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龐統秘聞錄】


龐統,人稱鳳雛,荊州地界除了諸葛亮,名氣最響亮的士人。 千萬不要因此而以為龐統天下第二……他的名氣大,是托了叔父龐德公的福。 今天要說的也不是龐統,而是龐統身邊的分支故事。 龐統有個弟弟,名叫龐林。 建安十二年,曹操下荊州的時候,龐林跟他的老婆分散了。 當時荊州只有跟著劉備走的人,和曹操軍勢不兩立。 也就是說,赤壁之戰前,龐林既不是投效曹丞相,也沒有加入劉琮的歸降派。 龐林絕對是加入了劉備陣營。 反而龐統本人的敘述,看起來是待在南郡當功曹。 先屬曹仁,後降周瑜。 周瑜死後,龐統恐怕就是去投靠弟弟。 默默的在劉備底下當個縣令。 龐林在劉備軍並非太守等級,但如果能幫哥哥弄個縣令,想必至少也是劉備身邊的府事。 章武二年,龐林最後在蜀漢的官職,是荊州治中從事。 當時荊州已經是吳國的了。 掛荊州,表示他是夷陵之戰的重要參謀。 但通常這種掛遠征目標官職的,不太會是平行移動。當然更不會降職。 也就是說,劉備稱帝之前,龐林最多最多就只是益州治中從事。 劉備時有記錄的益州治中從事,有彭羕,乾兒子等級。 楊洪,諸葛亮推薦,諸葛小秘書一枚。 還有黃權。 夷陵之戰,龐林就是黃權的輔佐官。 之前就說過了,當時關張之下,便是黃權。 如果打下荊州,黃權有超過六成的可能擔當新一任的荊州牧。 怎樣也不會輪到看家的趙雲諸葛亮啦。 當然,後來龐林就跟黃權一起投降到魏國,也跟老婆孩子會合了。 從這邊我們就能發現,龐林對劉備而言,也是相當親愛信任,並且,跟入蜀派系是同一支的人物。 什麼是「入蜀派系」? 說到劉備軍的骨幹元老,大家都是耳熟能詳。 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 麋竺等一干左將軍府事請容我略過。 這些人,劉備入蜀時都不帶。 劉備帶了誰?龐統為首。 武有魏延、黃忠、霍峻。 另有劉封、馬謖等人。 到了益州,接頭方有法正、孟達(張松掰)。 彭羕獻策,李嚴李恢投降。 馬超走完最後一哩路。 這些人,都在劉備入蜀中立下大功,瞬間得到了堪與元老們相提並論的官位。 從一開始就很不科學。 立下大功得大官,當然很科學。 問題是……呃,你養了一隊六十級武將,然後全部放著守城,帶一堆十級十五級武將去攻城掠地。 刷經驗也不是這樣刷法,至少你該帶個趙雲或張飛,讓他們幫忙帶新武將升級吧? 而趙雲張飛,甚至諸葛亮,什麼時候才進來? 龐統死後。 事實上這個時間點尚有爭議,姑且略過。 但至少也是入蜀戰爭進入瓶頸時,諸葛亮等人才開始增援。 帶一群新武將去攻蜀,很可能,是龐統的意思。 劉備發動入蜀計畫時,雖然把龐統的官位提了上來,但龐統到底很菜。 要老將們一次又一次接受主公「如魚得水」的說詞,對大家之間的關係都不好。 是以龐統挑選的,多半是跟他一樣:相對菜,但有能力的人。 於是,黃忠馬超得到了堪比關羽張飛的將軍職。 魏延越過了張飛,成為北方第一線的漢中太守。 霍峻是劉備心中的國士。 彭羕的親愛可比劉封。 法正成為第一謀士。 李恢是為南中第一人。 李嚴更成了與諸葛亮比肩的顧命大臣。 馬良跟龐統的交情也是極好的。 對,重點就是,這些人的官位功勞職務,跟荊州駐守群齊頭了。 試想,若是龐統不死,諸葛亮沒有參加益州之戰,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 蜀漢派系大概會變得很簡單吧。 左邊,龐統益州派;右邊,孔明荊州派。 我很喜歡這個說法:如果說諸葛亮是一個光明面的軍師,龐統負責的就是劉備的黑暗面。 龐統與諸葛亮幾乎是同時成名,而按照陳壽的敘述,龐統是「南州士之冠冕」。 但其實龐德公給兩人的稱號,卻是指諸葛亮比較優秀,只是還沒有展現才能。 龐統雖然聲名鵲起,但只是鳳凰雛鳥。 你有成長空間,他等的是一鳴驚人。 三國志裡沒有半點關於,臥龍鳳雛之間有好交情的敘述。 推薦龐統的人,是魯肅。 諸葛亮只是附議。 雖然入蜀是諸葛亮的戰略,但真正讓劉備動起來的,到底是張松跟龐統。 入蜀這種戰略在當時,還滿多人都有想到,並不是諸葛亮的專利。 與其說龐統跟諸葛亮有默契,不如說,龐統也有一套自己的奪蜀方針。 而且比孔明更紮實。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在劉禪即位後,其實相當用心培養接班人……這些人選廣布在蜀漢各方各面,其實就是諸葛亮的派系。 龐統是不是也做過一樣的事情? 法正為什麼咻一聲就變成謀主? 李嚴為什麼一下就跳過來當上顧命大臣? 魏延只要嘴兩下就能當上漢中太守? 你相不相信,龐統在入蜀期間,給了劉備一個「諸葛亮防禦對策」? 教導劉備如何「使用」諸葛亮,又不用怕被諸葛亮反咬。 劉備不見得相信,諸葛亮是需要防備的。 但按照龐統的布局,進行「留一手」策略,總是沒什麼壞處吧? 政治利益前面,父子兄弟都沒情面講。 我不會說龐統算到日後千千萬萬步的故事。 事實上,三國的派系,幾乎只要頭兒一垮,馬上就流動了。 法正雖然智謀過人,但他不如孔明龐統那般可以容人。 所以龐統死後,這派系基本上就是散了。 可有些事情會留下來。 龐統給劉備推薦的「可用之才」。 入蜀戰役的共同情誼。 龐統若在,那就是諸葛亮面前的一塊大石。 而龐統不在……大石就碎了,散落著阻擋著諸葛亮。 其中更有一個名叫馬謖的小子,轉投到諸葛陣營去了。 龐統死後,他的父親跟弟弟都得到劉備的重用。 死時雖然年輕,但龐統也留下了一個兒子,名叫龐宏。 龐宏後來「輕傲尚書令陳袛,為袛所抑」。 這有幾個可能,一是龐宏從小沒老爸,仗著阿公是諫議大夫又得到諸葛亮尊重,很是囂張。 不過諫議大夫真的沒什麼好囂張的啦…… 我比較傾向,龐宏其實是費禕面前的要人,所以看不起皇宮出身,又跟宦官搞七捻三的陳袛。 費禕跟入蜀派系之間,始終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最後慣例要來句史料: 評曰: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于時荊、楚謂之高俊。 基本上,陳壽不只在評價上寫,龐統是一個人緣很好的人。 龐統傳中也說明,他跟東吳官員關係良好。 即使彭羕這種沒背景,一看就知道是罪犯的人,龐統也能夠接納並且客觀評價他的能力。 龐統非常適合當派系老大。 而當時諸葛亮地位已經穩固,但劉備卻給了龐統跟諸葛亮相同的地位…… 也許,龐統並沒有跟諸葛亮對抗的意思。 但他推薦給劉備的人才,以及串起入蜀派系的情誼,或許真的造成了諸葛亮的阻力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最多人熟知的三國時代,也是最困難的時代。 這邊僅收錄部分東吳與蜀漢的相關文章,無時間序。 曹魏則跟隨「正統歷史」,請參閱【魏晉風雲】專題。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