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與理想:姜維,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說到三國,最先浮上心頭的,不外是《三國演義》形塑的諸葛亮三氣周瑜,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趙子龍長板坡救阿斗,關雲長夜讀春秋。再其次,也還有呂布殺董卓。比諸上述個性鮮明、深入民間的歷史頂流,姜維聲名並不突出,甚至比不上“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裡,被調侃的廖化。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姜維,字伯約。三國歷史人物眾多,獨姜維體現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奮發進取。也展現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不屈不撓。千年後讀之,我心仍動。

公元263年,三國漸漸近尾聲,曹魏派鄧艾與鍾會攻蜀漢,歷史迫不及待地想翻新頁。鄧艾出其不意地兵臨城下,後主劉禪(阿斗)開城投降,並敕令尚堅守著劍閣、與鍾會糾纏不下的姜維棄甲投戈。

國已亡,君亦降,身為臣子,還是一個不受寵的臣子,姜維卻不肯就此罷休。此時姜維已是花甲之年,卸下了盔甲、放下了武器,卻未放棄心中那抹最後的希望。憑著胸中丘壑與識人之明,姜維看出了鍾會與鄧艾之間的矛盾,也嗅出了鍾會那顆愈來愈藏不住的野心。風雲際會,鍾會不甘久為牛後,大有“大丈夫當如是也”之懷想。

鍾會甚是厚待仰慕姜維,姜維遂生出借鍾會之手,重建蜀漢的計劃。即離間鍾會與鄧艾,誘使鍾會反叛曹魏,殺鄧艾、削弱魏軍;然後自己再殺鍾會、奪軍權,進而宣佈蜀漢獨立。

也就是在此打算下,姜維給劉禪寫了密書。“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短短二十三字,讀來驚心動魄,感嘆悲涼。六旬之齡的姜維似乎真地以為憑一己之力,就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改變蜀漢滅亡的命運。

是不合時宜的天真?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浪漫?每思及,心,微微痛,滿滿感動。

做皇帝的早就投降了,你一個做臣子的還要鬧騰些什麼?劉禪不在乎做個亡國之君,姜維又何必在意淪為亡國之臣?更何況,姜維本就出身曹魏。以姜維當時的名聲,鍾會景仰他,鄧艾推祟他為一時之雄。他大可在奉命投降後,不忮不求地做個歸命將軍。就算日後得不到曹魏重用,也可保自己安享天年,護一大家子有個安身立命處。

好好陽關大道他不走,偏偏踏上了有去無回的獨木橋。所為何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抑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蒼涼?

姜維原是曹魏中郎,好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學說。年二十六時,因一場陰錯陽差,投降於蜀漢。之後,深得諸葛亮賞識,說他“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實才能兼備之人。作為一名降將,能得到諸葛亮如此高之認可,並在短短兩年成為征西將軍,可見姜維必有過人處。

諸葛亮生前,亦把姜維當他的接班人般地培植敎導著。

士為知己者死

諸葛亮死後,姜維繼承了他興復漢室的思想,也擎起了他北伐中原的大纛。不同的是,諸葛亮為劉備託孤重臣,劉禪尊為相父,如同蜀漢最高領導人,軍事上、行政上可以一往直前地放手做。而作為魏國降將的姜維,卻是天差地別兩樣風光。不僅朝中無奧援,還時時遭打壓,先有蔣琬、費禕、後有宦官黃晧,連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都對他不友善。四面楚歌,姜維必有高超的政治能力和情商,才得以䇄立不倒。既未像投奔劉備的馬超那樣“常懷憂懼,”短短八年即鬱鬱而終。更未像另一降將魏延,劉備在時擢為一方大將,諸葛亮死後落得三族誅滅。

權力鬥爭面前,沒有人會對敵人心慈手軟。姜維能在夾縫中安身立命,除了軍事才幹和政治情商,憑藉的,更有著他與諸葛亮一脈相傳的人格魅力:廉潔自守。蜀國滅亡後,舊臣郤正著論評姜維道,

位居上將之重位,處於群臣之首。屋宅庭院簡陋,無多餘資財和妾室,也無聲樂娛樂之物。穿衣、出行、日用及飲食,亦有節制。姜維之所以如此,並非為了刻意表現清廉高尚,而是本來就無奢求。…像姜維這樣好學不倦,清廉樸素,節約簡單,可說是一時之模範。

環境困厄、多方掣肘,姜維始終一息尚存,矢志不懈,堅持貫徹諸葛亮的北伐大業。在諸葛亮去世後三十年,姜維共領導北伐十一次,勝多敗少,足見姜維之軍事才華。但最後一次的北伐,諸葛瞻等人認為姜維連年出兵,致國家疲敝,要求免去姜維的兵權。宦官黃晧也迫不及待地落井下石,想一舉除去他。姜維因厭惡黃晧專權,曾上表請劉禪殺黃晧,劉禪拒絕。黃晧見姜維此時朝中更無人,準備說服劉禪,讓自己的好友閻宇取代姜維。當時形勢對姜維相當不利,可能丟了兵權又丟了身家性命。為了避禍,姜維只得遠離朝堂,藉口屯田,退往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時為公元262年。

翌年,曹魏大軍來壓境。姜維還在劍閣與鍾會僵持不下時,劉禪已向出其不意攻破成都防線的鄧艾請降。鄧艾進駐成都,劉禪命令姜維投降。消息傳來,蜀漢將士憤怒異常,紛紛拔起刀來,對著石頭又斫又砍。

飽經戰場,人情又練達的姜維,心中卻有另一番計較。在年輕的鍾會身上,姜維看到了復國的希望。

鍾會、嵇康、嵇紹

鍾會,曹魏重臣,著名書法家鍾繇之幼子,少時即以博學敏慧聞名。

《世說新語· 言語篇》,有鍾會幼時如何機敏之記載。鍾會與兄鍾毓,年少即有美名。魏文帝曹丕聽說了,便叫鍾繇把這兩個孩子帶來見他。晉見時,文帝見鍾毓臉上有汗,便問,“因何出汗?”鍾毓答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又見鍾會臉上無汗,便問,“那你為何不出汗?”鍾會回答,“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然歷史上,曹丕於公元226年駕崩,當時鍾會二歲不滿,此事當為杜撰。由此可知的是,鍾會應是聰明伶俐,反應迅捷之人。長大後,愈顯政治才能,一步步成為位極人臣司馬昭的親信,也有了謀害名重天下之風流人物嵇康的機會。

嵇康,竹林七賢之一,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音樂家。是名聞遐爾,也是名留青史的絕色大美男。《世說新語·容止》中記載,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說白了,嵇康可謂陌上人如玉,英俊又挺拔,氣質似松下風般高雅,容貌清朗又瀟灑。為人如孤松之昂然傲立,醉酒時,像玉山將崩時一樣地令人為之傾倒。

長得美、學問好、文采佳,為天下太學生和讀書人所景仰。與嵇康年歲相差無幾的鍾會,自是相當仰慕祟拜他。他與嵇康的兩次會面,卻種下了嵇康日後被殺的悲劇。

《世說新語》裡記載,鍾會寫完《四本論》後,興沖沖又不無忐忑地跑到嵇康家,冀望得到嵇康的點撥垂青,哪怕只是一言半語。嵇康顯然沒給他好臉色,致鍾會遲遲不敢把書拿出來。而是等到道了別出了門之後,才爬到圍牆上,慌慌張張地丟進去。一下了圍牆,就像作了賊似地,頭也不回地跑走了。

這一次見面,鍾會對嵇康,又敬又愛又怕。再一次見面,鍾會對嵇康由敬畏轉成了恨。

好些年過去了,鍾會成了司馬昭身邊炙手可熱之近臣,覺得自己的身份地位已今非昔比,應與嵇康不相上下了。一天,他駕著豪華馬車,在十幾個隨從的簇擁下,聲勢浩大地去拜訪嵇康。原以為嵇康會刮目相看,沒想到討了個沒趣。一行人抵達時,嵇康正在大樹下打鐵,好友向秀一旁為他拉著風箱。聽到的的的馬蹄聲,塵埃飛揚,馬車上步下一神采流麗貴公子,嵇康頭也不抬地繼續打鐵。鍾會沒想到如此尷尬,但見嵇康俊秀臉龐一顆顆汗珠,手上槌子一上一下地。“康揚槌不輟,旁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

待了好一會,嵇康仍無寒喧歡迎之意,鍾會只得轉身離去。這時,嵇康才抬起頭來,

“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聽到了什麼而來?看到了什麼而去?

“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聽到了想聽到的而來,看到了想看到的而去。

嵇康羞辱的,不只是鍾會,更是鍾會所攀附的司馬昭家族。朝廷名為曹魏,實際掌權卻是司馬氏一家,且野心愈來愈大,大有圖謀奪取帝位之勢。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嵇康娶曹魏宗室女為妻,性格高傲狂狷,向來一付不把司馬氏放在眼裏作風,自然成了司馬昭的眼中釘,也是鍾會的肉中刺。後來,嵇康受呂安一案牽連,被強加罪名,東市問斬。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

嵇康臨刑前,手揮五絃,目送歸鴻,從容不迫地演奏了他最喜歡的曲子《廣陵散》。一曲終了,如清風明月,似傲雪凌霜,瀟灑、激越,超凡、脫俗。天上浮雲去,生命總無常,風蕭蕭,洛城寒,一代美男亡,古今日月同聲悲。《廣陵散》是否就此絕矣?文人雅士慣想像,曾出現在金庸的《笑傲江湖 》筆下,也現身電視劇《琅琊榜》的蘇宅裡。

歷史無情。多年後,嵇康的兒子嵇紹在八王之亂時,為了保護“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不惜血濺帝袍。活成了文天祥《正氣歌》裡讚嘆的忠貞表率,“為嵇侍中血。”

嵇紹長得和父親一樣,高大英挺。“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如野鶴之在雞群。’”

鶴立雞群,出自於此。

鍾會兵敗、姜維、鍾會二人亡

惡之欲其死,鍾會殺了嵇康;很快地,也命喪於自己的雄圖野心。

姜維被劉禪命令投降,但身降心不降。鍾會對姜維評價很高,以為中原名士,無一能及。如此魅力,姜維輕易地忽悠了鍾會。先是離間他和鄧艾,促使鍾會誣指鄧艾謀反,繼而誘使他叛變。鄧艾被押解回洛陽,鍾會領轄成都,威震蜀地,頗有帝王之慨。然,姜維忽悠得了鍾會,兩人卻忽悠不了遠在洛陽的司馬昭,更得不到跋山涉水過來攻打蜀漢的曹魏將士之心。

短短數日,鍾會兵敗,姜維與鍾會俱死於亂軍之中。

當姜維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奮勇殺敵,掠過腦海的是什麼?此生無悔,伯約終不負蜀漢不負諸葛亮。歷史漫漫,白雲悠悠,江山幾度更迭?幾多血流成河?遙想姜維風骨與精神,如一束光,似一縷香。

在洛陽安享餘年的劉禪,留下了“此間樂,不思蜀”之名句。

後記:謹以此文,向心中永遠的浪漫致敬。姜維,字伯約,生於公元202年,死於公元264年。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遙想姜維風骨與精神,如一束光,似一縷香。

遙想姜維風骨與精神,如一束光,似一縷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的沙龍
82會員
127內容數
來自前現代的靈魂,誤闖入後現代的肉體。碰來撞去,都是密碼。心悸,卻又無可奈何。不合時宜,又跟不上時代,只好活在自己的小小時代。
2025/02/13
一樣的月色,照著同樣一口井,一千八百年來,看朝代更迭,嘆歷史興亡,無盡的蒼桑。詩人居住過的小胡同,歷經歲月淘洗,成了浪漫遐想的「才子巷」。不起眼的一口井,搖身一變為大名鼎鼎的「王粲井」。
Thumbnail
2025/02/13
一樣的月色,照著同樣一口井,一千八百年來,看朝代更迭,嘆歷史興亡,無盡的蒼桑。詩人居住過的小胡同,歷經歲月淘洗,成了浪漫遐想的「才子巷」。不起眼的一口井,搖身一變為大名鼎鼎的「王粲井」。
Thumbnail
2025/01/23
睡夢中,陳天一濳入水中,一道皎潔的光迎著他。待他浮出水面,滿天星斗望著他,落入水裡成星河。星宿海,黃河的最初,陳天一的最終。
Thumbnail
2025/01/23
睡夢中,陳天一濳入水中,一道皎潔的光迎著他。待他浮出水面,滿天星斗望著他,落入水裡成星河。星宿海,黃河的最初,陳天一的最終。
Thumbnail
2024/09/01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冠蓋滿京華,李白賜金放還,拔劍四顧心茫然。歷史如一幅落落長的卷軸字畫,一邊緩緩舒展開來,一邊悠悠說著長相思、在長安。
Thumbnail
2024/09/01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冠蓋滿京華,李白賜金放還,拔劍四顧心茫然。歷史如一幅落落長的卷軸字畫,一邊緩緩舒展開來,一邊悠悠說著長相思、在長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姜維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奮勇殺敵,掠過腦海的是什麼?此生無悔,伯約終不負蜀漢不負諸葛亮。歷史漫漫,白雲悠悠,江山幾度更迭?幾多血流成河?遙想姜維風骨與精神,如一束光,似一縷香。
Thumbnail
“當姜維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奮勇殺敵,掠過腦海的是什麼?此生無悔,伯約終不負蜀漢不負諸葛亮。歷史漫漫,白雲悠悠,江山幾度更迭?幾多血流成河?遙想姜維風骨與精神,如一束光,似一縷香。
Thumbnail
可以說,劉禪這個人,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 諸葛亮給了他安穩的生活,皇儲的地位。 這並沒有造就劉禪更高更遠的眼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多人想著的是「他媽的放我下來」、「我可以做得更好」。 劉禪最後有沒有做得更好?
Thumbnail
可以說,劉禪這個人,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 諸葛亮給了他安穩的生活,皇儲的地位。 這並沒有造就劉禪更高更遠的眼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多人想著的是「他媽的放我下來」、「我可以做得更好」。 劉禪最後有沒有做得更好?
Thumbnail
東漢末年是亂世,繼承皇帝不同治世,像呼吸那麼自然。 曹丕有華歆等一眾大臣相挺,孫權也有張昭帶著一票武將支持。 之後就各種大臣派系自行擁帝的故事在兩國上演。 就蜀漢沒有。 劉禪身強體健一回事,諸葛亮把整個蜀漢安排得很好,更是功不可沒。
Thumbnail
東漢末年是亂世,繼承皇帝不同治世,像呼吸那麼自然。 曹丕有華歆等一眾大臣相挺,孫權也有張昭帶著一票武將支持。 之後就各種大臣派系自行擁帝的故事在兩國上演。 就蜀漢沒有。 劉禪身強體健一回事,諸葛亮把整個蜀漢安排得很好,更是功不可沒。
Thumbnail
這句話的文字記載,出自清末《掃迷帚》第二十四回,一位老者的口中。 主要是嗆年輕人寫書著作,自不量力。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顯然在之前就已經流傳許久,或許是三國說書人講到姜維北伐時喜歡來上一句的順口溜。 而很明顯大家都誤解了:清朝人這句話要嗆的,不是廖化。 是姜維。 廖化很強。
Thumbnail
這句話的文字記載,出自清末《掃迷帚》第二十四回,一位老者的口中。 主要是嗆年輕人寫書著作,自不量力。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顯然在之前就已經流傳許久,或許是三國說書人講到姜維北伐時喜歡來上一句的順口溜。 而很明顯大家都誤解了:清朝人這句話要嗆的,不是廖化。 是姜維。 廖化很強。
Thumbnail
劉備集團,在三國群雄割據中,是少數以「情感」為核心連結的團體。 不是利益。 但隨著劉備入主蜀漢,各式各樣的新人物加入了這個集團。 其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費禕。 事實上,費禕並不是諸葛亮的指定繼承人,他可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大位的……
Thumbnail
劉備集團,在三國群雄割據中,是少數以「情感」為核心連結的團體。 不是利益。 但隨著劉備入主蜀漢,各式各樣的新人物加入了這個集團。 其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費禕。 事實上,費禕並不是諸葛亮的指定繼承人,他可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大位的……
Thumbnail
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臨陣扶危救阿斗。 演義中諸葛亮最信賴,智勇雙全的武將。 今天不說他,說說他的兩個兒子。 能從少量的記錄中,找出多少東西? 這就是【蜀漢挖挖哇】的宗旨了。
Thumbnail
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臨陣扶危救阿斗。 演義中諸葛亮最信賴,智勇雙全的武將。 今天不說他,說說他的兩個兒子。 能從少量的記錄中,找出多少東西? 這就是【蜀漢挖挖哇】的宗旨了。
Thumbnail
白帝託孤。劉備的最後,與諸葛亮的使命!
Thumbnail
白帝託孤。劉備的最後,與諸葛亮的使命!
Thumbnail
不用熟悉三國,也會知道有這樣一個男人,是千古名相諸葛亮流著眼淚也要殺掉的。 又愛,又恨。 他憑什麼在諸葛亮心中佔據這麼重要的份量? 一起來認識「揮淚斬馬謖」的主角。
Thumbnail
不用熟悉三國,也會知道有這樣一個男人,是千古名相諸葛亮流著眼淚也要殺掉的。 又愛,又恨。 他憑什麼在諸葛亮心中佔據這麼重要的份量? 一起來認識「揮淚斬馬謖」的主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