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廖化很強。
對於這句話的詮釋,普遍相信是蜀漢五虎大將過世,甚至魏延諸葛亮都先後離去而誕生的。
三國演義在諸葛亮死後,姜維出兵多以廖化、張翼為先鋒。
而廖化的演義出場非常早,完全是司空曹操時期的人物。(張翼菜比八)

等到姜維北伐,不要說蜀中沒有那個年代的猛將,曹魏也沒有啊。
更何況,大將跟先鋒,就算在三國演義也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這句話的文字記載,出自清末《掃迷帚》第二十四回,一位老者的口中。
主要是嗆年輕人寫書著作,自不量力。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顯然在之前就已經流傳許久,或許是三國說書人講到姜維北伐時喜歡來上一句的順口溜。

而很明顯大家都誤解了:清朝人這句話要嗆的,不是廖化。
是姜維。

麒麟兒大概三十六七歲就開始當大將北伐了。
姜維才是年紀輕輕當大將,無所作為,全靠老將廖化當先鋒撐場面。

《掃迷帚》的引用,正是老者說你年紀輕輕著書,應該要找個老人家來幫你把關。

三國志裡面,廖化本身無傳,主要記載附在宗預傳後。
本名廖淳(或作廖惇),襄陽人,是前將軍關羽的主簿。
主簿其實是主管副手型的職務。
在整個三國時代功能多有變遷,管理業務也會因為主管而有所不同。
倉儲主簿、統兵主簿,都是有的。

沒意外的話,前將軍關羽兼領荊州牧的可能性很高。
而廖淳這個人,其實也不是單純的武將……黃巾賊什麼的設定趕快丟掉。
他的品德跟政務能力,可能是連後來的蜀漢執政者蔣琬都敬佩的等級。


建興元年,丞相亮開府,辟琬為東曹掾。舉茂才,琬固讓劉邕、陰化、龐延、廖淳。

當然蔣琬做人比較謙虛一點沒錯。

關羽戰敗後,廖淳投降吳國,不久後就詐死,帶著老母逃脫。
這個梗也說過很多次了,走到哪裡都會帶老母的,十個有八個是正統士人。

廖淳跟母親晝夜西行,在秭歸碰上了劉備的東征軍。
這種從敵國回來投靠的反共義士,對士氣很有幫助,劉備自然大喜。
馬上給了廖淳宜都太守的職位,並且撥給他一支部隊,前往夷陵集合。

再加上當時秭歸有黃氣綿延數十里,好兆頭一個接一個,劉備根本覺得自己贏定了。
結果輸到翻船。

在這場夷陵大敗中,廖淳仍然逃得一死,或許也帶回了不少兵馬,讓劉備諸葛亮大為讚賞。
劉備過世後,廖淳就加入了諸葛丞相府。

諸葛亮的北伐中,看不見廖淳的身影。
但其實他有去。
基本上,廖淳是丞相參軍。陳式應該也是丞相參軍。
陳式攻下武都跟陰平之後,廖淳就在那邊當起陰平太守來。

蜀漢第一線。

其實武都比較靠近魏國,但當時有氐人作亂。
建興十四年,氐人分裂,一支投蜀一支投魏。
投蜀的氐王被遷入內地,也宣告著蜀漢失去了武都的控制。

於是,建興十五年,擔當第一線的陰平太守廖淳主動對魏國發起了攻擊。
蔣琬跟姜維都沒有來幫忙。
選這個時機,其實是羌人對魏國的涼州刺史發起叛亂。

陰平原本要扛著涼州跟雍州,現在涼州有事,廖淳認為機不可失。

魏國的雍州刺史郭淮覺得沒什麼大不了,派出廣魏太守跟南安太守兩支部隊,準備包夾廖淳。
順便給了朝廷報告:「這個簡單,夾擊搞定。」

這時候,魏國的主要軍力正在平定遼東。
收到報告,中書省馬上說,慘了。

朝廷的判斷是「合則勝,分則敗」。
若是廖淳看到大軍來援,勢不可破,自然會退。
但分兵進擊,無法準確包圍的情況下,反而會被廖淳各個擊破。

魏國朝廷連忙下詔,要郭淮趕緊通知兩太守改變戰略。
不過詔書未到,廖淳已經擊破一支部隊,並且射殺了另一支部隊的太守。
大勝。

雖然並未因此改變北方的局勢,但多少也影響了蜀漢後續的戰略規劃。
也就是費禕推薦姜維,先攻打涼州的計畫。

之後姜維多次零碎北伐,若不是有廖淳的陰平接應,恐怕姜維傳早就演完了。

時間來到高平陵之變。
蜀漢大將軍費禕推測,此乃曹魏內亂,適合偷襲,便讓姜維首次率領大軍,配合廖化一同進攻。

姜維出擊,廖化據險築城。並且吸納對魏國不滿的羌人。

曹魏的主帥仍是郭淮。仍是選擇分兵進擊。
諸將都說,你他媽白痴嗎?上次就這樣輸的你忘記了?

郭淮說,靠杯喔,我當然記得啊。
我的意思是,派一支小部隊去牽制姜維,大部隊攻打廖化。
姜維沒那麼有經驗,一定會仗恃著自己兵多,想分兵回頭救援。

他又要回援、又要對抗我們的小部隊,還要分兵去接納降羌,一定忙不過來的啦。

這就是以廖化之道,還治姜維之身。
姜維的大軍一分,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據說,整個戰局就如郭淮所預料。

不過姜維身負蜀漢優良的蜘蛛人血統:不管倒下多少次,都要爬起來!
隔年,姜維跟廖化再戰郭淮。
可這次對面多了個鄧艾。

姜維表示,好,咱們來個上駟對中駟。廖董,這個鄧艾就交給你了。
可惜的是,廖董雖然不差,但對面的鄧艾卻是被小看了。

鄧艾,才是這一戰中的上駟。故佈疑陣牽制了廖化,並且讓大軍潛行回城,令姜維想要偷襲的計畫落空。
戰後,郭淮回京述職,報上這兩次的戰功,寫上了「摧破廖化」

姜維?哪位?
郭淮也是笑笑的。

魏國讓郭淮升任車騎將軍,蜀漢廖化也升了右車騎將軍。
你贏過的廖化,比你還低半籌喔。
我們真正的王牌,是姜維啦。

廖化一直陪著姜維征戰,直到蜀漢滅亡。
他們倆,始終不是鄧艾的對手。

姜維最終的復國計畫,並沒有把廖化拖下水。
可是廖化也在亡國後,前往洛陽的途中過世了。

如果說,諸葛亮跟姜維是父子般的情誼。姜維在廖化的眼中,或許就像是個小弟弟吧。
即使廖化認為,姜維最後一次北伐也是徒勞無功,他仍是在魏軍排山倒海而來之時,前往沓中把被鄧艾包圍的姜維接應回來。

姜維的心裡,或許從來沒有信任過這個大哥。(廖化大概比姜維大十歲多一點)
但廖化卻從來沒有忘記,劉備軍的精神。

「就算你不夠格當大將,我也願意永遠當你的先鋒。」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
還有廖化。

不是蜀漢,是劉備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姜維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奮勇殺敵,掠過腦海的是什麼?此生無悔,伯約終不負蜀漢不負諸葛亮。歷史漫漫,白雲悠悠,江山幾度更迭?幾多血流成河?遙想姜維風骨與精神,如一束光,似一縷香。
Thumbnail
“當姜維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奮勇殺敵,掠過腦海的是什麼?此生無悔,伯約終不負蜀漢不負諸葛亮。歷史漫漫,白雲悠悠,江山幾度更迭?幾多血流成河?遙想姜維風骨與精神,如一束光,似一縷香。
Thumbnail
說蜀漢,講反骨,居然有人敢比魏延還大聲? 其實不用熟讀三國志,光是玩個三國無雙就會對魏延之亂有所了解。 這裡就不加贅述。 李恢,蜀書十三排行第二的人物。 事實上,蜀書十才是叛臣傳,律法意義上的叛臣。 蜀書十三則是忠臣大傳:忠於劉禪。 而我們的李恢哥,則擺明了是個風向雞中的霸主。
Thumbnail
說蜀漢,講反骨,居然有人敢比魏延還大聲? 其實不用熟讀三國志,光是玩個三國無雙就會對魏延之亂有所了解。 這裡就不加贅述。 李恢,蜀書十三排行第二的人物。 事實上,蜀書十才是叛臣傳,律法意義上的叛臣。 蜀書十三則是忠臣大傳:忠於劉禪。 而我們的李恢哥,則擺明了是個風向雞中的霸主。
Thumbnail
可以說,劉禪這個人,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 諸葛亮給了他安穩的生活,皇儲的地位。 這並沒有造就劉禪更高更遠的眼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多人想著的是「他媽的放我下來」、「我可以做得更好」。 劉禪最後有沒有做得更好?
Thumbnail
可以說,劉禪這個人,成也諸葛亮,敗也諸葛亮。 諸葛亮給了他安穩的生活,皇儲的地位。 這並沒有造就劉禪更高更遠的眼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多人想著的是「他媽的放我下來」、「我可以做得更好」。 劉禪最後有沒有做得更好?
Thumbnail
這句話的文字記載,出自清末《掃迷帚》第二十四回,一位老者的口中。 主要是嗆年輕人寫書著作,自不量力。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顯然在之前就已經流傳許久,或許是三國說書人講到姜維北伐時喜歡來上一句的順口溜。 而很明顯大家都誤解了:清朝人這句話要嗆的,不是廖化。 是姜維。 廖化很強。
Thumbnail
這句話的文字記載,出自清末《掃迷帚》第二十四回,一位老者的口中。 主要是嗆年輕人寫書著作,自不量力。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顯然在之前就已經流傳許久,或許是三國說書人講到姜維北伐時喜歡來上一句的順口溜。 而很明顯大家都誤解了:清朝人這句話要嗆的,不是廖化。 是姜維。 廖化很強。
Thumbnail
咳,偶爾也要當一下標題黨。 蜀漢五虎將裡頭,關羽跟馬超是正式漢朝侯爵,張飛也是劉備的左右手,都有著大把的資料跟記錄。 相對來說,趙雲黃忠的記錄就非常少。 而劉巴這個人,就跟趙雲黃忠差不多而已。 那有啥好看? 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曾說過,「運籌策於帷幄之中,我遠不如他!」 老八有多神奇?不妨了解一下。
Thumbnail
咳,偶爾也要當一下標題黨。 蜀漢五虎將裡頭,關羽跟馬超是正式漢朝侯爵,張飛也是劉備的左右手,都有著大把的資料跟記錄。 相對來說,趙雲黃忠的記錄就非常少。 而劉巴這個人,就跟趙雲黃忠差不多而已。 那有啥好看? 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曾說過,「運籌策於帷幄之中,我遠不如他!」 老八有多神奇?不妨了解一下。
Thumbnail
劉備集團,在三國群雄割據中,是少數以「情感」為核心連結的團體。 不是利益。 但隨著劉備入主蜀漢,各式各樣的新人物加入了這個集團。 其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費禕。 事實上,費禕並不是諸葛亮的指定繼承人,他可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大位的……
Thumbnail
劉備集團,在三國群雄割據中,是少數以「情感」為核心連結的團體。 不是利益。 但隨著劉備入主蜀漢,各式各樣的新人物加入了這個集團。 其中成就最高的,莫過於費禕。 事實上,費禕並不是諸葛亮的指定繼承人,他可是憑著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走上大位的……
Thumbnail
從一個織蓆販履的平民老百姓,劉備經過多年的堅持與努力,成為漢中王。在軍事實力上,劉備僅次曹操與孫權;在爵位官職上,劉備更是與曹操平分秋色,成為唯二稱王的人。
Thumbnail
從一個織蓆販履的平民老百姓,劉備經過多年的堅持與努力,成為漢中王。在軍事實力上,劉備僅次曹操與孫權;在爵位官職上,劉備更是與曹操平分秋色,成為唯二稱王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