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廖化很強。
對於這句話的詮釋,普遍相信是蜀漢五虎大將過世,甚至魏延諸葛亮都先後離去而誕生的。
三國演義在諸葛亮死後,姜維出兵多以廖化、張翼為先鋒。
而廖化的演義出場非常早,完全是司空曹操時期的人物。(張翼菜比八)

等到姜維北伐,不要說蜀中沒有那個年代的猛將,曹魏也沒有啊。
更何況,大將跟先鋒,就算在三國演義也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這句話的文字記載,出自清末《掃迷帚》第二十四回,一位老者的口中。
主要是嗆年輕人寫書著作,自不量力。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顯然在之前就已經流傳許久,或許是三國說書人講到姜維北伐時喜歡來上一句的順口溜。

而很明顯大家都誤解了:清朝人這句話要嗆的,不是廖化。
是姜維。

麒麟兒大概三十六七歲就開始當大將北伐了。
姜維才是年紀輕輕當大將,無所作為,全靠老將廖化當先鋒撐場面。

《掃迷帚》的引用,正是老者說你年紀輕輕著書,應該要找個老人家來幫你把關。

三國志裡面,廖化本身無傳,主要記載附在宗預傳後。
本名廖淳(或作廖惇),襄陽人,是前將軍關羽的主簿。
主簿其實是主管副手型的職務。
在整個三國時代功能多有變遷,管理業務也會因為主管而有所不同。
倉儲主簿、統兵主簿,都是有的。

沒意外的話,前將軍關羽兼領荊州牧的可能性很高。
而廖淳這個人,其實也不是單純的武將……黃巾賊什麼的設定趕快丟掉。
他的品德跟政務能力,可能是連後來的蜀漢執政者蔣琬都敬佩的等級。


建興元年,丞相亮開府,辟琬為東曹掾。舉茂才,琬固讓劉邕、陰化、龐延、廖淳。

當然蔣琬做人比較謙虛一點沒錯。

關羽戰敗後,廖淳投降吳國,不久後就詐死,帶著老母逃脫。
這個梗也說過很多次了,走到哪裡都會帶老母的,十個有八個是正統士人。

廖淳跟母親晝夜西行,在秭歸碰上了劉備的東征軍。
這種從敵國回來投靠的反共義士,對士氣很有幫助,劉備自然大喜。
馬上給了廖淳宜都太守的職位,並且撥給他一支部隊,前往夷陵集合。

再加上當時秭歸有黃氣綿延數十里,好兆頭一個接一個,劉備根本覺得自己贏定了。
結果輸到翻船。

在這場夷陵大敗中,廖淳仍然逃得一死,或許也帶回了不少兵馬,讓劉備諸葛亮大為讚賞。
劉備過世後,廖淳就加入了諸葛丞相府。

諸葛亮的北伐中,看不見廖淳的身影。
但其實他有去。
基本上,廖淳是丞相參軍。陳式應該也是丞相參軍。
陳式攻下武都跟陰平之後,廖淳就在那邊當起陰平太守來。

蜀漢第一線。

其實武都比較靠近魏國,但當時有氐人作亂。
建興十四年,氐人分裂,一支投蜀一支投魏。
投蜀的氐王被遷入內地,也宣告著蜀漢失去了武都的控制。

於是,建興十五年,擔當第一線的陰平太守廖淳主動對魏國發起了攻擊。
蔣琬跟姜維都沒有來幫忙。
選這個時機,其實是羌人對魏國的涼州刺史發起叛亂。

陰平原本要扛著涼州跟雍州,現在涼州有事,廖淳認為機不可失。

魏國的雍州刺史郭淮覺得沒什麼大不了,派出廣魏太守跟南安太守兩支部隊,準備包夾廖淳。
順便給了朝廷報告:「這個簡單,夾擊搞定。」

這時候,魏國的主要軍力正在平定遼東。
收到報告,中書省馬上說,慘了。

朝廷的判斷是「合則勝,分則敗」。
若是廖淳看到大軍來援,勢不可破,自然會退。
但分兵進擊,無法準確包圍的情況下,反而會被廖淳各個擊破。

魏國朝廷連忙下詔,要郭淮趕緊通知兩太守改變戰略。
不過詔書未到,廖淳已經擊破一支部隊,並且射殺了另一支部隊的太守。
大勝。

雖然並未因此改變北方的局勢,但多少也影響了蜀漢後續的戰略規劃。
也就是費禕推薦姜維,先攻打涼州的計畫。

之後姜維多次零碎北伐,若不是有廖淳的陰平接應,恐怕姜維傳早就演完了。

時間來到高平陵之變。
蜀漢大將軍費禕推測,此乃曹魏內亂,適合偷襲,便讓姜維首次率領大軍,配合廖化一同進攻。

姜維出擊,廖化據險築城。並且吸納對魏國不滿的羌人。

曹魏的主帥仍是郭淮。仍是選擇分兵進擊。
諸將都說,你他媽白痴嗎?上次就這樣輸的你忘記了?

郭淮說,靠杯喔,我當然記得啊。
我的意思是,派一支小部隊去牽制姜維,大部隊攻打廖化。
姜維沒那麼有經驗,一定會仗恃著自己兵多,想分兵回頭救援。

他又要回援、又要對抗我們的小部隊,還要分兵去接納降羌,一定忙不過來的啦。

這就是以廖化之道,還治姜維之身。
姜維的大軍一分,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據說,整個戰局就如郭淮所預料。

不過姜維身負蜀漢優良的蜘蛛人血統:不管倒下多少次,都要爬起來!
隔年,姜維跟廖化再戰郭淮。
可這次對面多了個鄧艾。

姜維表示,好,咱們來個上駟對中駟。廖董,這個鄧艾就交給你了。
可惜的是,廖董雖然不差,但對面的鄧艾卻是被小看了。

鄧艾,才是這一戰中的上駟。故佈疑陣牽制了廖化,並且讓大軍潛行回城,令姜維想要偷襲的計畫落空。
戰後,郭淮回京述職,報上這兩次的戰功,寫上了「摧破廖化」

姜維?哪位?
郭淮也是笑笑的。

魏國讓郭淮升任車騎將軍,蜀漢廖化也升了右車騎將軍。
你贏過的廖化,比你還低半籌喔。
我們真正的王牌,是姜維啦。

廖化一直陪著姜維征戰,直到蜀漢滅亡。
他們倆,始終不是鄧艾的對手。

姜維最終的復國計畫,並沒有把廖化拖下水。
可是廖化也在亡國後,前往洛陽的途中過世了。

如果說,諸葛亮跟姜維是父子般的情誼。姜維在廖化的眼中,或許就像是個小弟弟吧。
即使廖化認為,姜維最後一次北伐也是徒勞無功,他仍是在魏軍排山倒海而來之時,前往沓中把被鄧艾包圍的姜維接應回來。

姜維的心裡,或許從來沒有信任過這個大哥。(廖化大概比姜維大十歲多一點)
但廖化卻從來沒有忘記,劉備軍的精神。

「就算你不夠格當大將,我也願意永遠當你的先鋒。」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
還有廖化。

不是蜀漢,是劉備軍。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0會員
913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咳,偶爾也要當一下標題黨。 蜀漢五虎將裡頭,關羽跟馬超是正式漢朝侯爵,張飛也是劉備的左右手,都有著大把的資料跟記錄。 相對來說,趙雲黃忠的記錄就非常少。 而劉巴這個人,就跟趙雲黃忠差不多而已。 那有啥好看? 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曾說過,「運籌策於帷幄之中,我遠不如他!」 老八有多神奇?不妨了解一下。
建立一個國家,不是插個旗子說我是國王這麼簡單。 插旗子有部隊,在東漢末年要成就一個小勢力不難。 但要整合地區成為一個國家,則有方方面面須要注意。 其中,拜碼頭求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沒有辦法的人,才會菜市場走透透。 而號稱三國第一的聰明人諸葛亮,自然也有更具效率的「益州攻略」……
誰是三國時代最強大的「繼承人」? 是改朝換代,但是打仗很失敗,搞到民不聊生的曹丕? 還是有齊桓之賢,從老爸那邊繼承了神卡諸葛亮的劉禪? 或許,更多人會選擇,整合江東混亂勢力稱帝的孫權。 但我們今天要說劉璋。 且讓我們看看,對抗內憂外患,稱霸益州二十一年的劉璋,夠不夠格跟孫權一較高下?
哥哥爸爸真偉大,孫權曹丕劉禪都會唱。 在三國志裡面,更是有著許許多多爸爸很厲害,兒子當附記合併一傳的情況。 蜀書的第一篇,就是蜀漢拓荒父子檔,劉焉跟劉璋。 這是一個寫地區史的方式。 陳壽用了這個方式,讓自己的祖國不至於淪為「偽帝」,實是用心良苦。 不過,劉焉跟劉璋,也不是出來混篇幅的……
呂乂是什麼人呢? 是諸葛亮北伐時的漢中太守。 也是費禕擔任大將軍時的蜀漢尚書令。 有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 漢中太守,不是魏延嗎? 蜀漢四相,孔明蔣琬、費禕董允,費禕不是應該配董允嗎? 如果你對於蜀漢的政治環境有興趣,就一起看下去吧。
許靖是誰? 劉備立為漢中王時的上表,開頭第二的大臣。 武頭馬超,文首許靖。 馬超本身擁有僅次於劉備的漢朝武官職,更是西涼戰神,曾經對抗過逆賊曹操的勇猛將軍。 然而,許靖所領僅僅是劉備左將軍下的長史,而且根本不是荊州派或元老派的一員。 憑什麼超越跟劉備出生入死的一眾夥伴? 這個人,究竟是何來歷?
咳,偶爾也要當一下標題黨。 蜀漢五虎將裡頭,關羽跟馬超是正式漢朝侯爵,張飛也是劉備的左右手,都有著大把的資料跟記錄。 相對來說,趙雲黃忠的記錄就非常少。 而劉巴這個人,就跟趙雲黃忠差不多而已。 那有啥好看? 三國第一軍師諸葛亮曾說過,「運籌策於帷幄之中,我遠不如他!」 老八有多神奇?不妨了解一下。
建立一個國家,不是插個旗子說我是國王這麼簡單。 插旗子有部隊,在東漢末年要成就一個小勢力不難。 但要整合地區成為一個國家,則有方方面面須要注意。 其中,拜碼頭求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沒有辦法的人,才會菜市場走透透。 而號稱三國第一的聰明人諸葛亮,自然也有更具效率的「益州攻略」……
誰是三國時代最強大的「繼承人」? 是改朝換代,但是打仗很失敗,搞到民不聊生的曹丕? 還是有齊桓之賢,從老爸那邊繼承了神卡諸葛亮的劉禪? 或許,更多人會選擇,整合江東混亂勢力稱帝的孫權。 但我們今天要說劉璋。 且讓我們看看,對抗內憂外患,稱霸益州二十一年的劉璋,夠不夠格跟孫權一較高下?
哥哥爸爸真偉大,孫權曹丕劉禪都會唱。 在三國志裡面,更是有著許許多多爸爸很厲害,兒子當附記合併一傳的情況。 蜀書的第一篇,就是蜀漢拓荒父子檔,劉焉跟劉璋。 這是一個寫地區史的方式。 陳壽用了這個方式,讓自己的祖國不至於淪為「偽帝」,實是用心良苦。 不過,劉焉跟劉璋,也不是出來混篇幅的……
呂乂是什麼人呢? 是諸葛亮北伐時的漢中太守。 也是費禕擔任大將軍時的蜀漢尚書令。 有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 漢中太守,不是魏延嗎? 蜀漢四相,孔明蔣琬、費禕董允,費禕不是應該配董允嗎? 如果你對於蜀漢的政治環境有興趣,就一起看下去吧。
許靖是誰? 劉備立為漢中王時的上表,開頭第二的大臣。 武頭馬超,文首許靖。 馬超本身擁有僅次於劉備的漢朝武官職,更是西涼戰神,曾經對抗過逆賊曹操的勇猛將軍。 然而,許靖所領僅僅是劉備左將軍下的長史,而且根本不是荊州派或元老派的一員。 憑什麼超越跟劉備出生入死的一眾夥伴? 這個人,究竟是何來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影響深遠的三國演義對劉禪形容為"扶不起的阿斗",然而實際上,劉禪在位40年的時間裡,沒有像演義描述的那麼昏庸,對蜀漢國力有所維繫。本文細述他的背景與主要決策,以及個人其政治以及軍事對策。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馮異、寇恂呈報戰果,劉秀大笑:我就知道寇子翼沒問題! 將領們紛紛向劉秀祝賀,趁此機會第一次集體請求劉秀即皇帝位。 劉秀表示:不行! 馬武勸諫道: 「大王雖然謙虛退讓,可是皇家祭廟跟天地祭壇,託付給誰?最好請先定尊位,再行征伐,尊號如果不早日確定,咱們這打了半天,到底誰是盜,誰是匪?」 劉秀道
Thumbnail
當族人和大戶們看到平時膽小謹慎的劉秀都扮上行頭,旗幟鮮明的站在大哥身邊後,大夥漸漸的感覺到,劉演可能真有點門道,也許這次舉義會成功。 他家老三從來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這次他都入股了,看來有戲。 劉演這旗子是扯出去了,下面的問題來了,第一步該咋走。 雖然此時鬧得挺大的新市、平林兩路起義人馬已經進
Thumbnail
劉演有三個姐妹和兩個兄弟,劉仲和劉秀。 姐妹們和劉仲就不提了,很快他們就將被大哥連累死,大人物的兄弟姐妹們往往都是很倒霉的。 但也有命硬的,比如他三弟,劉秀。 劉秀這輩子的命運可以用一個大寫的「硬」字來概括,後面我們將逐一展開他的神奇人生。 西漢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劉秀出生於濟陽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影響深遠的三國演義對劉禪形容為"扶不起的阿斗",然而實際上,劉禪在位40年的時間裡,沒有像演義描述的那麼昏庸,對蜀漢國力有所維繫。本文細述他的背景與主要決策,以及個人其政治以及軍事對策。
Thumbnail
項羽有知識、有文化、又是戰功彪炳的百戰百勝,劉邦顯然比較土俗,既不學識淵博、也沒什麼文化底蘊,更不用說每戰必敗、每次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究竟這樣的懸殊實力與背景,劉邦要如何扳倒項羽呢? 他認為若是要打贏項羽,絕對要好好發揮劉邦的強項,問題是劉邦沒有強項啊! 張良卻說:「有啊!劉邦的強項就是...」
Thumbnail
就在隗囂馬上行將入土之時,劉秀在臨走前時囑咐了兩件事。 第一,隗囂這就要死,拿下隴西後,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著名的「得隴望蜀」的由來了。 劉秀的意思是,我承認我欲望大,得了隴,就趕緊給我望蜀去。 兩百年後,曹老闆在拿下漢中後,面對新生的劉備政
Thumbnail
隗囂在多方叛變的頹勢下上書劉秀,說這次交戰是誤會,大軍突至,諸將有點蒙圈,驚慌失措下自救,我管不了這幫人,大哥您別生氣。 劉秀表現很大度,不僅頂住了諸臣要殺掉他人質兒子的勸諫,還令殺手外交官來歙致書隗囂,再談解放政策:只要投降,還是好同志,必定恢復官位名號! 劉秀還加了一個補充條款:把你二兒子也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馮異、寇恂呈報戰果,劉秀大笑:我就知道寇子翼沒問題! 將領們紛紛向劉秀祝賀,趁此機會第一次集體請求劉秀即皇帝位。 劉秀表示:不行! 馬武勸諫道: 「大王雖然謙虛退讓,可是皇家祭廟跟天地祭壇,託付給誰?最好請先定尊位,再行征伐,尊號如果不早日確定,咱們這打了半天,到底誰是盜,誰是匪?」 劉秀道
Thumbnail
當族人和大戶們看到平時膽小謹慎的劉秀都扮上行頭,旗幟鮮明的站在大哥身邊後,大夥漸漸的感覺到,劉演可能真有點門道,也許這次舉義會成功。 他家老三從來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這次他都入股了,看來有戲。 劉演這旗子是扯出去了,下面的問題來了,第一步該咋走。 雖然此時鬧得挺大的新市、平林兩路起義人馬已經進
Thumbnail
劉演有三個姐妹和兩個兄弟,劉仲和劉秀。 姐妹們和劉仲就不提了,很快他們就將被大哥連累死,大人物的兄弟姐妹們往往都是很倒霉的。 但也有命硬的,比如他三弟,劉秀。 劉秀這輩子的命運可以用一個大寫的「硬」字來概括,後面我們將逐一展開他的神奇人生。 西漢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劉秀出生於濟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