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人們生病常會伴隨的發燒症狀為例,即便醫學上已證實高燒會啟動人體的免疫系統,協助身體對抗感染,但全世界幾乎都把發高燒當成壞事,一旦出現症狀,醫師立刻會開退燒藥來減緩症狀;原因不難理解,發高燒雖然具備對抗感染的邊際效益,卻會傷害人體。如果你已經染病的話,讓自己發燒或許是理性的決定,但並不合理;而在制定財務決策時,不要只著眼在呈現出絕對理性的態度,只要表現出相當合理就好。合理性比較實際,而且你會更有機會堅持長期投資。
財務領域中經常被忽視的一點是,某件事就技術上來說沒有錯,但在事件的脈絡下檢視卻不合理。我們想要的不是數學算出來的理想投資策略,而是晚上能夠睡得著覺的策略。實際上有一個理性的原因支持看似不理性的決定,那就是「你熱愛你的投資」。若我們對自己的策略或手中的股票沒有感情,一旦它們變成燙手山芋,理性的處理方式應該是立刻脫手;但合理的投資人會熱愛他們那套技術上不完美、但有優勢的策略,因為他們更可能堅持這些策略。讓你留在市場上的任何因素,都有可以量化的優勢。
如果你把「做自己愛做的事」視為幸福生活的指南,視它為某種可以提供必要持久力、以便讓可量化的成功機率增高的事物,那你就會明白它應該是任何財務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大多數對未來經濟與股市走勢的預言都很恐怖,但進行預測是合理的行為。依據投資預測採取行動是危險的行為,但也能理解為何人們老愛試圖預言明年會發生什麼事。這就是人性,這樣做很合理;合理比理性更加合適,人生本來就不會始終如一。
著眼在大多數合理的做法,比試著不帶感情的保持理性來得好。
本章試圖告訴我們的是種處理金錢的哲學/原則/心態,而非能直接複製貼上在你的投資對帳單上。因為我們一定聽過「別跟股票談戀愛」的說法,該停損該出場就該止血保留元氣;但也聽過「買進並持有」的投資策略,藉由時間複利效應滾成大富翁的例子。前提在於你是誰?你怎麼看待你的投資標的?你給這筆投資多長的觀察期?有好一陣子我也常糾結於漲高是否要獲利了結,跌深是否要趕快出清的選擇困難症,後來我試著以「若我是公司經營者」的角度來想,或是以「當時買進的理由是什麼」作為重新思考的檢核點,行動上則把股票APP從手機桌面放進資料夾裡面的資料夾,這些做法有助於釐清我的思緒,降低想東想西的焦慮感。
初入職場時,遇到一位朋友聊起他進入台股的心得,由於其職務關係較易取得低利貸款,抱持著股票市場年化報酬率約6%的評估,把利息不到2%的借貸拿來投資看好的個股,不僅每年配息屌打借貸利息,若標的持續往上噴還能賺取中間利差,是個兩頭賺且經過理性計算的策略;當年讓我聽得嘖嘖稱奇,但在自己進場後才發現那並非適合我的方式。我適合的也許是賺取貼近大盤的報酬,控制好主動選股佔總投資額的比例;若某個標的突然爆噴有助提高整體報酬率,但就算最極端它被清算出場的狀況發生,我也不至全軍覆沒一次出場。在追求更高報酬率的誘惑下,分散投資確實不算是理性的策略,但對我而言卻是個合理的方式,讓我晚上能睡得好覺。
在生涯規劃上,我很羨慕那些將自己的熱情發成職涯的人,曾在一場講座上聽到「真正有熱情的工作是會有興奮感;就算前幾天感冒但到演講當天感冒就會好的那種感覺。工作內容確實辛苦,但會有動力想去做」的分享。「找到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可能是個90%工作者都會贊同的理性思維;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熱情所在,那當身旁的人都在鼓吹要找到熱情,最後演變成「"追求熱情"才是他真正的熱情」這個有點令人苦笑的結論。面對人生這場無限賽局,也許我們需要的不是一以貫之的答案,而是提升自己決策品質的能力,以及如何持續留在場上玩下去,這是對我來說更為合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