的回憶」。線上遠距教學的日子,我們打開鏡頭對著電腦螢幕與新同學相見歡;第一次實體上課那天,偌大的教室只來了不到一半的同學,被口罩掩蓋著的臉龐,也許沒辦法一眼看出期待與興奮,但從同學們的雙眼中,依然能看見大家對於大學生活的嚮往與期待;得知迎新宿營取消時,大家的口中都發出長長的喟嘆。

這是2021的新生們大學旅程的起點,雖然看起來充滿遺憾與無奈,但我們相信,烏雲的遮擋,會使陽光的穿透更顯得燦爛奪目,即使開頭不算圓滿,但我們總會走過疫情的陰霾與迷茫,奔向精彩充實的大學生活。

B10的大一新生們,有些人從疫情肆虐的五月之前,就開始期待大學生活,有些人撐過延期一個月的指考,終於進入台大法律學院就讀,儘管等待的時間不盡相同,但都有個共通點:身為大一新生的我們在開學三週之後,還是沒有辦法認識系上大部分的同學,許多課程都是初次見面時,一邊維持著靦腆不失禮貌的笑容,一邊和旁邊同學自我介紹。還好,在十月十六日,天氣清朗,微風徐徐的周六,我們等到了法律系大迎新!

今年的小記者們察覺大家的特殊情況,決定在採訪時和大家來個小小的破冰行動。我們在訪談的前半部分詢問同學們關於食物宗教戰爭的問題,有鑑於小記者很有可能是同學在進入大學後,前幾位面對面交談的對象,我們希望以輕鬆有趣的問答形式,讓受訪同學感覺更自在一些,並且藉由這次的互動,找回疫情前與同學相處時的融洽,帶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與信心,走進象徵法學院學習殿堂的萬才館!

爭點一:咖哩怎麼拌?

「咖哩拌飯!我們嘗一下啊~」想必不少人都看過咖哩拌飯的影片並記憶猶新吧!小記者發現大家在聽到第一個問題時,有人會稍微挑眉而面露驚訝,有人一秒爆笑,甚至有人懷疑小記者的專業度——大家或許都沒想到法律系新聞部會問這麼酷的問題。在經過訪問與統計之後,我們發現有六成以上的受訪者在吃咖哩飯時會選擇把白飯和醬汁拌在一起,例如財法一許盛順同學的理由就是,覺得這樣吃起來更有味道,能讓米飯充分吸收咖哩醬汁。不過也有同學覺得拌在一起較為麻煩,所以選擇分開吃。另外,也有些特別的案例,例如法學二張同學覺得不拌在一起不叫咖哩飯;財法一陳定墉同學表示會看心情決定拌不拌。

raw-image

爭點二:吃火鍋加不加芋頭?

第二個問題,我們問了同學吃火鍋時加不加芋頭。芋頭是許多台灣人喜愛的食物,也常常製成點心,甜鹹皆宜!但是,究竟同學們喜不喜歡在吃火鍋時加入芋頭呢?經過統計得出來的結果是,有七成的受訪者不喜歡在火鍋裡加芋頭,原因是它會在鍋裡會化開,湯底會變成濃濃芋頭味,食物也會沾上其碎屑,讓不喜歡加芋頭的同學們覺得困擾,因此拒絕將它加在火鍋中。此外,迎新第8小隊的男同學們更直言表示,若共鍋者堅持加進芋頭,他們會直接回家走人。

raw-image

爭點三:香菜是香的還臭的?你能接受香菜嗎?

這一題對比前面兩題,人數分佈更是陷入膠著,但還是有過半數的受訪同學表示他們可以接受香菜的味道,部分接受派同學表示,會接受香菜的原因是因為吃不出香菜特別的味道,只是不排斥、可接受,但不代表喜歡。小記者還另外多問一個問題:如果老闆沒有先詢問便直接在食物中加了香菜,大家可以接受嗎?大部分不喜歡香菜的同學都覺得無法接受,甚至表示會將香菜全挑乾淨才吃。

raw-image


爭點四:喜歡吃夏威夷披薩嗎?

接下來,我們想了解同學們能不能接受披薩加上鳳梨的吃法,也順便探討大家對夏威夷披薩的喜好程度是否與鳳梨有關!我們發現,受訪同學當中只有約三成的同學能接受夏威夷披薩。不喜歡的原因也大多來自鳳梨,有人覺得鳳梨不應該加在鹹的食物裡,有人說若要把鳳梨單獨挑出來才願意接受夏威夷,但也有同學表示,若挑掉所有的鳳梨,便不是夏威夷披薩了,那乾脆點別的口味吃。作為擁護夏威夷派的司法一沈柏憲同學表示,雖然自己不太喜歡吃「熟的鳳梨」,但可以接受它加在披薩上的味道;而討厭夏威夷派的許盛順同學直言:「鳳梨不是人吃的」,因為不喜歡吃鳳梨,而反對將其作為披薩的配料。

raw-image

爭點五:OREO要分開吃還是一起吃?

「轉一轉舔一舔泡一泡~」OREO餅乾不僅好吃,連廣告都深植人心,因為上述四項訪問都與正餐有關,於是,在爭點五,小記者決定將零食加入食物宗教訪問中。超過六成的受訪同學表示他們比較習慣一起吃,畢竟分開吃多了一個步驟較為麻煩。另外,我們也訪問到會將OREO配著牛奶一起吃的同學,甚至也有人會選擇加上冰淇淋,將餅乾弄碎變成冰炫風,這樣的吃法確實獨具創意,並且充滿儀式感。大家可以把這個新奇的吃法學起來!

raw-image

看到這裡,各位讀者該不會因為食物的歧見早已燃起滿腔怒火?如果心中有怨,不妨馬上跟旁邊的室友、同學們「討論」一下夏威夷披薩,或是放了芋頭的火鍋,說不定在知悉彼此飲食習慣後,在未來能有更棒的共餐體驗。

吃東西固然重要,但各位來到台大的主要目的可是讀書跟交友呢!小記者們意識到了這點,所以透過食物戰爭問題破冰,讓受訪者能夠在輕鬆的氣氛之下,毫無遮掩的說出各種交友活動都因為疫情被迫取消時,對遠距上課、教授印象,以及交友情形的真實感受。

大學的生活,怎麼跟學長姊說得不太一樣?

首先,對於從高中畢業典禮一路到大學開學典禮都轉為線上的經歷,固然有少數人能強顏歡笑地將這一切視為另一種特別的回憶,但多數小大一心裡卻始終抱有不小的遺憾。沒了活動,沒了社交,許多受訪者悲傷地向小記者述說自己的慘狀,從開學到參加大迎新時都沒機會能夠認識新朋友,狀況好的人還能夠與高中同學和以前的營隊夥伴相約吃飯,而來自偏遠地區的小記者本人以及受訪的外籍生,則在台大嘗盡了人間寂寞。來自香港的司法一梁樂賢說:「自己好像不是在念大學,在本國曾上過大學,結果來台灣之後反而沒有選課去上的體驗。」而對於其他沒上過大學的新生來說,感覺似乎就更沒有體驗了。

我們的院長聰富說過:「疫情帶給我們的,除了回憶,還有勇氣與希望。」雖然突如其來的疫情剝奪了我們許多社交機會,但這次的大迎新能夠作為一個新的開始。新生們在活動中互相認識與交流,如果你正在尋找未來的球友、飯友、國考戰友,迎新很可能就是彼此交會的開始。不過在結識夥伴前,總得先搭訕、講幾句話裝熟尬聊,而從開學到現在的遠距心得,或許就是於此時再適合不過的共同話題。

一個遠距,各自表述

9/22開始的遠距課程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初體驗,但如同一句大家知悉的話:「科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卻讓人與人的距離變遙遠。」許多受訪者在實體與遠距上課間做抉擇時,都認為實體上課更符合他們期待,像法學一的莊詠智同學在受訪時提到自己十分期望能在實體課後交到朋友。從學習效率上來看,實體課程也略勝一籌,司法一沈柏憲同學提到自己在遠距上課容易分心,實體上課更能給他學習的感覺,筆者相信這也是大家的共同經驗。當然,就如同各種理論中都存在著少數說,法學一蘇香榕同學就十分享受遠距上課不須考慮下半身的穿著、不用化妝,舒舒服服上課的感覺,各位讀者是否也感覺有些被說服了?

近期,教授也開放了半實體半遠距的第三選擇,對於通勤上課的受訪者而言,這是個有點麻煩又使人糾結的選擇,但也有受訪者認為在實體上完課後觀看影片複習將使學習效率提升,希望教授維持上傳授課影片。無論你是哪一派的支持者,都不妨和身旁的同學們分享自己對於上課方式的經驗和看法,增加彼此的話題和情感,說不定還能一起研究出最適合你們自己、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原來教授上課是這樣!

即使是遠距課程,我們仍能觀察到一些教授個人獨有的特色與教學方式,相信這些絕對會是同學間談論的熱門話題。因此,小記者們調查了受訪者最印象深刻的教授以及原因,或許正在閱讀的你也會點點頭表示感同身受!

根據我們的採訪統計,教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民總的陳自強教授!有同學分享她觀察到的教授獨特表達方式,能夠把一句話切成五、六段來表達,強烈呼應了其他受訪者表示難以領會教授上課內容的情形。而陳聰富老師的人氣也毫不遜色,努力表現出幽默感的可愛樣子深得學生喜愛,平易近人的授課內容成了大家的自信心來源。再來,法學一廖乙衡同學認為憲法的葉俊榮教授總以拋磚引玉的方式帶領學生思考,內容卻如高深哲學、抽象概念般艱澀,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就像是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最後,小記者還採訪到了一位非大一的受訪者,他向小記者預告了刑法分則的王皇玉教授會在上課唱歌與伏地挺身,看來各位已經可以開始思考,要不要把這位可愛教授加進未來的選課名單了。

不論是快要迷失在憲法的哲學裡,還是剛剛看完法學緒論文本;不論是剛剛打開刑法總則教科書,還是正要在體育課交朋友;不論是快要遲到了在萬才小徑裡奔馳,還是剛下課了要去118覓食……不知道這些生活的片刻有沒有成為你的日常了呢?

隨時光點點流逝,大家在不知不覺間也考完期中考,再沒多久就要進入寒假,或許有感覺到大學生活逐漸真實,當然也可能會迷失在這無限法海當中。所以接下來我們藉由回顧迎新結束後的採訪,看看活動後收穫了什麼,以及當時對大學的期許,希望大家能夠在這裡找回一些繼續前行的動力!

迎新後,留存了什麼?

活動結束後,我們分別對法學一的楊姿稜與陳晏希進行採訪,談論到今天活動後是否有認識到人,兩位都給予正面的評價。除此之外,姿稜同學也提到迎新幫他惡補了許多法學院的冷知識,也提供很多系隊與系學會的參加資訊與機會。另外,我們也發現大家對於法律系同學的印象其實頗為相似,諸如好辯、嚴肅等,但晏希同學幫我們打破這些對同學的印象,她表示「其實大家人都蠻好的~」──不知道這也是不是大家的感受呢?

另外,我們問到晏希同學關於此次迎新最大的收穫是什麼?而什麼時刻又是她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IG多了很多粉絲吧?沒有啦!」她笑著補充道:

「其實我覺得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時刻,應該說跟每個不同的人聊天都會有不同的感覺與話題,而這些時刻都還蠻特別的!」

或許這也是大家最近的寫照吧?說是印象深刻,也不能立即說出一個時間點或畫面,卻覺得「嗯!其實都蠻不錯的吧!」大家一起第一次考法學申論題,一起聽不懂教授在說什麼,一起熬夜而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很多同甘共苦的「一起」,縱使有意無意,都可能成為這一年裡的平淡卻珍貴的回憶!

哈囉你好嗎?衷心感謝

現在的你還好嗎?你現在正在哪裡?又是不是孤單的呢?」這是小記者一點微不足道的關心,可能至今還是有人找不到歸屬感,還會懷疑自己,或是覺得無力等,但是希望你們知道你們不會是孤單的,我們整理了大家對於過去與現在的經驗,讓大家能發現原來不是只有你接受不到法喜、不是只有你感覺到自己交不到知心朋友等。接下來,我們透過整理大家對於大學未來的期待、寄望或是現在的煩惱與開心,希望大家也能從中發現自己在夢想上並不是獨自一人的:

因為疫情,我們生疏了不少,但也是疫情,我們也才有這樣最特別的經驗。

看到這裡的大家是不是有點累了呢?是決定好等一下或明天要吃什麼了嗎?是剛起床要遲到了,還是終於要結束一整天的課業追殺呢?是剛看完老師的線上課程,還是參與實體授課呢?「十月十六日。天氣:晴,微風徐徐。大迎新。」這或許是「大學生活」這輛列車的第一站,未來還有很多的路、很多的風景會經過,也可能收穫知識以外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你將會經歷很多特別的一刻。願大家都能不虛此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大法律法點的沙龍
16會員
17內容數
2024/07/19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2024/07/19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2024/07/18
為了更了解台灣跨國(境)婚姻媒合(以下稱跨國婚姻媒合)從事者的從事契機、婚姻媒合程序與其他延伸議題現況,本小組邀請到社團法人桃園市亞洲婚姻協會總幹事郭明宗先生,以及社團法人台灣月老婚姻協會理事長鄭又榕先生分享從業經歷。
Thumbnail
2024/07/18
為了更了解台灣跨國(境)婚姻媒合(以下稱跨國婚姻媒合)從事者的從事契機、婚姻媒合程序與其他延伸議題現況,本小組邀請到社團法人桃園市亞洲婚姻協會總幹事郭明宗先生,以及社團法人台灣月老婚姻協會理事長鄭又榕先生分享從業經歷。
Thumbnail
2024/07/17
台灣與東南亞等國間跨國婚姻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少數在台的東南亞華僑透過介紹印尼、非律賓等國的婦女給部分退伍老兵或偏遠農村青年,解決他們當時的擇偶困境(夏曉鵑,1997)。在台灣產業結構的變動與婚姻媒合團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台灣與東南亞間的跨國婚姻在1990年代發展至巔峰。
Thumbnail
2024/07/17
台灣與東南亞等國間跨國婚姻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少數在台的東南亞華僑透過介紹印尼、非律賓等國的婦女給部分退伍老兵或偏遠農村青年,解決他們當時的擇偶困境(夏曉鵑,1997)。在台灣產業結構的變動與婚姻媒合團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台灣與東南亞間的跨國婚姻在1990年代發展至巔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灰暗的天幕也無法澆熄同學們為系烤而燃起的熱情,2022系烤如期舉行,謝謝每一位認真籌辦的活動部工作人員,讓我們再次回味系烤當日的歡樂時光!
Thumbnail
灰暗的天幕也無法澆熄同學們為系烤而燃起的熱情,2022系烤如期舉行,謝謝每一位認真籌辦的活動部工作人員,讓我們再次回味系烤當日的歡樂時光!
Thumbnail
走了不久後,有一處燈光,我轉身說: 「等等進去可能會很吵,不要被嚇到嘿。」我先提醒一下,看到她點頭我就把門打開了。 「歡迎光臨,要包廂還是作坐吧檯。」說完後老闆抬頭「咦,這不是小宇嗎,很久沒來了呢。」 「老闆好久不見。」我禮貌地回應。 「今天什麼風把你吹過來了?」老闆驚訝了一下。 「我帶班上新同學過
Thumbnail
走了不久後,有一處燈光,我轉身說: 「等等進去可能會很吵,不要被嚇到嘿。」我先提醒一下,看到她點頭我就把門打開了。 「歡迎光臨,要包廂還是作坐吧檯。」說完後老闆抬頭「咦,這不是小宇嗎,很久沒來了呢。」 「老闆好久不見。」我禮貌地回應。 「今天什麼風把你吹過來了?」老闆驚訝了一下。 「我帶班上新同學過
Thumbnail
新學期正式開始!這天是星期五,只要撐過一天就放假了🤣 趕上課來不及吃早餐,小葵帶一碗洋芋片到課堂上。嗯,沒有袋裝的嘛,合理、合理(喂) 終於撐到下課,去活動中心等免費自助餐。趁空檔和剛認識的加藤打桌球。 小葵正思考如何發球。 好吧,看來只能回宿舍吃個簡單的,或是看有沒有宿友帶實習課的餐點回來。
Thumbnail
新學期正式開始!這天是星期五,只要撐過一天就放假了🤣 趕上課來不及吃早餐,小葵帶一碗洋芋片到課堂上。嗯,沒有袋裝的嘛,合理、合理(喂) 終於撐到下課,去活動中心等免費自助餐。趁空檔和剛認識的加藤打桌球。 小葵正思考如何發球。 好吧,看來只能回宿舍吃個簡單的,或是看有沒有宿友帶實習課的餐點回來。
Thumbnail
2021.8.16 剛抵達,好朋友們就陸續傳來關心。 在台灣的親友們,惦念著我們是否平安順利;在新加坡的好友,關切需要居家檢疫的我們會不會餓著了、生活有沒有什麼不便。才問著,隔天一早大學同學就託太座為我們送來豆漿、豆腐和綠色青菜,非常溫暖。 早晨起床,看見壁虎在水槽邊,我想,它為我們送福氣來了。
Thumbnail
2021.8.16 剛抵達,好朋友們就陸續傳來關心。 在台灣的親友們,惦念著我們是否平安順利;在新加坡的好友,關切需要居家檢疫的我們會不會餓著了、生活有沒有什麼不便。才問著,隔天一早大學同學就託太座為我們送來豆漿、豆腐和綠色青菜,非常溫暖。 早晨起床,看見壁虎在水槽邊,我想,它為我們送福氣來了。
Thumbnail
在歡笑聲不斷的華中露營場,小記者來回奔波蒐集各爐的喜悅,從系烤當天絢麗的晚霞一直到許多同學醉酒成為快樂的瘋子,本文內涵精彩連連的故事與畫面,知性部分更有烤肉大師秘訣分享以及同學的惡作劇教學,學起來必將終生受用。 即使活動已成回憶,本文讓大家再次身歷其境!
Thumbnail
在歡笑聲不斷的華中露營場,小記者來回奔波蒐集各爐的喜悅,從系烤當天絢麗的晚霞一直到許多同學醉酒成為快樂的瘋子,本文內涵精彩連連的故事與畫面,知性部分更有烤肉大師秘訣分享以及同學的惡作劇教學,學起來必將終生受用。 即使活動已成回憶,本文讓大家再次身歷其境!
Thumbnail
現在這個時候,或正在被報告荼毒,或被緊鑼密鼓的活動追趕,抑或還在試著療癒被期中成績重擊的心靈吧? 迎新是大部分法律系新生的第一個系上活動,今年可能更是系上第一次「大型見面會」。本文透過食物宗教戰爭、暑假至今的心得與對於未來的期許的三大部分,為大家摘要當天的「心路歷程,也希望大家能在此之中拾得共感。
Thumbnail
現在這個時候,或正在被報告荼毒,或被緊鑼密鼓的活動追趕,抑或還在試著療癒被期中成績重擊的心靈吧? 迎新是大部分法律系新生的第一個系上活動,今年可能更是系上第一次「大型見面會」。本文透過食物宗教戰爭、暑假至今的心得與對於未來的期許的三大部分,為大家摘要當天的「心路歷程,也希望大家能在此之中拾得共感。
Thumbnail
「民以食為天」,食物不僅滋養了我們的身體,更是情感的表現。但你可曾想過,食物也存有我們每個人生命裡的獨特故事?同時,故事,不只是關於食物,更是關乎一段又一段的關係、一個又一個生命階段的見證,以及不同文化脈絡裡的飲食習慣。 你能想像這些食物裡的故事嗎?
Thumbnail
「民以食為天」,食物不僅滋養了我們的身體,更是情感的表現。但你可曾想過,食物也存有我們每個人生命裡的獨特故事?同時,故事,不只是關於食物,更是關乎一段又一段的關係、一個又一個生命階段的見證,以及不同文化脈絡裡的飲食習慣。 你能想像這些食物裡的故事嗎?
Thumbnail
關於營養午餐,我所擁有的回憶不單只是不好,而是可怕至極。
Thumbnail
關於營養午餐,我所擁有的回憶不單只是不好,而是可怕至極。
Thumbnail
自小開始,都是幸運與幸福的。 小學之前,有爺爺奶奶照顧,爹娘因為事業正在草創艱苦時期,儘管也是住在一起,卻是事業家庭兩頭燒,因此上下學有阿公帶著,回到家有阿嬤的各種傳統台灣料理吃著。這些模糊甚至可能已經因為久遠遭到記憶自己強化竄改的印象,就這麼定格著。 一直到大學之前,都住在家裡,鮮少外食,更別說進
Thumbnail
自小開始,都是幸運與幸福的。 小學之前,有爺爺奶奶照顧,爹娘因為事業正在草創艱苦時期,儘管也是住在一起,卻是事業家庭兩頭燒,因此上下學有阿公帶著,回到家有阿嬤的各種傳統台灣料理吃著。這些模糊甚至可能已經因為久遠遭到記憶自己強化竄改的印象,就這麼定格著。 一直到大學之前,都住在家裡,鮮少外食,更別說進
Thumbnail
由於方格子居然來信催我更新……對所以我就來了。(很好說話) 但問題是我這個學期一被武肺耽擱,二被學業勒索,真的沒有什麼好說嘴的事,所以之前遲遲沒有發文。
Thumbnail
由於方格子居然來信催我更新……對所以我就來了。(很好說話) 但問題是我這個學期一被武肺耽擱,二被學業勒索,真的沒有什麼好說嘴的事,所以之前遲遲沒有發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